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过程。
正确识别和区分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分小组自主对男女染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示意图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同时自主探究P41的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对科学实验的兴趣。21教育网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2、 学情分析:
这节课学生对性别问题可能很感兴趣,所以,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课我主要通过P40的男女染色体的对比和P41的探究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但是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学生的预习能力很弱,如何正确的归纳出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过程可能有一定难度。
3、 教学重点:
正确区分男女的性染色体的组成以及书写格式。
生殖过程中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先减半,后恢复成对的过程。
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和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及其数量关系。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概率为1/2)的原因。
4、 教学难点:
生殖过程中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先减半,后恢复成对的过程。
生男生女概率都为1/2。
5、 教学准备:
P41的实验要求用围棋来模拟实验,可以改用10片黑纸片和30片白纸片来模拟。
6、 教学过程:
1、 导课: 以P39的想一想,议一议及第一段话入手,设问:生男生女真的是取决于母亲的“肚子”吗?
2、 学生迅速预习:P39-P42
3、 教师展示教学目标:
A. 对比P40的男女染色体的图,发现男女的染色体有哪些相同的?有哪些不同的?分别有多少条?他们有自己的名称吗?21cnjy.com
B. 完成P40下面的讨论问题,标注出上面两图中的X和Y 染色体。
C. 男性产生的精子有几种?女性产生的卵细胞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D. 用10片黑纸片和30片白纸片来模拟P41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E. 通过实验归纳出生男生女的图谱(课后题第二题).
F. X/Y为什么能决定人的性别呢?这与什么有关?
4、 自学:学生通过教学目标开展分小组自主讨论和进行探究实验。
教师巡视,帮助学生讨论和实验。
5、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及教师解释:
A. 体细胞中: 男女有22对(44条)是一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称为常染色体,有1对(2条)是不一样的称为性染色体。男:22对(常)+XY(性) 女:22对(常)+XX(性)
B. 要求学生在两幅图上标注好性染色体,并且一定要大写。
C. 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 22条(常)+X(性)或者22条(常)+Y(性) , 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1种: 22条(常)+X(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 生男生女的可能性是一样的。也就是概率都是 1/2 。
E. 要求学生补充完整。
F. X/Y能决定人的性别是因为基因。补充:基因的伴性遗传:伴X和伴Y
6、 学生自我反思和提问,巩固所学知识。
7、 布置作业:P42课后习题和练习册
8、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