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二中高2023级高一上期第一学月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 C-12 O-16 S-32 Cu-64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 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属于
A. 氧化物 B. 酸 C. 碱 D. 盐
【答案】D
【解析】
【详解】只包含一种成分,属于纯净物;包含多种元素,属于化合物;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两部分构成,属于盐;
故A、B、C错误,答案选D
2.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化合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 空气、加碘食盐 B. 水银、生理盐水
C. 蒸馏水、石油 D. 金刚石、澄清石灰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空气、加碘食盐都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水银属于单质,生理盐水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蒸馏水属于化合物,石油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
D.金刚石属于单质,澄清石灰水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答案选C。
3. 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色玻璃属于固溶胶,分散剂为玻璃
B. Fe(OH)3胶体制备的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3HCl
C. 德尔塔新冠病毒有可能在空气中以气溶胶的形式传播,气溶胶不属于胶体
D.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有色玻璃属于固溶胶,分散剂为玻璃,故A正确;
B.Fe(OH)3胶体制备的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故B错误;
C.德尔塔新冠病毒有可能在空气中以气溶胶的形式传播,气溶胶属于胶体,故C错误;
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不同,故D错误;
选A。
4. 航天科技测得三氧化二碳(C2O3)是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下列有关C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2O3和CO2都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B. C2O3和CO的完全燃烧产物都是CO2
C. C2O3和CO都是碱性氧化物
D. C2O3和CO是碳的氧化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C2O3和CO2都是碳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故A正确;
B.C2O3和CO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的产物都是CO2,故B正确;
C.CO是不成盐氧化物,故C错误;
D.C2O3和CO是碳和氧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碳的氧化物,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5. 天然气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A. 反应前后共有6种物质 B. 反应物中没有单质
C.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有增减 D. 反应过程中共涉及2种氧化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反应前后共有CH4、O2、CO2和H2O 4种物质,A错误;
B.反应物中O2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单质,B错误;
C.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C错误;
D.由分析可知,反应过程中共涉及CO2和H2O 2种氧化物,D正确;
故答案为:D。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
B. 、的水溶液均导电,所以、均是电解质
C. 铜和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均是电解质
D. 蔗糖、酒精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所以它们均是非电解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均导电,两者为电解质,A错误;
B.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们溶于水后生成的NH3·H2O、H2CO3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NH3·H2O、H2CO3是电解质,而NH3、本身不含离子也不能电离出离子,所以NH3、是非电解质,B错误;
C.铜和石墨均为单质,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
D.蔗糖、酒精在水溶液中和熔融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D正确;
故选D。
7. 以下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碳酸钠的电离方程式:Na2CO3=Na2++CO
B. 硫酸钙的电离方程式:CaSO4=Ca2++SO
C. 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
D. Ba(OH)2的电离方程式:Ba(OH)2=Ba2++OH2-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为+1价离子,应写为:Na2CO3=2Na++COA错误;
B.硫酸钙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正确,B正确;
C.碳酸氢钠为弱酸酸式盐,不能完全电离,应写为:NaHCO3=Na++HCO,C错误;
D.OH-书写错误,应写Ba(OH)2=Ba2++2OH-,D错误;
故选B
8.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澄清石灰水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B. 将少量碳酸钠溶液滴入到足量稀硫酸:
C. 碳酸氢钾溶液中滴少量氢氧化钡溶液:
D. 碳酸氢钠溶液中滴足量氢氧化钙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向澄清石灰水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故A错误;
B.将少量碳酸钠溶液滴入到足量稀硫酸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碳酸氢钾溶液中滴少量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少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
D.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足量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足量反应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选B。
9.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Na+、Mg2+、Cl-、CH3COO-
B. 强酸性溶液中:Na+、MnO、Fe2+、Cl-
C. 含大量SO的澄清溶液:Mg2+、Cu2+、Cl-、NO
D. 与Fe反应能生成H2的溶液:K+、Ca2+、NO、ClO-
【答案】C
【解析】
【详解】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溶液中醋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存在,A错误;
