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同步练习
姓名: 班级:
1.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所选发生装置最合适的是( )
2.下列操作装置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
3.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检验氧气的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 )
4.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集中加热
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气体
D.实验结束时,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5.下列是化学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实验室做有关氧气的性质的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是( )
A.甲同学在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之前先用砂纸把铁丝打磨光亮
B.乙同学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引燃细铁丝底端的木条后立即将其伸入集气瓶中
C.丙同学将盛有红热木炭的燃烧匙从瓶口往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D.丁同学准备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他未将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就停止收集
6.实验室需收集一瓶约含四分之一空气的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7.工业制氧气采用分离液体空气法,先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下列关于这个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属于物理变化
B.利用了物质的沸点不同
C.先收集到的氮气沸点较低
D.有新物质氧气生成
8.如图表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受热至完全反应的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第8题图
A.剩余固体的质量
B.生成氧气的质量
C.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D.氯酸钾的质量
9.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物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剩余固体种类不可能
是( )
A.5种 B.4种 C.3种 D.2种
10.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B.制取气体时,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
C.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先熄灭酒精灯,然后再移出导管
D.铁丝在空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11.某同学学习了氧气的相关知识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下列四个图像是他总结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第11题图
A.①表示装有定量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硫
B.②表示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
C.③表示用相等质量的氯酸钾来制取氧气
D.④表示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12.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不正确的是( )
13.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
第13题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
(2)二氧化锰在该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组装好甲装置后,该同学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另一端浸入水中,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冒出,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________放在桌面上。
14.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如图是工业制取氧气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14题图
(1)从变化的角度。
①常压下,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________变化。
(2)从环保的角度。
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下列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SO2 B.NO C.CO D.CO2
(3)从工业的角度。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根据空气中液氧和液氮的________不同。除分离液态空气外,现在还有一种膜分离技术制氧气,原理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薄膜,氧能透过薄膜,而其余气体不能够通过,从而达到分离空气的目的。据此推测氮分子比氧分子体积______(填“大”或“小”)。
15.如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操作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第15题图
(1)铁丝的一端所系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铁丝要绕成螺旋状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瓶中放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中未出现该现象,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16.化学兴趣小组欲混制“富氧空气”并开展相关探究。
实验一:混制“富氧空气”。
第16题图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①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图1中选择组装发生装置所需的仪器__________(填序号)。
③仪器E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混制“富氧空气”。如图2,用纯氮气及上述实验制取的氧气混制一瓶“富氧空气”,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通入。
实验二: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用如图3装置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集气瓶容积为250 mL,底部已加入20 mL水)。烧杯中盛有V1 mL的水,红磷充分燃烧后熄灭,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待右侧烧杯内液面不再变化,两边液面恰好相平,测出烧杯内水的体积为V2 mL。本次实验测得“富氧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
______________(用含V1、V2的式子表示)。
答案
1-12 BABBB BDADB AD
13.答案:(1)锥形瓶 (2)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催化作用)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过氧化氢水+氧气 正
14.答案:(1)燃着的木条熄灭 物理 (2)ABC
(3)沸点 大
15.答案:(1)引燃铁丝 增大其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尽快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 防止溅落的生成物炸裂瓶底 (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铁丝生锈 氧气不纯(或其他合理答案)
16.答案:(1)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BCDFG 长颈漏斗 (2)b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