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03 16:01:38

文档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4分)
1.地表有无植物覆盖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答案】正确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解答】植物会固定土壤,减小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绿化植物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还具有净化空气、净化污水和降低噪声等功能。
2.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答案】错误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解答】时间以一定的速度流逝,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时间具有两个概念,一时代表时刻,另一个是代表间隔。
3.(2021五上·瑞安期末)地震、火山和风对地形的作用都是迅速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形、地貌;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火山和地震属于内力地质作用,它们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有着很大的力量,对地形的作用都是迅速的,风对地形的作用的缓慢的。
4.(2021五上·瑞安期末)我们每分钟心跳和呼吸的次数是一样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加快,人又是通过血液传递氧,所以心跳加快。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呼吸多。
5.(2021五上·瑞安期末)每当晴朗的夜晚,我们抬头看天空能看到明亮的月亮,所以月亮是光源。(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每当晴朗的夜晚,我们抬头看天空能看到明亮的月亮,月亮自身不能发光,反射的太阳的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
6.(2021五上·瑞安期末)自己遇到压力的时候,大哭一场就舒服了,所以哭也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方法。(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要善于调节、避免和克服过度紧张的心理。常用的方法有积极暗示法、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等,题文中哭也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方法。
7.(2023五上·昭化期末)青少年时期,人体的骨骼和肌肉是发育得最快的,发育和运动紧密关联着。(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观察我们的身体
【解析】【分析】青少年时期,人体的骨骼和肌肉是发育得最快的,发育和运动紧密关联着,我们要加强体育训练,增强体质。
8.(2021五上·瑞安期末)当筷子放入水中时,看起来“折了”,这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光从一种透明物质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比如:河水变浅、筷子变“折”、鱼缸里的鱼变“大”了、海市蜃楼等。当筷子放入水中时,看起来“折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9.(2021五上·澄江期末)摆锤质量越大,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越多。(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和摆幅等无关。同一个摆,摆锤的质量越大,摆长不变时,每分钟摆动来回次数不变,故该说法错误。
10.(2021五上·瑞安期末)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我们用肉眼无法看到白色的墙壁。(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人眼能够看到发光的物体即光源,是因为它发出的光进入人的眼中,引起视觉;人眼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反射光源的光进入眼中,引起视觉。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没有光源,白色的墙也就不能反射光,所以我们用肉眼无法看到白色的墙壁。故题干说法正确。
11.(2021五上·瑞安期末)泄水型水钟的刻度是均匀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钟
【解析】【分析】通常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类。泄水型水钟的刻度是不均匀的,上稀下密,因为水钟一开始滴的速度快,越来越慢,最后最慢。
12.(2023五上·昭化期末)环卫工人工作时需要穿反光服,是为了遮挡阳光。(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环卫工人身上穿的反光马甲都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这样容易引起司机的注意,保护环卫工人的人身安全。
13.(2023五上·昭化期末)地震带来的危害很多,如山体滑坡、堰塞湖等。(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的运动变化对岩层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压力,当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时会发生弯曲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断裂。在这个过程中,巨大的、无法想象的能量就会快速地从岩层深处释放出来,引起大地猛烈震动,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造成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绝大多数地震就是这样形成的。地震会使地面隆起,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题干正确。
14.(2021五上·瑞安期末)我们制订健康行为计划后,要进行长期地、坚持不懈地努力,真正将计划变为行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一个系统出现问题,会导致其他系统也出现问题。科学合理的计划有助于形成健康生活的习惯。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制订科学合理的健康行为计划。更重要的是把自己制订的计划付诸行动,并坚持不懈。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5.(2021五上·瑞安期末)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人在阳光下会有影子
B.晴天,湖面上波光粼粼
C.日食的形成
【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
A、影子的产生与光的直线传播有直接关系,不透明、不通光的物体阻挡了光的直线传播,落到地上产生了影子,故A不符合题意。
B、晴天,湖面上波光粼粼是水面对光的反射作用形成的,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故B符合题意。
C、日食的形成是因为月球遮挡了射向地球的光,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16.(2021五上·瑞安期末)如图,这是我国古代的受水型水钟,随着时间的流逝,此水钟浮标的位置会(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答案】A
【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古代人一般用太阳钟或者水钟测量时间,太阳钟是利用太阳的位置或光影计时,水钟是用水来测量时间。如图为我国古代的水钟。①随着时间的流逝,下面容器中的水位上升,浮标的位置会升高。如图为我国古代的水钟。①随着时间的流逝,下面容器中的水位上升,浮标的位置会升高。漏斗边上的泄水孔的作用是保持漏斗内水位稳定,从而让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流。
17.(2021五上·瑞安期末)在有阳光的日子里,当洒水车经过时,我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彩虹跟着洒水车移动,这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答案】C
【知识点】棱镜;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彩虹是太阳光经过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色散形成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在有阳光的日子里,当洒水车洒水,光线经过时,光就会出现折射现象,在光的折射过程中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的折射角度不相同,就形成了彩虹。
