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0-2021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测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0-2021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测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03 16:01:36

文档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0-2021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测试试卷
一、判断题(15分,每题1分)
1.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声音,我们虽然看不见它,但可以感受到它。(  )
2.钓鱼的时候不能大声讲话是因为声音能在水中传播,鱼能听到会被吓跑。(  )
3.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播。
4.竖笛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竖笛管璧振动产生。(  )
5.长时间听噪音,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会有一定的影响。(  )
6.食道是通过蠕动和消化液的作用将食物变成食糜。(  )
7.如果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0刻度上方,则测得物体的重力比实际要大。(  )
8.一定范围内,使用吹的更大的气球可以使小车行驶的更远。(  )
9.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它与物体的质量及速度的变化直接相关。(  )
10.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科学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力的概念。(  )
11.口腔对食物的初步消化,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  )
12.在一定限度内弹簧被拉伸的越长,其产生的弹力越小。(  )
13.俗话说“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水受到重力的作用。(  )
14.用手拍打墙壁,可以听到声音,但没有感到墙在振动,说明物体发声不一定会振动。(  )
15.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的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
二、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16.弦乐器发出声音的高低与(  )无关。
A.弦的松紧程度 B.弦振动部分的长度 C.力的大小
17.停止敲鼓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鼓声,这是因为(  )。
A.敲击虽然停止了,但是鼓的振动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B.鼓的振动虽然停止了,但声音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C.鼓的振动虽然停止了,但我们的耳朵感觉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18.一个同学在敲击桌子,另一位同学将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的声音比不贴在桌面上听到的声音要(  )。
A.高 B.弱 C.强
19.将杯子中的水逐渐增加,连续用相同的力度敲击杯身,我们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变(  )。
A.高 B.低 C.强
20.电视机里正在播放一首悦耳的钢琴曲,这个钢琴曲是由(  )振动产生的。
A.钢琴琴弦 B.空气 C.电视喇叭
21.往真空的玻璃钟罩里逐渐加入空气,钟罩里的铃声会(  )。
A.越来越弱 B.越来越强 C.不变
22.如果没有摩擦力,那么下列现象中不会发生的是(  )。
A.人可以跳的很高
B.运动的小车停不下来
C.我们很难行走
23.下列关于耳朵描述错误的是(  )。
A.耳朵中的鼓膜可以将声波变成振动
B.听小骨可将振动直接传递给大脑
C.耳郭的结构有利于收集声音
24.某同学在测试自己制作的小车时发现小车不走直路,可能是因为(  )。
A.动力不足 B.车身不够美观 C.车轴不正
25.设计和制作小车中,关于“设计什么、用途什么、要求什么”属于(  )内容。
A.明确问题 B.制定方案 C.实施方案
26.午餐中的猪肉属于下面哪几类 (  )
①动物类②植物类③主食④副食⑤熟食⑥生食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⑤
27.为了防止橡皮筋动力小车的轮胎打滑,我们可以采用(  )。
A.增加小车的重量
B.增加橡皮筋缠绕的数量
C.使用木头轮胎代替橡胶轮胎
28.下列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B.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对准“0”的位置
C.指针可以拉伸到超过最大刻度
29.食物在体内依次通过(  )。
A.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
B.口腔、胃、食道、大肠、小肠
C.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30.如图,弹簧测力计测出的读数为(  )。
A.2.2N B.2.4N C.2.5N
三、实验探究(45分)
31.声音的强弱与高低。
(1)如图所示,我们可以用尺子研究声音强弱与振动的关系。
①这一实验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填字母)。
a.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b.拨动尺子的力度
c.尺子的材质
②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   有关。
(2)我们也可以用尺子研究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下表是声音高低的变化与尺子振动长度的关系,请分析:
尺子振动的长度(cm) 5 10 15 20
声音的高低 高 较高 较低 低
①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   。
②下列哪种方法可以使尺子发出的声音变得更强且更高。   
a.减小拨动的力度,缩短尺子振动的长度
b.增加拨动的力度,增长尺子振动的长度
c.增加拨动的力度,缩短尺子振动的长度
③通过《声音》单元的学习,我们还知道,相同条件下物体发出的声音高低还和哪些因素有关 (请至少写出两个影响的因素)   、   。
32.学校在每年的下半年都会开展体质健康测试,四年级的学生需要测试肺活量、50米跑、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等项目。
(1)关于肺活量的测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a.测量肺活量时,先要深吸一口气,再将肺部的空气全部呼出到测量袋中
b.肺活量的单位是毫升
c.经常锻炼不会提升肺活量
(2)为了更好的参加下午的体质健康测试,小王合理搭配了午餐,他吃了米饭、红烧肉、青菜、番茄炒鸡蛋等食物。
①上述食物中   和   可以为下午的运动提供大量的能量。
②吃午餐时,小王主要用口腔中的   (填字母,下同)把食物磨碎。
a.门齿b.臼齿c.犬齿
③磨碎的米饭在人体旅行中,经过的距离最长的消化器官是   
a.大肠b.小肠C.食道
(3)为了更好的运动,小王选择了一双底部花纹较多的鞋子,这是为了   (选填“减少摩擦力”或“增加摩擦力”),跑步时,摩擦力起到了   (选填“阻碍”或“帮助”)运动的作用。
