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后·提升训练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汉朝建立初期,封瓯越、闽越的少数民族首领为王;承认原秦朝南海郡尉赵佗自立的南越政权;放弃秦朝已开拓的西南夷地区,不设置行政机构。这些做法表明汉朝统治者( )
A.大体承接了秦朝政制
B.依据形势调整统治策略
C.奉行“无为而治”的思想
D.重视民族和睦与发展
2.《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始皇……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下列事件与此记载有关的是( )
A.出击匈奴 B.征服越族
C.平西南夷 D.修筑长城
3.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矛盾,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统治者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这表现在( )
A.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B.北击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
C.修建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
D.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通婚和亲
4.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设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这些举措( )
A.旨在攫取商人的经济利益
B.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
C.有利于促进丝绸之路的繁荣有序
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
5.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入吐蕃。唐朝后期唐蕃会盟:“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元朝时,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清朝时,设驻藏办事大臣和班禅达赖共同管理西藏事务。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各民族共同缔造中华文明
B.唐朝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C.历代中央政府设置机构管辖西藏地区
D.清朝初期在西藏地区大规模“改土归流”
6.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下列属于古代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是( )
①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②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③元朝设宣政院 ④清朝设伊犁将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土司制度是明朝的一项重要制度。明政府规定:对“不志诚”“犯了法度”“不系世袭”者,即行改土归流;“不系世袭”者若是报朝廷,则可以袭替。对于首先归附的强大土司,明政府均明确宣布予以世袭,以示绥抚。据此推知,明朝的土司制度( )
A.有利于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
B.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C.加速了土司世袭制的瓦解
D.激化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8.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首先是周边的国家,其次是亚洲地区的其他国家,再后扩展到欧洲、非洲。下列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认知,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的对外交通在两汉时期初步形成
B.对外贸易发展由陆路为主到海路为主
C.清朝政府始终厉行海禁,禁止官民出海
D.中国四大发明不断向外传播惠及世界
9.乾隆皇帝(后期)在谕旨中提道英国“在西洋诸国中较强悍,且闻向在海洋有劫掠西洋各国商船之事”,对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要求表示“如此非分于求,究其心怀叵测,不可不留心筹计……因思各省海疆,最关紧要”。上述材料反映出( )
A.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盲目心态
B.鸦片战争前中国对西方已有所了解
C.清政府积极备战应对外来侵略
D.世界市场形成后列强积极开拓海外殖民地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北部边疆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为增加人口、发展经济、就地筹措军需物资,实施移民屯垦政策。秦始皇首先对新开拓的河南地“徙谪戍以充之”,又“迁北河榆中三万家,拜爵一级”,即迁内地三万户到北河、榆中实边垦殖,给予拜爵一级的奖励。汉文帝时在边塞“要害之处,通川之道”,建立城邑,给徙边的移民提供“先为室屋,具田器”、免其罪、“赐高爵”、免除赋役、“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给而止”等优惠政策。到武帝时,大规模拓边,不断加强边防,移民实边。
——摘编自刘太祥《秦汉北部边防建设》
材料二 在“天下如一”的“天下主义”观念下,唐朝处理与周边部族关系的基本政策,既继承了前代的册封体制,又新创了管理体制,朝廷所授予的“都督”“刺史”称号与其首领地位一样世袭不改。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移民的主要特点及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列举唐朝管辖边疆民族地区的举措。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汉武帝“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资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出使乌孙及葱岭以西诸国,期能“断匈奴右臂”。返回时,“乌孙发导译送骞还”,“其国乃益重汉”。据此可知,西汉中期( )
A.外交政策发生根本转变
B.匈奴威胁彻底解除
C.中原文明向周边扩展
D.设置机构管理西域
2.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道:“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判断,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当时经济凋敝
B.表达了作者恢复中原的愿望
C.反映了当时民族关系趋于缓和
D.反映了当时社会治安混乱
3.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土司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4项世界文化遗产。元朝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清朝实行“改土归流”。从土司制度到改土归流的演变,反映了(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B.地方行政制度开始推广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D.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4.中国古代官方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具有“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的特征,其主要目的是( )
A.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B.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利益
C.对外征服,获得资本的原始积累
