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 (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3 21:5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四年级语文校本作业(二)
班级: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观看“天宫课堂”后,我huàn xiǎng( )着长大后jià shǐ( )飞船,漫游在hēi àn( )的太空中,探索宇宙ào mì( )的样子。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苔(tái)鲜 囚(qú)徒 蝙(biān)蝠
B.敏锐(ruì) 立即(jì) 窗框(kuàng)
C.思索(suǒ) 信赖(nài) 荧屏(píng)
D.传媒(méi) 船舶(bó) 潜(qián)入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核对 到达 证明 B.疆硬 哲理 樟碍
C.舒适 苍蝇 启示 D.科学 耐心 恐怕
4.“纫”字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
A.小刀 B.绳子 C.刀刃 D.结实
5.观察词语中的加点字,与“横七竖八”构词形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呼风唤雨 B.腾云驾雾 C.归根结底 D.阴差阳错
6.下列选项中,与“蝙蝠—雷达”关系不同的一项是( )。
A.鸟巢——国家体育场 B.海豚——潜水艇
C.电鱼——伏特电池 D.猪——防毒面具
7.选择合适的事物把下列比喻句补充完整,恰当的一项是( )。
①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 ②彩色地毯上的花纹
③五彩缤纷的焰火 ④碧绿的大圆盘
城市里闪耀的灯光,像( )溅落人间。
(2)池塘里的荷叶真美呀,像一个个( )。
(3)地上全是绿油油的小草,草里夹着一些蓝色的、紫色的、灰白色的野花,像( )。
(4)夏日的天空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 )一样。
A.①③④② B.③①②④ C.③④②① D.①③②④
8.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安徒生写的。
B.通过雷达的荧光屏,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
C.下雨时,五彩斑斓的黄色蝴蝶一定是藏在一个秘密的家里。
D.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很依赖自然。
9.下列有关阅读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阅读时,应该边读边思考。
B.阅读时,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
C.阅读时,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全面深入。
D.阅读时,要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0.下列哪一个句子与“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的表达效果不相同?( )。
A.蝴蝶的家在哪儿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B.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C.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吗?不是的。
D.又是谁把地扫干净了?一定是做好事不留名的他。
11.“春天从天外轻盈地飞了回来,化作柔风和云雀,春天________;春天从山间喧闹地奔了过来,化作溪流和湖泊。”填入句子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就是那从地面钻出来的小草和花朵。
B.化作小草和花朵,从地面坚强地钻了出来。
C.从地面坚强地钻了出来,化作小草和花朵。
D.坚强地从地面钻了出来,化作小草和花朵。
12.最适合贴在阅览室的标语是( )。
A.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B.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C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D.美化环境,人人有责。
13.下列句子运用说明方法与例句一致的一项是( )。
例句:20世纪的新事物有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
A.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B.晕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晕就代表将要下雨。
C.骆驼耐力惊人,在气温50℃,失水达体重的30%,还能20天不饮水。
D.石拱桥的桥洞呈弧形,就像彩虹一样。
14.下列针对文段所提的问题中,与文段内容无关的一项是( )。
2023年春晚,非遗南音火了。南音,源自隋唐宫廷燕乐,是随着中原人南迁入闽的中原古乐与闽地民间音乐融合而成的古老乐种。2009年10月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音以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演唱,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音韵,演唱时讲究咬字吐词,归韵收音,演唱者执拍板相和而唱。
A.什么是南音? B.演唱南音有哪些讲究?
C.怎么传承南音? D.南音入选非遗是什么时候?