(4)50米跑时,小王听到同学们的加油声,这些声音是由同学们的   振动产生,然后经过的振动传递到小王的耳朵里。
33.某小组通过实验了解了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
土豆 白菜 肥肉 瘦肉 米饭 大豆 苹果 面包
淀粉 √       √ √ √ √
脂肪     √ √   √   √
蛋白质       √   √    
(1)我们可以利用   来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淀粉属于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中的   。
(2)该小组检测的食物中含有丰富淀粉的有   种;含有丰富蛋白质的有   种;含有丰富脂肪的有   种。
(3)上述食物中,有一种食物营养全面,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被广泛应用在医用、食用、饲用和工业中,你认为这种食物最有可能是   。
(4)下面关于食物中的营养描述正确的是   。
a.瘦肉基本不含脂肪,所以多吃瘦肉不会长胖
b.白菜几乎不含淀粉、脂肪和蛋白质,所以它没什么营养
c.每一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是有限的,所以我们需要合理搭配,均衡膳食。
34.在《运动和力》单元中,我们利用小车做了很多与力相关的实验。
图1 图2 图3 图4
(1)上述实验中,图1小车是以   作为动力,图2小车是以   作为动力,图3小车是以   作为动力,图4小车是以   作为动力。(选填“摩擦力”、“弹力”、“反冲力”、“重力”)
(2)通过图1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选择,填字母):
①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如果拉力太小,小车会   。
②如果拉力大到一定的程度,小车会   。
③拉力越大(垫圈数越多),小车会   。
a.不动b.开始运动c.运动的越快
(3)图2实验利用气球驱动小车,图中的小车会向   (选填“左”或“右”)运动,小车的速度   (选填“先快后慢再快”、“先慢后快再慢”或“始终一样快”)
(4)图3是利用橡皮筋驱动小车,一定范围内,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力越   ,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就越   。
(5)图4是一个撞击实验。小车需要在不同坡度的斜面滑下,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测量并记录木块每次被撞后滑行的距离,如下表。
坡度一 坡度二
木块滑行的平均距离(cm) 27 37
①回顾我们在课堂上所做的实验可知,坡度越大,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就越   。
因此,上述表格中坡度较大的是坡度   。
②如果给坡度二中的木块也装上轮子,那么木块被撞击后运动的距离会   。
a.小于27cm b.等于37cm c.大于37cm
四、拓展运用(10分)
35.阅读下列资料,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呼吸可以分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这两种呼吸方式有着很多不同的地方。
⒈主要的运动部位不同:胸式呼吸主要由肋间肌带动呼吸。我们也因为这种呼吸在用力吸气时的耸肩动作,被称为肩式呼吸。而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吸气时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⒉每次吸入的空气量不同:正常的胸式呼吸时,肺部充满气体较少,仅有五分之一的肺泡在工作,长期利用胸式呼吸,容易导致肺功能减弱,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腹式呼吸则加入了横膈膜的运动,因此可以比胸式呼吸吸进更多空气,肺部充满气体的部分较多,是较理想的呼吸姿势。
⒊呼吸频率不同:和胸式呼吸法比起来,腹式呼吸法的呼气和吸气都较深,可以给肺部充足的氧气。呼吸的频率较慢,因此适合唱歌、瑜珈等需要空气缓慢进出的活动。
(1)用打“√”或打“×”的方法对下列说法进行判断。
①我们人体在进行呼吸时,一呼一吸可以算作呼吸一次。(  )
②含有氧气的空气可以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  )
③胸式呼吸又可以被称为肩式呼吸。(  )
④腹式呼吸时,仅有五分之一的肺泡在工作。(  )
⑤腹式呼吸的频率比胸式呼吸要快。(  )
(2)呼吸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其中   (选填“腹式”或“胸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   (选填“腹式”或“胸式”)呼吸主要由肋间肌带动呼吸。
(3)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应该合理增强肺部功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适当增加腹式呼吸的次数
b.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呼吸功能,保障身体健康
c雾霾天我们也要进行户外运动
(4)对于呼吸我们还知道,运动过程中呼吸会加快,这是因为运动会消耗大量的   (选填“氧气”或“二氧化碳”,下同),呼吸次数增加有利于获得更多的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正确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 在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往往可以从各种声音中获得不同的信息。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例如: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所以该说法是正确的。
2.【答案】(1)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包括一切的液体、气体和固体。因为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当钓鱼时大声喧哗会把鱼吓跑,说明空气和水传递了声音。
3.【答案】(1)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解答】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 ,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分析】声音的产生原因是因为物体的震动造成的。
4.【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 吹奏竖笛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笛管内空气的振动产生的,笛管本身没有振动,也不是人的声音传给竖笛的。
5.【答案】(1)正确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噪音是在一定环境中不应有而有的声音。泛指嘈杂、刺耳的声音。凡是让我们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都是噪音。长期生活在噪音的环境里,会影响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6.【答案】(1)错误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食物经过食管到达胃,胃的蠕动将食物磨碎、分解成食糜。胃里还有胃液,可以帮助消化食物。