D.防止民间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朝时期,原先属于放牧游猎经济的西北地区,已经出现了半农半牧的演变。北方少数民族男子原来是披发左衽、窄袖、长领长袍,女子是冠帽夹领,小袖短袄。民族杂居相处后,胡人穿上了宽大飘逸的汉服。蒸馍、馅饼、面条、油炸饼等少数民族的食物,中原的汉族也普遍食用,且逐渐传到南方,成为很受欢迎的饮食时尚。
——摘编自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
材料二 国朝(元朝)土宇旷远,诸民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国朝仍处朔漠,无事论此,必若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宜也。
——[元]许衡《鲁斋遗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为解决“土宇旷远,诸民相杂”问题提出的主张,以辽、西夏、金统治的史实简要加以说明。简述元朝行省制度对加强边疆地区治理的意义。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后·提升训练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汉朝建立初期,封瓯越、闽越的少数民族首领为王;承认原秦朝南海郡尉赵佗自立的南越政权;放弃秦朝已开拓的西南夷地区,不设置行政机构。这些做法表明汉朝统治者( )
A.大体承接了秦朝政制
B.依据形势调整统治策略
C.奉行“无为而治”的思想
D.重视民族和睦与发展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放弃秦朝已开拓的西南夷地区,不设置行政机构”,可知汉朝没有承接秦朝政制,而是简化地方行政层级,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汉初政治形势的变化,不能说明统治者依据形势调整统治策略,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汉初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没有体现治国思想,排除C项;题干材料中的做法有利于促进民族关系的和睦发展,故选D项。
2.《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始皇……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下列事件与此记载有关的是( )
A.出击匈奴 B.征服越族
C.平西南夷 D.修筑长城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自九原抵甘泉”,可知是秦始皇派大将蒙恬抗击匈奴,修建通道,故A项正确;西南夷、越族是南方的少数民族,与题干材料“自九原抵甘泉”地理位置不符,故B、C两项错误;修筑长城是防御措施,与题干材料“乃使蒙恬通道”不符,故D项错误。
3.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矛盾,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统治者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这表现在( )
A.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B.北击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
C.修建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
D.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通婚和亲
答案:A
解析:秦朝北逐匈奴,修筑长城,体现了“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体现了“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A项符合题意。
4.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设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这些举措( )
A.旨在攫取商人的经济利益
B.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
C.有利于促进丝绸之路的繁荣有序
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设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可知这些措施有利于促进丝绸之路的繁荣有序,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体现的是汉朝对商路贸易的重视和管理,没有体现攫取商人的经济利益和抑商政策,A、B两项错误;汉朝并未将西域纳入郡国体制,D项错误。
5.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入吐蕃。唐朝后期唐蕃会盟:“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元朝时,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清朝时,设驻藏办事大臣和班禅达赖共同管理西藏事务。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各民族共同缔造中华文明
B.唐朝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C.历代中央政府设置机构管辖西藏地区
D.清朝初期在西藏地区大规模“改土归流”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中国历史上诸多朝代的中央政府与西藏地区有所往来,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故选A项。元朝时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B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清朝沿袭土司制度,后来逐渐进行“改土归流”,D项错误。
6.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下列属于古代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是( )
①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②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③元朝设宣政院 ④清朝设伊犁将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设宣政院管辖的是西藏地区,③错误,排除A、C、D三项;①②④均属于古代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措施,B项正确。
7.土司制度是明朝的一项重要制度。明政府规定:对“不志诚”“犯了法度”“不系世袭”者,即行改土归流;“不系世袭”者若是报朝廷,则可以袭替。对于首先归附的强大土司,明政府均明确宣布予以世袭,以示绥抚。据此推知,明朝的土司制度( )
A.有利于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
B.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C.加速了土司世袭制的瓦解
D.激化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对‘不志诚’‘犯了法度’‘不系世袭’者,即行改土归流;‘不系世袭’者若是报朝廷,则可以袭替。对于首先归附的强大土司,明政府均明确宣布予以世袭,以示绥抚”,可知没有得到朝廷承认的土司不得世袭,该制度加强了中央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辖,有利于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故排除。
8.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首先是周边的国家,其次是亚洲地区的其他国家,再后扩展到欧洲、非洲。下列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认知,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的对外交通在两汉时期初步形成
B.对外贸易发展由陆路为主到海路为主
C.清朝政府始终厉行海禁,禁止官民出海
