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我国有许多让人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下面关于民间故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碧江区新课程单元目标检测试卷
分)
A.《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最后都变成了蝴蝶。
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
B.《孟姜女哭长城》讲述了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故事。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C.《白蛇传》中的白蛇化作美丽的女子白素贞,在杭州西湖与许仙相遇。
D.《牛郎织女》讲的是牛郎从小父母双亡,孤苦无依,王母娘娘知道后很同情他,所以派织女
【听一听】(5 分)
下凡帮助他的故事。
1.下列信息是否与材料内容相符,相符的打上“√”,不相符的打“×”。(2分)
10.王琳要参加学校组织的讲故事比赛,为了把故事《牛郎织女》讲得有新鲜感,她请伙伴们出主
(1)铅笔是以笔芯的软硬度分类的,常见的有 H 类、 HB 类和 B 类 。( )
意。下面的主意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2分)
(2)铅笔笔杆上的“H”代表硬质铅笔, H 前面的数字越大,颜色越黑。( )
A.改变故事情节 B .适当添加人物对话
2.听了上面的材料,请你以铅笔的口吻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3分)
C.配上动作和表情 D .以牛郎的口吻讲
11.下列关于缩写故事的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缩写故事的主要方法有摘录、删减、概括和改写。
【积累与运用】(30 分) B.缩写时注意上下文的过渡,文章语言要通畅,衔接要自然。
C.只要把长篇的故事写成短篇的故事就可以了。
3.读拼音,写词语。(4 分) D.缩写时要读懂内容,抓住要点,将原文中的人物对话换成简短的转述句。
爹娘和 sǎo zi( )再三 dīnɡ zhǔ( )他:不要 sā huǎnɡ( ),否则会 hòu 12.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huǐ( ),要做一个自尊自爱、受人尊重的人。 (1)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改成陈述句)
4.读句子,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4 分)
(1)我酝酿( niànɡ niǎnɡ )了很久,写下了这封诚恳( kěn kěnɡ )的道歉信。在信中,我 (2)天上富丽堂皇。天上没有自由,她不喜欢。(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发誓( sì shì)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2)那几个为非作歹( dǎi dài )的人,最终一个不落( là luò )地被公安人员关进了监狱
(3)织女想了想,说:“你说的很对,咱们结婚,一块儿过日子吧。”(改成转述句)
( yú yù )。
(3)博物馆里展出的这个竹筐( kānɡ kuānɡ ),是他生活节俭( jiǎn jiān )的体现。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4)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刮起了大风大雨。(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A.酬.谢(报答) B.倾.盆大雨(用尽)
【口语交际】(5 分)
C.狂风怒号.(拖长声音大声叫唤) D.飞禽.走兽(鸟类)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与括号内的成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
13. 看图完成下列问题。
A.我们要吃水不忘挖井人,永远铭记为今日之幸福而牺牲的革命先烈。
(1)民间故事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有人用一幅民俗字(如右图)向海力布的乡亲们表达美
(饮水思源)
好的祝福,它的寓意是( )。(1 分)
B.爸爸语重心长地对小明说:“学习时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最终成绩不会陪你演戏。”(得
A.福星高照 B.福寿康宁 C.福如东海 D.五福临门
过且过)
(2).我是这样找到右图中的“福”字的:(2 分)
C.老乡激动地握着红军战士的手:“我们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你们盼来了。”(左顾右盼)
