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数学综合应用问题_(总结+例题+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08数学综合应用问题_(总结+例题+练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8-04-29 13: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周教学内容]:应用问题
  [重点]:分析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复习目标:
  1.学会审题:题意较难理解是应用题的特点,所以对应用题必须认真仔细反复阅读,弄清题目所反映的实际背景,弄清每一个名词、概念的含义,分析已知条件,明确所求结论,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正确建模与解模:在审题的基础上,联想数学知识和方法恰当地引入参数或适当坐标系,列出满足题意的数学关系式或作出满足题意的几何图形。解模时要特别注意:
  (1)所建模型中函数自变量的实际意义。
  (2)解模涉及的近似计算要保持一定的精确度。
  ·应用题的常见类型及对策:
  (1)与函数、方程(组)、不等式(组)有关的题型
  常涉及物价、路程、产值、环保、土地等实际问题,也常涉及角度、长度、面积、造价、利润等最优化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一般要利用数量关系,列出有关解析式,然后运用函数、方程、不等式有关知识和方法加以解决,尤其对函数最值,均值定理用的较多。
  (2)与数列有关的问题
  常涉及到产量、产值、繁殖、利息、物价、增长率、植树造林、土地沙化等有关的实际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常构造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利用其公式解决或通过递推归纳得到结论,再利用数列知识求解。
  (3)与空间图有关的题型:
  常与空间观测、面积、体积、地球的经纬度等问题有关。
  解决此类问题常利用立体几何,三角方面的有关知识 。
  (4)与直线、圆锥曲线有关的题型
  常涉及定位,人造地球卫星,光的折射,反光灯、桥梁等实际问题。
  常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运用解析几何来解决。
  (5)与正余弦定理及三角变换有关题型,常涉及实地测量、计算山高、河宽、最大视角等。
  (6)与排列组合有关的问题,适用排列组合知识解决。
  [例题讲解]:
  例1.一个凸n边形的内角的度数成等差数列,如果公差是5°,且最大角是160°,则n为__________。
  解:方法(1)按凸多边形内角和为(n-2)180°解题,设最小内角度数为a1,
  则
  (1) 得 a1=165-5n 代入(2)
  整理为: n2+7n-144=0
  n1=9, n2=-16(舍),则n为9。
  方法(2)按凸多边形对角和为360°解题。
  由已知最大内角为160°,得最小外角为20°,外角公差也是5°,
  则
  整理为:n2+7n-144=0
  n1=9, n2=-16(舍)
  例2.某商场开展促销抽奖活动,摇奖器摇出一组中奖号码是3,9,7,4,1,5,参加抽奖的每位顾客从0,1,2,3,4,5,6,7,8,9这十个号码中任意抽出六个组成一组,如果顾客抽出的六个号码中至少有5个与摇奖器摇出的号码相同(不计顺序)就可以得奖,一位顾客可能抽出的不同号码组成有m组,其中可以中奖的号码组共有n组,则n:m的值为________。
  解:方法(1)不计号码顺序
  
  
  n∶m=5∶42.
  方法(2)将得奖的奖卷数,制成的奖卷数都计算出来
  
  n∶m=5∶42.
 
 例3.要挖一个半圆柱形的水池,其池面为圆柱的轴截面,若池面周长为定值2a,则水池的最大容积是多少?
  解:设圆柱底面半径是r,母线长为l,则 4r+2l=2a, 2r+l=a, l=a-2r.
  .
  当且仅当r=a-2r, 时,。
  例4.如果一辆货车每天行驶的路程比原来多19公里,那么在8天内它的行程就超过2200公里;如果它每天行程比原来少12公里,那么它行驶前面同样的路程就得用9天多的时间,那么这辆货车原来每天行驶路程的范围是______(公里)。
  解:设这辆货车原来行驶的路程是x公里,
  则
  (1): x>256
  (2) : x<260
  ∴ 原来每天行驶路程范围是(256, 260)公里。
 例5.一个球自12米高的地方自由下落,触地后回弹的高度是下落高度的,到球静止在地面上为止,球运动的总路程为_______米。
  分析:落地后第一次回弹的高度为3米,再落地时经过的路程为2×3米。
  第二次回弹的高度为米,再落地时又经过的路程为米。
  第三次回弹的高度为米,再落地时,又经过的路程为米。
  解:总路程
 
  例6.某公司在2002年年初用98万元购进一辆大客车。并投入营运,第一年需缴各种费用12万元。从第二年起,包括维修保养费在内,每年所缴的费用均比上一年增加4万元;该客车投入营运后每年票款收入为50万元,设营运n年该车的盈利额为y万元。
  (1)写出y表示为n的函数关系式;
  (2)从哪一年开始,该客车开始获利(盈利为正值)。
  分析:收入:每年收入50(万元),n年收入50n(万元);
  支出,买车98(万元)第一年缴费用12(万元),第二年缴费用12+4(万元),第三年缴费用12+4×2(万元)……
  n年共支出。
  解:(1)=-2n2+40n-98.
  (2)令-2n2+40n-98>0
  n2-20n+49<0
  设 n2-20n+49=0
  
