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羧酸 羧酸衍生物提升训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一、单选题
1.下列对CH3CH2COOH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脂肪酸 B.一元酸 C.饱和羧酸 D.无机酸
2.下列物质与俗名对应不正确的是
A.木醇 CH3OH B.蚁醛HCOOH C.草酸 D.硝化甘油
3.下列有关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密度一般比水小 B.官能团是酯基且分子中只有一个酯基
C.低级酯多有香味 D.低级酯难溶于水
4.唐·李白在诗中写道“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其中“香”味涉及的主要成分是(提示:本题模型只含C、H、O原子)
A.B. C.D.
5.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C.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光解水可以制取氢气
D.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6.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但口服该药对胃、肠道有刺激性,可以对该分子进行如图所示的成酯修饰以减轻副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做法使布洛芬水溶性增强
B.布洛芬和成酯修饰产物中均含手性碳原子
C.布洛芬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氧化、聚合反应
D.布洛芬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7.异丁苯()是合成镇痛药物布洛芬()的原料。下列关于两种有机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布洛芬的分子式为C13H20O2
B.异丁苯中碳原子有三种杂化方式
C.异丁苯的一氯取代物有6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1mol布洛芬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一带一路”是现代版的“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快餐餐盒使用的聚乳酸材料可由乳酸( )发生缩聚反应制得
D.抗击新冠疫情普遍使用“84”消毒液和酒精消毒,它们的消毒原理相同
9.用括号内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
A.溴苯中的溴(KI溶液) B.溴乙烷中的乙醇(水)
C.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饱和Na2CO3溶液) D.硬脂酸中的油酸(Br2水)
10.紫花前胡醇 可从中药材当归和白芷中提取得到,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关该化合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 C14H12O4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变色
C.能够发生水解反应 D.能够发生氧化反应
1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酒越陈越香与酯化反应有关
B.等物质的量的乙烯与乙醇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
C.在制备乙酸乙酯后剩余的反应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说明有乙酸剩余
D.氯乙烯、溴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上
12.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或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质谱仪鉴别乙酸和丙醇 B.蒸馏法分离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
C.用溴水鉴别苯和己烯 D.分液法分离乙酸乙酯和水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将Cl2通入水中:
B.FeCl3溶液蚀刻覆铜板:
C.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Fe3O4溶于稀硝酸:
14.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B.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只生成1种钠盐
C.完全水解后,所得有机物分子中含2个手性碳原子
D.可以在NaOH的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
15.有机化合物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合成Ⅲ的反应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有机物Ⅲ的分子式为
C.有机物Ⅰ、Ⅱ、Ⅲ均能与溶液、、溴水发生发应
D.有机物Ⅰ的所有原子可能共面
16.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混合物 试剂 分离方法
A 溴乙烷(溴) 分液
B 甲烷(乙烯) 酸性溶液 洗气
C 乙酸乙酯(乙酸) 溶液 蒸馏
D 苯(苯酚) 溶液 分液
A.A B.B C.C D.D
17.化合物Z是合成平喘药沙丁胺醇的中间体,可通过下列路线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质谱图(质谱法绘制)中最大的质荷比为136
B.可用FeCl3溶液鉴别X和Y
C.1molZ最多能与2molNaOH反应
D.Y与足量H2的完全加成产物的分子中有3个手性碳原子(与四个各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相连的碳原子)
18.吲哚生物碱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多种活性,其一种中间体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吲哚生物碱中间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化合物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6种同分异构体
B.该化合物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C.该化合物与足量加成后1个产物分子中含5个手性碳原子
D.该化合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其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2种
19.有机物Y是一种抗肿瘤药物的中间体,可通过如下转化合成得到: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
B.X与银氨溶液反应的直接产物为邻羟基苯甲酸
C.Y中所有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
D.1molY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时最多可消耗3molNaOH
20.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将乙醇与浓硫酸加热到170℃,反应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是否褪色
B 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 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C 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 加入足量饱和Na2CO3溶液,振荡,静置,分液,取出上层液体
D 检验蔗糖的水解产物 取少量蔗糖溶液,与稀硫酸共热后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观察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
A.A B.B C.C D.D
21.草莽酸是合成治疗禽流感的药物达菲的原料之一,下列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养莽酸和足量钠反应生成(标准状况)
B.含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C.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D.有机物中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22.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绿原酸(结构如图所示)具有抗菌、抗病毒的药理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B.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C.1mol绿原酸可与发生反应
D.存在手性碳原子(碳原子与周围四个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连接)
23.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乙烯和乙炔
B.氯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检验Cl-
C.为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可加入足量浓溴水后过滤
D.除去混入CH3CH2OH中的蚁酸HCOOH:加入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蒸馏,收集馏出物
24.下图装置适用于实验室制备
A.乙烯 B.溴苯 C.硝基苯 D.乙酸丁酯
25.羧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的机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历程包括质子化、加成、消去、质子转移等过程
B.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两个羟基是不稳定的结构
C.物质a中所有中心原子杂化方式相同
D.用CH3CO18OH来研究酯化反应断键的规律同样可行
二、填空题
26.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中,为什么用稀硫酸?
