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4.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4-09 10:01:53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1.(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关于日食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日食每一个月都会发生
B.日食只有环食和全食两种
C.日食一定发生在农历新月的时候
D.日食一定发生在农历满月的时候
2.(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地球进入下列哪个区域发生日全食(  )
A.A区 B.B区 C.C区 D.D区
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下列节日可能发生日食的是(  )
A.中秋节 B.春节 C.重阳节 D.端午节
4.(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一位美术工作者在我国某地发生日全食时,即时绘成了几幅图画(见下图)。根据日全食过程判断,下图正确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5.(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测试)发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不是全黑,而是呈暗弱古铜色。这主要是因为 (  )
A.月球发出古铜色的光 B.地球大气折射太阳光
C.月球表面反射太阳光 D.月球表层的岩石的颜色
6.(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如图所示人类从月球上拍摄因地球形成的“日食”照片。下列对发生此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月球正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此时太阳正处在月球和地球之间
C.此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D.此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7.(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发生月食的夜晚的月相是(阴影表示月面暗的部分)(  )
A. B. C. D.
8.(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月全食的初亏是发生在月面的(  )
A.西侧 B.东侧
C.南侧 D.不一定,视情况而言
9.(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下列三球间的位置关系,有可能产生月食的是(  )
A. B.
C. D.
10.(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读月球运行轨道图,A、B、C、D四处可能发生日食的是   处(用字母回答,下同),可能发生月食的是   处。
11.(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某同学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试验图: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该同学在地球上的观察点。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   ;
(2)当小球沿着②方向移动到一定位置时,可以看到的日食类型是   ;
(3)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看到的日食类型是   ;
(4)从中可以得出,日食的不同类型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②时间不同;③月、地距离不同;④月球的大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 2016年3月9日发生的日全食经过印度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两国的部分岛屿,日偏食将覆盖亚洲东南部、太平洋大部和北美洲西北部地区。请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要发生日食,条件一是:日期必须是   ;条件二是:日、月、地位置关系是   。
(2)按照该次日全食发生的过程,将上图中的序号进行排序:   。
(3)日食并不是每月都会发生,是因为   。
1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该图反映日食情况,请按照日全食的过程将各图按序号排列:   。
(2)若该图反映月食情况,请按照月全食的过程将各图按序号排列:   。
(3)从图中可知日食和月食变化的差异是   。
14.(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2012年6月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能看到罕见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这种天象要过105年后才能再次看到,届时会看到太阳“脸上”有一个小黑点慢慢划过(如图1所示,注意不可直视太阳,要用滤光片才行)。根据我们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应该在   处。
(2)与“金星凌日”形成原因相同的天文现象还有   。(说出一个例子即可)
(3)会不会出现类似于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现象?简单说说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 日食是当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不透明的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在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现象
【解答】A: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但由于月球所形成的影子范围太小,遮掩地球的范围很小,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错误;
B:日食有三种形式,还包括日偏食,错误;
C: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即新月,正确;
D: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而不是满月,满月会发生月食,错误
故答案为:C
2.【答案】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
【解答】发生日食,就是部分太阳或者整个太阳被月亮给挡住了,即月亮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所以看不见太阳或者是只能看见部分太阳,地球处于不同位置时,人可能会看到日环食、日全食、日偏食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B、D区可以看到日偏食,在A区看到日全食,在C区看到日环食
故答案为:A
3.【答案】B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根据日食发生的时间确定.
【解答】日食可能发生在农历初一;
A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B春节(正月初一)、C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D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故答案为:B
4.【答案】C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一次日全食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时期: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先亏西(右侧)复圆于东(左侧)
【解答】一次日全食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时期: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从③开始亮的面积越来越少,到②大部分暗区过几分钟就是日全食,之后从东边(左侧)露出来.
