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译林版(2020)必修第二册 Unit 1 Lights,Camera,Action!
Assessment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材来源于该教材的第一单元,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部分:课文阅读、听力理解与口语表达。课文阅读部分主要包括一个关于电影节的新闻报道,用以引导学生了解并讨论关于电影与电影节的相关话题。听力理解与口语表达部分则通过听一段关于电影节的访谈录音,并要求学生根据所听内容回答问题及进行信息交流。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与电影、电影节相关的词汇和表达。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章获取相关信息,并能够通过听力理解进行正确回答问题和展开交流。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电影及电影节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掌握与电影、电影节相关的词汇和表达。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文章获取相关信息。
3. 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通过听力记录并回答问题。
4.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展开交流。
教学难点:
1. 帮助学生理解新闻报道中的相关词汇和句子结构。
2. 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正确回答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是高一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他们对电影可能有一些背景知识,并有一定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但由于是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他们可能对一些与电影、电影节相关的专业词汇和表达不够熟悉,对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的要求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策略: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解、问答、小组讨论等,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
2. 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课堂交流和活动。
3. 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适时设置合适的学习任务或活动,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与能力。
教学方法:
1. 讲解法:在学习新课时,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递知识。
2. 问答法: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交流。
4. 听力训练:通过听力材料,提高学生对话的理解能力。
5. 口语练习:通过展开口语交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导入环节:
导入环节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本节课的导入环节可以设计成以下几个步骤:
1. 学生观看一段电影片段,如《阿甘正传》或其他激发情感的电影片段。
2. 在观影之后,教师可以进行简短的问答互动,引导学生回忆片段中的关键情节、角色等。
3.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为什么喜欢这个电影?它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你认为电影如何影响了现实生活?
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是本次课程的重点部分,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课本中的知识。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1. 教学内容:学习电影制作的基本术语和概念(如角度、镜头、剪辑等)。
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和视频示例来向学生介绍这些术语和概念,然后让学生根据示例进行分类和归纳,以加深理解。
2. 教学内容:学习如何分析电影中的视角和镜头语言。
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选择一部学生熟悉的电影片段进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注意镜头运用和角度选择对情节和情感的影响。
3. 教学内容:学习如何撰写电影评论和分析文章。
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篇电影评论和分析文章的范文,然后让学生分组合作,根据范文的结构和写作要点撰写自己的电影评论或分析文章。
结束环节:
结束环节的目的是总结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结束环节:
1. 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组派代表分享该组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
2. 教师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电影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现实生活的?学习电影语言有什么作用?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电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电影语言。同时,借助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课堂练习题:
1. 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correct form of the given words.
a) photography
b) photographed
c) automatically
d) fashion
e) capture
2.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to complete each sentence.
a) C
b) A
c) B
d) D
e) C
3. Rewrite the sentences using the passive voice.
a)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was built over thousands of years.
b) The film Titanic was directed by James Cameron.
c) The Mona Lisa was painted by Leonardo da Vinci.
d) The book Harry Potter was written by J.K. Rowling.
e) The Eiffel Tower was designed by Gustave Eiffel.
答案讲解:
1. a) photography(名词形式);b) photographed(及物动词形式);c) automatically(副词形式);d) fashion(名词形式);e) capture(动词形式)
2. a) C(根据句子意思,照相机不再是普通的装置,而是可以记录日常生活的工具);b) A(根据句子意思,你可以通过用照相机拍摄优美的场景来分享给别人);c) B(根据句子意思,过去的照相机只能拍摄静态图像,而现在的数码相机可以拍摄动态图像);d) D(根据句子意思,通过使用滤镜,照片可以变得更有创造力);e) C(根据句子意思,相机可以将复杂的光线和颜色一键式地自动调整)
3. a)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was built over thousands of years.(主动语态:人们建造了长城,被动语态:长城是在几千年间建造的)
b) The film Titanic was directed by James Cameron.(主动语态:James Cameron导演了电影Titanic,被动语态:电影Titanic是由James Cameron导演的)
c) The Mona Lisa was painted by Leonardo da Vinci.(主动语态:Leonardo da Vinci画了蒙娜丽莎,被动语态:蒙娜丽莎是由Leonardo da Vinci画的)
d) The book Harry Potter was written by J.K. Rowling.(主动语态:J.K. Rowling写了哈利·波特书,被动语态:哈利·波特是由J.K. Rowling写的)
e) The Eiffel Tower was designed by Gustave Eiffel.(主动语态:Gustave Eiffel设计了埃菲尔铁塔,被动语态:埃菲尔铁塔是由Gustave Eiffel设计的)
教学反思:
在教授Unit 1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被动语态的理解和运用还有一些困难。一些学生在课后作业中出现了被动语态的错误使用。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对被动语态的讲解和练习。
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更多的练习,让学生能够更加熟悉被动语态的结构和用法。我还计划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例句来帮助他们理解被动语态,并鼓励他们在口语和写作中积极运用被动语态。
除了被动语态的问题外,我还注意到一些学生在填空题中对于词性的掌握不够准确。他们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巩固来提高他们的词汇运用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增加更多的词性转换练习,并提供更多的例句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不同的词性。
总的来说,这节课整体上还是比较成功的。通过这次教学,我也发现了一些教学问题,并制定了一些改进方案。我相信通过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我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