1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①雪莱总是不停地看书,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②他外出散步时也总是手不释卷,经常自言自语地吟诵着名篇和诗文,令同行的朋友为之动容。
③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非常喜欢读书。
④他吃饭时面前也放着书,一边看一边吃,饭菜常常是冷了热、热了冷,热了好几遍才吃完。
A.①④③② B.③①④②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16.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为学患无疑,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学问,都会有不懂的地方。正如韩愈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尚
书》中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告诉我们虚心向人求教的重要性。而多疑、普疑、质疑、探疑则是获取新知识的途径,《礼记》有言:“博学之,__________,__________,明辨之,__________。”
(2)仿照例句,改写句子。
例:那时没有电视、收音机、汽车和飞机。
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汽车,也没有飞机。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水和人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感受。
(一)阅读《蝉的生命绝唱》,完成17-24题。
蝉的生命绝唱
初次出现在地面上的幼虫,在“家”的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蜕皮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一簇灌木枝。它爬到上面,用前爪紧紧地握住,丝毫不动。这时,外层的皮开始由背部中央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头先出来,接着是嘴巴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翅膀。此时,除掉身体的最后尖端,身体的其余部分已完全蜕了出来。接下来,它会表演一套奇怪的“体操”:身体腾起在空中,只有一点固着在旧皮上,翻转身体,头向下,布满花纹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连串让人看不清的动作,尽力将身体翻上来,并且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把身体尖端从鞘中脱出来。
全部的过程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刚蜕出来的蝉身呈半透明的绿色,很美,而濡湿的翅膀蟋缩着,像两团揉皱的卫生纸。过了一段时间,蝉的躯体逐渐转黑,而翅膀却在干燥的阳光下伸展开来,清晰的翅膀美丽并且充满力量。
17.文中写幼虫在“家”附近徘徊,它想干什么?( )。
A.寻找食物 B.寻找适当的蜕皮地点
C.寻找它的“家” D.放声唱歌
18.它爬到上面,用前爪紧紧地握住,丝毫不动,是因为( )。
A.它怕掉下去 B.它累了 C.它准备蜕皮 D.它发现天敌
19.不属于文中提到的蝉蜕皮地点的是( )。
A.灌木枝,小矮树 B.“家”里,地面
C.百里香,灌木枝 D.野草,小矮树
20.蝉蜕皮的顺序是( )。
A.嘴巴、前腿一头一后腿、翅膀 B.头一嘴巴、翅膀一前腿、后腿
C.嘴巴一头、翅膀一前腿、后腿 D.头一嘴巴、前腿一后腿、翅膀
21.蝉会表演一套奇怪的体操,“奇怪”具体体现在( )。
A.一连串复杂的蜕皮动作 B.蜕皮的顺序独特
C.蜕皮过程需要半个小时 D.蝉的长相特别
2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蜕皮首先从蝉的背部末端开始 B.蝉身在蜕皮过程中会变色
C.蝉可以轻而易举地蜕皮 D.刚蜕出来的蝉翅膀充满力量
23.从第2自然段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①( )——( ) ②( )——( )
24.通过短文的阅读,我了解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麻雀》,完成25-31题。
麻雀
这是群精明的家伙。
它们贼头贼脑,似乎心眼儿极多,北方人称它们“老家贼”。它们几千年来生活在人间,精明成了它们必备的本领。你看,所有麻雀不都是这样吗?春去秋来的候鸟黄莺儿,每每经过城市就有一批成了人们晚间酒桌上的一碟新鲜的佳肴,麻雀却在人间活下来。
这种活在人间的鸟儿,长得细长精瘦,有一双显得过大的黑眼睛,目光却十分锐利。由于时时提防人,它得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躲着人,不叫人接近它们,哪怕那个人并没看见它,它也赶忙逃掉。它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爹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张在空间透明的网等等。有时地上有一粒亮晶晶的米,它也只能用饥渴的目光远远地盯着它,却没有飞过去叼起米来的勇气。它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而去——这是因为它看见了米粒旁边有东西在晃动,惹起它的疑心或警觉。
它们不像燕子那样,在屋檐下搭窝,而是筑巢在高楼的椅角;或者在光秃秃的山墙中间,脱落掉了两块砖的洞眼里。这些巢儿总是离地很远,又高又险,人手是摸不到的。
25.“老家贼”指的是( )。
A.燕子 B.黄莺 C.麻雀 D.杜鹃
2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麻雀的巢不建在高楼的骑角。
B.麻雀习惯被人圈养在一方天地的笼中。
C.麻雀喜欢在屋檐下搭窝。
D.麻雀的巢儿建在离地很远,又高又险的地方。
27.以下不能体现麻雀机警多疑的句子是( )。
A.麻雀的目光十分锐利。 B.麻雀看到食物就飞过去叼起来。
C.麻雀每时每刻都在躲着人。 D.麻雀巢儿筑在人手摸不到的地方。
28.“文中作者写麻雀,却又写到黄莺和燕子,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
A.夸张 B.对比 C.比喻 D.拟人
29.阅读短文后,我能提出一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问题是针对_________________来提问的。
30.“由于时时提防人,它得处的人的一举一动。”这句话中的“盯”字用得好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作者通过细致地描写突出了麻雀的“精明”。请模仿短文,选择你熟悉的小动物,抓住一个特点写一段话。(不少于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交流与表达。
32.如果你把自己的班级想象成一个“动物园”,你的同学或者老师与哪种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在这个“动物园”里,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你有怎样的感受?请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书写工整;③注意表现人物的特点,以及自己的真情实感。④4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