故答案为:C
5.【答案】B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月面部分或全部变暗的现象,时间可长达一个多小时。这就是月食。由于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发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而是呈暗弱的古铜色。
【解答】由分析可知,月食时月球呈暗弱古铜色是由于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形成的,所以B选项正确。
故选B
6.【答案】D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之间,地球挡住了太阳照向月球的光,在月球上就看不到太阳,这就是月球的“日食”。
【解答】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地球挡住了射到月球上去的太阳光,地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月球上,在月球上就看不到太阳,这就是月球的“日食”;同时地球上的人看不到月球,发生的是“月食”。
故答案为:D
7.【答案】C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根据发生月食的时间和月相的形状进行判断.
【解答】发生月食的时间为农历十五和十六,月相为满月;
A为上弦月,发生在农历初七初八;
B为下弦月,发生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
C为满月,发生在农历十五十六;
D为新月,发生在农历初一
故答案为:C
8.【答案】B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根据月全食形成的过程进行分析.
【解答】因为月球公转,地球上观测自西向东运动(相对于春分点),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很容易推知日食的方向,西面初亏,东面复圆。而地球的影锥自东向西运动,那也不难知道月食的方向,东面初亏,西面复原。
故答案为:B
9.【答案】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根据月食形成的原理,即日地月三者在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在日月之间分析.
【解答】A、月相为满月,可能会发生月食,满足题意;
B、月相为下弦月,不可能发生日食月食,错误;
C、月相为上弦月,不可能发生日食月食,错误;
D、 不可能会发生日食, 错误.
故答案为:A
10.【答案】C;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日食是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三者成一条直线,月球挡住了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月食是地球在月亮和太阳之间,地球挡住了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上。
【解答】当月球运行到C位置时,太阳照到月球上,在月球后面形成一条长长的阴影区,地球运行到阴影区就是日食;
当月球运行到A位置时,太阳照到地球上,在地球后面形成一条长长的阴影区,月球运行到阴影区就是月食
故答案为:C;A
11.【答案】(1)日环食
(2)日全食
(3)日偏食
(4)C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日食的形成原理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日食有三种类型,日全食(太阳全部被遮住)、日偏食(太阳部分被遮住)、日环食(太阳中间部分被遮住)。根据图中小球位置的变化,被遮掩的部分会发生变化,据此可确定类型;
(2)由图中模型可知,小球的远近与全食与环食有关,小球在1、3位置的变化被遮掩的部分会发生变化,据此可确定日食的不同类型与什么有关;
(3)我们能看到月球是因为月球反射的太阳光进入地球上观察者的眼睛,根据日食时三球的位置可判断能否观察到。
【解答】(1)在图中位置时,人能观察到大球的一部分,其中中间的部分被遮住了,所以日食类型是日环食;
(2)当小球沿着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看到的环形部分越来越小,直到看不到,可以观察到日全食;
(3)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日偏食;
(4)当小球靠近观察者时,日环食变成了日全食,当小球1、3运动时,大球的一部分被遮掩出现了日偏食,所以日食类型与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③月地距离的不同,有关,故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日环食 ; (2)、 日全食; (3)、 日偏食;(4)、C
12.【答案】(1)农历初一;太阳-月球-地球(或地球-月球-太阳)
(2)FGBADHCEF
(3)月球的公转轨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有一夹角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月球的公转轨道平面和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不重合,而是有大约5度的夹角,所以不是每个农历初一、十五都要发生日月食,只有当月球运行到两个平面的交点附近时才会发生日月食。
【解答】(1)、 所以,发生日食的条件是:
1、太阳、月球、地球三者在同一直线上;
2、日期为农历初一。
(2)、一次日全食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时期: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即先亏西(右侧),复圆于东(左侧),故从F开始,然后G BADHCE ,最后结束,回到F;
(3)、日食发生的时间:日食只发生在新月时,日食必定发生在“朔日”(即农历初一)。虽然每 29.5 天就有一次新月,但因为月球绕地轨道与地球绕日轨道之间有大约五度的倾斜,所以并不是每一次新月都会出现日食。事实上,大部分的新月都不会发生日食,大约一年只有两次左右,而且地球上只有部分区域的人可以看见日食。
故答案为:(1)、农历初一; 太阳-月球-地球(或地球-月球-太阳) ;
(2) FGBADHCEF ;(3)、 月球的公转轨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有一夹角
13.【答案】(1)gfdbahceg
(2)gechabdfg
