【周周测】统编版七年级(上) 历史 18.轮番滚动冲刺卷(四)(pdf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周周测】统编版七年级(上) 历史 18.轮番滚动冲刺卷(四)(pdf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03 10:02:03

文档简介

9.“战国时期,新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得到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
RJ·七年级历史(上)
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加速了整个社会前
进的步伐。”材料中没有涉及
A.变法改革的背景
B.变法改革的目的
周周测
轮番滚动冲刺卷(四)
C.变法改革的内容
D.变法改革的影响
10.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段。图中①②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十六国
北魏
东魏
北齐北周
题号
总分
①吴
西晋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A.东汉;东晋
B.东汉;南宋
C.蜀:东晋
D.西夏;元
1.(北京朝阳)下图说明
11.右图反映情况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
北方民诈杆在中直
A造成人们生活贫困
北京人牙齿化石
北京人前额低平,眉骨粗大,
得出结论
B.促进南方经济发展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颧骨突出,嘴部前伸,能够直立
C.造成民族矛盾剧增
¥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
原汉族迁往江南
行走
D.促成三国鼎立形成
A.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一20万年
B.狩猎是北京人主要的生活方式
12.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
C.化石是了解北京人特征的主要证据
D.北京人的脑容量比现代人略小
多元文化融合景象。对出现这一景象影响最大的事件是
2.2020年7月,正值“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一周年之际,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世界
A.孝文帝改革
B.昭君出塞
C.商鞅变法
D.汉通西域
遗产(良渚古城遗址)金银纪念币一套。良渚文化具有“稻作、礼玉、黑陶”等特征,与良渚文化特
13.下列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包括
征类似的文化遗址是
(
①巨鹿之战
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淝水之战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14.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3.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先生这里赞扬的是
C.南方社会安定
D.北方农民南迁,带去先进生产技术
A.女娲
B.黄帝
C.炎帝
D.大禹
15.南朝时期人口众多,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是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建康
B.东京
C.洛阳
D.西安

A.夏
B.商
C.周
D.秦
16.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方面的科研成果收录于
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兰亭集序》
B.《缀术》
C.《齐民要术》
D.《水经注》
A.春秋
B.夏
C.商
D.周
17.感受下列古代艺术作品,具有“书圣”风格的作品是
6.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统一全国,结果被孙刘联军打败。这场战役是
B.
世史耳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7.(广西来宾)神话与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
下列与华夏族的形成直接有