B.强酸性溶液中,氢离子、高锰酸根离子和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含大量硫酸根离子的澄清溶液中,选项中的四种离子相互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C正确;
D.能与铁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氢离子、硝酸根离子、Fe反应生成NO而不是H2,因此硝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存在,D错误;
故答案选C
10.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所选用试剂
A NaCl Na2SO4 Ba(NO3)2溶液
B CO2 N2 澄清石灰水
C C Fe 盐酸
D Na2CO3 NaHCO3 CO2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Na2SO4能与Ba(NO3)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NaNO3,NaCl与Ba(NO3)2溶液不反应,能除去杂质但会引入新杂质硝酸钾,应选用BaCl2溶液,A错误;
B.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而N2不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选用澄清的石灰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B错误;
C.Fe能够溶于盐酸,C不能与盐酸反应,可以用盐酸除去C中的Fe杂质,C正确;
D.CO2和Na2CO3溶液反应会生成NaHCO3,把需要的物质消耗了,不能用CO2除去Na2CO3中的NaHCO3杂质,D错误;
故选C。
11. 检验补铁剂中铁元素价态时,KSCN(C为+4价)会与酸性溶液发生如下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只有 B. 生成1个时,转移22个电子
C. 在反应中体现氧化性 D. 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5
【答案】A
【解析】
【分析】反应22KMnO4+10KSCN+28H2SO4═16K2SO4+22MnSO4+10CO2↑+5N2↑+28H2O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低到+2价,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6价,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A.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6价,故氧化产物为氮气和硫酸锰,故A错误;
B.反应22KMnO4+10KSCN+28H2SO4═16K2SO4+22MnSO4+10CO2↑+5N2↑+28H2O中,化合价降低的是Mn元素,+7价降低到+2价,得到电子:22=110,即每生成5个氮气共转移110个电子,生成1个时,转移22个电子,故B正确;
C.Mn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低到+2价,KMnO4在反应中体现出氧化性,故C正确;
D.反应中KMnO4是氧化剂,KSCN是还原剂,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5,故D正确;
答案选A。
12. 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数目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反应HgS+O2Hg+SO2中,S的化合价由-2价升为+4价,失去6e-,双线桥中没有标出,O的化合价由0价降至-2价,得到电子,A错误;
B.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均为Cl2,转移电子数为5,B错误;
C.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时,不标“得失”,C错误;
D.反应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中,Cu失2e-,为还原剂,HNO3中的N得2e-,为氧化剂,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及数目均符合,D正确;
故选D。
13. 下列关于钠及其氧化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Na着火立即用干燥的沙土进行灭火
B. 钠不能从四氯化钛水溶液中置换出钛
C. Na2O、Na2O2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都为2∶1
D. Na2O、Na2O2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但后者不是碱性氧化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Na能与水、CO2等反应,故Na着火需立即用干燥的沙土进行灭火,A正确;
B.Na投入四氯化钛水溶液,Na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无法置换出钛,B正确;
C.Na2O中含有两个钠离子和一个氧离子,Na2O2中含有两个钠离子和一个过氧根离子,两者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C错误;
D.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的同时还生成氧气,因此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D正确;
故答案选C。
14. 一定条件下,将50mL的CO2和N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粉末,充分反应后得到相同状况下的气体30mL,则原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
A. 80% B. 44% C. 33.3% D. 20%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可知生成的氧气体积是二氧化碳体积的一半,设二氧化碳体积为x mL,氮气的体积为(50-x)mL,则生成氧气的体积为0.5x mL,列出等式:,解得40,则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答案选A;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8分)
15. 将少量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可制得Fe(OH)3胶体,反应的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1)当液体呈_______色时,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2)氢氧化铁胶体与氢氧化铁沉淀的微观本质区别是_______。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 用盐卤点豆腐与胶体性质有关
C. 无法从颜色上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D. 工业静电除尘装置是根据胶体的性质设计的
(4)某实验小组用如下实验探究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实验 实验操作 丁达尔效应
1 向40mL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入5滴饱和FeCl3溶液(浓度约为30%) 迅速出现
2 向40mL蒸馏水中滴入5滴10%FeCl3溶液,然后滴入1滴10%NaOH溶液,边滴边搅拌 迅速出现
3 加热40mL饱和FeCl3溶液 一段时间后出现
①实验1,生成Fe(OH)3胶体和_______(填化学式)。
②实验2与实验1对比,优点是_______(写出1条即可)。
③综合上述实验:制备Fe(OH)3胶体提供OH-的物质可以是H2O或___,控制反应条件即可制得。
【答案】(1)红褐 (2)Fe(OH)3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3)C
(4) ①. HCl ②. 无需加热,节省能源 ③. 碱
【解析】
【分析】制取Fe(OH)3胶体的方法并非只有一种,在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碱、加热FeCl3溶液,也可制得Fe(OH)3胶体。