18.(2021五上·瑞安期末)在制作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时(如图),模拟骨的是(  )
A.橡皮筋 B.筷子 C.线绳
【答案】B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3个大部分。其中,有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四肢骨126块。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器,骨大多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骨可以在关节处活动。在制作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时,模拟骨的是筷子。
19.(2021五上·瑞安期末)关于运动系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
B.在进行不同的运动时,骨、关节和肌肉的运动情况也不同
C.骨骼外部有肌肉、皮肤保护,因此我们不用小心保护
【答案】C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肌肉共同完成,骨骼需要我们小心呵护,在进行不同运动时,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情况不同。故答案为:C。
20.(2021五上·瑞安期末)为了准确了解运动后的心跳次数,我们可以测量脉搏的跳动来判断心跳次数。在测量脉搏的跳动时,我们不可以测量的地方是(  )。
A.脖子中间偏一侧两横指
B.手腕偏拇指侧
C.脖子后面
【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泵血,由于心脏的跳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冲击,就形成脉搏。常规理论上,一次心跳就产生一次脉搏,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我们可以测量的地方包括:脖子中间偏一侧两横指、手腕偏拇指侧,我们不可以测量脖子后面。
21.(2021五上·瑞安期末)下图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计时工具,根据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日晷→摆钟→水钟→原子钟
B.日晷→水钟→摆钟→原子钟
C.水钟→日晷→摆钟→原子钟
【答案】B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 人类计时器的发展一定的顺序,从简单到精细的一组是日晷→水钟→摆钟。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机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并划分时刻。刻漏也叫水钟。水钟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类,水钟是人们利用水来计时的工具。摆钟利用单摆的等时性特点,摆钟出现大大的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下列计时工具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日晷、水钟、摆钟、原子钟,所以B符合题意。
22.(2021五上·瑞安期末)在模拟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时,在小山丘的顶部撒上一些红色沙子是为了(  )。
A.使小山丘更美观 B.增加小山丘的高度 C.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答案】C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模拟降雨对土壤的作用时,在土壤表面撒一些带有颜色的沙子,可以明显的观察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哪一组的土壤被雨水冲走的多。
23.(2021五上·瑞安期末)成成是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发现他跑步经常摔跤,四肢协调性比较差,其他小朋友能轻易做到的动作,他做不到。去医院就诊后医生诊断为轻度小脑萎缩。这说明小脑的主要功能为(  )。
A.记忆功能
B.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
C.维持血液循环
【答案】B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所以根据成成同学因小脑萎缩引起跑步经常摔跤,四肢协调性比较差,可以推知小脑的功能是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可见B符合题意。
24.(2021五上·瑞安期末)在“探究光的传播方式”的实验中,“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的目的是(  )
A.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方便观察实验现象
B.保护我们的视力
C.光在黑暗的环境中才沿直线传播
【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在“探究光的传播方式”的实验中,“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的目的是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避免其他光源的干扰,方便观察实验现象,故A正确。
25.(2021五上·瑞安期末)成成在研究摆时,让摆自由摆动40秒,前10秒和最后10秒摆动次数相比(  )
A.一样多 B.前10秒多 C.最后10秒多
【答案】A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这就是速度是一样的,这是单摆的等时性。故小方在研究单摆时,让单摆自由摆动40秒,前10秒和最后10秒摆动次数相比摆动次数一样多。
26.(2021五上·瑞安期末)瀑布在地质学上叫跌水,即河水流经断层、凹陷等地区时垂直地从高空跌落的现象。它不可能出现在河流的(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答案】C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瀑布一般出现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因为河流下游水流较平缓,易沉积,不易形成垂直落差较大的地形。
27.(2021五上·瑞安期末)如图是某同学做成的简易水钟,通过研究发现:水位从0开始线下降到1厘米位置,比水位从1厘米下降到2厘米位置,所花的时间要(  )。
A.长一些 B.短一些 C.一样长
【答案】B
【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滴漏滴水速度与滴漏中的水位有关:水位越高,水流越快;水位越低,水流越慢。保持水钟漏斗内水位的稳定是提高水钟计时精确度的主要方法。我们用两个矿泉水瓶做成了简易水钟,分析图片:①水位高低影响滴漏的快慢,通常水位越高滴速越快,随着水位的下降滴速变慢。如图甲,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水位从0开始线下降到1厘米位置,比水位从1厘米下降到2厘米位置,所花的时间要短一些。
28.(2021五上·瑞安期末)我们每天都要用钟表来确认时间,精确计时是非常重要的。下列关于精确计时的重要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车时刻表可以保障交通有序进行
B.百米赛跑时,可以通过精确计时,知道是否打破了纪录
C.宇航员在太空生活,不需要精确知道时间
【答案】C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活动越来越频繁,交流越来越密切,时间观念越来越强,工作效率提高。精确计时显得尤为重要,不精确计时对我们生活带来不变。例如,火车时刻表可以保障交通有序进行,如果车站调度时间计时不准确,会引起交通调度混乱;运动会比赛中准确计时才能保证比赛公平合理,百米赛跑时,可以通过精确计时,知道是否打破了纪录;航天器的发射需要精确计时才能保证安全和成功,宇航员在太空生活,也要精确知道时间。故C选项的内容不正确。
29.(2021五上·瑞安期末)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光的传播路径为(  )。
A.人眼→放大镜→报纸
B.报纸→放大镜→人眼
C.放大镜→报纸→人眼
【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光的传播路径为:光射到报纸上发生反射现象,光通过放大镜,经过光的折射,进入奶奶的眼睛,产生视觉。故B正确,AC选项错误。
30.(2021五上·瑞安期末)在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应该从外到里逐层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B.橡皮泥的用量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
C.我们可以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地球内部各圈层