  ∴,
  ∵
  ∴ 从第三年即2004年开始获利。
  例7.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价格为1150元的冰箱,如果购买时先付150元,以后每月付50元,再加上欠款的利息(月利息为1%)若一个月后付第一个月的分期付款,那么第10个月该付多少钱?购冰箱钱全部付清后,实际共付多少元?
  分析:付款情况分述如下:
  先付款 150(元)
  第一次分期付款:a1=50+(1150-150)×1%=60(元)
  第二次分期付款:a2=50+(1150-150-50)×1%=59.5(元)
  第三次分期付款:a3=50+(1150-150-50×2)×1%=59(元)
  ……
第n次分期付款:an=50+[1150-150-(n-1)50]×1%=60-(n-1)。(n∈[1,20],n∈N).
  解:(1)第十次交分期付款全额为
  a10=60-=55.5(元)
  (2)实际付款金额为
  S=150+(a1+a2+……+a20)
  =150+20×60+×20(20-1)×(-)
  =1255元。
  [本周练习]
  一、填空题:
  1.圆台轴截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上下底面半径之比为3∶4,若圆台侧面积为pcm2,则圆台母线长为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轮船在海上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沿着方位角(从指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为140°的方向航行,为了确定船位在B点观测灯塔A的方位角为110°,航行半小时后到达C点,观测灯塔A的方位角是65°,则轮船到达C点与灯塔A的距离是___________公里(可以保留根号)。
3.做一个容积为3m3的圆柱形锅炉,两底材料每平方米价格为3000元,侧面材料每平方米价格为2000元,那么最节省的材料费为(=1.5)__________元。
  4.某产品的总成本y(万元)与产量x(台)之间的函数关系是y=3000+20x-0.1x2(0  5.世界杯是球赛的记分规则是: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某足球队在比赛中,赛12场,得19分,其中取胜的场数是________。
  二、解答题:
  1.某食品厂定期购买面粉,已知该厂每天需要面粉6吨,每吨面粉的价格为1800元,面粉的保管等其他费用为平均每吨每天3元,购买面粉每次需支付运费900元。
  (1)求该厂多少天购买一次面粉才能使平均每天所支付的总费用最少?
  (2)若提供面粉的公司规定:当一次购买面粉不少于210吨时,其价格可享受9折优惠(即原价的90%),问该厂是否考虑利用此优惠条件?应说明理由。
  2.某汽车销售公司为促销采取了较为灵活的付款方式,对购买10万元一辆的轿车在一年内将款全部付清的前提下,可以选择以下二种分期付款的方案购车:
  方案(一)分三次付清,购买后4个月第一次付款,再过4个月第二次付款,再过4个月第三次付款。
  方案(二)分12次付清,购买后1个月第1次付款,再过1个月第二次付款……购买后12个月第12次付款。
  规定分期付款中每期付款额相同;月利息0.8%,每月利息按复利计算,即上月的利息要记入下月本金。
  (1)试比较以上两种方案的哪一种方案付款总额较少?
  (2)若汽车销售公司将收回的售车款进行再投资。可获月增长2%的收益,为此决定对一次性付款给予降价P%的优惠,为保证一次性付款经过一年后的本金低于方案(一)(二)中较少一种的付款总额,且售车款再投资一年后的本金要高于车价款一年后的本金,试确定P的取值范围。
  (注: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据,参考数据:1.0083≈1.024; 1.0084≈1.033; 1.00811≈1.092; 1.00812≈1.1; 1.0211≈1.243;  1.0212≈1.268)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cm;   2.    3. 27000   4. 150   5. 4,5,6
  二、解答题
  1. (1) 每隔10天购一次面粉。(2) 厂家应接受此优惠条件。
  略解:(1) y1={3[6x+6(x-1)+……+6×2+6×1]+900}+6×1800≥10989.
  x=10时,取等号。
  (2) 设隔 x(x≥35)天购一次面粉,平均每天费用y2元,则有
  y2=[9×(x+1)+900]+6×1800×0.9
  当x=35时,y2<10989.
  2. (1) 第(二)种方案付款总额较少
  (2) 4  略解:(1)方案(一)设每次付款额为x1万元,则有x1·=10·1.00812.
  得x1=3.63(万元),总额为3x1=10.89(万元)。
  方案(二),设每次付款额为x2万元,则有
  x2·=10·1.00812.
  得x2=0.88(万元),总额为12x2=10.56(万元)
  (2)
  解得:4第 1 页 共 7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