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期中复习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16题)
1、根据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
A.②③化学性质相同
B.它们表示两种元素
C.①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离子
2、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包含关系: 并列关系: 交叉关系: 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B. 氧气与空气属于交叉关系
C.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属于包含关系
D.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3、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就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下列有关打火机的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性质上看:丁烷具有可燃性
B.从变化上看:丁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
C.从组成上看: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从结构上看: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
4、在化学符号①NO2、 ②2CO、 ③Ca2+、 ④H2O2、 ⑤2OH-、⑥SO4中,关于数字“2”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⑤
C.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⑥
D.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④
5、世界卫生组织将某氧化物R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RO2的化学式为( )
A.CO2 B.ClO2 C.SO2 D.NO2
6、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NiFe2O4可作为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已知NiFe2O4中Fe为+3价,则Ni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7、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分子运动速率快,原子运动速率慢
B.分子大,原子小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8、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性质不一致的是( )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的特性
A 给篮球充气 分子间有间隔
B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分子是运动的
C 5mL酒精和5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10mL 分子是有质量的
D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A.A B.B C.C D.D
9、缺铁会引起贫血。符号“Fe”不能表示( )
A. 铁元素 B. 金属铁 C. 一个铁原子 D. 一个铁分子
10、尿素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化学式为CO(NH2)2。下列关于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O(NH2)2中含有的原子是(NH2)2
B.C、O、N、H四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1:1:4
C.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D.C、O、N、H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4:1
11、化学元素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缺铁易引发的疾病是( )
A.夜盲症 B.甲状腺肿大 C.贫血 D.骨质疏松
12、氢气和氧气可以发生反应,该反应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描述。
分析如图可知,在氢气燃烧过程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氢分子、氧分子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C.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13、为了预防骨质疏松,应该补充的元素是( )
A. Ca B. I C. Zn D. Fe
14、2020年6月23日我国的北斗导航“收官之星”在西昌发射成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铷单质具有导电性 B.m的值是37,n的值是1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D.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2
15、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D.符号“O”可以代表一个氧原子
*16、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一定会引起改变的是( )
①元素的种类 ②化学性质 ③相对原子质量 ④粒子的电性 ⑤原子核
⑥电子层数 ⑦最外层电子数 ⑧核外电子总数
A.①③⑤ B.②④⑦⑧ C.②⑤ D.①⑤⑥
二、填空题。
17、2019年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150周年,联合国将今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一个完整体系。
(1)下图为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氟原子及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写出图中①代表的元素符号 ,镁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由氟和镁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氟化镁的化学式为 。
(3)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与镁原子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 (填序号)。
(4)已知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周期的序数相同,则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 周期。
18、(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2)在下表中填写相应的元素符号或名称:
元素名称 铁 铝 氯 氮 银 锰
元素符号 F
元素名称 碘 氧 碳 氢
元素符号 Ca S Si
19、填写表格。
化学符号 ①________ 2N ③________
名称或意义 磷元素 ②________ 3个过氧化氢分子
20、用化学用语填空:
氢元素 ;2个铁原子 ;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 2个氮分子 ;钙离子 。
21、如图所示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依据该图示回答下列问题(不利用相对原子质量):
(1)从宏观的角度看甲烷和二氧化碳在组成上的相同点是: ;
(2)从微观的角度看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的相同点是: ;
(3)根据上述示意图,请从微观的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
。
22、碘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图1是碘离子(I-)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x= ;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2)碘离子和图2中C相互作用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3)图2表示的粒子中,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填序号)
三、实验题。
23、今年暑假南京爆发新冠疫情,为了扼制新冠疫情蔓延,需要大量的消毒剂。84消毒液、过氧化氢溶液都是常用消毒剂,兴趣小组对两种消毒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1】取少量6%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发现有气泡产生,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气体,同学们_______ (填写实验操作和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产生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 。
【实验2】取少量84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
【查阅资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 NaClO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作反应物,NaClO与过氧化氢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猜想二:作_____ ,类似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MnO2的作用。
【实验探究】
(1)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_________ 。
(2)向锥形瓶中加入30mL84消毒液,注射器中吸入25mL过氧化氢溶液。
(3)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过氧化氢溶液,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见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收集气体的总体积/mL 140 280 365 X 375
①表中的数据X=________。
②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猜想一正确”,其依据是_______
_______ 。
【分析讨论】次氯酸钠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氯化钠和水。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
四、计算题。
24、碘元素对青少年的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是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如图是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计算:
(1)碘酸钾中钾、碘、氧3种元素的质量比。
(2)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至0.1%)。
(3)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单位:mg)。
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期中复习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16题)
1、根据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
A.②③化学性质相同
B.它们表示两种元素
C.①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离子
【答案】A