7.【答案】(1)错误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刻度如果在0刻度的上方,物体测量时,指针会比原本少靠近下方,测得的结果比实际结果要小。
8.【答案】(1)正确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在做气球小车时,其它条件不变,气球吹得越大,产生的反冲力越大,小车的运动距离就会越远。
9.【答案】(1)正确
【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
【解析】【分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影响速度的变化。
10.【答案】(1)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 牛顿是美国物理学家,他提出了力的概念,对科学进展的贡献很大。
11.【答案】(1)正确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 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的作用是切磨,舌头的作用是搅拌,唾液的作用是润湿、杀菌。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使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故题干说法正确。
12.【答案】(1)错误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像皮筋、弹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在一定限度内,弹簧拉得越长,产生的弹力越大。
13.【答案】(1)正确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水受到地球重力作用的缘故,这种说法正确。
14.【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用手拍打墙面可以听到声音,但没看到墙在振动,是因为墙面的振动很微弱,肉眼看不到。题目说法错误。
15.【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我们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土电话”,从“土电话”中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拉直的棉线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16.【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弦乐器发出声音的高低与弦的粗细、弦的松紧度有关;与弹拨的力量无关琴弦越细,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琴弦越粗,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琴弦越细,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琴弦越粗,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弦乐器发出声音的高低与弦的粗细、弦的松紧度有关;与弹拨的力量无关。
17.【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鼓面,鼓发出声音,停止敲鼓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鼓声,这是因为敲击虽然停止了,但是鼓面的振动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如果用手按住鼓面,则鼓不再发出声音。选项A正确。
18.【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 一个同学轻敲桌子(使附近的同学不能直接听到敲击声),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轻敲桌面的声音。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固体的传声效果比气体的传声效果好。 且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要快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桌面听到的声音要比较强。
19.【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敲击杯子,是由于杯中的水振动而产生声音的,杯中的水逐渐增加,根据声音高低的影响因素可知,杯中水越多,则杯中发出的声音越低。
20.【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电视中悦耳动听的钢琴声,是由钢琴琴弦振动发出的声音。
21.【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 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离开了传声的介质声音就不传播了,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介质,真空是不能传声的。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实验过程中听到闹钟走时声越来越小,设想空气全部抽净时,就不传声了,也就听不到声音了。
22.【答案】A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人跳的高度是因为地球重力影响的,如果地球重力变小,人可以跳得高,选项A符合题意。
23.【答案】B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声波由空气传入耳内,耳郭是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递声音,鼓膜对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对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对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对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所以B符合题意。
24.【答案】C
【知识点】设计小车;小车的制作与评估;小车的特征
【解析】【分析】 小科同学在测试自己制作的小车时发现小车不走直路,可能是因为车轴不正,动力不足影响小车的运动快慢。
25.【答案】A
【知识点】设计小车;小车的制作与评估
【解析】【分析】 设计制作的基本步骤:一是明确问题,明确设计什么,用途是什么,具体要求有什么;二是制订方案,头脑风暴,研究会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制订最优方案;三是实施方案,团队协作,根据方案加工制作,汇报展示;四是评估与改进,根据标准评估、打分,反思方案、制作以及整个过程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改进。设计和制作小车中,关于“设计什么,什么用途,要求什么”属于明确问题的内容。
26.【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 食物的分类标准很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同一种食物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别。
27.【答案】A
【知识点】橡皮筋动力小车
【解析】【分析】 橡皮筋动力小车的轮胎打滑,需要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来解决。增加小车的重量可以增大摩擦力,能够解决问题。增加橡皮筋的根数、增加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能够解决橡皮筋小车动力不足的问题,无法解决车轮打滑的问题。