关的传说是
(

A.盘古开天
B.女娲补天
源西永八刻
C,黄帝、炎帝结成部落联盟
D.后羿射日
18.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他的代表作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是(
8.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物史资料进行
A《兰亭集序》B.《女史箴图》
C.《洛神赋图》
D.《神灭论》
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
19.北朝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献。该文献主要介绍了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A.江南的手工业技术
B.全国江河水道系统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C.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D.北方农业生产经验
69
7014.D解析:河姆渡人不会制作青铜器,西周时才用一
(3)贫富分化;生产力的发展。
11.B12.C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定数量的青铜器进行农业生产,据此可排除所有含②
解析: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原始农耕生活。(1)材料
13.C解析:本题考查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依据
参考答案
的ABC三个选项。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渐江省余姚
一反映了当时的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已经开始了原
材料“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制作生产工具”“建造
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
始的农耕生活。(2)据材料二中“黄河流域一带的原始
宫室:制造船只:发明弓箭”可知,这些发明创造反映
周考冲刺卷(一)
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
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斜坡或台阶的窄长
了当时人们衣食住行等的生活变化,也反映了当时的
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
门斗,室内中央均设有火塘,可用于炊煮和取暖”可知,
社会发展水平。故选C。
1.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一元谋人
始乐器,会挖水井,学会了制作舟船,故选D。
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住房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因为14.A15.B
根据材料中“云南”“元谋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15.D解析:半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居住半地穴式
北方冬季较为寒冷、干燥,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可以防16.(1)北京人。距今约70万一20万年。
知,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
房屋,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能制
寒、保暖。据材料三中“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房屋
(2)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使用打制石器
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选A
造色彩艳丽的彩陶。河姆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居
分上下两层,特点是提高房屋的底板,以利用下部空
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北京人会使用火,会长时间
2.B3.D4.A
住干栏式房屋,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使用磨制石器,
间,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和堆放杂物”可知,长江流
保存火种,会用火烧烤食物等
5.A解析:本题考查元谋人距今的时间。考古学者在
会制造陶器。故选D
域原始居民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因为南方气候
(3)化石、遗址和遗迹。
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据此可16.(1)女娲造人:神造人:人类由古猿演化而来。
潮湿、炎热,干栏式建筑有利于通风、防潮。(3)材料四
解析:本题考查北京人。(1)材料一中发现的古人类
以推测出元谋人距今的时间,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
(2)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中随葬品数量不均,反映当时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产
名称是北京人,其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一20万年。
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选A。
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照明、防寒、驱兽,火的使用提
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2)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与北京人有关的有
6.A解析:本题考查北京人的生活状况。依据题干信
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
轮番滚动冲刺卷(一】
效历史信息是: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使
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
脑的进化,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用打制石器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北京人会使用
主”,说明还没有出现原始农业,还处于旧石器时代,北
(3)从使用天然火到人工取火。山顶洞人时期
1.B解析:本题考查元谋人。根据题干信息“中国境内
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会用火烧烤食物等。(3)根据
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从事渔猎和采集。因此符合恩
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可知,在我国云南元谋
解析: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原始人类的生活。(1)
上述材料可知,我们发现考古工作者研究古人类的主
格斯对“蒙昧时代”定义的是周口店文化。故选A。
县,考古学家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
根据材料一中“女娲抟黄土作人”“神按照自己的形象
要证据是化石、遗址和遗迹
7.A8.B
造出了人”以及古猿说“我是你们的祖先”,可得出答
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通过对元谋人17.(1)半坡人。粟。磨制石器
9.D解析:本题考查河姆渡人的房屋建筑。结合所学
遗存的研究可知,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是我
案为女娲造人、神造人,以及人类是由古猿演化而来
(2)河姆渡人。长江流域。水稻。
知识可知,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以木桩
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选B。
的观点。(2)第一小问,通过材料二中的用火遗迹等,
解析:(1)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
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是中国最早的
2.A3.B4.D5.C
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
可知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第二小问考查北京人
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故选D。
6.C解析:本题考查原始农业的发展。距今10000年
末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里,过着
学会用火的意义,据所学可知北京人使用火来烧烤食
10.D
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北方地区
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
物、防寒、照明、驱兽等,故得出北京人用火改善了生
11.C解析: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
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C符合题意
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存条件,提高了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学会用火是人
7.B
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
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8.B解析:本题考查涿鹿之战。依据材料“蚩尤有呼风
(2)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
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
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
可知,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掌握了人工取火
唤雨的本领,在与黄帝的战争中,风雨之神(风伯、雨
着定居生活。故选C。
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
技术
师)都来帮蚩尤。后来,黄帝请来了一个叫魃的天女才
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12.C解析:本题考查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17.(1)半坡原始居民
止住了雨,战胜了蚩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传说中炎
18.(1)炎帝。半坡原始居民。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
(2)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建筑简单、经济:冬暖夏凉
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的
(2)禹。大禹治水,消除了水患。
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
(3)粟。
故事。故选B.
(3)华夏民族是在各族交错杂居,求大同去小异,相互
重要标志。故①②③④符合题意。原始农耕时期,城
(4)没有发现中国古老的文字。
9.C
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
市没有出现,⑤不符合史实。故选C。
18.(1)原始的农耕生活。
10.B解析:本题考查禅让制的形成。由图示可知,陶唐
(4)示例:中华民族具有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开拓创
13.B解析:图一是半地穴式房屋图。生活于距今约六
(2)黄河流域: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北方冬季较为寒
氏、有虞氏、夏后氏三个部族结成联盟,尧、舜、禹依次
新的进取精神:具有热爱和平、坚强不屈、不畏强暴
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图二是干
冷、干燥,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可以防寒、保暖。长江流
成为联盟的首领。当时采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勇于抗争的反侵略精神;具有敢于担当历史重任,以
栏式房屋图。生活于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
域:干栏式建筑;南方气候潮湿、炎热,干栏式建筑有
的办法,选择贤德之人担任部落联盟首领,实行“禅让
民族兴亡为己任的探索与奋斗精神等」
民居住干栏式房屋。故选B。
利于通风、防潮。
制”。所以说图示反映了禅让制的形成。故选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