【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A.制作地球仪模型时,我们应该从里到外逐层制作更为方便,故该说法是错误的,故A符合题意;
B.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复杂,地表高低不同,因此制作地球仪模型时,橡皮泥的用量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准备,故该说法是正确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因为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所以我们可以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分别制作不同的圈层,故该说法是正确的,故C不符合题意。
31.(2021五上·瑞安期末)小明想要制作一个潜望镜,他为自己准备了剪刀、胶带纸、牙膏盒,以及2面(  )
A.凹面镜 B.平面镜 C.凸面镜
【答案】B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潜望镜由两面平面镜构成,这两平面镜面相对、平行放置,并且都与水平面成45度角。故B正确,AC选项错误。
32.(2021五上·瑞安期末)在做地震模拟实验时,铺在小盒子中的泥代表(  )。
A.岩层 B.岩浆 C.土壤
【答案】A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互相挤压。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分析地震模拟实验可知,实验中用两个小盒子的移动来改变岩层的状态,观察地质断裂景观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地质变化,铺在小盒中的泥代表岩层。可见A符合题意。
33.(2021五上·瑞安期末)我们在台灯下能看到书上的字,主要是因为(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我们在台灯下能看到书上的字,主要是因为光照到书上发生光的反射作用,进入人的眼睛,从而产生视觉。故B正确。
34.(2021五上·瑞安期末)沙漠地区经常出现“石蘑菇”,它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的作用。
A.风力 B.雨水 C.石头的热胀冷缩
【答案】A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沙漠中的石蘑菇称为“风蚀蘑菇”,是指岩性不同的岩石长期受到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形似蘑菇的柱状岩体。
三、综合运用(共46分)
35.(2021五上·瑞安期末)光学小实验
轩轩在进行光单元学习时,做了以下四个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记录:
(1)图一:快速旋转彩色轮,我们发现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变成了   光。
(2)图二: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照射到白屏上,会被分解成   种不同颜色的光。
(3)图三:当光线垂直照射水底的小球时,小球   被照亮(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因为此时光的传播路线   改变(填“会”或“不会”)。
(4)图四:当光线斜射水底的小球时,小球   被照亮(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因为此时光的传播路线改变(填“会”或“不会”)。
【答案】(1)白
(2)7
(3)可以;不会
(4)不可以;会
【知识点】棱镜;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尽管太阳光用肉眼看上去几乎是白色的,但它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白光进入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也具有不同的混合颜色。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变化,叫作光的折射现象。
(1)图一:快速旋转彩色轮,我们发现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变成了白光。
(2)图二:阳光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照射到白屏上,会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七种不同颜色的光。
(3)图三: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当光线垂直照射水底的小球时,小球可以被照亮,因为:此时光的传播路线不会改变。
(4)图四: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变化。当光线斜射水底的小球时,小球不可以被照亮,因为此时光的传播路线会改变。
36.(2021五上·瑞安期末)探索“火山喷发的成因”
在探索火山喷发的成因时,我们把提前准备好的土豆泥在铁盘中堆成一小堆,用小勺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洞,再用土豆泥把小洞封住,最后用酒精灯加热铁盘底部并观察现象。
(1)实验中,下列材料或动作分别代表什么 请连一连。
土豆泥 岩浆
番茄酱 地壳
用酒精灯加热 地球内部的作用
(2)在模拟火山喷发实验中,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火山即将喷发的是(  )。
A.封住洞口的土豆泥被慢慢顶了起来
B.土豆泥纹丝不动
C.土豆泥出现裂缝
D.土豆泥冒热气
(3)把观察到的火山喷发现象,按先后顺序排列   (填序号)
①封住洞口的土豆泥被慢慢顶了起来,出现裂缝
②土豆泥纹丝不动
③番茄酱在洞口处冒出泡泡
④番茄酱溢了出来
(4)此实验可得出结论:火山喷发现象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沿着   (选填“地幔、地核或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形成的自然现象。
(5)下列地形地貌最有可能是火山喷发形成的是(  )。
A.长白山天池 B.弯曲的岩层 C.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6)火山喷发会给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写2点即可)
【答案】(1)
(2)B
(3)②①③④
(4)地壳
(5)A
(6)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污染大气,遮挡阳光,破坏环境。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能烧毁森林、淹没道路、桥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市。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破坏环境。
(1)根据探索“火山喷发的成因”过程可知,实验中的土豆泥模拟的是地壳,番茄酱模拟番茄酱,用酒精灯加热代表地球内部的作用。
(2)A、封住洞口的土豆泥被慢慢顶了起来,说明火山喷发正在酝酿中,即将爆发,故A错误.
B、土豆泥纹丝不动,不能说明火山喷发即将发生,故B正确。
C、土豆泥出现裂缝是火山喷发的前兆,说明火山即将喷发,故C错误。
D、土豆泥冒热气说明火山喷发前期的活动,火山灰、岩浆等喷发物即将喷出,故D错误。
(3)根据探索“火山喷发的成因”过程可知,实验中观察到的火山喷发现象,按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②土豆泥纹丝不动、①封住洞口的土豆泥被慢慢顶了起来,出现裂缝、③番茄酱在洞口处冒出泡泡、④番茄酱溢了出来。
4)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是最薄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火山喷发现象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形成的自然现象。
(5)A.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口,积水而成湖泊,故A正确;
B.弯曲的岩层是地壳挤压运动形成的,与火山喷发无关,故B错误;
C.黄土高原的沟壑是因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与火山喷发无关,故C错误。
(6)火山喷发是一种地质灾害,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污染大气,遮挡阳光,破坏环境。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能烧毁森林、淹没道路、桥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市。
37.(2021五上·瑞安期末)计时工具的秘密
公元1583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摆摆动的等时性。自此,计时工具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某五年级的同学重走古人发明摆钟之路。为了制造1分钟摆动60次的摆。做了关于“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相关研究,实验数据如下:
