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
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1必修2第2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研究组成细胞的物质,实际上就是在探寻生命的物质基础。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
的是
A.果糖、核糖和乳糖均可被细胞直接吸收并分解供能
B.脂肪是由两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
C,若某血浆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则其原有生理功能可能丧失
D.细胞中的水大部分与其他物质结合,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2.核被膜是细胞核的边界,它由内外两层平行的单位膜组成。在内外膜之间有间隙,核的内外膜在一些
位点上融合形成环状开口,称为核孔,其中的中央栓由蛋白质复合物形成,保障了细胞核内外的物质平
衡。核纤层与稳定间期染色质形态、空间结构等密切相关,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中火栓
外核歧
核被腴
内核膜
核纤层
一核
A.核被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B.核纤层蛋白向内可与染色质特定的区段结合
C.DNA分子可以通过中央栓蛋白运出细胞核
D.外核膜表面附有大量的核糖体,有些部位与内质网相连
3.Na+一Ca2+交换体、Na+一K+泵是动物和人体组织细胞膜上的逆向转运系统,Na+一Ca+交换体每次
转运会将3个Na+转人细胞内并运出1个Ca+,以维持细胞质基质的低Ca+浓度:Na+一K+泵则向
细胞外排出3个Na+和转入2个K+。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人体血液中的Ca+含量低于正常值时会引起肌无力
B.抑制Na+一K+泵的活动会导致细胞内Ca2+浓度升高
【高三10月质量检测·生物学第1页(共6页)】
湖北
C.Na+一Ca+交换体在转运Ca+的过程中无需消耗能量
D.Na+一K+泵的转运活动使细胞内的ADP含量明显降低
4.鲜猪肉去筋腱和脂肪后用绞肉机绞碎,均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分为五等份,分别置于标准样品盒中,向
甲组(CK)的五个样品盒中分别添加0、10、20、30、40g/kg的NaC1;向乙组的五个样品盒中分别添加
0、10、20、30、40g/kg的NC1和10g/kg的谷氨酰胺转氨酶(TG),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
定肉糜的黏结性能,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3U0
■TGI0g·k5
250
◆k
黏
2000
性
1500
能
(g·s)100
500
10
20
30
40
NaC1含量(告·kg')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NaCI含量,因变量是黏结性能
B.无NCI存在时,TG也能使肉块的黏结性能略有增强
C.一定范围内随NaC1含量的增大,肉糜的黏结性能逐渐增强
D.实验结果说明适当提高NaCI含量可促进TG提高肉糜的黏结性能
5.下列关于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一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彻底水解的产物可作为机体合成核苷酸的原料
B.细胞中的荧光素接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后会立即发出荧光
C.细胞膜上某些参与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具有催化ATP水解的功能
D.人体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ATP较少是因为还有部分能量储存在乳酸中
6.真核生物细胞呼吸的全过程包括:糖酵解、丙酮酸氧化脱羧、柠檬酸循环、电子传递等过程,柠檬酸循环
过程中有CO2生成,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C).二俊化合物
单裤脖解
丙酮酸
C-C
少平ATP
ADP+Pi
柠檬酸
循环
少吾4TP
(u
*C0
ADP+Pi
电子传递链
ATP
A.糖酵解发生于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
B.柠檬酸循环存在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CO2时需消耗水
C.有氧和无氧条件下,丙酮酸分解成二碳化合物的场所均为线粒体基质
D.电子传递链存在的场所和利用O2、产生大量ATP的场所均为线粒体内膜
【高三10月质量检测·生物学第2页(共6页)】
湖北高三生物学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核糖不能氧化分解供能,乳糖为二博,一段不能被细跑直接吸收,A猫误: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发生反
应而形成的酯,B错误:貨白质的功能与其结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盘曲折叠等)有关,蛋白质结构改
变,其功能也可能发生相应改变,:正确:细胞中的水大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无机盐大多数以离了形式存在,)错误。
2,(心核被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A下确:核纤层蛋白可维持染色质的形态和结构,由此惟知,其可与染色质的特定
区段针合,B正确:[NA不能通过核孔出细胞核,C错误;外核膜表面附有大量的核糖体,有些部位与内质网连,D正确。
3.B人体液中Ca含量高于正常值时,会引起肌L尤力,Ca含量过低时,会引起抽搞,A错误:抑制八a一K泵的活
动会导致细胞内的Na+浓度升高,进而影响a一C+交换体的运输,从而使细胞内Ca+浓度升高,B正确:Na+一
Ca1交换休每次转运会将3个Na转人细胞内并排出1个C:2C2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动力来自膜内外八Na浓
