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4.1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1-03 21:0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教师姓名 课名 光的直线传播
学科 物理 章节 第四章第一节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时 第 1课时 课型 讲授课 年级 八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2)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领略色彩斑斓的光之美,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学习者分析 初二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充满好奇,动手能力较强。但刚学习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因此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还鉴于学生在小学的《科学》及生活经验中已获得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基本知识,所以这节课的重点我就放在通过实验探究来认识光的传播特点,让学生知道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
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教学难点: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 解决措施: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对复杂的现象进行分解和综合,使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循序渐进,很好的体现由浅入深,从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过程。同时多媒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变大为小、变小为大,还能变快为慢、变慢为快,灵活多变,运用自如,促使学生去思考。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强化感知,突破重点、难点。
五、运用的能力点 能力点1: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能力点2:A9学生信息道德培养 能力点3:A10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
六、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按照完整视频的时间点)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新课引入 0-1分50秒 教师引导 学生观察思考 1、生活中一些发光的物体图片。 2、演示用带有不同形状的小孔的纸板挡住太阳光在墙壁上都出现的圆形的光斑。 1、观看图片。 2、观察演示。 1通过观看视频和演示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光学的兴趣。
新课讲授 1分50秒-37分 学生掌握所学新课知识 了解光源,知道光源的分类。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学生观察、思考进而说出光的来源。 2.观察实验现象和视频。 以方便的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复习,强化记忆;充分利用媒体的可 控制性,促进课堂互动交流等。
训 练 与 反 馈 37分-44分 学生掌握知识 练习题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方便的把准备好的练习材料即时投放在屏幕上,甚至加入交互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节约了课堂时间。
六、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教师主要活动学生主要活动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1、新课引入1、生活中一些发光的物体图片。 2、演示用带有不同形状的小孔的纸板挡住太阳光在墙壁上都出现的圆形的光斑。 1、观看图片。 2、观察演示。1、通过观看视频和演示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光学的兴趣。2、人们怎样看见物体1、提问学生:我们靠什么看见这多彩的世界的呢? 2、请一位学生到讲台上,让她看着桌上的一件物体,用一张纸挡在他们之间,问这位同学,看见了吗?问其他同学看见了吗?为什么? 3、帮助学生解释人们看见物体的原因。1、观察活动,讨论解释人们看见物体的过程。1、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了解到人们看见物体的原因,纠正可能的错误认识。3、光源1、教师提问:光从哪里来呢? 2、给出常见的几种物体,请学生比较分析那是光源及光源有什么特点。 3、提示学生从光源的来历给常见的光源分类。1、学生观察、思考进而说出光的来源。比较分析常见的物体,找出光源的特点。比较常见光源的来历,尝试对光源简单分类。1、通过光的来源的分析能识别光源,通过对不同光源的比较分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4、光的传播1、教师用激光笔在墙壁上打个亮点,提示学生思考:光从激光笔发出是如何传播到墙面上的。 2、利用烟雾演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 3、播放视频《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4、组织学生探究光在水中和果冻中的传播特点。 5、用媒体展示光在不同中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6、用媒体展示光在不均匀的同种介质中传播情况。1、观察实验现象和视频。总结出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探究光在水中和果冻中的传播特点,并初步总结出光的传播特点。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总结出光沿直线传播的第一个条件。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总结出光沿直线传播的另一个条件。 1、通过实验的观察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2、通过经历探究光在空气、水和果冻中传播的实验过程,体会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的重要性。 3、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探究学习光现象的兴趣。 4、通过利用实验探究了解光的传播特点使学生体会了解到科学事实是检验科学结论的唯一标准。5、光线1、组织学生画出发光的电灯和从窗户传进来的阳光。 2、讲解光线的画法及意义。1、尝试画出发光的电灯和从窗户传进来的太阳光。1、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知道光线的作用及意义。6、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和自然现象1、组织学生排队。 2、演示一个物体影子的形成。请学生尝试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3、请一位学生演示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并尝试解释。 4、用动画演示小孔成像的情况并进行解释。1、观察排队的情况,尝试用光的直线传播进行解释。 2、观察影子的形成并尝试用光的直线传播进行解释。 3、观察日食和月食的演示并尝试解释。 4、尝试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太阳光为什么通过形状不同的小孔都成圆形的光斑。1、通过让学生尝试解释排队、影子的形成原因、日食和月食的原因、以及小孔成像的原因,体会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和自然中的应用。7、光的传播速度1、播放一度雷电的视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提问学生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为什么先看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 2、组织学生阅读71页光的传播速度课文内容。 3、给出声和光的对比表1、观看视频。 2、阅读课文内容。 3、比较声和光的特点。1、通过通过以上三个活动,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速度快的特点。 2、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8、小结一、知识 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二、方法 1、转换法:将看不见的现象体现出来 2、模型法学生归纳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注:此模板可另附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