摆 摆绳长度 摆动幅度 摆锤质量 15秒摆动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①号摆 20厘米 40° 30克 18 18 18
②号摆 30厘米 40° 30克 13 20 13
③号摆 20厘米 40° 60克 17 18 18
④号摆 30厘米 60° 30克 13 13 13
(1)根据上表的信息,要研究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关系应该选   号摆和   号摆,在这个实验中,应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由于记录员粗心,在表格中填错了一个数据,请你圈出表格中的错误数据,你认为这个数据最有可能改成   。
(3)实验中对摆动次数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摆在1秒钟内摆动的距离
B.摆动一个来回算摆动一次
C.摆动一个来回算摆动两次
(4)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摆的快慢和   、   没有关系。
(5)根据实验数据,要制作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摆绳的长度应(  )。
A.略小于20厘米 B.在20~30厘米之间 C.大于30厘米
【答案】(1)①;②;摆的幅度;摆的质量;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慢。
(2)13
(3)B
(4)摆的幅度;摆的质量
(5)B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制作钟摆
【解析】【分析】摆是由摆长和摆锤组成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先发现了摆的秘密。同一个摆,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与摆锤质量和摆动幅度无关。摆绳越长,摆摆动越慢,反之摆绳越短,摆摆动越快。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
(1)对比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根据上表的信息,要研究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关系,实验中的唯一的变量是摆绳长度,应该选①号摆和②号摆,在这个实验中,应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摆动幅度、摆锤质量。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同一个摆,摆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系,摆绳越长,摆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摆动越快。
(2)由于记录员粗心,在表格中填错了一个数据,是②号摆的第二次数据,第一次是13,第三次也是13,第二次是20,差距太大,所以第二次的数据是错的,应该是13。
(3)实验中对摆动次数的理解正确的是摆动一个来回算摆动一次。
(4)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摆的快慢和摆动幅度和摆锤质量。
(5)根据实验数据,摆绳长度20厘米时,1分钟摆摆动72次;摆绳长度30厘米时,1分钟摆摆动56次,同一个摆,摆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系,摆绳越长,摆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摆动越快。所以要制作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摆绳的长度应在20-30厘米之间。
38.(2021五上·瑞安期末)健康生活
12月,浙江疫情反复,绍兴上虞区小学全班停课在家。某小学五年的轩轩彻底放松了,晚上玩到很晚才睡,第二天睡到中午才醒。导致他饮食不规律,常常饥一顿饱一顿,而且运动更是几乎没有了。复学之后,老师发现成成变胖了,课堂上经常没有精神,注意力不集中。有一次课上肚子痛得上不了课,只能请假回家。
(1)根据上述材料中的信息,请你说说轩轩在停课期间有哪些不健康的行为,并找出这些行为的危害,完成下列表格!
不健康的行为 对身体的危害
(2)轩轩因为上课注意力没集中,所以考试没考好,一连几天闷闷不乐,以下做法中可以有效缓解轩轩不良情绪的是(  )
A.和同学一起做运动
B.暴饮暴食
C.回家向家人发顿脾气
(3)轩轩的好朋友壮壮平时热爱运动,为了帮助轩轩尽快恢复到健康的生活状态,决定陪他一起完成每天10组的跳绳练习。轩轩在跳绳的时候,手臂甩绳时,双腿同时起跳。在此过程中,信号的传递路线是:手臂→   →   →   →双腿。(填序号)
A.传出神经 B.神经系统 C.传入神经 D.神经中枢
(4)他们在完成两组运动后,心跳次数发生变化,下图是轩轩和壮壮运动后所测的心跳的数据,根据你的推测,   (填“甲”或“乙”)组数据应该是轩轩运动后的心跳次数情况。根据数据,轩轩平静时候的心跳次数应该是   。
测量时间 每分钟心跳次数(甲) 每分钟心跳次数(乙)
17:30 120 100
17:32 96 72
17:34 80 64
17:36 75 64
17:38 75 64
(5)健康的生活方式除了坚持体育运动外,轩轩还应该在其他方面做出调整,包括(  )
①科学饮食②科学安排作息时间③随心所欲的生活④熬夜打游戏⑤心态积极乐观
A.①②⑤ B.①② C.③④⑤
【答案】(1)不健康行为:晚上玩到很晚才睡;常常饥一顿饱一顿;运动更是几乎没有了;
对身体的危害:生物钟规律被打破,危害身体;对胃肠功能造成伤害;身体发胖,心肺功能、运动功能减弱。
(2)A
(3)C;D;A
(4)甲;75
(5)A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 (1)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离不开锻炼、节食、规律的生活和愉悦的心情,分析轩轩在停课期间的行为可知,晚上玩到很晚才睡,影响身体健康和学习;饮食不规律,影响身体健康;运动更是几乎没有了,影响身体健康。轩轩晚上玩到很晚才睡,生物钟规律被打破,危害身体;常常饥一顿饱一顿,对胃肠功能造成伤害;运动更是几乎没有了,身体发胖,心肺功能、运动功能减弱。
(2)A.轩轩因为上课注意力没集中,所以考试没考好,一连几天闷闷不乐,他可以和同学一起做运动,可以转移注意力,有效缓解不良情绪,故A正确;
B.暴饮暴食不利于身体健康,更不能缓解不良情绪,故B错误;
C.回家向家人发顿脾气会进一步增大矛盾,增强不良情绪,故C错误;
(3)轩轩在跳绳的时候,手臂甩绳时。双腿同时起跳。在此过程中,信号的传递路线是:手臂的肌肉活动经过→B神经系统的→C传入神经传到→D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出神经信号通过→A传出神经到达→双腿,指挥双腿的肌肉收缩,产生跳跃运动。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心肺功能强大,同样运动情况下,心跳和呼吸频率相对较低,停止运动后,恢复能力较强。从轩轩和壮壮他们在完成两组运动后,心跳次数发生变化,所测的心跳的数据可以判断,甲组数据应该是轩轩运动后的心跳次数情况,因为轩轩身体发胖,运动能力较差,心跳次数较多。根据数据,轩轩平静时候的心跳次数应该是75。
(5)①科学饮食也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故①正确;
②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故②正确;
③随心所欲的生活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故③错误;
④熬夜打游戏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故④错误;
⑤心态积极乐观属于健康生活方式,故⑤正确。
故A正确,BC选项错误。
1 / 1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4分)
1.地表有无植物覆盖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2.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3.(2021五上·瑞安期末)地震、火山和风对地形的作用都是迅速的。(  )
4.(2021五上·瑞安期末)我们每分钟心跳和呼吸的次数是一样的。(  )
5.(2021五上·瑞安期末)每当晴朗的夜晚,我们抬头看天空能看到明亮的月亮,所以月亮是光源。(  )
6.(2021五上·瑞安期末)自己遇到压力的时候,大哭一场就舒服了,所以哭也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方法。(  )
7.(2023五上·昭化期末)青少年时期,人体的骨骼和肌肉是发育得最快的,发育和运动紧密关联着。(  )
8.(2021五上·瑞安期末)当筷子放入水中时,看起来“折了”,这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  )
9.(2021五上·澄江期末)摆锤质量越大,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越多。(  )
10.(2021五上·瑞安期末)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我们用肉眼无法看到白色的墙壁。(  )
11.(2021五上·瑞安期末)泄水型水钟的刻度是均匀的。(  )
12.(2023五上·昭化期末)环卫工人工作时需要穿反光服,是为了遮挡阳光。(  )
13.(2023五上·昭化期末)地震带来的危害很多,如山体滑坡、堰塞湖等。(  )