27.10g某天然油脂完全水解需要1.8gNaOH,1.0kg该油脂进行催化氢化,需消耗12gH2才能进行完全。
(1)10g该油脂完全水解,生成甘油mol。
(2)通过计算推断1mol该油脂中平均含有碳碳双键的物质的量mol。
28.莽草酸具有抗炎、镇痛作用,还可作为抗病毒和抗癌药物中间体。其结构简式为。回答下列问题:
(1)莽草酸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2)检验莽草酸中的非含氧官能团可以使用的试剂为;莽草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3)下列关于1mol莽草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能与4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B.能与4mol Na反应生成44.8L (标准状况)
C.能与1mol 反应生成22.4L (标准状况)
D.能与1mol 发生加成反应
(4)莽草酸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9.观察下列五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回答下列问题:
①② ③ ④ ⑤
(1)通过下列方法,不能区分有机物②与④的是(填字母)。
A.红外光谱
B.核磁共振氢谱
C.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2)1mol有机物②最多能消耗。
(3)有机物③不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水解反应 B.银镜反应 C.加成反应 D.消去反应
(4)关于有机物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与NaOH醇溶液共热,可以得到
B.可以发生酯化反应、消去反应、水解反应
C.与NaOH水溶液共热,所得产物与乙二醇互为同系物
D.1 mol该物质与足量钠反应可产生11.2 L氢气
(5)一定条件下,有机物①可发生分子内酯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判断
30.乙二酸、苯甲酸、硬脂酸、石炭酸都属于羧酸类有机物。(_______)
31.酯的官能团是酯基。(_______)
32.乙酸乙酯分子中含有甲基、乙基和酯基。(_______)
33.用CH3CH218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H218O。(_______)
34.用碳酸钠溶液可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_______)
35.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_______)
36.羧基和酯基中的均能与H2加成。(_______)
37.C4H8O2同分异构体的类型有羧酸、酯、羟基醛等。(_______)
试卷第8页,共8页
参考答案:
1.D
【分析】分子中烃基(或氢原子)跟羧基(-COOH)相连的化合物属于羧酸。按照与羧基相连的烃基结构的差异,可以将羧酸分为脂肪酸和芳香酸;按照烃基是否饱和分为饱和羧酸和不饱和羧酸;按照分子中含有羧基的多少,又可将羧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以此分析。
【详解】A.CH3CH2COOH分子结构中,不含苯环,属于脂肪酸,A正确;
B.含有一个羧基为一元酸,B正确;
C.该烃基为乙基,属于饱和烃基,该羧酸为饱和羧酸,C正确;
D.该物质为有机酸,不是无机酸,D错误,
答案选D。
2.B
【详解】A.木醇为甲醇,A正确;
B.蚁醛为甲醛,为HCHO,B错误;
C.草酸为乙二酸,C正确;
D.硝化甘油为三硝基甘油酯,D正确;
故选B。
3.B
【详解】酯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有特殊的芳香气味,酯类有机物的分子中也可以存在多个酯基官能团,如甘油三酯,乙二酸二乙酯等,故B错误。
故答案为:B。
4.C
【分析】烃的衍生物中,低级酯具有香味,“香”主要源于乙酸乙酯。
【详解】A.物质为乙醛,具有刺激性气味,A与题意不符;
B.物质为乙醇,具有酒香味,B与题意不符;
C.物质为乙酸乙酯,具有香味,C符合题意;
D.物质为乙酸,具有刺激性气味,D与题意不符;
答案为C。
5.A
【详解】A.单糖不能水解,A错误;
B.油脂属于酯类,酸性环境下水解生成对应的高级脂肪酸和甘油,B正确;
C.利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可以在催化剂条件下光解水,C正确;
D. 治理白色污染的一条途径就是利用可降解塑料,D正确;
故选A。
6.B
【详解】A.反应前布洛芬中含有羟基,可以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反应后的物质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在水中的溶解性减弱 ,A错误;
B.连接四个不同原子或基团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布洛芬和成酯修饰产物中均含1个手性碳原子(与羧基或酯基相连碳原子) ,B正确;
C.布洛芬中存在甲基和苯环可以发生取代反应、苯环可发生加成反应、苯环的侧链可以被氧化、不能发生聚合反应,C错误;
D.布洛芬中含有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结构特点,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则布洛芬中所有碳原子一定不共平面,D错误;
故选B。
7.C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布洛芬的分子式为C13H18O2,A错误;
B.异丁苯中支链上碳原子为sp3杂化,苯环上碳原子为sp2杂化,有2种杂化方式,B错误;
C.异丁苯中有6种情况的氢原子,其一氯取代物有6种(不考虑立体异构),C正确;
D.布洛芬中苯环可以和氢气加成,羧基不和氢气加成,故1mol布洛芬最多能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
故选C。
8.C
