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单元测试(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单元测试(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1-03 13:5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长木板一定要水平摆放,不能一端高一端低
B.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不必估读
C.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D.作v-t图象时,所描曲线必须经过每一个点
2.甲、乙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它们的图像(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体做曲线运动
B.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甲物体做加速度恒定的加速直线运动
C.当甲、乙两物体相遇时,二者的速度大小不相等
D.当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时,二者之间的距离最大
3.如图所示,从高出地面3m的位置A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C点,则小球由A点到C点的位移大小为(  )

A.3m B.5m C.8m D.16m
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的路程,第一段用时,第二段用时,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 B. C. D.
5.在下列问题中,可以把研究对象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车轮的转动
B.研究舞蹈演员的动作
C.研究地球的自转
D.研究月球绕地球的转动
6.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A. B.
C. D.
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已知甲对应的是图像中的直线,乙对应的是图像中的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乙做变速直线运动
C.时间内两物体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小小于乙的平均速度大小
8.近年来,登山步行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健康习惯.如图为某地生态公园的登山步行道线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从丁家楼子村到目的地九仙山观景台可以选择不同的路线,小王和小张两人选择了不同的路线,结果小王比小张先到达目的地.对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王与小张的路程相同
B.小王的位移小于小张的位移
C.小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张的平均速度
D.在比较平均速度时,两人不能看作质点
二、多选题
9.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如图所示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图像,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进行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D.在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
10.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关于作图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确定了图象中的两点,就可以得到小车运动的图象,因此,实验只需要测出两组数据
B.作图象时,所取的点越多,图线就越准确
C.作出的图线应该通过所有的点,图线曲折也可以
D.对于偏离直线较远的点,说明误差太大,应舍去
11.甲、乙、丙三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它们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开始计时时, 甲在最前, 丙在甲、乙之后
B.当t = t2时刻,甲、乙、丙相遇
C.甲停止运动时, 丙开始运动,丙的速度最大
D.在0—t2时间内, 甲的平均速度最大, 丙的平均速度最小
12.如下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下列说法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做曲线运动
B.AB段物体做匀速运动
C.CD段运动速度最大
D.运动3 h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 km
三、实验题
13.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时使用 (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每隔 s打一次点.其工作时的基本步骤如下:
A.当纸带完全通过计时器后,及时关闭电源
B.将电磁打点计时器接上相应的电源
C.将纸带穿过两个限位孔并从复写纸下面通过
D.接通开关,立即拖动纸带运动
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按顺序填写步骤编号)
14.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 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在 V以下,如果所接电源为50Hz则打点时间间隔为 秒某同学在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则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是 m/s.D点的瞬时速度是 m/s.
四、解答题
15.世界一级方程式(F1)比赛某次比赛中,处于第一名的赛车进站加油,该赛车进站时一直做减速运动,平均加速度为30m/s2,出站时一直做加速运动,平均加速度为45m/s2,加油时间为6s,进站前和出站后在赛道上的速度均为90m/s,则该赛车从进站到出站所用时间是多少?
16.北京体育大学青年小张于某年8月8日8时整,从旅顺老铁山南岬角准时下水,于8月10日10时22分抵达蓬莱阁东沙滩,游程为123.58 km,直线距离为109 km,不借助任何漂浮物横渡了渤海海峡。试求:
(1)在这次横渡海峡中,小张游泳的平均速率和每游100 m约需的时间分别是多少?
(2)在这次横渡中,小张游泳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
17.一辆以72km/h的速度行驶的货车与一辆以54km/h的速度行驶的摩托车相向而行发生正面碰撞,碰撞时间为2.1×10-3s,求:
(1)摩托车驾驶员的加速度大小;(货车的质量远大于摩托车的质量)
(2)为了防止碰撞,两车的驾驶员同时紧急刹车,货车、摩托车从紧急刹车到完全静止所需的时间分别为4s、3s,则货车的加速度与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 做这个实验时,让小车做变速运动即可,不考虑平衡摩擦力,所以长木板可以水平摆放,也可以一端高一端低,故A错误;
BC.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故B错误,C正确;