28.【答案】C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 A、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说法正确;
B、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对准“0”刻度,说法正确;
C、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以免造成弹簧测力计损坏,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
29.【答案】C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 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为:食物通过口腔、咽、食管、进入胃,食物会在胃内经过研磨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被小肠上皮吸收,这个过程大约需要4-10个小时。再然后进入大肠,在这里被消化的食物会被进一步吸收水分,从而形成固态的便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可见A符合题意。
30.【答案】B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由图知,在弹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即弹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在“2.4”处,所以弹测力计的示数为2.4N。
31.【答案】(1)B;幅度
(2)低;C;琴弦的松紧、;琴弦的粗细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1)①A.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只会影响声音高低,不会影响声音的强弱,故A错误;
B.拨动尺子的力度大小可以影响尺子振动幅度大小,影响声音强弱,故B正确;
C.尺子的材质只会影响声音高低,不会影响声音的强弱,故C错误;
②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
(2)①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②A.减小拨动的力度,声音变弱,缩短尺子振动的长度,声音会变高,故A错误;
B.增大拨动的力度,声音变强,增长尺子振动的长度,声音会变低,故B错误;
C.增大拨动的力度,声音变强,缩短尺子振动的长度,声音会变高,故C正确;
③通过《声音》单元的学习,我们还知道,除长度外,相同条件下琴弦发出的声音高低还和琴弦的松紧、粗细、材质等因素有关。
32.【答案】(1)C
(2)米饭;红烧肉;B;小肠
(3)增大摩擦;帮助
(4)声带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摩擦力的应用;测量肺活量;牙齿
【解析】【分析】(1)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尽力呼气的气体量,包括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三部分,肺活量属于肺功能检查中的通气功能测验指标,测量肺活量时,要先深吸一口气,再将肺部的空气全部呼出到测量袋中,经常锻炼能够提升肺活量。
(2)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功能,米饭、红烧肉可以给我们提供能量。
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吃午餐时,我们主要是运用口腔中的臼齿将食物磨碎。
小肠是消化道里最长的消化器官,小肠承担着消化吸收的作用,所以食物在小肠里停留的时间是最长的。
(3) 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为了更好的运动,小王选择了一双底部花纹较多的鞋子,这是为了增加摩擦,跑步时摩擦力起到了帮助运动的作用。
(4)50米跑时,小王听到同学们的加油声,这些声音是由同学们的声带振动产生,然后经过空气的振动传递到小王的耳朵里。
33.【答案】(1)碘酒;糖类
(2)5;2;4
(3)大豆
(4)C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1)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需要用到碘酒,碘酒遇到淀粉会变蓝色。淀粉属于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中的糖类。
(2)通过实验记录表可知,含有丰富淀粉的食物有土豆、米饭、大豆、苹果和面包,共5种;含有丰富蛋白质的有瘦肉和大豆,由2种;含有丰富脂肪的是肥肉、瘦肉、大豆和面包,由4种。
(3)通过表中数据可知,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营养比较全面,所以大豆被广泛应用在医用、食用、饲用和工业中。
(4)A.虽然瘦肉基本不含脂肪,但是多吃瘦肉,也会过多摄入蛋白质,影响发育,错误;
B.白菜几乎不含淀粉、脂肪和蛋白质,但是白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错误;
C.每一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是有限的,所以我们需要合理搭配,均衡膳食。正确。
34.【答案】(1)重力;反冲力;弹力;重力
(2)A;B;C
(3)左;先慢后快再慢
(4)大;长
(5)远;二;C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重力;反冲力;弹力;拉力
【解析】【分析】 (1)我们可以借助重力、弹力、反冲力等让小车运动起来,上述实验中,图1小车是以垫圈向下的重力作为动力,图2小车是以气球喷气产生的反冲力作为动力,图3小车是以橡皮筋缠绕产生的弹力作为动力,图4小车是以重力作为动力。
(2)通过图1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如果拉力太小,小车不会动。如果拉力大到一定程度,小车会开始运动。拉力越大(垫圈数越多),小车会运动得越快。
(3)反冲力的特点是气球喷气方向与推动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图2实验利用气球驱动小车,气球向右喷气,推动图中的小车会向左运动,小车的速度先慢后快再慢,最后再摩擦力的作用下慢慢停下来。
(4)图3是利用橡皮筋驱动小车,一定范围内,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力越大,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5)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运动的速度越快,产生的能量越大。小车在不同坡度的斜面滑下,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测量并记录木块每次被撞后滑行的距离。
①回顾我们在课堂上所做的实验可知,坡度越大,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就越远。因此,上述表格中坡度较大的是坡度二。
②如果给坡度二中的木块也装上轮子,木块与接触面的摩擦力变小,那么木块被撞击后运动的距离会大于37厘米。
35.【答案】(1)√√√××
(2)腹式;胸式
(3)C
(4)氧气;氧气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呼吸次数;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我们人体在进行呼吸时,一呼一吸算作一次呼吸;呼吸时,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者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部;呼吸分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胸式呼吸又称为肩式呼吸,正常胸式呼吸仅有五分之一肺泡在工作,腹式呼吸的频率要比胸式呼吸慢,适合唱歌、瑜伽等需要空气缓慢进出的活动。