(3)日食开始于西缘结束于东缘;月食开始于东缘结束于西缘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日食是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排成一条直线,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中间,月球的阴影投射在地球上时,位于月球阴影里的地球表面看不到太阳,就是日食了。在月球的本影区内是日全食或日环食,在月球的半影区内是日偏食;
月食是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排成一条直线,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中间,地球的阴影遮蔽了月球时,从地球上看,月球逐渐消失了,或成为古铜色,就是月食了。
【解答】(1)、日食先亏西(右侧),复圆于东(左侧),故顺序为 gfdbahceg ;
(2)、月食先亏东(左侧),复圆于西(右侧,故顺序为) gechabdfg ;
(3)、由图可以看出日食和月食变化的差异是先亏损的方向不同,即 日食开始于西缘结束于东缘;月食开始于东缘结束于西缘 。
故答案为:(1)gfdbahceg ;(2)gechabdfg ;(3) 日食开始于西缘结束于东缘;月食开始于东缘结束于西缘 。
14.【答案】(1)丁
(2)日食
(3)解:不会,由于金星的视圆面大大小于太阳的视圆面,才使得它表现为在日面上出现一个缓慢移动的小黑点。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利用光沿直线传播可以解释的现象有:日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激光准直等现象。
【解答】(1)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是指地金星和太阳处在了同一条直线上,并且金星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根据此意可以判断金星的位置在丁的位置。
(2)除了金星凌日外,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球体都会发生凌日现象,比如水星凌日,日食;
(3)由于月全食是地球的影子投影在月球,日全食是月球的影子投影在地球,阴影区域大,而金星离地球太远,只能看到一个小黑点。
故答案为:(1)丁;(2)日食;(3) 不会,由于金星的视圆面大大小于太阳的视圆面,才使得它表现为在日面上出现一个缓慢移动的小黑点。
1 / 1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1.(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关于日食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日食每一个月都会发生
B.日食只有环食和全食两种
C.日食一定发生在农历新月的时候
D.日食一定发生在农历满月的时候
【答案】C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 日食是当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不透明的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在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现象
【解答】A: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但由于月球所形成的影子范围太小,遮掩地球的范围很小,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错误;
B:日食有三种形式,还包括日偏食,错误;
C: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即新月,正确;
D: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而不是满月,满月会发生月食,错误
故答案为:C
2.(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地球进入下列哪个区域发生日全食(  )
A.A区 B.B区 C.C区 D.D区
【答案】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
【解答】发生日食,就是部分太阳或者整个太阳被月亮给挡住了,即月亮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所以看不见太阳或者是只能看见部分太阳,地球处于不同位置时,人可能会看到日环食、日全食、日偏食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B、D区可以看到日偏食,在A区看到日全食,在C区看到日环食
故答案为:A
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下列节日可能发生日食的是(  )
A.中秋节 B.春节 C.重阳节 D.端午节
【答案】B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根据日食发生的时间确定.
【解答】日食可能发生在农历初一;
A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B春节(正月初一)、C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D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故答案为:B
4.(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一位美术工作者在我国某地发生日全食时,即时绘成了几幅图画(见下图)。根据日全食过程判断,下图正确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答案】C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一次日全食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时期: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先亏西(右侧)复圆于东(左侧)
【解答】一次日全食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时期: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从③开始亮的面积越来越少,到②大部分暗区过几分钟就是日全食,之后从东边(左侧)露出来.
