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件(共19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件(共19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05 09:2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元朝滥发货币,物价飞涨,百姓苦不堪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突出。
1351年,北方白莲教发动了红巾军起义。
1368年,红巾军将领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攻克元大都。
不和亲
不赔款
不割地
不纳贡
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
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学习聚焦:明朝废除宰相后,皇帝设立内阁承担秘书工作,宦官也趁机窃取了更多权力。
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学习聚焦:北明朝前期的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倭寇和西方殖民者成为海防的新问题。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学习聚焦:蒙古是明朝内陆边疆的主要威胁。明末,满族崛起,并取代明朝建立清朝。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明朝封建专制的发展和经略边疆的举措,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高度发展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巩固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世界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1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 元·《醉太平·堂堂大元》
①1351年,农民起义爆发并迅速发展,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
②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明成祖时迁都北京)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③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结束元朝的统治。
(一)明朝的建立
(二)政治制度的变化
问题探究(P75):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1、变化一:废除宰相制度
思考:明太祖废宰相的原因
(1)原因:
历史原因:前朝丞相多专权乱政,威胁皇权。
根本原因:加强皇权的需要。(补充P71)
皇 帝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中书省
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 660件,共3 391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密勿论思不可无人”。
(2)影响(补充P71)
积极: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局限:加重皇帝政务负担,精力不够,影响行政办事效率。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2、变化二:设立内阁
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皇明祖训》
(1)原因:废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
(2)形成过程:
①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②明成祖选拔文官入职文渊阁,充当秘书。内阁形成。
(3)性质:
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
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再由皇帝朱笔批示,称为“批红”。
(4)职能: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
太祖
成祖
宣宗
神宗
Y(政治地位上升情况)
O
X(时期)
侍从顾问
顾问,参与机密事务决策
票拟权
“部权尽归内阁”
明内阁政治地位演变图
票拟也称票旨,是内阁大臣草拟各种奏疏的处理意见,用小票墨书贴在奏章上,供皇帝参考使用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3、变化三:设宦官机构司礼监,宦官专权
明朝皇帝担心内阁变成事实上的宰相,威胁皇权,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万历皇帝二十四年不上朝,从宪宗到熹宗前后竟有一百六十余年没有召见大臣,这就使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
(1)原因:宦官更多得到皇帝的信任。(P72)
上报奏折
内阁票拟
皇帝批红
司礼监
辅助皇帝批红
掌握特务机构
(2)权力:司礼监获得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P72)
皇帝信任内阁时,内阁权重,出现首辅专权(如张居正)
皇帝信任宦官时,司礼监权重,出现宦官专权(如魏忠贤)
实质上都是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一)大明王朝的宣传大使:郑和
“郑和第一次航行有船只62艘,有水手、船师、卫兵、工匠、医生、翻译共27800多人。最大的船长44丈、宽18丈,可以容纳1000多人,是当时航行海上最大的船只。”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①国家的支持:明朝前期,国家统一,国力强盛
②技术的支持:造船技术发达+指南针在远洋航行中的广泛使用
③个人的支持:郑和本人的才干和精神
姓名:郑和(原姓马,后靖难有功,赐姓郑)
民族:回族
职业:太监兼航海家
籍贯:云南
宗教:伊斯兰教
功绩:带领船队七下西洋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 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
“所有来中国朝贡的国家中,只有朝鲜贡来的东西可能比得到的赏赐多,而其他所有朝贡的国家,得到的赏赐远远大于带来的贡品。一次朝贡中,得到“500%甚至600%的利润回报是不足为奇的。”
——(日)朝仓弘教《世界海关和关税史》
厚往薄来、政治目的、和平交往
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积极影响:①宣扬了明朝的声威,扩大了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
②体现了明朝中国先进的技术与雄厚的综合国力;
③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
消极影响:但后期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未能持续。
“国际经济网络,已在逐渐成形,将欧、亚、非、美四个大陆与太平洋的许多岛屿都编织在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之内。然而,明朝政府并未察觉这一正在进行的巨变,仍以防守海疆的角度,制定官方的海禁。”
——《万古江河》
“寸板不许下海......禁滨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明《禁海令》
“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居十七”
——徐学聚《嘉靖东南平倭通录》
海民破产,沦为流寇
“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从宋元以前的“主动开放”→到元末明初的“故步自封”
为什么会产生倭患?
