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测】统编版七年级(上) 历史 5.周考冲刺卷(三)(pdf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周周测】统编版七年级(上) 历史 5.周考冲刺卷(三)(pdf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03 10:02:03

文档简介


8.战国七雄中,管辖地区主要在我国今山东省一带的国家是
RJ·七年级历史(上)
A.燕国
B.秦国
C.齐国
D.魏国
9.战国初年,被韩、赵、魏瓜分的诸侯国是
周考冲刺卷(三):
动荡的春秋时期
A.齐国
B.楚国
C.秦国
D.晋国
周周测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0.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A.增强周王室实力
B.实现富国强兵
题号
总分
C,缓和社会矛盾
D.促进生产力发展
得分
11.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A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C,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D,推行县制治理地方
I
1.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12.“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从历史上看,促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的重要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大运河
C.六辅渠
D.白渠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骨相
青铜铲

13.(吉林长春)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从这些成语
A冶炼技术的进步
B.生产水平的提高
C.犁耕技术的进步
D.手工业的发展
中能反映出哪一时期的哪一社会特征
2.姓名往往是某一历史阶段特征的反映。在古代某个时期,人们多以“牛”“耕”作为名、字,这个时
A.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开始形成
B.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飞速发展
期可能是
C.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D.秦朝封建制度开始确立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战国
14.学习历史时,要能分辨“描述”与“评价”。下列句子中,有的是对史实的描述,有的是对史实的评
3.《论语》中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
价。请将下列属于“评价”的句子找出来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A.齐桓公以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召集诸侯会盟
4.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不包括
B.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C.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地区进行了争夺中原霸权的大战,楚军大败
A.经济衰退
B.王室衰微
D.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在客观上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C,社会动荡
D.民族交融
15.“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也”。秦国这社会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鞅变法
5.《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
A.推行县制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编制户口
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
16.“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年奇观,两
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
)
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材料中的“它”是指
A.牧野之战
B.春秋争霸
C.涿鹿之战
D.战国兼并
A.长江
B.黄河
C.都江堰
D.大运河

6.(北京西城区)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以“尊王镶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尊王攘
17.(河南驻马店)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自古以来,中国大地上…留