【小问1详解】
Fe(OH)3胶体的颜色是红褐色,当液体呈红褐色时,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答案为:红褐;
【小问2详解】
胶粒直径介于10-9~10-7m之间,浊液直径大于10-7m,则氢氧化铁胶体与氢氧化铁沉淀的微观本质区别是Fe(OH)3粒子直径大小不同。答案为:Fe(OH)3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小问3详解】
A.雾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0-9~10-7m之间,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A正确;
B.用盐卤点豆腐,属于电解质使胶体发生凝聚,与胶体性质有关,B正确;
C.FeCl3溶液呈棕黄色,Fe(OH)3胶体呈红褐色,可以从颜色上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C错误;
D.工业静电除尘是利用胶体电泳的性质达到除尘的目的,D正确;
故选C。答案为:C;
【小问4详解】
实验1中,FeCl3 +3H2OFe(OH)3(胶体)+3HCl,所以生成Fe(OH)3胶体和HCl。
②实验2中,FeCl3溶液与NaOH溶液直接反应制得Fe(OH)3胶体,实验1中,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所以实验2与实验1对比,优点是无需加热,节省能源。
③实验1、3都是FeCl3与水反应,实验2是FeCl3与碱反应,则制备Fe(OH)3胶体提供OH-的物质可以是H2O或碱,控制反应条件即可制得。
答案为:HCl;无需加热,节省能源;碱。
【点睛】制取Fe(OH)3胶体时,不能搅拌,不能长时间煮沸。
16. 回答下列问题:
I.指出下列粒子中带下划线元素的化合价:
(1)Na2O2 _______ NH3 _______ Ca(ClO)2 _______
II.现有下列8种物质:
①Cl2 ②钠 ③H2O ④CO2 ⑤ H2SO4 ⑥Fe(OH)3胶体 ⑦ C12H22O11(蔗糖) ⑧NaCl溶液
(2)把上述各物质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填写在表格的空白处(填物质编号):
分类标准 电解质 非电解质
属于该类的物质 _______ _______
(3)写出②与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写出⑤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答案】(1) ①. -1 ②. -3 ③. +1
(2) ①. ③⑤ ②. ④⑦
(3)2Na+2H2O = 2NaOH +H2↑
(4)Ba2+ ++ 2OH-+ 2H+ = BaSO4↓ + 2H2O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为0计算可知,Na2O2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Ca(ClO)2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故答案为:-1;-3;+1;
【小问2详解】
①Cl2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钠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③H2O可以导电,属于电解质;
④CO2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水溶液中导电,但不是自身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⑤ H2SO4在水溶液中可以导电,属于电解质;
⑥Fe(OH)3胶体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⑦C12H22O11(蔗糖)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⑧NaCl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综上,属于电解质的是:③⑤,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④⑦;
故答案为:③⑤;④⑦;
【小问3详解】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 = 2NaOH +H2↑;
故答案为:2Na+2H2O = 2NaOH +H2↑;
【小问4详解】
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的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 ++ 2OH-+ 2H+ = BaSO4↓ + 2H2O;
故答案为:Ba2+ ++ 2OH-+ 2H+ = BaSO4↓ + 2H2O。
17. 分类思想以及用分类思想研究一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殊性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和手段。以下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对某些物质与水反应情况进行分类的分类图。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按要求填空:
(1)上述第一级分类按照与水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分成了A、B两组,请你再额外写一个可以归于A组的物质_______(填化学式)。
(2)B组中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3)E组中物质有_______(填化学式)。
(4)可以归于_______组(填C或D),请写出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可以和稀硫酸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F组中有一种物质常用来制备“84”消毒液,制备“84”消毒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6)饱和的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_______(填化学式)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简述鉴别胶体是否生成的实验操作和现象_______。
【答案】(1)SO3 (2)Cl2和Na
(3)Na (4) ①. D ②. NH3+H2ONH3·H2O ③. NH3+H+=
(5)Cl2+2OH-=Cl-+ClO-+H2O
(6) ①. Fe(OH)3 ②. 取适量液体于烧杯中,取一支激光笔从侧面照射,若在液体中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有胶体生成。
【解析】
【小问1详解】
A组中的物质与水的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再额外写一个可以归为A组的物质,SO3与H2O反应生成H2SO4,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小问2详解】
Cl2和Na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NO2属于非电解质。
【小问3详解】
Cl2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水中元素化合价未发生变化,水不是氧化剂,Na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H2,H2O中的H得电子水作氧化剂,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和NO,水中元素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水不是氧化剂,故E组中物质为Na。
【小问4详解】
NH3溶于水生成NH3·H2O,NH3·H2O可电离出氢氧根离子从而使溶液呈碱性,故NH3归于D组。NH3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NH3·H2O。NH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离子方程式为NH3+H+=。
【小问5详解】
Cl2与NaOH反应用于制备“84”消毒液,其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小问6详解】
