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测】统编版七年级(上) 历史 2.轮番滚动冲刺卷(一)(pdf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周周测】统编版七年级(上) 历史 2.轮番滚动冲刺卷(一)(pdf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03 10:02:03

文档简介

《◆
9.排演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下列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RJ·七年级历史(上)
A.种植水稻
B.饲养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骨耜耕地
10.(河南洛阳)直观的图示能帮助我们有效地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最适合作下面图示标题的是
轮番滚动冲刺卷(一)
周周测
陶唐氏
走向联盟
(含“远古的传说”)
有虞氏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夏后氏
贤德之人
题号
总分
A,炎黄联盟的形成
B.禅让制的形成
得分
C.华夏族的形成
D.早期国家的产生
11.河姆渡遗址是在1973年夏天罗江公社建造排涝站时偶然发现的。下面这些技术哪些是河姆渡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人所不会的?
1.(云南昆明)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现代人类是从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中国境内目前已确
A.挖掘水井技术
B.纺线织布技术
C.建造房屋技术
D.制作陶器技术
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12.20世纪80年代,一曲《我们拥有个名字叫中国》传遍大江南北。“五千年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脉
A.北京人
B.元谋人
C.河姆渡人
D.山顶洞人
搏”唱出了所有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在这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中国人公认的始祖是(
2.下列制度都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并且出现之初都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其中出现最
A.黄帝和蚩尤
B.炎帝和蚩尤
C.黄帝和炎帝
D.黄帝和禹
早的是
13.(湖北武汉)下表记录了传说中炎帝、黄帝的部分发明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九品中正制
炎帝
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制作生产工具
3.1912年12月2日,我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在某遗址发掘出土了第一颗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
石,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学术界。在该遗址出土的猿人化石、石制品、哺乳动物化石种类数量之
黄帝
建造宫室;制造船只;发明弓箭:制作衣裳
多以及用火遗迹之丰富,都是同时代其他遗址所无法相比的。该遗址是
传说中炎帝、黄帝有许多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创造反映了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氏族
D.河姆渡氏族
A.当时人们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B.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4.炎帝和黄帝的传说反映了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一段历史,其时间是
C.当时人们衣食住行等的生活变化
D.炎黄部落联盟实力强大
A.约七千年前
B.约六千年前
C.约八千年前
D.约四五千年前
14.右图中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首领,他和炎帝一起被尊
5.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城南30公里的九嶷山舜源峰下有一座舜帝陵。2006年舜帝陵庙被列为第
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下列有关该部落首领的传说,正确的是
()
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请指出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
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③他教人们挖井,发明舟
车④他发明养蚕缫丝,创造了文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15.《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一描写反映的政
治制度是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A.世袭制
B.武力夺取
C.禅让制
D.民主选举制
6.(云南文山)中国是农业大国,具有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其中,最早栽培粟的地区是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河北邪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A.长江流域
B.淮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太湖流域

材料一北京西南周口店的龙骨山上有一东西长约140米的天然洞穴,俗称“猿人洞”。1921年
7.右图是坐落在浙江绍兴的大禹陵,为大禹建陵主要是纪念他

A.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至1927年,考古学家先后在这里进行发掘,发现三枚人类牙齿化石。1929年,又发现了一个完
B.治理水患,造福人类
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以及人工制作的工具和用火遗迹,成为震惊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