14.(2021五上·瑞安期末)我们制订健康行为计划后,要进行长期地、坚持不懈地努力,真正将计划变为行动。(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5.(2021五上·瑞安期末)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人在阳光下会有影子
B.晴天,湖面上波光粼粼
C.日食的形成
16.(2021五上·瑞安期末)如图,这是我国古代的受水型水钟,随着时间的流逝,此水钟浮标的位置会(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17.(2021五上·瑞安期末)在有阳光的日子里,当洒水车经过时,我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彩虹跟着洒水车移动,这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18.(2021五上·瑞安期末)在制作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时(如图),模拟骨的是(  )
A.橡皮筋 B.筷子 C.线绳
19.(2021五上·瑞安期末)关于运动系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
B.在进行不同的运动时,骨、关节和肌肉的运动情况也不同
C.骨骼外部有肌肉、皮肤保护,因此我们不用小心保护
20.(2021五上·瑞安期末)为了准确了解运动后的心跳次数,我们可以测量脉搏的跳动来判断心跳次数。在测量脉搏的跳动时,我们不可以测量的地方是(  )。
A.脖子中间偏一侧两横指
B.手腕偏拇指侧
C.脖子后面
21.(2021五上·瑞安期末)下图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计时工具,根据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日晷→摆钟→水钟→原子钟
B.日晷→水钟→摆钟→原子钟
C.水钟→日晷→摆钟→原子钟
22.(2021五上·瑞安期末)在模拟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时,在小山丘的顶部撒上一些红色沙子是为了(  )。
A.使小山丘更美观 B.增加小山丘的高度 C.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23.(2021五上·瑞安期末)成成是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发现他跑步经常摔跤,四肢协调性比较差,其他小朋友能轻易做到的动作,他做不到。去医院就诊后医生诊断为轻度小脑萎缩。这说明小脑的主要功能为(  )。
A.记忆功能
B.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
C.维持血液循环
24.(2021五上·瑞安期末)在“探究光的传播方式”的实验中,“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的目的是(  )
A.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方便观察实验现象
B.保护我们的视力
C.光在黑暗的环境中才沿直线传播
25.(2021五上·瑞安期末)成成在研究摆时,让摆自由摆动40秒,前10秒和最后10秒摆动次数相比(  )
A.一样多 B.前10秒多 C.最后10秒多
26.(2021五上·瑞安期末)瀑布在地质学上叫跌水,即河水流经断层、凹陷等地区时垂直地从高空跌落的现象。它不可能出现在河流的(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27.(2021五上·瑞安期末)如图是某同学做成的简易水钟,通过研究发现:水位从0开始线下降到1厘米位置,比水位从1厘米下降到2厘米位置,所花的时间要(  )。
A.长一些 B.短一些 C.一样长
28.(2021五上·瑞安期末)我们每天都要用钟表来确认时间,精确计时是非常重要的。下列关于精确计时的重要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车时刻表可以保障交通有序进行
B.百米赛跑时,可以通过精确计时,知道是否打破了纪录
C.宇航员在太空生活,不需要精确知道时间
29.(2021五上·瑞安期末)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光的传播路径为(  )。
A.人眼→放大镜→报纸
B.报纸→放大镜→人眼
C.放大镜→报纸→人眼
30.(2021五上·瑞安期末)在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应该从外到里逐层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B.橡皮泥的用量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
C.我们可以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地球内部各圈层
31.(2021五上·瑞安期末)小明想要制作一个潜望镜,他为自己准备了剪刀、胶带纸、牙膏盒,以及2面(  )
A.凹面镜 B.平面镜 C.凸面镜
32.(2021五上·瑞安期末)在做地震模拟实验时,铺在小盒子中的泥代表(  )。
A.岩层 B.岩浆 C.土壤
33.(2021五上·瑞安期末)我们在台灯下能看到书上的字,主要是因为(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34.(2021五上·瑞安期末)沙漠地区经常出现“石蘑菇”,它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的作用。
A.风力 B.雨水 C.石头的热胀冷缩
三、综合运用(共46分)
35.(2021五上·瑞安期末)光学小实验
轩轩在进行光单元学习时,做了以下四个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记录:
(1)图一:快速旋转彩色轮,我们发现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变成了   光。
(2)图二: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照射到白屏上,会被分解成   种不同颜色的光。
(3)图三:当光线垂直照射水底的小球时,小球   被照亮(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因为此时光的传播路线   改变(填“会”或“不会”)。
(4)图四:当光线斜射水底的小球时,小球   被照亮(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因为此时光的传播路线改变(填“会”或“不会”)。
36.(2021五上·瑞安期末)探索“火山喷发的成因”
在探索火山喷发的成因时,我们把提前准备好的土豆泥在铁盘中堆成一小堆,用小勺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洞,再用土豆泥把小洞封住,最后用酒精灯加热铁盘底部并观察现象。
(1)实验中,下列材料或动作分别代表什么 请连一连。
土豆泥 岩浆
番茄酱 地壳
用酒精灯加热 地球内部的作用
(2)在模拟火山喷发实验中,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火山即将喷发的是(  )。
A.封住洞口的土豆泥被慢慢顶了起来
B.土豆泥纹丝不动
C.土豆泥出现裂缝
D.土豆泥冒热气
(3)把观察到的火山喷发现象,按先后顺序排列   (填序号)
①封住洞口的土豆泥被慢慢顶了起来,出现裂缝
②土豆泥纹丝不动
③番茄酱在洞口处冒出泡泡
④番茄酱溢了出来
(4)此实验可得出结论:火山喷发现象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沿着   (选填“地幔、地核或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形成的自然现象。
(5)下列地形地貌最有可能是火山喷发形成的是(  )。
A.长白山天池 B.弯曲的岩层 C.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6)火山喷发会给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写2点即可)
37.(2021五上·瑞安期末)计时工具的秘密
公元1583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摆摆动的等时性。自此,计时工具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某五年级的同学重走古人发明摆钟之路。为了制造1分钟摆动60次的摆。做了关于“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相关研究,实验数据如下:
摆 摆绳长度 摆动幅度 摆锤质量 15秒摆动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①号摆 20厘米 40° 30克 18 18 18
②号摆 30厘米 40° 30克 13 20 13
③号摆 20厘米 40° 60克 17 18 18
④号摆 30厘米 60° 30克 13 13 13
(1)根据上表的信息,要研究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关系应该选   号摆和   号摆,在这个实验中,应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由于记录员粗心,在表格中填错了一个数据,请你圈出表格中的错误数据,你认为这个数据最有可能改成   。
(3)实验中对摆动次数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摆在1秒钟内摆动的距离
B.摆动一个来回算摆动一次