夷”的实质是
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豪迈宜言,”战国时期,商鞅宣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
A.尊崇周王室的正统地位
B.诸侯借此来发展自己的势力
直接目的是
(
C.顺应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D.证明争霸战争具有正义性
A.建立君主的专制统治
B.完成国家民族的统一
7.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C.对付反对改革的贵族
D.学习前人的治国经验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18.改革变法是我国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重要途径。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
C.百家争鸣
D.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
17
1814.D解析:河姆渡人不会制作青铜器,西周时才用一
(3)贫富分化;生产力的发展。
11.B12.C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定数量的青铜器进行农业生产,据此可排除所有含②
解析: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原始农耕生活。(1)材料
13.C解析:本题考查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依据
参考答案
的ABC三个选项。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渐江省余姚
一反映了当时的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已经开始了原
材料“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制作生产工具”“建造
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
始的农耕生活。(2)据材料二中“黄河流域一带的原始
宫室:制造船只:发明弓箭”可知,这些发明创造反映
周考冲刺卷(一)
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
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斜坡或台阶的窄长
了当时人们衣食住行等的生活变化,也反映了当时的
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
门斗,室内中央均设有火塘,可用于炊煮和取暖”可知,
社会发展水平。故选C。
1.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一元谋人
始乐器,会挖水井,学会了制作舟船,故选D。
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住房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因为14.A15.B
根据材料中“云南”“元谋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15.D解析:半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居住半地穴式
北方冬季较为寒冷、干燥,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可以防16.(1)北京人。距今约70万一20万年。
知,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
房屋,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能制
寒、保暖。据材料三中“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房屋
(2)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使用打制石器
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选A
造色彩艳丽的彩陶。河姆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居
分上下两层,特点是提高房屋的底板,以利用下部空
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北京人会使用火,会长时间
2.B3.D4.A
住干栏式房屋,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使用磨制石器,
间,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和堆放杂物”可知,长江流
保存火种,会用火烧烤食物等
5.A解析:本题考查元谋人距今的时间。考古学者在
会制造陶器。故选D
域原始居民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因为南方气候
(3)化石、遗址和遗迹。
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据此可16.(1)女娲造人:神造人:人类由古猿演化而来。
潮湿、炎热,干栏式建筑有利于通风、防潮。(3)材料四
解析:本题考查北京人。(1)材料一中发现的古人类
以推测出元谋人距今的时间,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
(2)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中随葬品数量不均,反映当时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产
名称是北京人,其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一20万年。
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选A。
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照明、防寒、驱兽,火的使用提
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2)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与北京人有关的有
6.A解析:本题考查北京人的生活状况。依据题干信
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
轮番滚动冲刺卷(一】
效历史信息是: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使
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
脑的进化,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用打制石器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北京人会使用
主”,说明还没有出现原始农业,还处于旧石器时代,北
(3)从使用天然火到人工取火。山顶洞人时期
1.B解析:本题考查元谋人。根据题干信息“中国境内
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会用火烧烤食物等。(3)根据
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从事渔猎和采集。因此符合恩
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可知,在我国云南元谋
解析: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原始人类的生活。(1)
上述材料可知,我们发现考古工作者研究古人类的主
格斯对“蒙昧时代”定义的是周口店文化。故选A。
县,考古学家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
根据材料一中“女娲抟黄土作人”“神按照自己的形象
要证据是化石、遗址和遗迹
7.A8.B
造出了人”以及古猿说“我是你们的祖先”,可得出答
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通过对元谋人17.(1)半坡人。粟。磨制石器
9.D解析:本题考查河姆渡人的房屋建筑。结合所学
遗存的研究可知,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是我
案为女娲造人、神造人,以及人类是由古猿演化而来
(2)河姆渡人。长江流域。水稻。
知识可知,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以木桩
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选B。
的观点。(2)第一小问,通过材料二中的用火遗迹等,
解析:(1)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
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是中国最早的
2.A3.B4.D5.C
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
可知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第二小问考查北京人
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故选D。
6.C解析:本题考查原始农业的发展。距今10000年
末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里,过着
学会用火的意义,据所学可知北京人使用火来烧烤食
10.D
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北方地区
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
物、防寒、照明、驱兽等,故得出北京人用火改善了生
11.C解析: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
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C符合题意
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存条件,提高了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学会用火是人
7.B
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
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8.B解析:本题考查涿鹿之战。依据材料“蚩尤有呼风
(2)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
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
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
可知,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掌握了人工取火
唤雨的本领,在与黄帝的战争中,风雨之神(风伯、雨
着定居生活。故选C。
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
技术
师)都来帮蚩尤。后来,黄帝请来了一个叫魃的天女才
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12.C解析:本题考查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17.(1)半坡原始居民
止住了雨,战胜了蚩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传说中炎
18.(1)炎帝。半坡原始居民。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
(2)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建筑简单、经济:冬暖夏凉
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的
(2)禹。大禹治水,消除了水患。
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
(3)粟。
故事。故选B.
(3)华夏民族是在各族交错杂居,求大同去小异,相互
重要标志。故①②③④符合题意。原始农耕时期,城
(4)没有发现中国古老的文字。
9.C
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
市没有出现,⑤不符合史实。故选C。
18.(1)原始的农耕生活。
10.B解析:本题考查禅让制的形成。由图示可知,陶唐
(4)示例:中华民族具有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开拓创
13.B解析:图一是半地穴式房屋图。生活于距今约六
(2)黄河流域: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北方冬季较为寒
氏、有虞氏、夏后氏三个部族结成联盟,尧、舜、禹依次
新的进取精神:具有热爱和平、坚强不屈、不畏强暴
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图二是干
冷、干燥,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可以防寒、保暖。长江流
成为联盟的首领。当时采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勇于抗争的反侵略精神;具有敢于担当历史重任,以
栏式房屋图。生活于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
域:干栏式建筑;南方气候潮湿、炎热,干栏式建筑有
的办法,选择贤德之人担任部落联盟首领,实行“禅让
民族兴亡为己任的探索与奋斗精神等」
民居住干栏式房屋。故选B。
利于通风、防潮。
制”。所以说图示反映了禅让制的形成。故选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