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到沸水中可生成Fe(OH)3胶体。检验胶体是否生成可利用其特有的丁达尔现象,具体操作为取适量液体于烧杯中,取一支激光笔从侧面照射,若在液体中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有胶体生成。
18. 目前,世界上多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来生产金属钠:。已知B是黄绿色气体,物质A、B、C、D、E、F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
请按要求书写:
(1)A→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B→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E与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A的其中一种氧化物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写出其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B物质还可以制备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漂白粉若保存不当,长期露置空气中,会导致漂白作用减弱,甚至失效,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
【答案】(1)2Na+2H2O=2NaOH+H2↑
(2)2Fe+3Cl22FeCl3
(3)Ca2++CO=CaCO3↓
(4)2Na2O2+2CO2=2 Na2CO3+O2
(5) ①. Ca(ClO)2 ②. Ca(ClO)2+H2O+CO2 =CaCO3↓+2HClO
【解析】
【分析】B是黄绿色气体,B为Cl2,根据信息电解熔融氯化钠得到Na和Cl2,A为Na,Na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H2,C为NaOH,NaOH与CO2反应生成Na2CO3,E为Na2CO3,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D为FeCl3,FeCl3与Ca(OH)2反应生成Fe(OH)3和CaCl2,CaCl2与Na2CO3反应生成CaCO3和NaCl,F为CaCl2;
【小问1详解】
A→C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小问2详解】
B→D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
【小问3详解】
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离子方程式为Ca2++CO=CaCO3↓;
【小问4详解】
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小问5详解】
漂白粉是将Cl2通入Ca(OH)2中反应制得,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漂白粉长期露置空气中,Ca(ClO)2会与空气中的CO2和H2O反应生成CaCO3和HCl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H2O+CO2 =CaCO3↓+2HClO。
19. Na2O2用途广泛,可用于医药、印染、漂白及用作分析试剂等。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备Na2O2并检验其纯度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Na2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样液中加入MnO2后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单质,该气体的名称为___________。
(3)已知白色沉淀为BaCO3,生成该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为防止Na2O2样品中含有的杂质生成需对空气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措施是___________。
(4)Na2O2样品可消耗的BaCl2溶液,该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
【答案】(1)2Na+O2Na2O2
(2)氧气 (3) ①. BaCl2+Na2CO3=BaCO3↓+2NaCl ②. 使气体通过碱石灰
(4)99.47%
【解析】
【分析】熔融状态的金属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加水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中含过氧化氢,加二氧化锰后生成氧气,加氯化钡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说明过氧化钠部分变质生成了碳酸钠;
【小问1详解】
熔融状态钠单质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反应方程式:2Na+O2Na2O2;
【小问2详解】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氧气,样液中加二氧化锰后生成无色无味气体单质,说明为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生成氧气;
【小问3详解】
过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反应方程式:BaCl2+Na2CO3=BaCO3↓+2NaCl;过氧化钠变质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关,所以需经过碱石灰进行预处理;
【小问4详解】兴文二中高2023级高一上期第一学月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 C-12 O-16 S-32 Cu-64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 根据物质组成进行分类,属于
A. 氧化物 B. 酸 C. 碱 D. 盐
2.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化合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 空气、加碘食盐 B. 水银、生理盐水
C. 蒸馏水、石油 D. 金刚石、澄清石灰水
3. 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色玻璃属于固溶胶,分散剂为玻璃
B. Fe(OH)3胶体制备的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3HCl
C. 德尔塔新冠病毒有可能在空气中以气溶胶的形式传播,气溶胶不属于胶体
D.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4. 航天科技测得三氧化二碳(C2O3)是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下列有关C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2O3和CO2都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B. C2O3和CO的完全燃烧产物都是CO2
C. C2O3和CO都是碱性氧化物
D. C2O3和CO是碳的氧化物
5. 天然气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A. 反应前后共有6种物质 B. 反应物中没有单质
C.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有增减 D. 反应过程中共涉及2种氧化物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
B. 、的水溶液均导电,所以、均是电解质
C. 铜和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均是电解质
D. 蔗糖、酒精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所以它们均是非电解质
7. 以下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碳酸钠的电离方程式:Na2CO3=Na2++CO
B. 硫酸钙的电离方程式:CaSO4=Ca2++SO
C. 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
D. Ba(OH)2的电离方程式:Ba(OH)2=Ba2++OH2-
