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 溶液 期中复习题附答案
鲁教版第3单元 溶液
一、选择题。
1、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只有水才可以用作溶剂
C.溶液是纯净物 D.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
2、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和面粉混合可以得到溶液
B.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丰富
C.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起吸附和消毒作用
D.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污染水资源
3、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溶质 碘
溶剂 水 酒精 汽油 苯(有毒)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 )
A.水 B.酒精 C.汽油 D.苯
4、小芳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没有按照正确的称量氯化钠、量取水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图示为小芳操作时的读数,其他操作都正确)。小芳实际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水的密度为1 g/mL)( )
A.12.4% B.17.2% C.16.9% D.12.5%
5、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实验探究中的下列变化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在酒精灯上灼烧紫红色的铜丝变黑色
B.天然水中加入活性炭除有色物质和异味气体
C.将一小匙食盐放入50 mL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晶体消失
D.将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升高温度后变浑浊
7、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它常用于皮肤和物体表面的杀菌消毒,可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关于乙醇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醇溶液的溶剂是水
B.乙醇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
C.乙醇溶液都是浓溶液
D.医用酒精中乙醇的质量分数小于75%
8、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 )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②溶液配制前用少量蒸馏水润湿烧杯
③在天平左盘称量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刻度处就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9、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常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的是( )
A.氯化钠放在右盘 B.氯化钠洒出
C.俯视读数 D.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溅出
10、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
A.用沐浴露洗澡 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洗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D.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11、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12、量筒中盛有一定量的液体.如果将量筒举过头顶读数,则读取的体积读数与液体实际体积相比( )
A. 偏小 B. 偏大 C. 没有影响 D. 与人的身高有关
13、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根据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C.根据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根据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
14、从100克10%的氯化钠溶液中取出10克,则这10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1% B.0.1% C.10% D.无法判断
15、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16、实验室配制100g10%的NaCl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酒精灯 B. 托盘天平 C. 胶头滴管 D. 烧杯
二、填空题。
17、在以下空白中填写有关编号。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将味精溶于水中得到____________,粉笔末放入水中搅浑得到____________,将水放在油锅里用力涮洗得到____________,粉刷墙壁的石灰搅拌后得到____________,石灰浆静置后上面的澄清透明的液体是____________,其中溶质是____________。
18、甲烧杯中盛有30℃、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100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
(1)乙中溶液 (填“是”、“不是”或“可能是”)饱和溶液。
(2)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9、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 ________ 里,取用固体一般用________,对块状可用________,对粉末状的用________。
20、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制作“叶脉书签”需用到10%的氢氧化钠溶液。现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1)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g。
(2)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了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胶头滴管、试剂瓶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左盘放砝码
B 在托盘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 将准确称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D 将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4)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水的密度为l g/cm3)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配制时应选用_______mL的量筒量取水(填“10”或“50”)。
三、实验题。
21、小明、小亮在学习了饱和溶液的定义后,一起探究影响饱和溶液形成的条件,做作了如下实验。
:小明在20℃时量取100mL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取38.2g氯化铵,将称取氯化铵放入100mL水中,充分搅拌,烧杯内有剩余固体。小明将烧杯用酒精灯加热后,烧杯内固体消失,又称取2g氯化铵放入烧杯并搅拌,氯化铵全部溶解。
问题:小明的实验证明了影响饱和溶液形成的条件为:_____ 。
b:小亮在20℃时量取100mL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取38.2g氯化铵,将称取氯化铵放入100mL水中,充分搅拌,烧杯内有剩余固体。小亮用量筒量取10mL水倒入烧杯中并充分搅拌,烧杯内固体消失,又称取2g氯化铵放入烧杯并搅拌,氯化铵全部溶解。
问题:小明的实验证明了影响饱和溶液形成的条件为:_____ 。
小亮提出:氯化铵的饱和溶液还能不能溶解其他物质呢?
