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同步练习
姓名: 班级:
1.下列关于CO2性质的信息正确的是( )
①可以助燃 ②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可溶于水,但不能与水反应
④可供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可用于制汽水,是因为它能溶于水且和水反应
B.进入溶洞或深井前必须做灯火实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C.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所以常用于人工降雨
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2022·济南]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了CO2直冷制冰新技术,该技术通过CO2汽化吸热完成制冰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中,不合理的
是( )
第3题图
A.CO2属于氧化物
B.液态CO2汽化属于化学变化
C.该制冰新技术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D.该制冰过程中水分子的构成不变
4.[2022·青海]2022年第24届冬奥会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环保理念的是( )
A.新能源汽车更多使用氢燃料
B.奥运场馆更多使用太阳能
C.二氧化碳循环技术制冰实现了国家速滑馆碳排放量接近于零
D.就餐倡导使用一次性筷子
5.某实验小组设计了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创新实验(如图),取三通U型管连
接在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的导气管上,并点燃高低错落的小蜡烛,做实
验①,然后拔下三通U型管,并夹紧上端,做实验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
是( )
第5题图
A.实验①和②都是低处蜡烛先熄灭
B.实验①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
C.实验②中U型管内壁可能会变黑
D.实验②中得到启示是:从着火燃烧的高层房间中逃离,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爬向门外
6.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A.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作燃料
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7.[2022·临沂]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相似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一定是二氧化碳
C.CO2灭火既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8.[2022·泰安]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8题图
A.图一中X溶液显酸性,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B.图二转化1实现了无机化合物到有机化合物的转化
C.图一、图二对比说明,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9.自然界中碳循环、氧循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9题图
A.植物呼吸作用放出氧气
B.化石燃料燃烧会大幅降低大气中氧气含量
C.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气中的O2
D.碳、氧循环失衡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
10.根据图示实验现象不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第10题图
A.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温室气体肥料
B.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C.二氧化碳气体的用途之一是灭火
D.二氧化碳气体没有可燃性
11.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第11题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
(2)实验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是在实验1的基础上设计的创新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______(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通过此现象可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另外一条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12.[2022·鄂尔多斯]“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碳捕集与封存等形式,抵消生产生活中产生的CO2,从而达到CO2相对“零排放”。回答下列问题:
(1)“碳中和”的“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会加剧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
(3)转化法是实现“碳中和”的措施之一,将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成甲醇(CH3OH)和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在日常生活中,你如何践行“碳中和”理念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1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
【实验设计】小双同学设计了图1装置。
第13题图
【讨论交流】
该小组同学对该装置进行了讨论,提出的预测如下:
Ⅰ.小语同学认为B中纸花是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其变红。
Ⅱ.小实同学认为二氧化碳会被澄清石灰水吸收,D中蜡烛不会熄灭。
【现象分析】
当打开活塞,反应一段时间后:
(1)与小语同学的预测不一致,B中干燥纸花变红,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2)与小实同学的预测不一致,D中蜡烛熄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自然界中温室气体包括水蒸气,水蒸气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大约占整体温室效应的60%~70%,其次是二氧化碳,大约占26%,其他温室气体还有______(填序号)。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甲烷
【拓展探究】
手持技术又称为掌上实验室,是由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数字化实验手段,该小组同学利用其中的温度传感器验证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是温室气体。用集气瓶收集相同体积的三种气体样本(分别是:①干燥的二氧化碳 ②湿润的二氧化碳 ③干燥的空气),经太阳灯光源等距离照射,计算机同步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
【得出结论】
通过曲线a和曲线b的对比,可以得出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结论;通过曲线b和曲线c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气是温室气体的结论。
(4)则曲线a、b、c对应的气体样本依次是__________(填序号)。
【表达和交流】
(5)若装置C中最后得到的沉淀为10 g,则装置C吸收的二氧化碳为________g。
14.[2021·威海]碳中和,中国在行动
人类在向大自然获取物质和能源的过程中,对物质的循环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大气中的碳元素只占地球碳总量的0.000 031 9%。通常,这部分碳是通过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包括大气、海洋、地表生物、火山爆发等)实现平衡。由于人类过度开采使用地下碳(主要是化石燃料),导致工业革命以来碳排放量急剧增加,正是这部分碳打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
为减缓温室效应,我国政府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将在2060年前努力实现碳中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循环”与“碳中和”中的“碳”,含义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始终保持不变,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你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碳循环中的关键物质——二氧化碳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若每个家庭每天平均消耗甲烷0.32 kg,按三亿个家庭计算,每天向大气中排放________________kg二氧化碳(假设甲烷完全燃烧)。
②沼气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烷,是利用植物秸秆等废物发酵而成。为解决能源需求跟气候变暖之间的矛盾,有学者建议:用沼气替代天然气,这样就不会额外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请你解释其中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某研究机构发明了转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技术。方法一: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用甲醇生产人造纤维。方法二: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后用作燃料。这两种转化方法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是:方法一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影响”,下同);方法二_____。
15.[2022·襄阳]为了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我国研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促进CO2转化为清洁燃料CH4,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CH4+2H2O。理论上22 g CO2可以转化为多少克CH4?(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过程)
答案
1-10ABBDA CCADA
11.答案:(1)水
(2)纸花由紫变红 CO2+H2O===H2CO3
(3)④ 密度比空气大
12.答案:(1)二氧化碳(或CO2) (2)温室效应
(3)CO2+3H2CH3OH+H2O
(4)多种绿色植物
13.答案:(1)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混有水蒸气,反应后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花变红(或盐酸挥发使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2)澄清的石灰水不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碳
(3)CO2密度比空气大
【查阅资料】c
(4)③①② (5)4.4
14.答案:(1)否(或不相同) 前者指碳元素,后者指二氧化碳
(2)否(或不正确) C+O2CO2 (3)①2.64×108 ②沼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形成碳循环,不会额外增加碳排放量 ③减少 不影响
15.解:设生成的甲烷质量为x。
CO2+4H2CH4+2H2O
44 16
22 g x
=
x=8g
答:理论上22 g CO2可以转化为8g C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