C.摆动一个来回算摆动两次
(4)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摆的快慢和   、   没有关系。
(5)根据实验数据,要制作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摆绳的长度应(  )。
A.略小于20厘米 B.在20~30厘米之间 C.大于30厘米
38.(2021五上·瑞安期末)健康生活
12月,浙江疫情反复,绍兴上虞区小学全班停课在家。某小学五年的轩轩彻底放松了,晚上玩到很晚才睡,第二天睡到中午才醒。导致他饮食不规律,常常饥一顿饱一顿,而且运动更是几乎没有了。复学之后,老师发现成成变胖了,课堂上经常没有精神,注意力不集中。有一次课上肚子痛得上不了课,只能请假回家。
(1)根据上述材料中的信息,请你说说轩轩在停课期间有哪些不健康的行为,并找出这些行为的危害,完成下列表格!
不健康的行为 对身体的危害
(2)轩轩因为上课注意力没集中,所以考试没考好,一连几天闷闷不乐,以下做法中可以有效缓解轩轩不良情绪的是(  )
A.和同学一起做运动
B.暴饮暴食
C.回家向家人发顿脾气
(3)轩轩的好朋友壮壮平时热爱运动,为了帮助轩轩尽快恢复到健康的生活状态,决定陪他一起完成每天10组的跳绳练习。轩轩在跳绳的时候,手臂甩绳时,双腿同时起跳。在此过程中,信号的传递路线是:手臂→   →   →   →双腿。(填序号)
A.传出神经 B.神经系统 C.传入神经 D.神经中枢
(4)他们在完成两组运动后,心跳次数发生变化,下图是轩轩和壮壮运动后所测的心跳的数据,根据你的推测,   (填“甲”或“乙”)组数据应该是轩轩运动后的心跳次数情况。根据数据,轩轩平静时候的心跳次数应该是   。
测量时间 每分钟心跳次数(甲) 每分钟心跳次数(乙)
17:30 120 100
17:32 96 72
17:34 80 64
17:36 75 64
17:38 75 64
(5)健康的生活方式除了坚持体育运动外,轩轩还应该在其他方面做出调整,包括(  )
①科学饮食②科学安排作息时间③随心所欲的生活④熬夜打游戏⑤心态积极乐观
A.①②⑤ B.①② C.③④⑤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正确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解答】植物会固定土壤,减小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绿化植物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还具有净化空气、净化污水和降低噪声等功能。
2.【答案】错误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解答】时间以一定的速度流逝,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时间具有两个概念,一时代表时刻,另一个是代表间隔。
3.【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形、地貌;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火山和地震属于内力地质作用,它们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有着很大的力量,对地形的作用都是迅速的,风对地形的作用的缓慢的。
4.【答案】错误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加快,人又是通过血液传递氧,所以心跳加快。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呼吸多。
5.【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每当晴朗的夜晚,我们抬头看天空能看到明亮的月亮,月亮自身不能发光,反射的太阳的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
6.【答案】正确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要善于调节、避免和克服过度紧张的心理。常用的方法有积极暗示法、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等,题文中哭也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方法。
7.【答案】正确
【知识点】观察我们的身体
【解析】【分析】青少年时期,人体的骨骼和肌肉是发育得最快的,发育和运动紧密关联着,我们要加强体育训练,增强体质。
8.【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光从一种透明物质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比如:河水变浅、筷子变“折”、鱼缸里的鱼变“大”了、海市蜃楼等。当筷子放入水中时,看起来“折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9.【答案】错误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和摆幅等无关。同一个摆,摆锤的质量越大,摆长不变时,每分钟摆动来回次数不变,故该说法错误。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人眼能够看到发光的物体即光源,是因为它发出的光进入人的眼中,引起视觉;人眼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反射光源的光进入眼中,引起视觉。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没有光源,白色的墙也就不能反射光,所以我们用肉眼无法看到白色的墙壁。故题干说法正确。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钟
【解析】【分析】通常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类。泄水型水钟的刻度是不均匀的,上稀下密,因为水钟一开始滴的速度快,越来越慢,最后最慢。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环卫工人身上穿的反光马甲都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这样容易引起司机的注意,保护环卫工人的人身安全。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的运动变化对岩层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压力,当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时会发生弯曲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断裂。在这个过程中,巨大的、无法想象的能量就会快速地从岩层深处释放出来,引起大地猛烈震动,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造成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绝大多数地震就是这样形成的。地震会使地面隆起,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题干正确。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一个系统出现问题,会导致其他系统也出现问题。科学合理的计划有助于形成健康生活的习惯。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制订科学合理的健康行为计划。更重要的是把自己制订的计划付诸行动,并坚持不懈。
15.【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
A、影子的产生与光的直线传播有直接关系,不透明、不通光的物体阻挡了光的直线传播,落到地上产生了影子,故A不符合题意。
B、晴天,湖面上波光粼粼是水面对光的反射作用形成的,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故B符合题意。
C、日食的形成是因为月球遮挡了射向地球的光,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16.【答案】A
【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古代人一般用太阳钟或者水钟测量时间,太阳钟是利用太阳的位置或光影计时,水钟是用水来测量时间。如图为我国古代的水钟。①随着时间的流逝,下面容器中的水位上升,浮标的位置会升高。如图为我国古代的水钟。①随着时间的流逝,下面容器中的水位上升,浮标的位置会升高。漏斗边上的泄水孔的作用是保持漏斗内水位稳定,从而让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流。
17.【答案】C
【知识点】棱镜;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彩虹是太阳光经过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色散形成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在有阳光的日子里,当洒水车洒水,光线经过时,光就会出现折射现象,在光的折射过程中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的折射角度不相同,就形成了彩虹。