C,教人耕种与医药
材料二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的山洞里,考古学家发现有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灰烬
D.发明养蚕缫丝技术
层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考古学家在清理发掘过程中,先后对猿人洞第4层堆
8.(河南郑州)《山海经》记载,蚩尤有呼风唤雨的本领,在与黄帝的战争中,风雨之神(风伯、雨师)都
积中上部、下部进行了发掘,共出土可鉴定标本上万件,其中包括近4000件石制品(石制品类型
来帮蚩尤。后来,黄帝请来了一个叫魃的天女才止住了雨,战胜了蚩尤。这段内容描述的战争是
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断块、断片、碎屑等),可鉴定的大中型动物骨骼标本3000多件(包
(
括硕猕猴、肿骨大角鹿、葛氏斑鹿、马鹿、梅花鹿、野猪、犀牛、三门马、藏狗等),另外还出土了啮
A阪泉之战
B.涿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巨鹿之战
齿类、鸟类等小型动物化石2000余件。14.D解析:河姆渡人不会制作青铜器,西周时才用一
(3)贫富分化;生产力的发展。
11.B12.C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定数量的青铜器进行农业生产,据此可排除所有含②
解析: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原始农耕生活。(1)材料
13.C解析:本题考查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依据
参考答案
的ABC三个选项。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渐江省余姚
一反映了当时的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已经开始了原
材料“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制作生产工具”“建造
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
始的农耕生活。(2)据材料二中“黄河流域一带的原始
宫室:制造船只:发明弓箭”可知,这些发明创造反映
周考冲刺卷(一)
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
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斜坡或台阶的窄长
了当时人们衣食住行等的生活变化,也反映了当时的
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
门斗,室内中央均设有火塘,可用于炊煮和取暖”可知,
社会发展水平。故选C。
1.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一元谋人
始乐器,会挖水井,学会了制作舟船,故选D。
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住房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因为14.A15.B
根据材料中“云南”“元谋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15.D解析:半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居住半地穴式
北方冬季较为寒冷、干燥,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可以防16.(1)北京人。距今约70万一20万年。
知,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
房屋,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能制
寒、保暖。据材料三中“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房屋
(2)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使用打制石器
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选A
造色彩艳丽的彩陶。河姆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居
分上下两层,特点是提高房屋的底板,以利用下部空
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北京人会使用火,会长时间
2.B3.D4.A
住干栏式房屋,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使用磨制石器,
间,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和堆放杂物”可知,长江流
保存火种,会用火烧烤食物等
5.A解析:本题考查元谋人距今的时间。考古学者在
会制造陶器。故选D
域原始居民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因为南方气候
(3)化石、遗址和遗迹。
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据此可16.(1)女娲造人:神造人:人类由古猿演化而来。
潮湿、炎热,干栏式建筑有利于通风、防潮。(3)材料四
解析:本题考查北京人。(1)材料一中发现的古人类
以推测出元谋人距今的时间,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
(2)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中随葬品数量不均,反映当时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产
名称是北京人,其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一20万年。
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选A。
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照明、防寒、驱兽,火的使用提
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2)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与北京人有关的有
6.A解析:本题考查北京人的生活状况。依据题干信
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
轮番滚动冲刺卷(一】
效历史信息是: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使
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
脑的进化,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用打制石器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北京人会使用
主”,说明还没有出现原始农业,还处于旧石器时代,北
(3)从使用天然火到人工取火。山顶洞人时期
1.B解析:本题考查元谋人。根据题干信息“中国境内
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会用火烧烤食物等。(3)根据
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从事渔猎和采集。因此符合恩
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可知,在我国云南元谋
解析: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原始人类的生活。(1)
上述材料可知,我们发现考古工作者研究古人类的主
格斯对“蒙昧时代”定义的是周口店文化。故选A。
县,考古学家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
根据材料一中“女娲抟黄土作人”“神按照自己的形象
要证据是化石、遗址和遗迹
7.A8.B
造出了人”以及古猿说“我是你们的祖先”,可得出答
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通过对元谋人17.(1)半坡人。粟。磨制石器
9.D解析:本题考查河姆渡人的房屋建筑。结合所学
遗存的研究可知,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是我
案为女娲造人、神造人,以及人类是由古猿演化而来
(2)河姆渡人。长江流域。水稻。
知识可知,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以木桩
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选B。
的观点。(2)第一小问,通过材料二中的用火遗迹等,
解析:(1)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
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是中国最早的
2.A3.B4.D5.C
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
可知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第二小问考查北京人
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故选D。
6.C解析:本题考查原始农业的发展。距今10000年
末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里,过着
学会用火的意义,据所学可知北京人使用火来烧烤食
10.D
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北方地区
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
物、防寒、照明、驱兽等,故得出北京人用火改善了生
11.C解析: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
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C符合题意
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存条件,提高了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学会用火是人
7.B
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
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8.B解析:本题考查涿鹿之战。依据材料“蚩尤有呼风
(2)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
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
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
可知,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掌握了人工取火
唤雨的本领,在与黄帝的战争中,风雨之神(风伯、雨
着定居生活。故选C。
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
技术
师)都来帮蚩尤。后来,黄帝请来了一个叫魃的天女才
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12.C解析:本题考查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17.(1)半坡原始居民
止住了雨,战胜了蚩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传说中炎
18.(1)炎帝。半坡原始居民。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
(2)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建筑简单、经济:冬暖夏凉
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的
(2)禹。大禹治水,消除了水患。
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
(3)粟。
故事。故选B.
(3)华夏民族是在各族交错杂居,求大同去小异,相互
重要标志。故①②③④符合题意。原始农耕时期,城
(4)没有发现中国古老的文字。
9.C
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
市没有出现,⑤不符合史实。故选C。
18.(1)原始的农耕生活。
10.B解析:本题考查禅让制的形成。由图示可知,陶唐
(4)示例:中华民族具有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开拓创
13.B解析:图一是半地穴式房屋图。生活于距今约六
(2)黄河流域: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北方冬季较为寒
氏、有虞氏、夏后氏三个部族结成联盟,尧、舜、禹依次
新的进取精神:具有热爱和平、坚强不屈、不畏强暴
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图二是干
冷、干燥,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可以防寒、保暖。长江流
成为联盟的首领。当时采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勇于抗争的反侵略精神;具有敢于担当历史重任,以
栏式房屋图。生活于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
域:干栏式建筑;南方气候潮湿、炎热,干栏式建筑有
的办法,选择贤德之人担任部落联盟首领,实行“禅让
民族兴亡为己任的探索与奋斗精神等」
民居住干栏式房屋。故选B。
利于通风、防潮。
制”。所以说图示反映了禅让制的形成。故选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