2、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包含关系: 并列关系: 交叉关系: 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B. 氧气与空气属于交叉关系
C.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属于包含关系
D.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答案】A
3、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就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下列有关打火机的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性质上看:丁烷具有可燃性
B.从变化上看:丁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
C.从组成上看: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从结构上看: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
【答案】B
4、在化学符号①NO2、 ②2CO、 ③Ca2+、 ④H2O2、 ⑤2OH-、⑥SO4中,关于数字“2”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⑤
C.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⑥
D.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④
【答案】B
5、世界卫生组织将某氧化物R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RO2的化学式为( )
A.CO2 B.ClO2 C.SO2 D.NO2
【答案】B
6、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NiFe2O4可作为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已知NiFe2O4中Fe为+3价,则Ni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答案】B
7、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分子运动速率快,原子运动速率慢
B.分子大,原子小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答案】C
8、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性质不一致的是( )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的特性
A 给篮球充气 分子间有间隔
B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分子是运动的
C 5mL酒精和5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10mL 分子是有质量的
D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A.A B.B C.C D.D
【答案】C
9、缺铁会引起贫血。符号“Fe”不能表示( )
A. 铁元素 B. 金属铁 C. 一个铁原子 D. 一个铁分子
【答案】D
10、尿素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化学式为CO(NH2)2。下列关于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O(NH2)2中含有的原子是(NH2)2
B.C、O、N、H四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1:1:4
C.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D.C、O、N、H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4:1
【答案】C
11、化学元素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缺铁易引发的疾病是( )
A.夜盲症 B.甲状腺肿大 C.贫血 D.骨质疏松
【答案】C
12、氢气和氧气可以发生反应,该反应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描述。
分析如图可知,在氢气燃烧过程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氢分子、氧分子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C.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答案】D
13、为了预防骨质疏松,应该补充的元素是( )
A. Ca B. I C. Zn D. Fe
【答案】A
14、2020年6月23日我国的北斗导航“收官之星”在西昌发射成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铷单质具有导电性 B.m的值是37,n的值是1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D.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2
【答案】D
15、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D.符号“O”可以代表一个氧原子
【答案】C
*16、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一定会引起改变的是( )
①元素的种类 ②化学性质 ③相对原子质量 ④粒子的电性 ⑤原子核
⑥电子层数 ⑦最外层电子数 ⑧核外电子总数
A.①③⑤ B.②④⑦⑧ C.②⑤ D.①⑤⑥
【答案】B
二、填空题。
17、2019年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150周年,联合国将今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一个完整体系。
(1)下图为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氟原子及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写出图中①代表的元素符号 ,镁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由氟和镁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氟化镁的化学式为 。
(3)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与镁原子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 (填序号)。
(4)已知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周期的序数相同,则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 周期。
【答案】(1)F; 金属; (2); (3)C; (4)三
18、(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2)在下表中填写相应的元素符号或名称:
元素名称 铁 铝 氯 氮 银 锰
元素符号 F
元素名称 碘 氧 碳 氢
元素符号 Ca S Si
【答案】(1)氧元素(或O)
(2)氟;Fe;Al;Cl;N;Ag;Mn;钙;硫;硅;I;O;C;H
19、填写表格。
化学符号 ①________ 2N ③________
名称或意义 磷元素 ②________ 3个过氧化氢分子
【答案】①P ②2个氮原子 ③3H2O2
20、用化学用语填空:
氢元素 ;2个铁原子 ;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 2个氮分子 ;钙离子 。
【答案】.H 2Fe O5 2N2 Ca2+
21、如图所示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依据该图示回答下列问题(不利用相对原子质量):
(1)从宏观的角度看甲烷和二氧化碳在组成上的相同点是: ;
(2)从微观的角度看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的相同点是: ;
(3)根据上述示意图,请从微观的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
。
【答案】(1)都含有碳元素;
(2):都含有氧原子;
(3)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
22、碘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图1是碘离子(I-)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x= ;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2)碘离子和图2中C相互作用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3)图2表示的粒子中,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填序号)
【答案】18;五;NaI;E
三、实验题。
23、今年暑假南京爆发新冠疫情,为了扼制新冠疫情蔓延,需要大量的消毒剂。84消毒液、过氧化氢溶液都是常用消毒剂,兴趣小组对两种消毒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1】取少量6%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发现有气泡产生,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气体,同学们_______ (填写实验操作和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产生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 。
【实验2】取少量84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
【查阅资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 NaClO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作反应物,NaClO与过氧化氢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猜想二:作_____ ,类似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MnO2的作用。
【实验探究】
(1)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_________ 。
(2)向锥形瓶中加入30mL84消毒液,注射器中吸入25mL过氧化氢溶液。
(3)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过氧化氢溶液,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见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收集气体的总体积/mL 140 280 365 X 375
①表中的数据X=________。
②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猜想一正确”,其依据是_______
_______ 。
【分析讨论】次氯酸钠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氯化钠和水。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
【答案】将带火星木条伸入瓶内,木条复燃 ( )
+1## 催化剂 检查装置气密性 370 如果是催化剂,则每次产生的氧气相同或第3次产生氧气的量变小,以后无氧气产生(合理即可)
四、计算题。
24、碘元素对青少年的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是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如图是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计算:
(1)碘酸钾中钾、碘、氧3种元素的质量比。
(2)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至0.1%)。
(3)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单位:mg)。
【答案】 (1)碘酸钾中钾、碘、氧3种元素的
质量比=39∶127∶(16×3)=39∶127∶48。
(2)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100%≈59.3%。
(3)每千克该食盐中含碘元素20 mg,每袋食盐为500 g,故每袋食盐含碘元素10 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