18.【答案】B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3个大部分。其中,有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四肢骨126块。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器,骨大多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骨可以在关节处活动。在制作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时,模拟骨的是筷子。
19.【答案】C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肌肉共同完成,骨骼需要我们小心呵护,在进行不同运动时,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情况不同。故答案为:C。
20.【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泵血,由于心脏的跳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冲击,就形成脉搏。常规理论上,一次心跳就产生一次脉搏,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我们可以测量的地方包括:脖子中间偏一侧两横指、手腕偏拇指侧,我们不可以测量脖子后面。
21.【答案】B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 人类计时器的发展一定的顺序,从简单到精细的一组是日晷→水钟→摆钟。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机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并划分时刻。刻漏也叫水钟。水钟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类,水钟是人们利用水来计时的工具。摆钟利用单摆的等时性特点,摆钟出现大大的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下列计时工具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日晷、水钟、摆钟、原子钟,所以B符合题意。
22.【答案】C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模拟降雨对土壤的作用时,在土壤表面撒一些带有颜色的沙子,可以明显的观察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哪一组的土壤被雨水冲走的多。
23.【答案】B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所以根据成成同学因小脑萎缩引起跑步经常摔跤,四肢协调性比较差,可以推知小脑的功能是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可见B符合题意。
24.【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在“探究光的传播方式”的实验中,“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的目的是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避免其他光源的干扰,方便观察实验现象,故A正确。
25.【答案】A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这就是速度是一样的,这是单摆的等时性。故小方在研究单摆时,让单摆自由摆动40秒,前10秒和最后10秒摆动次数相比摆动次数一样多。
26.【答案】C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瀑布一般出现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因为河流下游水流较平缓,易沉积,不易形成垂直落差较大的地形。
27.【答案】B
【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滴漏滴水速度与滴漏中的水位有关:水位越高,水流越快;水位越低,水流越慢。保持水钟漏斗内水位的稳定是提高水钟计时精确度的主要方法。我们用两个矿泉水瓶做成了简易水钟,分析图片:①水位高低影响滴漏的快慢,通常水位越高滴速越快,随着水位的下降滴速变慢。如图甲,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水位从0开始线下降到1厘米位置,比水位从1厘米下降到2厘米位置,所花的时间要短一些。
28.【答案】C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活动越来越频繁,交流越来越密切,时间观念越来越强,工作效率提高。精确计时显得尤为重要,不精确计时对我们生活带来不变。例如,火车时刻表可以保障交通有序进行,如果车站调度时间计时不准确,会引起交通调度混乱;运动会比赛中准确计时才能保证比赛公平合理,百米赛跑时,可以通过精确计时,知道是否打破了纪录;航天器的发射需要精确计时才能保证安全和成功,宇航员在太空生活,也要精确知道时间。故C选项的内容不正确。
29.【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光的传播路径为:光射到报纸上发生反射现象,光通过放大镜,经过光的折射,进入奶奶的眼睛,产生视觉。故B正确,AC选项错误。
30.【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A.制作地球仪模型时,我们应该从里到外逐层制作更为方便,故该说法是错误的,故A符合题意;
B.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复杂,地表高低不同,因此制作地球仪模型时,橡皮泥的用量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准备,故该说法是正确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因为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所以我们可以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分别制作不同的圈层,故该说法是正确的,故C不符合题意。
31.【答案】B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潜望镜由两面平面镜构成,这两平面镜面相对、平行放置,并且都与水平面成45度角。故B正确,AC选项错误。
32.【答案】A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互相挤压。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分析地震模拟实验可知,实验中用两个小盒子的移动来改变岩层的状态,观察地质断裂景观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地质变化,铺在小盒中的泥代表岩层。可见A符合题意。
33.【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我们在台灯下能看到书上的字,主要是因为光照到书上发生光的反射作用,进入人的眼睛,从而产生视觉。故B正确。
34.【答案】A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沙漠中的石蘑菇称为“风蚀蘑菇”,是指岩性不同的岩石长期受到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形似蘑菇的柱状岩体。
35.【答案】(1)白
(2)7
(3)可以;不会
(4)不可以;会
【知识点】棱镜;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尽管太阳光用肉眼看上去几乎是白色的,但它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白光进入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也具有不同的混合颜色。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变化,叫作光的折射现象。
(1)图一:快速旋转彩色轮,我们发现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变成了白光。
(2)图二:阳光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照射到白屏上,会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七种不同颜色的光。
(3)图三: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当光线垂直照射水底的小球时,小球可以被照亮,因为:此时光的传播路线不会改变。
(4)图四: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变化。当光线斜射水底的小球时,小球不可以被照亮,因为此时光的传播路线会改变。
36.【答案】(1)
(2)B
(3)②①③④
(4)地壳
(5)A
(6)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污染大气,遮挡阳光,破坏环境。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能烧毁森林、淹没道路、桥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市。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破坏环境。
(1)根据探索“火山喷发的成因”过程可知,实验中的土豆泥模拟的是地壳,番茄酱模拟番茄酱,用酒精灯加热代表地球内部的作用。
(2)A、封住洞口的土豆泥被慢慢顶了起来,说明火山喷发正在酝酿中,即将爆发,故A错误.
