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03 17:2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13课
五四运动
八上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同盟国
1914年6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协约国
英、法、俄、美、日等
以及中华民国(北洋政府)
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
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
①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②废除“二十一条”
③收回青岛主权
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正当要求:
遭到拒绝
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英法美三巨头
顾维钧
导火索——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结合教材P62,归纳五四运动爆发的概况
时间:
地点:
主力:
口号:
1919年5月4日
北京
青年学生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严惩亲日派卖国贼
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五四时期的爱国纪念章
曹汝霖
陆宗舆
章宗祥
要求:
3000多名学生汇聚在天安门前,举行游行示威
油画《五四运动》(周令钊 1951年)
北洋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30多名爱国学生。
6月11日,陈独秀亲自向民众散发《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被北洋政府密探逮捕,囚禁98天,激起社会各界愤慨。
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
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开展爱国宣传活动。北洋军阀出动军警镇压,并逮捕了800多名爱国学生。
五四运动的扩大
五四运动的扩大
上海商界罢市
上海工人罢工
上海学生罢课
6月5日
上海“三罢”斗争
主力:由学生变为工人 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
直接目标实现
取得初步胜利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6月7日 释放被捕学生
6月10日罢免曹陆章职务
6月28日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释放被捕学生



曹陆章等三人职务被罢免
五四运动的性质
①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②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③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五四运动的意义
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1840
1919
1949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转折点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
革命方向:资本主义
新指导思想:
新领导阶级:
新革命方向:
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
不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课堂小结
第一阶段(爆发):中心:北京
五四运动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导火线
经过
意义
第二阶段(扩大):中心:上海
主力:学生
主力:工人
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社会革命运动、思想启蒙运动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课后练习
1.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五四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1919年6月,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 )
A.重庆 B.长春
C.天津 D.上海
B
D
课后练习
3.下列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A.还我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4.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