故答案为:C
5.(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测试)发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不是全黑,而是呈暗弱古铜色。这主要是因为 (  )
A.月球发出古铜色的光 B.地球大气折射太阳光
C.月球表面反射太阳光 D.月球表层的岩石的颜色
【答案】B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月面部分或全部变暗的现象,时间可长达一个多小时。这就是月食。由于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发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而是呈暗弱的古铜色。
【解答】由分析可知,月食时月球呈暗弱古铜色是由于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形成的,所以B选项正确。
故选B
6.(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如图所示人类从月球上拍摄因地球形成的“日食”照片。下列对发生此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月球正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此时太阳正处在月球和地球之间
C.此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D.此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答案】D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之间,地球挡住了太阳照向月球的光,在月球上就看不到太阳,这就是月球的“日食”。
【解答】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地球挡住了射到月球上去的太阳光,地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月球上,在月球上就看不到太阳,这就是月球的“日食”;同时地球上的人看不到月球,发生的是“月食”。
故答案为:D
7.(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发生月食的夜晚的月相是(阴影表示月面暗的部分)(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根据发生月食的时间和月相的形状进行判断.
【解答】发生月食的时间为农历十五和十六,月相为满月;
A为上弦月,发生在农历初七初八;
B为下弦月,发生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
C为满月,发生在农历十五十六;
D为新月,发生在农历初一
故答案为:C
8.(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月全食的初亏是发生在月面的(  )
A.西侧 B.东侧
C.南侧 D.不一定,视情况而言
【答案】B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根据月全食形成的过程进行分析.
【解答】因为月球公转,地球上观测自西向东运动(相对于春分点),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很容易推知日食的方向,西面初亏,东面复圆。而地球的影锥自东向西运动,那也不难知道月食的方向,东面初亏,西面复原。
故答案为:B
9.(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下列三球间的位置关系,有可能产生月食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根据月食形成的原理,即日地月三者在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在日月之间分析.
【解答】A、月相为满月,可能会发生月食,满足题意;
B、月相为下弦月,不可能发生日食月食,错误;
C、月相为上弦月,不可能发生日食月食,错误;
D、 不可能会发生日食, 错误.
故答案为:A
10.(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读月球运行轨道图,A、B、C、D四处可能发生日食的是   处(用字母回答,下同),可能发生月食的是   处。
【答案】C;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日食是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三者成一条直线,月球挡住了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月食是地球在月亮和太阳之间,地球挡住了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上。
【解答】当月球运行到C位置时,太阳照到月球上,在月球后面形成一条长长的阴影区,地球运行到阴影区就是日食;
当月球运行到A位置时,太阳照到地球上,在地球后面形成一条长长的阴影区,月球运行到阴影区就是月食
故答案为:C;A
11.(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某同学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试验图: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该同学在地球上的观察点。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   ;
(2)当小球沿着②方向移动到一定位置时,可以看到的日食类型是   ;
(3)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看到的日食类型是   ;
(4)从中可以得出,日食的不同类型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②时间不同;③月、地距离不同;④月球的大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1)日环食
(2)日全食
(3)日偏食
(4)C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日食的形成原理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日食有三种类型,日全食(太阳全部被遮住)、日偏食(太阳部分被遮住)、日环食(太阳中间部分被遮住)。根据图中小球位置的变化,被遮掩的部分会发生变化,据此可确定类型;
(2)由图中模型可知,小球的远近与全食与环食有关,小球在1、3位置的变化被遮掩的部分会发生变化,据此可确定日食的不同类型与什么有关;
(3)我们能看到月球是因为月球反射的太阳光进入地球上观察者的眼睛,根据日食时三球的位置可判断能否观察到。