B、土豆泥纹丝不动,不能说明火山喷发即将发生,故B正确。
C、土豆泥出现裂缝是火山喷发的前兆,说明火山即将喷发,故C错误。
D、土豆泥冒热气说明火山喷发前期的活动,火山灰、岩浆等喷发物即将喷出,故D错误。
(3)根据探索“火山喷发的成因”过程可知,实验中观察到的火山喷发现象,按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②土豆泥纹丝不动、①封住洞口的土豆泥被慢慢顶了起来,出现裂缝、③番茄酱在洞口处冒出泡泡、④番茄酱溢了出来。
4)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是最薄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火山喷发现象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形成的自然现象。
(5)A.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口,积水而成湖泊,故A正确;
B.弯曲的岩层是地壳挤压运动形成的,与火山喷发无关,故B错误;
C.黄土高原的沟壑是因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与火山喷发无关,故C错误。
(6)火山喷发是一种地质灾害,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污染大气,遮挡阳光,破坏环境。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能烧毁森林、淹没道路、桥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市。
37.【答案】(1)①;②;摆的幅度;摆的质量;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慢。
(2)13
(3)B
(4)摆的幅度;摆的质量
(5)B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制作钟摆
【解析】【分析】摆是由摆长和摆锤组成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先发现了摆的秘密。同一个摆,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与摆锤质量和摆动幅度无关。摆绳越长,摆摆动越慢,反之摆绳越短,摆摆动越快。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
(1)对比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根据上表的信息,要研究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关系,实验中的唯一的变量是摆绳长度,应该选①号摆和②号摆,在这个实验中,应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摆动幅度、摆锤质量。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同一个摆,摆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系,摆绳越长,摆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摆动越快。
(2)由于记录员粗心,在表格中填错了一个数据,是②号摆的第二次数据,第一次是13,第三次也是13,第二次是20,差距太大,所以第二次的数据是错的,应该是13。
(3)实验中对摆动次数的理解正确的是摆动一个来回算摆动一次。
(4)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摆的快慢和摆动幅度和摆锤质量。
(5)根据实验数据,摆绳长度20厘米时,1分钟摆摆动72次;摆绳长度30厘米时,1分钟摆摆动56次,同一个摆,摆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系,摆绳越长,摆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摆动越快。所以要制作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摆绳的长度应在20-30厘米之间。
38.【答案】(1)不健康行为:晚上玩到很晚才睡;常常饥一顿饱一顿;运动更是几乎没有了;
对身体的危害:生物钟规律被打破,危害身体;对胃肠功能造成伤害;身体发胖,心肺功能、运动功能减弱。
(2)A
(3)C;D;A
(4)甲;75
(5)A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 (1)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离不开锻炼、节食、规律的生活和愉悦的心情,分析轩轩在停课期间的行为可知,晚上玩到很晚才睡,影响身体健康和学习;饮食不规律,影响身体健康;运动更是几乎没有了,影响身体健康。轩轩晚上玩到很晚才睡,生物钟规律被打破,危害身体;常常饥一顿饱一顿,对胃肠功能造成伤害;运动更是几乎没有了,身体发胖,心肺功能、运动功能减弱。
(2)A.轩轩因为上课注意力没集中,所以考试没考好,一连几天闷闷不乐,他可以和同学一起做运动,可以转移注意力,有效缓解不良情绪,故A正确;
B.暴饮暴食不利于身体健康,更不能缓解不良情绪,故B错误;
C.回家向家人发顿脾气会进一步增大矛盾,增强不良情绪,故C错误;
(3)轩轩在跳绳的时候,手臂甩绳时。双腿同时起跳。在此过程中,信号的传递路线是:手臂的肌肉活动经过→B神经系统的→C传入神经传到→D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出神经信号通过→A传出神经到达→双腿,指挥双腿的肌肉收缩,产生跳跃运动。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心肺功能强大,同样运动情况下,心跳和呼吸频率相对较低,停止运动后,恢复能力较强。从轩轩和壮壮他们在完成两组运动后,心跳次数发生变化,所测的心跳的数据可以判断,甲组数据应该是轩轩运动后的心跳次数情况,因为轩轩身体发胖,运动能力较差,心跳次数较多。根据数据,轩轩平静时候的心跳次数应该是75。
(5)①科学饮食也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故①正确;
②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故②正确;
③随心所欲的生活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故③错误;
④熬夜打游戏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故④错误;
⑤心态积极乐观属于健康生活方式,故⑤正确。
故A正确,BC选项错误。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