度梯度产生的电化学势能,C结误:Na+一K+泵的转运活动会消耗ATP,使细胞内的ADP含量增加,D错误
4.Ah题意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NC1含和TG的有无,因变量是猪肉的劲结性能,A错误;由实验结果可知,无
NCl存在时,T℃G业能使肉块的黏结性能咯有增强,B正确:在·定范围内随若NCl含量的增大,肉块的黏结性能逐
增强,(正确:该实验说明适当提高N(1含量可促进T(:提高肉块的黏结性能,D正确。
5.BATT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腺嘌呤、核糖和燐酸,可作为核苷酸合成的原料,A正确:细胞巾的荧光素接受ATT水解释放的能
旦后被被活,在荧光酶的催化作用下,荧光茶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索并发生荧光,B借误:细胞膜上某些参与主动
运输的钱体蛋白可作为酶徐化ATT下水解,如钠一钾泵,C正确:人体肌细胞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较少是由于还有部分能量储存
在乳酸中,D正确。
6.(据图可知,糖酵解是到胞呼收第一阶段,存在于有氧呼吸和尤氧呼吸过科中,A正确;柠檬酸侨环发生于有氧呼吸过
程中巾,CO:产生过程巾吉要水的参与,B正确;作有氧呼吸过程巾丙酮酸分解成二碳化合物的场所是线粒休基质,作:无氧
呼吸过程中内明酸分解成二碳化合物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错误:电子传递链的分布和利用氧气、:生大量ATP的
场所相回,都在线粒体内膜,D正确。
7.[D出题意可知,ACM巾可能存在某种诱导细胞分化的因了,A正确:若ESCs被诱导分化成补经元样细胞,则其全能
性会降低,}正确:胚哈下细分化为神经心样细胞的实质是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正确;没有进行单独用A(1诱导
胚胎干细胞分化的实险,不能得出单独用AC1组比单独用ATRA组的NF-2 和NSF:表达率高的结论,D结误
8.}用豌豆做杂实验时,高茎或矮茎都可作为母本,A错误:“受精时,啡雄配了的结合是随机的”,属于孟德尔假说的
内容,B正确;自交后代会出现件状分离,所以可以用米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件,阳测交的前提是已知相对性状的显
隐性关系,C错误;精子的数量远多于卵细胞的数革,D错误
9,B杂合子棉花亲本产:生的雌配子D:=1:1,A错误:根据亲代()含基因d的花粉有1,/2死亡,即雄性亲本水衙产:
生含d基因的花粉存活橱为12,可得F的基因型攻比例为DD:D:d一2:3:1,B正确:F白交,36D×D→
112dd,l6dd×dd→16dd,得到F的性状分离比为3:1,C错误:F,中三种基因型的比例为IDD:Id:dd=2:3:1.
侧ID)=26,1=36,dd=1G,放产生的雌配子含1)=712,堆配子d=512,I0d植株产生含d基因的花粉1/2死六
则雄配子含D=23,雄配子含d=13,因此F2巾基因型dd个休所占的比例为5/12×1/3=5/36,D错关。
10.C由题意可,该植物的花色由复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A正确:该植物花色的显隐性关系为黄花红
花白花,书正确;假设该梢物花色的黄色、红色和白色分别由E,F、F基因制,则实验1的F基因型为F,实验2
的F,基因型为EE,EE XEE-+EE、EE、EE、EE,黄花:红花一3:1,无白花植株,C错误:让实验3的F2巾红花
梢株白交,因为:Fe=1:2,做子代白花梢株所占比例为23X14=16,ID正确。
11.C由题意可知,该比业的眼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根据子一代的表型可知,其中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A止确:假设控制该昆虫眼色的基因为Aa、Bb,予·代基因型为AXY,AXX,子二代红眼雌昆虫巾的纯合子所
片比例为1,4,B正喻:子二代中出现朱砂眼或白眼雌性个体,可能是子一代亲本维性发生基因突少或染色体缺尖所
致,C错误;子二代米砂眼与子一代红眼昆血回交,即AXY×aXX',后代红眼:朱砂眼:白眼一6:5:1,D正确。
12.D由实验·可知,折耳与立耳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假设用A,,Bb表示)控制的,故立耳性状由两对位于
问源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A错误:实验一亲本为折耳(AA),立耳(ah),F为折耳(Aa),其白由交配所
得F:表型及比例为折耳:立耳一15:1,其巾基因为b的个休为立耳,其余基因型个休均为折耳,故F:巾折耳个休
基因刚有8种,其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5,3错误:若让实验一F(Aa)与立耳个体(aah)杂交,子代基因型为Aa孙、
Abb、Bl、b,表型为折耳:立耳=3:1,表型与实验二F:相同,但基因型不完全相同,实验二亲本为折耳(AA
或aaBB)、立耳(abb),F,为立耳(abb或aBb),F,自Hh交配,所得F:基因型及片比为1/4L4bb、1/2Aabb、1/4aabb或
1,4aaBB、1,2aaBh、1,/4aabb,C错误;实验二F2中的折耳个体(13AAbb、2,/3 Aabb或1/3aaB、2/3aa)自交配,子代
的表型及比例为折耳:立耳一8:1,故子代的立耳个体所片比例为19,D正确。
13.BF,中雄鸽均为浅灰色,雌鸽均为红色,根据F,的表型可知,其控制尾部羽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A正确:杂合
雄鹆配了有12不育,F,雌雄交配(ZW×ZZ少),F,雄性巾浅灰色杂合了所占比例为1/2,B错谈:出题干信息可,通
过浅灰色雌鸽与红色雄鸽杂交产生的后代颤色可判断子代个体的性别,(:正确:若要测定该种鸽的基因组序列,则需
测41条染色休,即39条常染色休十Z,W染色休上DNA的碱基序列,D正确
14.A萨顿提出的假说依据的是“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成的平行关系”,正确;唑尔根等人提出的“果蝇的白眼基
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结论,是建立在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和萨顿提出的假说等理论基础之上的,B错误:德尔通过豌豆
【高三10月质量检测·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