【详解】A.油脂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但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B错误;
C.乳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和羟基,能发生缩聚反应得到聚乳酸 ,故C正确;
D.“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酒精不具有强氧化性,但能使蛋白质变性,因此两者消毒原理不同,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9.C
【详解】A.溴和KI发生反应生成的碘会溶于溴苯,引入新杂质,故A不选;
B.乙醇和水互溶,乙醇和溴乙烷也互溶,无法用水萃取溴乙烷中的乙醇,故B不选;
C.乙酸可以和饱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的乙酸钠溶于水,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分液可获得乙酸乙酯,故C选;
D.油酸中有碳碳双键,可以和溴加成,但生成的有机物会溶于硬脂酸,故D不选;
故选C。
10.A
【详解】A.由紫花前胡醇的结构简式 可知其分子式为 C14H14O4 ,A错误;
B.紫花前胡醇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和碳碳双键,故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变色,B正确;
C.紫花前胡醇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故能够发生水解反应,C正确;
D.紫花前胡醇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和碳碳双键,故能够发生氧化反应,D正确;
故答案为:A。
11.C
【详解】A.酒中含乙醇,乙醇可被氧化成乙醛,乙醛进一步被氧化成乙酸,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具有香味,故酒是越陈越香,故A正确;
B.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两者与氧气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则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故B正确;
C.乙酸乙酯的制备是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硫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加入碳酸钠溶液后产生气泡不能证明乙酸有剩余,故C错误;
D.氯乙烯、溴苯的分子结构分别与乙烯、苯相似,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D正确;
故选C。
12.A
【详解】A.乙酸和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不能用质谱仪鉴别乙酸和丙醇,故A错误;
B.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是互溶的液体混合物,沸点不同,可以用蒸馏法分离,故B正确;
C.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出现分层,己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溴水褪色,故可用溴水鉴别苯和己烯,故C正确;
D.乙酸乙酯难溶于水,故可用分液法分离乙酸乙酯和水,故D正确;
故选A。
13.D
【详解】A.HClO为弱酸不能拆成离子形式,反应为,A错误;
B.电荷,得失电子不守恒,FeCl3溶液蚀刻覆铜板反应为:,故B错误;
C.H2C2O4为弱电解质,不能拆成离子形式,反应为,C错误;
D.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会把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反应为,D正确;
故选D。
14.B
【详解】A.分子中,带“ ”的碳原子与周围的3个碳原子相连,4个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不正确;
B.中,能水解的官能团有酯基和酰胺键两种,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只生成Na2CO31种钠盐,B正确;
C.完全水解后,所得有机物分子中,只含带“ ”号的1个手性碳原子,C不正确;
D.中只有醇-OH能发生消去反应,但条件是浓硫酸、加热,在NaOH的醇溶液、加热条件下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不正确;
故选B。
15.C
【详解】A.对比有机物I、II、III的结构简式可知,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A正确;
B.根据有机物III的结构简式知,III的分子式为C16H21O4N,B正确;
C.有机物I中含酚羟基和羧基,有机物II中含有酯基,有机物III中含酚羟基、酰胺基和酯基,三者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有机物I、III中含碳碳双键,两者都能与H2、溴水反应,有机物II不能与H2发生反应,C错误;
D.有机物I中所有碳原子都采取sp2杂化,与苯环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和苯环碳原子、与碳碳双键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和碳碳双键碳原子、与羧基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和羧基碳原子一定共平面,结合单键可旋转,有机物I的所有原子可能共面,D正确;
答案选C。
16.D
【详解】A.溴乙烷和溴都能溶于,不能用除去溴乙烷中的溴单质,A错误;
B.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产生新的气体杂质,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甲烷中的乙烯,B错误;
