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二节 氧气 第2课时 氧气的性质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第二节 氧气 第2课时 氧气的性质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03 18:2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氧气的性质同步练习
姓名: 班级:
1.[2022·福建]我国神舟载人飞船供氧系统中含有下列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CO2
C.NaOH D.Na2CO3
2.只由氧元素组成的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氧化物 B.一定是单质
C.肯定是混合物 D.一定不是化合物
3.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具有氧化性和可燃性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4.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烟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SO2气体
D.铜粉在空气中加热由红色变成黑色
5.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关于这三个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第5题图
A.都放出热量
B.生成物都是固体
C.都产生蓝紫色火焰
D.都要在集瓶底部放少量水
6.下列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物的状态与其他三种物质不同的是( )
A.木炭 B.铝片
C.铁丝 D.镁带
7.下列操作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3瓶气体的是( )
A.观察气体颜色 B.插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石灰水
8.在“探究氧气的性质”实验中,李强同学取一段铁丝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
A.收集到的氧气太少或纯度太低
B.铁丝生锈
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
D.铁丝的一端没有系火柴梗
9.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铁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也是化合反应,所以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10.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
第10题图
A.干冰 B.红磷
C.氯酸钾 D.氢氧化钠
11.如图所示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第11题图
A.硫、磷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C.铁发生的 Ⅰ、Ⅱ两类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12.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空气污染物:SO2、CO2、NO
B.混合物:糖水、空气、纯净物
C.单质:氢气、氮气、石墨
D.氧化物:水、氧化镁、五氧化二磷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B.铁生锈、食物腐烂等属于缓慢氧化
C.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有能量变化
14.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是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B.镁+氧气氧化镁
C.氧化汞汞+氧气
D.氢气+氧化铜铜+水
15.现有①木炭 ②硫黄 ③红磷 ④铁丝 ⑤蜡烛 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______。
(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___。
(3)放出大量热,产生火星四射的是______。
(4)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
(5)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______。
(6)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
16.如图1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第16题图
(1)依据甲实验回答: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实验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做完上述实验后,在乙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目的是验证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强同学经过查阅资料得知:铝丝和铁丝一样,也能在氧气中燃烧,于是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你结合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集气瓶底预先铺少量沙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铝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③用正确方法引燃铝丝,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后,未观察到铝丝发生剧烈燃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学会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
①水  ②液氮  ③空气  ④过氧化氢
⑤氯酸钾(KClO3)  ⑥氧气
(1)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2)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
(3)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
(4)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
(5)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18.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
A是________;B是______;C是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
19.氧气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物质。
(1)氧气有很多用途,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医疗急救 B.食品防腐
C.航天火箭 D.霓虹灯
(2)如图所示“氧气”要穿过迷宫,从进口顺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反应条件省略)。
第19题图
①“箭头”画出了“氧气”应行走的路线,“氧气”不能从甲处通过,你认为甲处放的物质是________(填序号)。
A.硫    B.水    C.氦气
②氧气在进迷宫过程中,碰到了三种能阻止它前进的物质,这三个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③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20.[2022·沈阳期末]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物质燃烧剧烈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可能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完成实验】进行如表实验,并记录反应的现象。
实验编号 可燃物种类 集气瓶中气体 反应现象
① 细铁丝 空气 红热,不燃烧
② 硫粉 氧气 ?
③ 细铁丝 氧气 燃烧且火星四射
④ 硫粉 空气 产生淡蓝色火焰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1)实验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______________(填序号)对比,可证明猜想合理;实验①④对比,可说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还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反思】
(4)再举一个“氧气浓度影响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4 BDCCA ABCDA C ACA
15.答案:(1)② (2)③ (3)④ (4)①⑤
(5)② (6)⑤
16.答案:(1)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氧气二氧化硫 (2)吸收二氧化硫,减少空气污染 (3)碳+氧气二氧化碳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4)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①防止集气瓶底炸裂 ②引燃铝丝 ③氧气不纯净 铝丝表面有杂质
17.答案:(1)③ (2)①②④⑤⑥ (3)②⑥ (4)①④⑤ (5)①④
18.答案:氧气 硫 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
19.答案:(1)AC (2)①A ②相同 ③P+O2P2O5
20.答案:(1)燃烧且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3)①③或②④ 可燃物种类 (4)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不能复燃,而在氧气浓度较大时可复燃(合理即可)
解析:(1)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铁+氧气四氧化三铁。(3)探究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要保证除氧气浓度外其他因素相同,可选实验①③或②④对比;实验①④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还与可燃物种类有关。(4) 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不能复燃,而在氧气浓度较大时可复燃,这说明了氧气浓度影响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