(2)由材料可知,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胸式呼吸主要由肋间肌带动呼吸。
(3)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应该合理增强肺部功能,可以适当增加腹式呼吸次数,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呼吸功能,保障身体健康。
(4)人在运动以后呼吸会加快,这是因为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加快,人又是通过血液传递氧,所以心跳加快。
1 / 1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0-2021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测试试卷
一、判断题(15分,每题1分)
1.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声音,我们虽然看不见它,但可以感受到它。(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 在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往往可以从各种声音中获得不同的信息。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例如: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所以该说法是正确的。
2.钓鱼的时候不能大声讲话是因为声音能在水中传播,鱼能听到会被吓跑。(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包括一切的液体、气体和固体。因为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当钓鱼时大声喧哗会把鱼吓跑,说明空气和水传递了声音。
3.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播。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解答】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 ,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分析】声音的产生原因是因为物体的震动造成的。
4.竖笛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竖笛管璧振动产生。(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 吹奏竖笛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笛管内空气的振动产生的,笛管本身没有振动,也不是人的声音传给竖笛的。
5.长时间听噪音,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会有一定的影响。(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噪音是在一定环境中不应有而有的声音。泛指嘈杂、刺耳的声音。凡是让我们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都是噪音。长期生活在噪音的环境里,会影响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6.食道是通过蠕动和消化液的作用将食物变成食糜。(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食物经过食管到达胃,胃的蠕动将食物磨碎、分解成食糜。胃里还有胃液,可以帮助消化食物。
7.如果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0刻度上方,则测得物体的重力比实际要大。(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刻度如果在0刻度的上方,物体测量时,指针会比原本少靠近下方,测得的结果比实际结果要小。
8.一定范围内,使用吹的更大的气球可以使小车行驶的更远。(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在做气球小车时,其它条件不变,气球吹得越大,产生的反冲力越大,小车的运动距离就会越远。
9.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它与物体的质量及速度的变化直接相关。(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
【解析】【分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影响速度的变化。
10.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科学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力的概念。(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 牛顿是美国物理学家,他提出了力的概念,对科学进展的贡献很大。
11.口腔对食物的初步消化,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 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的作用是切磨,舌头的作用是搅拌,唾液的作用是润湿、杀菌。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使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故题干说法正确。
12.在一定限度内弹簧被拉伸的越长,其产生的弹力越小。(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像皮筋、弹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在一定限度内,弹簧拉得越长,产生的弹力越大。
13.俗话说“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水受到重力的作用。(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水受到地球重力作用的缘故,这种说法正确。
14.用手拍打墙壁,可以听到声音,但没有感到墙在振动,说明物体发声不一定会振动。(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用手拍打墙面可以听到声音,但没看到墙在振动,是因为墙面的振动很微弱,肉眼看不到。题目说法错误。
15.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的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我们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土电话”,从“土电话”中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拉直的棉线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二、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16.弦乐器发出声音的高低与(  )无关。
A.弦的松紧程度 B.弦振动部分的长度 C.力的大小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弦乐器发出声音的高低与弦的粗细、弦的松紧度有关;与弹拨的力量无关琴弦越细,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琴弦越粗,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琴弦越细,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琴弦越粗,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弦乐器发出声音的高低与弦的粗细、弦的松紧度有关;与弹拨的力量无关。
