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循环实现了陆地和海洋之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B.海陆间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能使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
C.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过程中,因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下列不是水蒸发的现象的是( )。
A.湿衣服晾干 B.农民伯伯晒谷物 C.烧水时从壶嘴喷出“白气”
3.下雨天衣服很难干,主要是因为( )。
A.温度低
B.空气中含有大量水分,湿度大
C.天气凉
4.日常生活中,湿衣服会逐渐变干,是因为( )。
A.水慢慢变成了水蒸气
B.水从衣服上掉下去了
C.水直接变成了冰块,掉下了
5.地球上水资源中,淡水只占约2.5%,且大部分淡水以( )的方式存在。难以被人们直接利用。
A.气态的水蒸气 B.液态的水 C.固态的冰
6.把冷热两块玻璃片,同时分别盖在盛有温水的烧杯上,玻璃片上有水滴生成的是( )
A.热玻璃片 B.冷玻璃片 C.都有
7.小科在体育课上出了一身汗,把衣服浸湿了,放学时衣服却变干了( )。
A.衣服上的水分被皮肤重新吸收了
B.衣服上的水分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C.衣服上的水分被衣服吸收了
8.下列水流的力量最弱的是( )。
A.瀑布 B.溪流 C.自来水
二、填空题
9. 是动物生长的基本需求之一,是维持动物生命活动 的物质。
10.自然界里的露珠,是空气中的 遇冷后凝结成的小水滴;空气的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有 的多少,它反映的是空气的干湿程度。
11.地球上的水资源以 为主,目前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用得较多的是 。(填“淡水”或“咸水”)
12.江河奔腾入大海,细雨无声润万物。地球上的水以不同的形态在( )、( )及大气之间不断循环。
13.地球上的水资源中,绝大部分是 ,只有约 属于淡水。大部分的淡水以 的形式存在,难以被人类直接利用。据科学家估算,在地球上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仅占地球淡水资源的 。
14.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有水分的多少,它反映了空气 的程度。空气湿度常用 湿度来表示。空气 会影响人体的舒适程度。
15.地球表面的水蒸气向高空不断上升,遇冷变成( )或( )。
16.天空中经常漂浮着各样的云,其中( )、( )常会带来雨水。
17.除了下雨, 和 也是常见的降水形式。
18.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我们叫做 ;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形成看得见的水滴的现象,称之为 。
三、判断题
19.水循环对我们的生存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20.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动。( )
21.冰融化变成水就产生了一种新物质—水。( )
22.水蒸气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但肉眼看不到水蒸气。( )
23.在寒冷的季节,我们常常会看到接近地表面附着有小冰晶,这就是露。( )
四、简答题
24.什么是生态海绵城的雨洪管理新理念?
25.请你以东湖中一滴水为例,说明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26.在生活中,举例说说哪些节约用水的好方法?至少举出4种。
27.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说说自然界中的雨是怎样形成的。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2.C
3.B
4.A
5.C
6.B
7.B
8.B
9. 水 不可或缺
10. 水蒸气 水分
11. 海洋 淡水
12. 陆地 海洋
13. 海水 2.5% 冰 0.3%
14. 干湿 相对 湿度
15. 小水珠 小冰晶
16. 雨层云 积雨云
17. 下雪 降冰雹
18. 蒸发 凝结
19.√
20.√
21.×
22.√
23.×
24.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利用植草沟、渗水砖、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方法改变城市路面结构。在自然降水时,能够迅速将雨水引入地面下的土层中,这样既能及时减少地表的积水,又能补充地下水资源,这就是生态海绵城的雨洪管理新理念。
25.东湖中一滴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散失到空气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小水滴或者小冰晶,漂浮在空气中,变成云。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就会降落下来,形成雨或雪,雨水汇成小溪,最后流入东湖中,完成了水循环。
26.(1)刷碗时用一个大盆装着水,不要让干净水白白流走。
(2)洗手、洗脸、刷牙时不要长时间流水,不洗时关上水笼头。
(3)水重复使用:淘米—洗菜—拖地—冲便池
(4)手洗衣服:先把水装在洗衣盆里,洗衣时要关上水笼头。
(5)洗车:用抹布擦洗比用水龙头冲洗能节约很多水等等。
27.地面上的水受太阳光照射变成水蒸气上升到空气中,高空中的水蒸气受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混合在一起就形了成云,小水滴(小冰晶)越来越多并形成大水滴(大冰晶),当空气托不住这些水滴和冰晶时就落下来,就形成了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