他们又一起做了如下实验。
c:在20℃时量取100mL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取38.2g氯化铵,将称取氯化铵放入100mL水中,充分搅拌,烧杯内有剩余固体。他们将烧杯内的溶液转移到另一烧杯内,得到20℃的氯化铵饱和溶液。他们又称取5g食盐放入得到的氯化铵饱和溶液内并充分搅拌,食盐消失。
结论:一定温度下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可以再溶解另一种不同的溶质。
问题:
(1)如何检验一瓶食盐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_____ 。
(2)如何将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你能想出几种方法?_____ 。
22、如图所示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流程图。请回答:
(1)应称量 g氯化钠固体,量取水时所用量筒的规格为 (填字母)。
A.10 mL B.25 mL C.50 mL D.100 mL
(2)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天平指针向左偏转,则应 直到天平平衡(填字母)。
A.移动游码 B.增加砝码 C.添加药品 D.减少药品
(3)实验中发现氯化钠固体已结块,为了较快地溶解,合理的方法有 (填字母)。
A.用玻璃棒将氯化钠固体捣碎 B.用热水溶解
C.加入更多的水 D.用玻璃棒搅拌
(4)下列操作中可能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填字母)。
A.氯化钠中含有杂质 B.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用已有少量水的烧杯溶解氯化钠 D.转移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5)取上述溶液10 g,需加 g水稀释,可得到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23、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过程: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一般用于______。
(2)E操作中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g,在转移过程中有少量的氯化钠洒落,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结果会使所得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F操作的作用是______。用字母表示该同学正确操作的顺序是______。
(3)称量氯化钠时,若将氯化钠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称量过程中使用了游码,则会使称取的质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配制溶液所需的质量。
(4)在量取水的体积时,小刚同学俯视读数,则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 溶液 期中复习题附答案
鲁教版第3单元 溶液
一、选择题。
1、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只有水才可以用作溶剂
C.溶液是纯净物 D.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
【答案】B
2、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和面粉混合可以得到溶液
B.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丰富
C.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起吸附和消毒作用
D.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污染水资源
【答案】D
3、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溶质 碘
溶剂 水 酒精 汽油 苯(有毒)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 )
A.水 B.酒精 C.汽油 D.苯
【答案】C
4、小芳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没有按照正确的称量氯化钠、量取水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图示为小芳操作时的读数,其他操作都正确)。小芳实际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水的密度为1 g/mL)( )
A.12.4% B.17.2% C.16.9% D.12.5%
【答案】A
5、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6、实验探究中的下列变化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在酒精灯上灼烧紫红色的铜丝变黑色
B.天然水中加入活性炭除有色物质和异味气体
C.将一小匙食盐放入50 mL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晶体消失
D.将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升高温度后变浑浊
【答案】A
7、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它常用于皮肤和物体表面的杀菌消毒,可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关于乙醇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醇溶液的溶剂是水
B.乙醇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
C.乙醇溶液都是浓溶液
D.医用酒精中乙醇的质量分数小于75%
【答案】C
8、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 )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②溶液配制前用少量蒸馏水润湿烧杯
③在天平左盘称量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刻度处就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答案】A
9、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常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的是( )
A.氯化钠放在右盘 B.氯化钠洒出
C.俯视读数 D.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溅出
【答案】D
10、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
A.用沐浴露洗澡 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洗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D.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答案】D
11、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答案】D
12、量筒中盛有一定量的液体.如果将量筒举过头顶读数,则读取的体积读数与液体实际体积相比( )
A. 偏小 B. 偏大 C. 没有影响 D. 与人的身高有关
【答案】A
13、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根据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C.根据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根据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