17.停止敲鼓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鼓声,这是因为(  )。
A.敲击虽然停止了,但是鼓的振动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B.鼓的振动虽然停止了,但声音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C.鼓的振动虽然停止了,但我们的耳朵感觉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鼓面,鼓发出声音,停止敲鼓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鼓声,这是因为敲击虽然停止了,但是鼓面的振动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如果用手按住鼓面,则鼓不再发出声音。选项A正确。
18.一个同学在敲击桌子,另一位同学将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的声音比不贴在桌面上听到的声音要(  )。
A.高 B.弱 C.强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 一个同学轻敲桌子(使附近的同学不能直接听到敲击声),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轻敲桌面的声音。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固体的传声效果比气体的传声效果好。 且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要快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桌面听到的声音要比较强。
19.将杯子中的水逐渐增加,连续用相同的力度敲击杯身,我们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变(  )。
A.高 B.低 C.强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敲击杯子,是由于杯中的水振动而产生声音的,杯中的水逐渐增加,根据声音高低的影响因素可知,杯中水越多,则杯中发出的声音越低。
20.电视机里正在播放一首悦耳的钢琴曲,这个钢琴曲是由(  )振动产生的。
A.钢琴琴弦 B.空气 C.电视喇叭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电视中悦耳动听的钢琴声,是由钢琴琴弦振动发出的声音。
21.往真空的玻璃钟罩里逐渐加入空气,钟罩里的铃声会(  )。
A.越来越弱 B.越来越强 C.不变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 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离开了传声的介质声音就不传播了,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介质,真空是不能传声的。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实验过程中听到闹钟走时声越来越小,设想空气全部抽净时,就不传声了,也就听不到声音了。
22.如果没有摩擦力,那么下列现象中不会发生的是(  )。
A.人可以跳的很高
B.运动的小车停不下来
C.我们很难行走
【答案】A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人跳的高度是因为地球重力影响的,如果地球重力变小,人可以跳得高,选项A符合题意。
23.下列关于耳朵描述错误的是(  )。
A.耳朵中的鼓膜可以将声波变成振动
B.听小骨可将振动直接传递给大脑
C.耳郭的结构有利于收集声音
【答案】B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声波由空气传入耳内,耳郭是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递声音,鼓膜对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对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对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对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所以B符合题意。
24.某同学在测试自己制作的小车时发现小车不走直路,可能是因为(  )。
A.动力不足 B.车身不够美观 C.车轴不正
【答案】C
【知识点】设计小车;小车的制作与评估;小车的特征
【解析】【分析】 小科同学在测试自己制作的小车时发现小车不走直路,可能是因为车轴不正,动力不足影响小车的运动快慢。
25.设计和制作小车中,关于“设计什么、用途什么、要求什么”属于(  )内容。
A.明确问题 B.制定方案 C.实施方案
【答案】A
【知识点】设计小车;小车的制作与评估
【解析】【分析】 设计制作的基本步骤:一是明确问题,明确设计什么,用途是什么,具体要求有什么;二是制订方案,头脑风暴,研究会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制订最优方案;三是实施方案,团队协作,根据方案加工制作,汇报展示;四是评估与改进,根据标准评估、打分,反思方案、制作以及整个过程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改进。设计和制作小车中,关于“设计什么,什么用途,要求什么”属于明确问题的内容。
26.午餐中的猪肉属于下面哪几类 (  )
①动物类②植物类③主食④副食⑤熟食⑥生食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⑤
【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 食物的分类标准很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同一种食物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别。
27.为了防止橡皮筋动力小车的轮胎打滑,我们可以采用(  )。
A.增加小车的重量
B.增加橡皮筋缠绕的数量
C.使用木头轮胎代替橡胶轮胎
【答案】A
【知识点】橡皮筋动力小车
【解析】【分析】 橡皮筋动力小车的轮胎打滑,需要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来解决。增加小车的重量可以增大摩擦力,能够解决问题。增加橡皮筋的根数、增加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能够解决橡皮筋小车动力不足的问题,无法解决车轮打滑的问题。
28.下列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B.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对准“0”的位置
C.指针可以拉伸到超过最大刻度
【答案】C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 A、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说法正确;
B、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对准“0”刻度,说法正确;
C、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以免造成弹簧测力计损坏,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
29.食物在体内依次通过(  )。
A.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
B.口腔、胃、食道、大肠、小肠