D.男孩子要勇敢,有担当,不要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
7.下列故事不属于民间故事的是( )(2分) (3).为乡亲们写一句祝福的话:(2 分)
A .《八仙过海》 B .《田螺姑娘》 C .《揠苗助长》 D .《列那狐的故事》
8.将句中画线的成语换成相应的俗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阅读与鉴赏】(30 分)
A.凡遇院中公文,送府用印,孙大人动辄吹毛求疵,当即驳回。(鸡蛋里挑骨头)
B.本人一介书生,而且无家事之累,直言不讳,又何妨?(打开天窗说亮话) (一)非连续文本阅读。(10 分)
C.列强虎视眈眈,贪得无厌,正打算蚕食鲸吞。(横挑鼻子竖挑眼) 材料一:聚会时离不开数字终端,一个人时更是如此。如今在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
D. 李明看见大家无动于衷,他孤掌难鸣,不得不算了。(一个巴掌拍不响) 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
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检测 第 1页(共 4页)
这部分人群被称为“低头族”。如今,“低头”早已不是一种现象,已然成为一种生活 Style ! 妇呀!老天爷呀,你行行好,让天下的夫妻团聚吧!"经过千辛万苦,孟姜女终于到了修长城的地
材料二:经常查看手机,一旦发现没有信息更新等情况就会失去某种存在感,甚至造成精神上、
方。
情感上的缺失。同时长时间接触电视及电脑,脑部过度刺激,会注意力不集中,从而降低学习和工
21.《孟姜女哭长城》是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请你写出其余的三部。(3分)
作的效率,更使得自身视力不断下降,甚至由于长时间接收手机等带来的辐射,进一步降低了自身
免疫力。
材料三:由于手机社交成为一种习惯,许多年轻人不知如何更得体地与人面对面交流,尤其是 22.在文中用“ ”画出描写孟姜女寻找丈夫的意志很坚定的句子。(2分)
在家人面前。据《半岛都市报》报道,青岛张先生家人聚餐时,孙子孙女只顾玩手机而冷落了家里 2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况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4分)
的老人,惹得老人愤而摔盘离席。
14.什么是“低头族” (3 分) 24.你觉得孟姜女是个怎么样的人?(3分)
15.经常玩手机的人有哪些不好的情况?(3分) 【表达与交流】(27+3 分)
16.你的身边也一定有这样的“低头族”,请你提出合理的建议,帮助他们摆脱困扰。(4分)
25.请你把上面的短文《孟姜女哭长城(节选)》缩写成一个简短的故事。可以用上“摘录、删减、
概括、改写”等缩写方法。注意意思要连贯,语句要通顺。
(二)古诗文阅读。(8 分)
秋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①,轻罗②小扇扑流萤③。
天街④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①画屏:绘有花纹图案的屏风。②罗:柔软的丝织衣物。③流萤:萤火虫。④天街:天空。
17.这首诗描写的是 节的场景,我是从诗句中的 看出来的。(2分)
18.诗中的 字最能体现全诗的感情基调。(冷 秋 夕 卧)(2分)
19.诗中哪一句是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用横线划出来。(2分)
20.“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描写的是诗中的哪句诗?
(2分)
(三)课外阅读(12 分)
孟姜女哭长城(节选)
丈夫被抓走之后,孟姜女实实地放心不下,就一连几夜为丈夫赶做寒衣,要亲自去长城寻找丈
夫。她爹妈看她那执拗的样子,拦也拦不住,就答应了。
孟姜女打整了行装,辞别了二老,踏上了寻失的行程。饿了,啃口凉饽饽;渴了,喝口凉水;
累了,坐在路边歇歇脚儿。有一天,她问一位打柴的白发老伯伯:"这儿离长城还有多远?"老伯伯
说:"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是幽州,长城还在幽州的北面。"孟姜女心想:"就是长城远在天边,我也
要走到天边找我的丈夫!"
孟姜女刮着风也走,下着雨也走。一天,她走得精疲力尽,浑身发冷。她刚想歇歇脚儿,咕咚
一下子就昏倒了。她苏醒过来,才发觉自己是躺在老乡家的热炕头上。房东大娘给她擀汤下面,沏
红糖姜水,她千恩万谢,感激不尽。她出了点汗,觉得身子轻了一点,就挣扎着起来继续赶路。房
东大娘含着泪花拉着她说:"我知道您找丈夫心切,可您身上热得象火炭一样,我能忍心让您走吗!
您再看看您那脚,都成了血疙瘩了,哪还是脚呀!"孟姜女一看自己的脚,都成了血疙瘩了。她在
老大娘家又住了两天,病没好利索就又动身了。老大娘一边掉泪,一边嘴里念道:"这是多好的媳
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检测 第 2页(共 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