D. 作v-t图象时,用平滑的曲线尽可能多地通过所描的点,但不必经过每一个点,故D错误.
2.C
【详解】AD.位移时间图像描述的都是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图像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物体的速度可知,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所以当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时,两者之间的距离不是最大,AD项错误;
B.甲物体从坐标原点出发,乙物体从位置出发,B项错误;
C.由题图可知,在甲、乙两图线的交点,图线的切线斜率不同,所以当甲、乙两物体相遇时,二者的速度大小不相等,C项正确。
故选C。
3.A
【详解】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则全过程的总位移的大小,故A正确,BCD错误.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区别位移和路程: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4.B
【详解】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从开始运动第一段时计时,则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内的平均速度
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内的平均速度
两个中间时刻的时间间隔为
根据加速度定义可得
故选B。
5.D
【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详解】A. 研究转动的车轮时,不能看成质点,否则就没有转动了,故A错误;
B. 研究舞蹈演员的动作时,不能忽略其体积形状,不能看着质点,否则就没有动作是否优美可言了,故B错误;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否则就没有昼夜、四季等的变化,故C错误;
D. 研究月球绕地球的转动时,月球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可以看做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6.D
【详解】由a—t图象知,0~0.5T时间内的加速度与T~2T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对应时间内的v-t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相等,正负不同,可得D正确,ABC错误
7.B
【详解】根据位移一时间图像斜率表示速度可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变速直线运动,选项B正确,A错误;时间内两物体的位移大小不相等,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不相等,选项C错误;时间内两物体的位移大小相等,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选项D错误.
8.C
【分析】位移为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运动的轨迹的长度.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详解】A.路程是运动的轨迹的长度.他们选择不同的路线,路程可能不同.故A错误;
B.位移为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他们的起点与终点是相同的,所以位移相等.故B错误;
C.平均速度是由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小王与小张的位移相同,但由于小王用时较短,故小王的平均速度较大,故C正确;
D.在比较平均速度时,两人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能看作质点.故D错误.
故选C.
9.BD
【详解】A.v-t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则在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小,选项A错误;
B.由于v-t图像的面积等于位移,可知在时间内,由题图可知,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则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选项B正确;
C.同理可知,在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小,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小,选项C错误;
D.在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所以选项D正确。
故选BD。
10.BD
【详解】作v-t图时,为了使图线尽量准确,应该有较多的数据点,选项A错误B正确;作图时应使尽量多的点在直线上,其他的点均匀地分布在直线两侧,个别误差大的点,可以舍去不予考虑,选项C错误D正确.
11.BC
【详解】试题分析: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的交点表示物体到达同一位置即相遇.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
在t=0时,甲的位置坐标不为零,乙和丙在x=0位置,故甲在最前,而乙和丙在同一点,A错误;在时刻三者的位置坐标相同,即相遇,B正确;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在时刻甲停止运动,丙开始运动,丙的斜率比乙的斜率大,故丙的速度最大,C正确;在时间内甲的位移最小,乙和丙的相等,且小于甲的,故有,故丙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甲最小,D错误.
12.CD
【分析】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通过图线斜率的正负确定运动的方向;
【详解】A、由题可以知道汽车在做直线运动,故选项A错误;
B、AB段汽车的位置没有随时间发生变化,即汽车处于静止,故B错误;
C、OA段图线的斜率与BC段图线斜率相同,则速度相同,CD段图线斜率大小最大,知CD段运动最快,故C正确;
D. 运动3 h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 km,故选项D正确.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位移--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斜率表示的含义.
13. 交流 0.02 CBDA
【详解】第一二空、交流、0.02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工作电压为46V,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每隔0.02s打一次点.第三空、CBDA
工作时,先安装纸带,将纸带穿过两个限位孔并从复写纸下面通过,然后将电磁打点计时器接上相应的电源,接通开关,立即拖动纸带运动,当纸带完全通过计时器后,及时关闭电源,所以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CBDA.
14. 交流电 6 0.02 0.56 0.56
【详解】试题分析: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在6V以下,如果所接电源为50Hz则打点时间间隔为0.02秒;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是 D点的瞬时速度
考点: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名师点睛】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15.11s
【详解】赛车的进站过程做匀减速运动,初速度为v0=90m/s,末速度为v=0,加速度为a1=﹣30m/s2,则进站时间为
赛车的出站过程做匀加速运动,初速度为v0=0,末速度为v=90m/s,加速度为a2=45m/s2,则出站时间为
所以该赛车从进站到出站所用时间是
t=t1+t2+6s=2s+3s+6s=11s
16.(1)147s(2)
【详解】(1)小张游泳的平均速率为
每游100m所需要的时间为
(2)小张游泳的平均速度为
17.(1)至少为16667m/s2;(2)1∶1
【详解】(1)由于货车的质量远大于摩托车的质量,故摩托车与货车相撞瞬间,货车的速度几乎不变,摩托车的速度反向,大小至少与货车的速度相同,
因此,摩托车速度的变化量大于或等于
Δv=72km/h-(-54km/h)=126km/h=35m/s
所以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至少为
(2)设货车、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根据加速度定义得,货车的加速度与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