C.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答案】C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 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为:食物通过口腔、咽、食管、进入胃,食物会在胃内经过研磨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被小肠上皮吸收,这个过程大约需要4-10个小时。再然后进入大肠,在这里被消化的食物会被进一步吸收水分,从而形成固态的便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可见A符合题意。
30.如图,弹簧测力计测出的读数为(  )。
A.2.2N B.2.4N C.2.5N
【答案】B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由图知,在弹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即弹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在“2.4”处,所以弹测力计的示数为2.4N。
三、实验探究(45分)
31.声音的强弱与高低。
(1)如图所示,我们可以用尺子研究声音强弱与振动的关系。
①这一实验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填字母)。
a.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b.拨动尺子的力度
c.尺子的材质
②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   有关。
(2)我们也可以用尺子研究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下表是声音高低的变化与尺子振动长度的关系,请分析:
尺子振动的长度(cm) 5 10 15 20
声音的高低 高 较高 较低 低
①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   。
②下列哪种方法可以使尺子发出的声音变得更强且更高。   
a.减小拨动的力度,缩短尺子振动的长度
b.增加拨动的力度,增长尺子振动的长度
c.增加拨动的力度,缩短尺子振动的长度
③通过《声音》单元的学习,我们还知道,相同条件下物体发出的声音高低还和哪些因素有关 (请至少写出两个影响的因素)   、   。
【答案】(1)B;幅度
(2)低;C;琴弦的松紧、;琴弦的粗细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1)①A.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只会影响声音高低,不会影响声音的强弱,故A错误;
B.拨动尺子的力度大小可以影响尺子振动幅度大小,影响声音强弱,故B正确;
C.尺子的材质只会影响声音高低,不会影响声音的强弱,故C错误;
②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
(2)①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②A.减小拨动的力度,声音变弱,缩短尺子振动的长度,声音会变高,故A错误;
B.增大拨动的力度,声音变强,增长尺子振动的长度,声音会变低,故B错误;
C.增大拨动的力度,声音变强,缩短尺子振动的长度,声音会变高,故C正确;
③通过《声音》单元的学习,我们还知道,除长度外,相同条件下琴弦发出的声音高低还和琴弦的松紧、粗细、材质等因素有关。
32.学校在每年的下半年都会开展体质健康测试,四年级的学生需要测试肺活量、50米跑、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等项目。
(1)关于肺活量的测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a.测量肺活量时,先要深吸一口气,再将肺部的空气全部呼出到测量袋中
b.肺活量的单位是毫升
c.经常锻炼不会提升肺活量
(2)为了更好的参加下午的体质健康测试,小王合理搭配了午餐,他吃了米饭、红烧肉、青菜、番茄炒鸡蛋等食物。
①上述食物中   和   可以为下午的运动提供大量的能量。
②吃午餐时,小王主要用口腔中的   (填字母,下同)把食物磨碎。
a.门齿b.臼齿c.犬齿
③磨碎的米饭在人体旅行中,经过的距离最长的消化器官是   
a.大肠b.小肠C.食道
(3)为了更好的运动,小王选择了一双底部花纹较多的鞋子,这是为了   (选填“减少摩擦力”或“增加摩擦力”),跑步时,摩擦力起到了   (选填“阻碍”或“帮助”)运动的作用。
(4)50米跑时,小王听到同学们的加油声,这些声音是由同学们的   振动产生,然后经过的振动传递到小王的耳朵里。
【答案】(1)C
(2)米饭;红烧肉;B;小肠
(3)增大摩擦;帮助
(4)声带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摩擦力的应用;测量肺活量;牙齿
【解析】【分析】(1)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尽力呼气的气体量,包括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三部分,肺活量属于肺功能检查中的通气功能测验指标,测量肺活量时,要先深吸一口气,再将肺部的空气全部呼出到测量袋中,经常锻炼能够提升肺活量。
(2)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功能,米饭、红烧肉可以给我们提供能量。
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吃午餐时,我们主要是运用口腔中的臼齿将食物磨碎。
小肠是消化道里最长的消化器官,小肠承担着消化吸收的作用,所以食物在小肠里停留的时间是最长的。
(3) 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为了更好的运动,小王选择了一双底部花纹较多的鞋子,这是为了增加摩擦,跑步时摩擦力起到了帮助运动的作用。
(4)50米跑时,小王听到同学们的加油声,这些声音是由同学们的声带振动产生,然后经过空气的振动传递到小王的耳朵里。
33.某小组通过实验了解了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
土豆 白菜 肥肉 瘦肉 米饭 大豆 苹果 面包
淀粉 √       √ √ √ √
脂肪     √ √   √   √
蛋白质       √   √    
(1)我们可以利用   来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淀粉属于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中的   。
(2)该小组检测的食物中含有丰富淀粉的有   种;含有丰富蛋白质的有   种;含有丰富脂肪的有   种。
(3)上述食物中,有一种食物营养全面,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被广泛应用在医用、食用、饲用和工业中,你认为这种食物最有可能是   。
(4)下面关于食物中的营养描述正确的是   。
a.瘦肉基本不含脂肪,所以多吃瘦肉不会长胖
b.白菜几乎不含淀粉、脂肪和蛋白质,所以它没什么营养
c.每一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是有限的,所以我们需要合理搭配,均衡膳食。
【答案】(1)碘酒;糖类
(2)5;2;4
(3)大豆
(4)C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1)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需要用到碘酒,碘酒遇到淀粉会变蓝色。淀粉属于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中的糖类。
(2)通过实验记录表可知,含有丰富淀粉的食物有土豆、米饭、大豆、苹果和面包,共5种;含有丰富蛋白质的有瘦肉和大豆,由2种;含有丰富脂肪的是肥肉、瘦肉、大豆和面包,由4种。
(3)通过表中数据可知,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营养比较全面,所以大豆被广泛应用在医用、食用、饲用和工业中。
(4)A.虽然瘦肉基本不含脂肪,但是多吃瘦肉,也会过多摄入蛋白质,影响发育,错误;