C.乙酸乙酯在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所以不能用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C错误;
D.苯酚能与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苯酚钠溶液,与苯不反应,再通过分液将其分离,D正确;
故选D。
17.A
【详解】A.X的分子式为C8H8O2,相对分子质量为136,则质谱图(质谱法绘制)中最大的质荷比为136,A正确;
B.X和Y都含有酚羟基,无法用FeCl3溶液鉴别,B错误;
C.Z中含有两个酯基,且其中一个酯基水解后得到酚羟基,所以1molZ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C错误;
D.Y与足量H2的完全加成产物中有图示4个手性碳原子,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8.C
【详解】A.苯环结构不对称, 苯环上含4种氢原子,根据定一移一法可知苯环的二氯代物有6种,故A正确;
B.该结构种含有亚氨基能与酸反应, 含有酯基和酰胺键能发生碱性水解,故B正确;
C.苯环和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氢反应,加成后1分子产物种含4个手性碳原子,如图所示,故C错误;
D.该化合物含有苯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含有饱和碳原子和双键碳原子,存在sp3和sp2两种杂化方式,故D正确;
故选:C。
19.D
【详解】A.X含有酚羟基,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HCO3,故A错误;
B.X中醛基可以被银氨溶液氧化为羧基,银氨溶液呈碱性,X直接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邻羟基苯甲酸形成的盐,然后酸化得到邻羟基苯甲酸,故B错误;
C.Y中存在饱和碳原子,该碳原子连接的4个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Y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内,故C错误;
D.Y分子中酯基水解得到的2个羧基、1个酚羟基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1molY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时最多可消耗3molNaOH,故D正确;
故选:D。
20.C
【详解】A.挥发的乙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溶液褪色,不能证明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A错误;
B.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溴均易溶于苯,不能除杂,应选NaOH溶液、分液,故B错误;
C. 乙酸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后,与乙酸乙酯分层,振荡,静置,分液,取出上层液体可除杂,故C正确;
D.蔗糖水解后,在碱性溶液中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葡萄糖,水解后没有加NaOH中和硫酸,操作不合理,故D错误;
故选:C。
21.C
【详解】A.养莽酸含有1mol羧基和3mol羟基都可以与钠反应,当与足量钠反应时会生成2mol即44.8L标况下氢气,A错误;
B.含有羧基和羟基两种含氧官能团,B错误;
C.养莽酸含有羧基,羟基和碳碳双键,故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C正确;
D.该有机物含有多个饱和碳原子,所有碳原子不能处于同一平面,D错误;
故选C。
22.C
【详解】A.由题干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酚羟基、醇羟基和碳碳双键,故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A正确;
B.由题干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酚羟基、醇羟基和羧基能发生取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和苯环,故能发生加成反应,B正确;
C.由题干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1mol绿原酸可与发生加成反应其中苯环上3mol,碳碳双键1mol,酯基和羧基中的碳氧双键不加成,C错误;
D.周围连接有四个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故该有机物中存在手性碳原子,如图所示:,D正确;
故答案为:C。
23.D
【详解】A.乙烯和乙炔均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乙烯和乙炔,故A错误
B. 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检验离子,应先酸化,排除AgOH的干扰,故B错误
C.苯酚和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溶于苯,故得到水层和有机层,有机层为三溴苯酚的苯溶液,故C错误;
D.蚁酸HCOOH和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得到甲酸钠,将互溶的乙醇、甲酸钠和多余的碳酸钠溶液互溶,蒸馏,收集馏出物即可提纯乙醇,故D正确;
答案选D。
24.C
【详解】A.用乙醇制备乙烯需要加热到170℃,不能用水浴加热,A项错误;
B.苯与液溴制备溴苯不需要加热,B项错误;
C.苯与硝酸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制备硝基苯,需要用55℃~ 60℃的水浴加热,C项正确;
D.制备乙酸丁酯时,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且要有收集酯的装置,D项错误;