8.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澄清石灰水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B. 将少量碳酸钠溶液滴入到足量稀硫酸:
C. 碳酸氢钾溶液中滴少量氢氧化钡溶液:
D. 碳酸氢钠溶液中滴足量氢氧化钙溶液:
9.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Na+、Mg2+、Cl-、CH3COO-
B. 强酸性溶液中:Na+、MnO、Fe2+、Cl-
C. 含大量SO的澄清溶液:Mg2+、Cu2+、Cl-、NO
D. 与Fe反应能生成H2的溶液:K+、Ca2+、NO、ClO-
10.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所选用试剂
A NaCl Na2SO4 Ba(NO3)2溶液
B CO2 N2 澄清石灰水
C C Fe 盐酸
D Na2CO3 NaHCO3 CO2
A. A B. B C. C D. D
11. 检验补铁剂中铁元素价态时,KSCN(C为+4价)会与酸性溶液发生如下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只有 B. 生成1个时,转移22个电子
C. 在反应中体现氧化性 D. 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5
12. 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数目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13. 下列关于钠及其氧化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Na着火立即用干燥的沙土进行灭火
B. 钠不能从四氯化钛水溶液中置换出钛
C. Na2O、Na2O2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都为2∶1
D. Na2O、Na2O2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但后者不是碱性氧化物
14. 一定条件下,将50mL的CO2和N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粉末,充分反应后得到相同状况下的气体30mL,则原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
A 80% B. 44% C. 33.3% D. 20%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8分)
15. 将少量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可制得Fe(OH)3胶体,反应的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1)当液体呈_______色时,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2)氢氧化铁胶体与氢氧化铁沉淀的微观本质区别是_______。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 用盐卤点豆腐与胶体性质有关
C. 无法从颜色上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D. 工业静电除尘装置是根据胶体性质设计的
(4)某实验小组用如下实验探究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实验 实验操作 丁达尔效应
1 向40mL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入5滴饱和FeCl3溶液(浓度约为30%) 迅速出现
2 向40mL蒸馏水中滴入5滴10%FeCl3溶液,然后滴入1滴10%NaOH溶液,边滴边搅拌 迅速出现
3 加热40mL饱和FeCl3溶液 一段时间后出现
①实验1,生成Fe(OH)3胶体和_______(填化学式)。
②实验2与实验1对比,优点是_______(写出1条即可)。
③综合上述实验:制备Fe(OH)3胶体提供OH-的物质可以是H2O或___,控制反应条件即可制得。
16. 回答下列问题:
I.指出下列粒子中带下划线元素的化合价:
(1)Na2O2 _______ NH3 _______ Ca(ClO)2 _______
II.现有下列8种物质:
①Cl2 ②钠 ③H2O ④CO2 ⑤ H2SO4 ⑥Fe(OH)3胶体 ⑦ C12H22O11(蔗糖) ⑧NaCl溶液
(2)把上述各物质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填写在表格的空白处(填物质编号):
分类标准 电解质 非电解质
属于该类的物质 _______ _______
(3)写出②与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写出⑤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17. 分类思想以及用分类思想研究一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殊性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和手段。以下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对某些物质与水反应情况进行分类的分类图。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按要求填空:
(1)上述第一级分类按照与水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分成了A、B两组,请你再额外写一个可以归于A组的物质_______(填化学式)。
(2)B组中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3)E组中物质有_______(填化学式)
(4)可以归于_______组(填C或D),请写出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可以和稀硫酸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F组中有一种物质常用来制备“84”消毒液,制备“84”消毒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6)饱和的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_______(填化学式)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简述鉴别胶体是否生成的实验操作和现象_______。
18. 目前,世界上多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来生产金属钠:。已知B是黄绿色气体,物质A、B、C、D、E、F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
请按要求书写:
(1)A→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B→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E与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A的其中一种氧化物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写出其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B物质还可以制备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漂白粉若保存不当,长期露置空气中,会导致漂白作用减弱,甚至失效,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
19. Na2O2用途广泛,可用于医药、印染、漂白及用作分析试剂等。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备Na2O2并检验其纯度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Na2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样液中加入MnO2后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单质,该气体的名称为___________。
(3)已知白色沉淀为BaCO3,生成该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为防止Na2O2样品中含有的杂质生成需对空气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措施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