D.中国四大发明不断向外传播惠及世界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的海禁政策是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并不是禁止官民出海,而且在雍正乾隆年间也曾一度调整海禁或闭关政策,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说法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9.乾隆皇帝(后期)在谕旨中提道英国“在西洋诸国中较强悍,且闻向在海洋有劫掠西洋各国商船之事”,对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要求表示“如此非分于求,究其心怀叵测,不可不留心筹计……因思各省海疆,最关紧要”。上述材料反映出( )
A.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盲目心态
B.鸦片战争前中国对西方已有所了解
C.清政府积极备战应对外来侵略
D.世界市场形成后列强积极开拓海外殖民地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在西洋诸国中较强悍,且闻向在海洋有劫掠西洋各国商船之事”,可知此时清政府并非对国际事务一无所知,对西方已有所了解,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天朝上国”的盲目心态,排除A项;积极备战的信息从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当时世界市场尚未最终形成,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北部边疆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为增加人口、发展经济、就地筹措军需物资,实施移民屯垦政策。秦始皇首先对新开拓的河南地“徙谪戍以充之”,又“迁北河榆中三万家,拜爵一级”,即迁内地三万户到北河、榆中实边垦殖,给予拜爵一级的奖励。汉文帝时在边塞“要害之处,通川之道”,建立城邑,给徙边的移民提供“先为室屋,具田器”、免其罪、“赐高爵”、免除赋役、“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给而止”等优惠政策。到武帝时,大规模拓边,不断加强边防,移民实边。
——摘编自刘太祥《秦汉北部边防建设》
材料二 在“天下如一”的“天下主义”观念下,唐朝处理与周边部族关系的基本政策,既继承了前代的册封体制,又新创了管理体制,朝廷所授予的“都督”“刺史”称号与其首领地位一样世袭不改。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移民的主要特点及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列举唐朝管辖边疆民族地区的举措。
参考答案:(1)主要特点:以行政手段推动;移向边疆地区;移民数量庞大。积极作用:促进边疆地区开发;巩固边防,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统一。
(2)举措:设置羁縻州、都督府、大都护府,授予当地民族首领世袭官职。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汉武帝“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资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出使乌孙及葱岭以西诸国,期能“断匈奴右臂”。返回时,“乌孙发导译送骞还”,“其国乃益重汉”。据此可知,西汉中期( )
A.外交政策发生根本转变
B.匈奴威胁彻底解除
C.中原文明向周边扩展
D.设置机构管理西域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出使乌孙及葱岭以西诸国”“乌孙发导译送骞还”“其国乃益重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张骞出使西域传播了中原文明,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反映西汉外交政策的根本转变,故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匈奴威胁尚未彻底解除,故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故排除D项。
2.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道:“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判断,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当时经济凋敝
B.表达了作者恢复中原的愿望
C.反映了当时民族关系趋于缓和
D.反映了当时社会治安混乱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南宋偏安江南一隅的局面维持了较长时间,辛弃疾通过词作表达了收复河山的愿望,故B项正确。
3.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土司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4项世界文化遗产。元朝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清朝实行“改土归流”。从土司制度到改土归流的演变,反映了(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B.地方行政制度开始推广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D.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于秦朝,故A项错误;地方行政制度不断演变,“开始推广”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从元朝实行土司制度到清朝实行“改土归流”,这些措施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君主专制制度,故D项错误。
4.中国古代官方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具有“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的特征,其主要目的是( )
A.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B.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利益
C.对外征服,获得资本的原始积累
D.防止民间对外贸易的发展
答案:A
解析:中国古代官方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属于朝贡贸易,朝贡贸易要体现宗主国的强大国力和吸引力,因此采取“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的贸易方式,其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中国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故A项正确;朝贡贸易不利于获取经济利益,B项错误;中国古代的朝贡贸易强调和平交往,不是对外征服,也不是为了获得资本的原始积累,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未涉及民间对外贸易,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朝时期,原先属于放牧游猎经济的西北地区,已经出现了半农半牧的演变。北方少数民族男子原来是披发左衽、窄袖、长领长袍,女子是冠帽夹领,小袖短袄。民族杂居相处后,胡人穿上了宽大飘逸的汉服。蒸馍、馅饼、面条、油炸饼等少数民族的食物,中原的汉族也普遍食用,且逐渐传到南方,成为很受欢迎的饮食时尚。
——摘编自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
材料二 国朝(元朝)土宇旷远,诸民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国朝仍处朔漠,无事论此,必若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宜也。
——[元]许衡《鲁斋遗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为解决“土宇旷远,诸民相杂”问题提出的主张,以辽、西夏、金统治的史实简要加以说明。简述元朝行省制度对加强边疆地区治理的意义。
参考答案:(1)主要表现:半农半牧、胡人穿汉服、汉人胡食。发展趋势: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强。
(2)主张:少数民族统治者应推行汉法。说明:辽设置南、北面官制度,西夏制度基本模仿北宋,金科举中开设女真进士科等。意义: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势,促进了边疆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