【解答】(1)在图中位置时,人能观察到大球的一部分,其中中间的部分被遮住了,所以日食类型是日环食;
(2)当小球沿着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看到的环形部分越来越小,直到看不到,可以观察到日全食;
(3)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日偏食;
(4)当小球靠近观察者时,日环食变成了日全食,当小球1、3运动时,大球的一部分被遮掩出现了日偏食,所以日食类型与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③月地距离的不同,有关,故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日环食 ; (2)、 日全食; (3)、 日偏食;(4)、C
12.(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 2016年3月9日发生的日全食经过印度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两国的部分岛屿,日偏食将覆盖亚洲东南部、太平洋大部和北美洲西北部地区。请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要发生日食,条件一是:日期必须是   ;条件二是:日、月、地位置关系是   。
(2)按照该次日全食发生的过程,将上图中的序号进行排序:   。
(3)日食并不是每月都会发生,是因为   。
【答案】(1)农历初一;太阳-月球-地球(或地球-月球-太阳)
(2)FGBADHCEF
(3)月球的公转轨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有一夹角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月球的公转轨道平面和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不重合,而是有大约5度的夹角,所以不是每个农历初一、十五都要发生日月食,只有当月球运行到两个平面的交点附近时才会发生日月食。
【解答】(1)、 所以,发生日食的条件是:
1、太阳、月球、地球三者在同一直线上;
2、日期为农历初一。
(2)、一次日全食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时期: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即先亏西(右侧),复圆于东(左侧),故从F开始,然后G BADHCE ,最后结束,回到F;
(3)、日食发生的时间:日食只发生在新月时,日食必定发生在“朔日”(即农历初一)。虽然每 29.5 天就有一次新月,但因为月球绕地轨道与地球绕日轨道之间有大约五度的倾斜,所以并不是每一次新月都会出现日食。事实上,大部分的新月都不会发生日食,大约一年只有两次左右,而且地球上只有部分区域的人可以看见日食。
故答案为:(1)、农历初一; 太阳-月球-地球(或地球-月球-太阳) ;
(2) FGBADHCEF ;(3)、 月球的公转轨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有一夹角
1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该图反映日食情况,请按照日全食的过程将各图按序号排列:   。
(2)若该图反映月食情况,请按照月全食的过程将各图按序号排列:   。
(3)从图中可知日食和月食变化的差异是   。
【答案】(1)gfdbahceg
(2)gechabdfg
(3)日食开始于西缘结束于东缘;月食开始于东缘结束于西缘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日食是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排成一条直线,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中间,月球的阴影投射在地球上时,位于月球阴影里的地球表面看不到太阳,就是日食了。在月球的本影区内是日全食或日环食,在月球的半影区内是日偏食;
月食是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排成一条直线,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中间,地球的阴影遮蔽了月球时,从地球上看,月球逐渐消失了,或成为古铜色,就是月食了。
【解答】(1)、日食先亏西(右侧),复圆于东(左侧),故顺序为 gfdbahceg ;
(2)、月食先亏东(左侧),复圆于西(右侧,故顺序为) gechabdfg ;
(3)、由图可以看出日食和月食变化的差异是先亏损的方向不同,即 日食开始于西缘结束于东缘;月食开始于东缘结束于西缘 。
故答案为:(1)gfdbahceg ;(2)gechabdfg ;(3) 日食开始于西缘结束于东缘;月食开始于东缘结束于西缘 。
14.(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2012年6月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能看到罕见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这种天象要过105年后才能再次看到,届时会看到太阳“脸上”有一个小黑点慢慢划过(如图1所示,注意不可直视太阳,要用滤光片才行)。根据我们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应该在   处。
(2)与“金星凌日”形成原因相同的天文现象还有   。(说出一个例子即可)
(3)会不会出现类似于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现象?简单说说理由。
【答案】(1)丁
(2)日食
(3)解:不会,由于金星的视圆面大大小于太阳的视圆面,才使得它表现为在日面上出现一个缓慢移动的小黑点。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利用光沿直线传播可以解释的现象有:日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激光准直等现象。
【解答】(1)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是指地金星和太阳处在了同一条直线上,并且金星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根据此意可以判断金星的位置在丁的位置。
(2)除了金星凌日外,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球体都会发生凌日现象,比如水星凌日,日食;
(3)由于月全食是地球的影子投影在月球,日全食是月球的影子投影在地球,阴影区域大,而金星离地球太远,只能看到一个小黑点。
故答案为:(1)丁;(2)日食;(3) 不会,由于金星的视圆面大大小于太阳的视圆面,才使得它表现为在日面上出现一个缓慢移动的小黑点。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