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月下独酌李 白明确目标本讲目标 一、背诵课文,积累佳句;
二、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文本解读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
在盛唐诗人中,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走近李白
了解背景 这是诗人《月下独酌》四首中的一首,李白怀抱一腔政治热情到了长安,因性格孤傲始终受到权贵们的排挤,郁郁不得志。他身为封建士大夫,既无法改变现状,也没有其它前途可寻,只好用饮酒赏月打发时光,排遣心中的孤寂苦闷。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诗。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读通诗歌花丛中间摆放一壶美酒,举起酒杯邀请天上明月,明月既然不懂饮酒乐趣,暂且与明月和影子结伴,我唱歌时月亮游动徘徊,清醒时候我们共同欢乐,愿意永远结成忘情好友,自斟自酌没有亲友陪伴。加上自己影子合成三人。影儿徒劳伴随在我身边。乘着春宵良辰及时行乐。我起舞时影子摇摆零乱。酒醉以后便是各自分散。
将来在渺远的星河相见。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品味情感良辰美景独自一人场面冷清忽发奇想,邀月共酌,场面热闹“不解”“徒”仍孤独寂寞内心舒解,情绪激昂,及时行乐既歌且舞,莫名的凄凉与寂寞醒欢醉散,忘记烦恼,自得其乐真诚相约,点尽孤寂,书穷悲凉情感波澜起伏,终归是孤寂难消。方法指导
诗人饮酒的环境是“花间”“月下”的良辰美景,却表达悲凉寂寞情感,试赏析这种写作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
“以乐景写悲情”的反衬手法,越是良辰美景之中,寂寞就越显得刻骨铭心,效果是使悲凉寂寞更加浓郁和难以排解,突出强调了诗人李白深沉的寂寞凄凉之情。品析诗文 品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中“邀”字表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邀”字,主动者为诗人,因自己坚持高洁的品质,得罪了权贵,早已无人往来了。在这良辰美景之中,诗人难以排遣这种孤独和寂寞,环顾左右,只有孤影相伴、只有一轮明月可品析诗文 赏析“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此二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品析诗文拓展探究品读诗境 刘勰《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
吟诵悟其情
用声音传达诗中韵味、气势、情致。反复吟咏,用自己的心灵与声音去碰撞诗人的灵魂与声音,二者合拍之时,便心有灵犀。
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美酒与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把酒问月》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把酒问月》
诗中酒月思维训练思维训练 “月”的传统意象包含着“冷清寂寥”“离情别恨”“征途羁旅”“思念家乡”“渴盼团圆”等意。说说本诗中“月”这一意象的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