答案选C。
25.D
【详解】A.第一步是质子化,第二步是加成,第四步是消去,第五步是质子转移,A正确;
B.由第三步和第四步可知,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两个羟基是不稳定的结构,两个羟基脱掉1个水分子转变为碳氧双键,B正确;
C.物质a中所有中心原子均为碳原子,碳原子周围都连有4个单键,其杂化方式都为sp3,C正确;
D.由图可知,若用同位素标记CH3CO18OH来研究酯化反应断键的规律,当羟基发生消去反应去水形成碳氧双键时,可能存在于水中,也可能存在于酯中,无法确定酯化反应断键的规律,D错误;
故选D。
26.实验中所用的无机酸最好是稀硫酸,若用浓硫酸不利于乙酸乙酯的水解,而是有利于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若用盐酸或硝酸,它们在加热的条件下很容易挥发。
【解析】略
27.(1)0.015
(2)4
【详解】(1)10g某天然油脂完全水解需要1.8gNaOH ,则需要NaOH物质的量为0.045mol,根据生成1mol甘油消耗3molNaOH,因此10g该油脂完全水解消耗0.045mol,说明生成甘油0.015mol;故答案为:0.015。
(2)根据10g天然油脂消耗0.045molNaOH,生成0.015mol甘油,说明1.0kg该油脂物质的量为1.5mol,该油脂进行催化氢化,需消耗12gH2才能进行完全,消耗氢气物质的量为6mol,则1mol该油脂发生催化氢化消耗4mol氢气,因此1mol油脂中平均含有碳碳双键的物质的量4mol;故答案为;4。
28.(1)羟基、羧基
(2)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水、)
(3)A
(4)+C2H5OH+H2O
【详解】(1)根据莽草酸的结构可知,莽草酸中含氧官能团是羟基和羧基。
(2)莽草酸中的非含氧官能团是碳碳双键,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所以可以用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检验碳碳双键;利用碳碳双键,莽草酸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莽草酸,其结构简式为 。
(3)A.莽草酸中的羧基能和NaOH发生中和反应,羟基没有连在苯环上,所以羟基不能和NaOH反应,故1mol莽草酸能和1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故A错误;
B.羧基和羟基都能和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1mol莽草酸中有3mol羟基和1mol羧基,所以消耗4molNa,羧基和羟基上的氢原子被置换生成氢气,则生成2molH2,体积为44.8L(标准状况),故B正确;
C.羧酸酸性比碳酸强,羧基能和NaHCO3反应生成CO2,且1mol羧基能和1molNaHCO3反应生成1molCO2,所以1mol莽草酸能与1mol NaHCO3 反应生成22.4L CO2 (标准状况),故C正确;
D.碳碳双键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莽草酸能与1mol H2 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4)莽草酸利用其羧基能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 +H2O。
29.(1)C
(2)3
(3)D
(4)BC
(5)
【详解】(1)A.有机物②与④含有不同的官能团,故可用红外光谱鉴别,A错误;
B.有机物②与④含有不同的氢的种类,有机物②含有6种氢,有机物④含有7种氢,故可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B错误;
C.有机物②含有醛基,有机物④含有碳碳双键,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无法用酸性高锰酸钾鉴别二者,C正确;
故选C。
(2)1mol有机物②含有1mol醛基、1mol羧基,根据反应的关系式-CHO~2Cu(OH)2~-COOH,1mol醛基能消耗2mol氢氧化铜,同时生成1mol羧基,反应后该有机物含有2mol羧基,2mol羧基能消耗1mol氢氧化铜,共消耗氢氧化铜3mol;
(3)A.有机物③含有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A错误;
B.有机物③含有的酯基为甲酸酯,具有醛基的性质,可发生银镜反应,B错误;
C.有机物③含有苯环,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
D.有机物③无羟基和卤素原子,故无法发生消去反应,D正确;
故选D。
(4)A.有机物⑤含有溴原子,可在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消去,,A错误;
B.有机物⑤含有溴原子、羟基,可发消去反应和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B正确;
C.有机物⑤含有溴原子,可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所得产物与乙二醇(HOCH2CH2OH)互为同系物,C正确;
D.1 mol该物质与足量钠反应可产生0.5mol氢气,标况下的体积为11.2L,D错误;
故选BC。
(5)有机物①中含有羟基和羧基,可发生酯化反应,
30.错误 31.正确 32.正确 33.错误 34.正确 35.错误 36.错误 37.正确
【解析】30.石炭酸不属于羧酸类有机物,错误;
31.酯的官能团是酯基,正确;
32.乙酸乙酯分子中含有甲基、乙基和酯基,正确;
33.用CH3CH218OH与CH3COOH发生酸脱羟基醇脱氢的酯化反应,生成H218O,正确;
34.碳酸钠溶液遇乙醇互溶,遇乙酸产生气泡,遇乙酸乙酯分层,可以签别,正确;
35.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原理是C-O单键断裂,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18OH,错误;
36.羧基和酯基中的均不能与H2加成,错误;
37.C4H8O2同分异构体的类型有羧酸、酯、羟基醛等,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