【答案】B
14、从100克10%的氯化钠溶液中取出10克,则这10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1% B.0.1% C.10% D.无法判断
【答案】C
15、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答案】C
16、实验室配制100g10%的NaCl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酒精灯 B. 托盘天平 C. 胶头滴管 D. 烧杯
【答案】A
二、填空题。
17、在以下空白中填写有关编号。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将味精溶于水中得到____________,粉笔末放入水中搅浑得到____________,将水放在油锅里用力涮洗得到____________,粉刷墙壁的石灰搅拌后得到____________,石灰浆静置后上面的澄清透明的液体是____________,其中溶质是____________。
【答案】(A) (B) (C) (B) (A) 氢氧化钙
18、甲烧杯中盛有30℃、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100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
(1)乙中溶液 (填“是”、“不是”或“可能是”)饱和溶液。
(2)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不是 23.8
19、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 ________ 里,取用固体一般用________,对块状可用________,对粉末状的用________。
【答案】广口瓶;药匙;镊子;药匙或纸槽
20、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制作“叶脉书签”需用到10%的氢氧化钠溶液。现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1)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g。
(2)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了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胶头滴管、试剂瓶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左盘放砝码
B 在托盘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 将准确称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D 将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4)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水的密度为l g/cm3)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配制时应选用_______mL的量筒量取水(填“10”或“50”)。
【答案】(1) 5 (2)玻璃棒 (3)D (4)25 50
三、实验题。
21、小明、小亮在学习了饱和溶液的定义后,一起探究影响饱和溶液形成的条件,做作了如下实验。
:小明在20℃时量取100mL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取38.2g氯化铵,将称取氯化铵放入100mL水中,充分搅拌,烧杯内有剩余固体。小明将烧杯用酒精灯加热后,烧杯内固体消失,又称取2g氯化铵放入烧杯并搅拌,氯化铵全部溶解。
问题:小明的实验证明了影响饱和溶液形成的条件为:_____ 。
b:小亮在20℃时量取100mL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取38.2g氯化铵,将称取氯化铵放入100mL水中,充分搅拌,烧杯内有剩余固体。小亮用量筒量取10mL水倒入烧杯中并充分搅拌,烧杯内固体消失,又称取2g氯化铵放入烧杯并搅拌,氯化铵全部溶解。
问题:小明的实验证明了影响饱和溶液形成的条件为:_____ 。
小亮提出:氯化铵的饱和溶液还能不能溶解其他物质呢?
他们又一起做了如下实验。
c:在20℃时量取100mL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取38.2g氯化铵,将称取氯化铵放入100mL水中,充分搅拌,烧杯内有剩余固体。他们将烧杯内的溶液转移到另一烧杯内,得到20℃的氯化铵饱和溶液。他们又称取5g食盐放入得到的氯化铵饱和溶液内并充分搅拌,食盐消失。
结论:一定温度下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可以再溶解另一种不同的溶质。
问题:
(1)如何检验一瓶食盐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_____ 。
(2)如何将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你能想出几种方法?_____ 。
【答案】温度 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1)加入少量的食盐搅拌看其是否能够继续溶解,若能,不饱和,若不能,则饱和 降低温度;
(2)加入氯化铵;蒸发溶剂
22、如图所示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流程图。请回答:
(1)应称量 g氯化钠固体,量取水时所用量筒的规格为 (填字母)。
A.10 mL B.25 mL C.50 mL D.100 mL
(2)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天平指针向左偏转,则应 直到天平平衡(填字母)。
A.移动游码 B.增加砝码 C.添加药品 D.减少药品
(3)实验中发现氯化钠固体已结块,为了较快地溶解,合理的方法有 (填字母)。
A.用玻璃棒将氯化钠固体捣碎 B.用热水溶解
C.加入更多的水 D.用玻璃棒搅拌
(4)下列操作中可能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填字母)。
A.氯化钠中含有杂质 B.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用已有少量水的烧杯溶解氯化钠 D.转移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5)取上述溶液10 g,需加 g水稀释,可得到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答案】(1)7.5 C (2)D (3)BD (4)ABC (5)20
23、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过程: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一般用于______。
(2)E操作中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g,在转移过程中有少量的氯化钠洒落,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结果会使所得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F操作的作用是______。用字母表示该同学正确操作的顺序是______。
(3)称量氯化钠时,若将氯化钠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称量过程中使用了游码,则会使称取的质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配制溶液所需的质量。
(4)在量取水的体积时,小刚同学俯视读数,则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 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
(2) 2.5 偏小 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DEBAFC
(3)小于 (4)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