B.白菜几乎不含淀粉、脂肪和蛋白质,但是白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错误;
C.每一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是有限的,所以我们需要合理搭配,均衡膳食。正确。
34.在《运动和力》单元中,我们利用小车做了很多与力相关的实验。
图1 图2 图3 图4
(1)上述实验中,图1小车是以   作为动力,图2小车是以   作为动力,图3小车是以   作为动力,图4小车是以   作为动力。(选填“摩擦力”、“弹力”、“反冲力”、“重力”)
(2)通过图1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选择,填字母):
①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如果拉力太小,小车会   。
②如果拉力大到一定的程度,小车会   。
③拉力越大(垫圈数越多),小车会   。
a.不动b.开始运动c.运动的越快
(3)图2实验利用气球驱动小车,图中的小车会向   (选填“左”或“右”)运动,小车的速度   (选填“先快后慢再快”、“先慢后快再慢”或“始终一样快”)
(4)图3是利用橡皮筋驱动小车,一定范围内,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力越   ,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就越   。
(5)图4是一个撞击实验。小车需要在不同坡度的斜面滑下,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测量并记录木块每次被撞后滑行的距离,如下表。
坡度一 坡度二
木块滑行的平均距离(cm) 27 37
①回顾我们在课堂上所做的实验可知,坡度越大,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就越   。
因此,上述表格中坡度较大的是坡度   。
②如果给坡度二中的木块也装上轮子,那么木块被撞击后运动的距离会   。
a.小于27cm b.等于37cm c.大于37cm
【答案】(1)重力;反冲力;弹力;重力
(2)A;B;C
(3)左;先慢后快再慢
(4)大;长
(5)远;二;C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重力;反冲力;弹力;拉力
【解析】【分析】 (1)我们可以借助重力、弹力、反冲力等让小车运动起来,上述实验中,图1小车是以垫圈向下的重力作为动力,图2小车是以气球喷气产生的反冲力作为动力,图3小车是以橡皮筋缠绕产生的弹力作为动力,图4小车是以重力作为动力。
(2)通过图1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如果拉力太小,小车不会动。如果拉力大到一定程度,小车会开始运动。拉力越大(垫圈数越多),小车会运动得越快。
(3)反冲力的特点是气球喷气方向与推动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图2实验利用气球驱动小车,气球向右喷气,推动图中的小车会向左运动,小车的速度先慢后快再慢,最后再摩擦力的作用下慢慢停下来。
(4)图3是利用橡皮筋驱动小车,一定范围内,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力越大,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5)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运动的速度越快,产生的能量越大。小车在不同坡度的斜面滑下,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测量并记录木块每次被撞后滑行的距离。
①回顾我们在课堂上所做的实验可知,坡度越大,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就越远。因此,上述表格中坡度较大的是坡度二。
②如果给坡度二中的木块也装上轮子,木块与接触面的摩擦力变小,那么木块被撞击后运动的距离会大于37厘米。
四、拓展运用(10分)
35.阅读下列资料,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呼吸可以分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这两种呼吸方式有着很多不同的地方。
⒈主要的运动部位不同:胸式呼吸主要由肋间肌带动呼吸。我们也因为这种呼吸在用力吸气时的耸肩动作,被称为肩式呼吸。而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吸气时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⒉每次吸入的空气量不同:正常的胸式呼吸时,肺部充满气体较少,仅有五分之一的肺泡在工作,长期利用胸式呼吸,容易导致肺功能减弱,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腹式呼吸则加入了横膈膜的运动,因此可以比胸式呼吸吸进更多空气,肺部充满气体的部分较多,是较理想的呼吸姿势。
⒊呼吸频率不同:和胸式呼吸法比起来,腹式呼吸法的呼气和吸气都较深,可以给肺部充足的氧气。呼吸的频率较慢,因此适合唱歌、瑜珈等需要空气缓慢进出的活动。
(1)用打“√”或打“×”的方法对下列说法进行判断。
①我们人体在进行呼吸时,一呼一吸可以算作呼吸一次。(  )
②含有氧气的空气可以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  )
③胸式呼吸又可以被称为肩式呼吸。(  )
④腹式呼吸时,仅有五分之一的肺泡在工作。(  )
⑤腹式呼吸的频率比胸式呼吸要快。(  )
(2)呼吸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其中   (选填“腹式”或“胸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   (选填“腹式”或“胸式”)呼吸主要由肋间肌带动呼吸。
(3)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应该合理增强肺部功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适当增加腹式呼吸的次数
b.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呼吸功能,保障身体健康
c雾霾天我们也要进行户外运动
(4)对于呼吸我们还知道,运动过程中呼吸会加快,这是因为运动会消耗大量的   (选填“氧气”或“二氧化碳”,下同),呼吸次数增加有利于获得更多的   。
【答案】(1)√√√××
(2)腹式;胸式
(3)C
(4)氧气;氧气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呼吸次数;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我们人体在进行呼吸时,一呼一吸算作一次呼吸;呼吸时,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者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部;呼吸分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胸式呼吸又称为肩式呼吸,正常胸式呼吸仅有五分之一肺泡在工作,腹式呼吸的频率要比胸式呼吸慢,适合唱歌、瑜伽等需要空气缓慢进出的活动。
(2)由材料可知,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胸式呼吸主要由肋间肌带动呼吸。
(3)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应该合理增强肺部功能,可以适当增加腹式呼吸次数,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呼吸功能,保障身体健康。
(4)人在运动以后呼吸会加快,这是因为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加快,人又是通过血液传递氧,所以心跳加快。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