(二)大明王朝的平倭大将:戚继光
“缙绅、富豪雇佣流民下海经商的现象极其普遍。组织武装集团,利用日本落魄武士,并在日本和吕宋等地建立海外据点。”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国际经济网络,已在逐渐成形,将欧、亚、非、美四个大陆与太平洋的许多岛屿都编织在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之内。然而,明朝政府并未察觉这一正在进行的巨变,仍以防守海疆的角度,制定官方的海禁。”
——《万古江河》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各国纷纷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荷兰人登陆台湾
(三)欧洲殖民者在中国的活动
16C中期,葡萄牙人获得了濠镜澳租住权
②天启六年(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还侵占了我国台湾北部的基隆和淡水。
③崇祯十五年(1642年),荷兰打败了西班牙人,独占了台湾。
①天启四年(1624年)以后,荷兰侵占台湾南部。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1、明朝经略边疆的举措
(1)对蒙古(鞑靼、瓦剌):
①为防御蒙古人南下,重新修筑长城。
②瓦剌和鞑靼深入内地,包围北京,曾经俘虏明英宗(土木之变)。
③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册封,直到明末双方基本维持和平局面。
(2)对藏族: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3)对东北:明朝前期在黑龙江流域设立奴儿干都司,对东北女真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明朝形势图(1433年)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2、满洲崛起
(1)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他在赫图阿拉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并对明朝展开进攻。
(2)1636年,其子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并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
◎清太祖努尔哈赤
◎赫图阿拉城
◎清沈阳故宫
◎清太宗皇太极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3、明清易代
(1)在清朝崛起之际,明朝政治黑暗,天灾流行,农民起义蜂起,统治摇摇欲坠。
(2)1644年,农民军首领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明思宗(即“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明思宗朱由检
◎李自成进京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3、明清易代
【历史趣闻】明朝的十六位奇葩皇帝
皇帝 奇葩之处 皇帝 奇葩之处
朱元璋 布衣皇帝——姓名昭示朝代命运 朱祐樘 凄惨皇帝——年至六岁认祖归宗
朱允炆 革新皇帝——革新削藩反被拿下 朱厚照 玩乐皇帝——任皇宫动物园园长
朱 棣 暴力皇帝——夺位迁都编书远洋 朱厚熜 求仙皇帝——忠于炼丹不爱上朝
朱高炽 美食皇帝——一不小心肥胖猝死 朱载垕 重色皇帝——惨死于身体被掏空
朱瞻基 蟋蟀皇帝——爱斗蟋蟀施行仁政 朱翊钧 罢工皇帝——罢工三十年不上朝
朱祁镇 俘虏皇帝——御驾亲征惨被俘虏 朱常洛 泻肚皇帝——被下泻药不幸死亡
朱祁钰 捡漏皇帝——哥哥被俘弟弟上位 朱由校 木匠皇帝——酷爱木匠溺水吓死
朱见深 专情皇帝——缺母爱热心姐弟恋 朱由检 上吊皇帝——农民起义被逼上吊
◎注:以上内容均为基于史实编纂,只为博君一笑。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3、明清易代
(3)1644年,清朝多尔衮统军入关,打败李自成,迁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
◎清军入关形势图
◎清世祖顺治帝福临
◎山海关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1368年明朝建立
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
1487---1498年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开辟新航路
1506年王阳明开创心学
14、15、16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519--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
1546---1555年戚继光抗倭
1557年葡萄牙正式占据澳门
1616--1636年努尔哈赤称金、皇太极称帝、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1642年荷兰侵占台湾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44年清军入关,明清易代
从强盛走向内敛、退缩、保守
从禁锢走向开放、扩张、掠夺
世界
中国
形势发生巨大变化
落后世界潮流,面临危机和挑战
根源:封建专制强化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本课小结
从明朝的建立到清军入关
明朝的建立与统一
明太祖
明成祖
明朝中央制度变迁
郑和下西洋:概况、影响
东南沿海的“倭乱”:起因、结果
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侵夺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宦官专权
明朝经略边疆的举措:蒙古、藏族、东北
满洲崛起
明清易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