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2.3 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小(第1课时)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层,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大气压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值
B.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帕
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D.大气压的地区差异引起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2.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B.将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
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易拉罐变瘪
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火箭升空过程不断喷射高温燃气
B.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C.医生推动活塞给病人注射药液
D.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入口中
4.一个杯子的口径为10厘米,装满水后用硬纸板盖好,然后倒过来,水并没有把纸板压下,其原因是( )
A.水对纸板的黏结作用力造成的
B.杯口对纸板的粘力造成的
C.大气对纸板的向上压力大于杯中水的重力
D.上面的说法都不正确
5.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手移开后塑料片不落下
B.小试管上升
C.去壳熟鸡蛋进入瓶内
D.杯口的纸片不下落
6.水银曲管气压计的构造如下图所示,被封闭的一端是真空的,开口的一端与大气相通。根据图中所示的数据,这时大气压强为 厘米水银柱。
7.用来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 ,常用的气压计有 和 两种。
二、中档题
8.如图所示,有甲、乙两支相同的试管。甲管装满水,乙管装一半水,用两张硬纸片分别盖住管口,用手轻轻地按住硬纸片,将两试管倒转过来,使管口向下,当放开按住纸片的手时,则( )
A.甲管内的水不流出,乙管内的水流出
B.甲管内的水流出,乙管内的水不流出
C.甲、乙两管内的水都不流出
D.甲、乙两管内的水都流出
9.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中,小柯认为:“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与大气压无关”。下列能帮助小柯改变这种想法的实验是( )
A.如图甲,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
B.如图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
C.如图丙,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
D.如图丁,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
10.在用注射器吸药水前,先将活塞向里推,将针头插入药液内,再向外拉活塞,这样管内气压比管外气压 , 使药水进入针管。
11.如图所示,(a)将杯中装满水,(b)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c)用手按住纸片倒置过来,放手后纸片 掉下来,杯子里的水 流出来,这表明 。如果将杯口转到(d)、(e)所示的位置,纸片 掉下来,杯子里的水 流出来,说明大气 。
12.图甲是一把阴阳壶,壶把上开有两孔,可同时盛装两种液体,图乙为该壶的结构示意图,使用时,若捂住甲孔,则倒出的是 液体,这是由于 的作用。
13.如图是某同学自制的气压计,瓶内装的是红色的水。
(1)制作时,瓶内的水 (填“要”或“不要”)装满。
(2)观察气压计时,就看细玻璃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当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时说明大气压变 (填“大”或“小”)。
(3)该同学将气压计从1楼拿到5楼的过程中,观察到管内水柱发生了变化,记录如下表。
楼层 1 2 3 4 5
管内与瓶内液面的高度差(厘米) 5 5.3 5.7 6 6.3
从表中数据可以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高而 。
三、拓展题
14.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p= 。
(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厘米2和2厘米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牛,实验时应选用 (填“甲”或“乙”)注射器,理由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一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05Pa;大气压的大小和高度有关,高度越高,气压越小;气流会从大气压高处向大气压低处运动,形成了风.
【解答】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值,故A错误;
B、一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Pa,故B错误;
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小,故C错误;
D、大气压的地区差异引起空气的流动,空气的流动形成风,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分析易拉罐变瘪的原因判断是否能体验大气压的存在而得出答案.
【解答】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与大气压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将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是因为受到水的压强很大,与大气压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地面给易拉罐一个很大的力,使易拉罐变形,与大气压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使里面的气压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变形,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大气压的利用一般都是在某处使气压降低,然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了某种效果.
【解答】A、火箭升空过程不断喷射高温燃气,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才使火箭得到向前的动力,故A不符合题意;
B、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医生向病人体内注射药液是利用了人的推力,与大气压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入口中,利用了大气压,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从分析纸片受到的压强情况入手,知道大气压托住了纸片以及杯中的水.
【解答】分析纸片的受力情况可知,水对纸片产生向下的压强,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强,大气对纸板的向上压力大于杯中水的重力,所以纸片不会落下.
故答案为C.
5.【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大气压强存在的证明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瓶吞鸡蛋实验、覆杯实验等.解答本题的关键要弄清楚大气压强和液体压强的联系和区别.
【解答】A、手移开后塑料片不下落,证明了液体压强的存在,与大气压无关,故A符合题意;
B、随着水的流出,小试管上升,是由于大气压作用的结果,与大气压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
C、去壳熟鸡蛋进入瓶内,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故C不符合题意;
D、杯口的纸片不下落,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答案】75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水银曲管气压计的原理是测水银柱到开口的一端液面的高度差,水银柱高85cm,液面高10cm,二者相减即可.
【解答】该气压计测得的大气压强为85cm-10cm=75cm.
7.【答案】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空盒气压计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气压计是用来测量大气压的,以及气压计的种类.
【解答】用来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常用的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空盒气压计.
8.【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一个标准大气压可支撑约10米高的水柱.
【解答】甲管装满水,倒过来后纸片受到向上的大气压大于向下的水对它的压强,故水不会流出;装一半水的乙试管,水面上方有空气,试管中空气的压强是一个大气压,倒过来后,纸片受到向上的一个大气压,向下的一个大气压和水柱产生的压强,向下的压强大于向上的压强,故纸片会掉落,水会流出.故答案为A.
9.【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不管杯口朝哪个方向,纸片都不会掉下,硬纸片在大气压力作用下不会掉下来;比较空气被抽出前后纸片所受气压的变化,结合现象可做出分析.
【解答】A、图甲中,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都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不能反驳小柯的想法,A不符合题意;
B、图乙中,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可证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不能反驳小柯的想法,B不符合题意;
C、图丙中,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杯子内外都有空气,无法说明大气是否存在向上的压强,不能反驳小柯的想法,不合题意;
D、图丁中,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说明没有空气时,没有了气压,也就无法托住水和纸片,这说明实验中纸片不掉落是因为受到大气压的作用,而不是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可反驳小柯的想法,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答案】小;大气压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注射器吸药液是大气压的利用;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它的压强就增大,体积增大它的压强就减小.
【解答】在用注射器吸药水前,先将活塞向里推,将针头插入药液内,再向外拉活塞,这样管内的气体体积增大,气压减小,比管外气压小,大气压使药水进入针管.
11.【答案】不会;不会;大气有向上的压强;不会;不会;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大气在各个方向上都会产生压强,不管杯口朝哪个方向,硬纸片在大气压力作用下不会掉下来.
【解答】如c图用手按住纸片倒置过来,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不会流出来,这说明了大气有向上的压强;而杯口转到d、e图纸片也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不会流出来,这说明了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故答案:不会;不会;大气有向上的压强;不会;不会;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12.【答案】乙;大气压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壶中水倒掉一部分后,空间增大,气体压强减小,当壶内外的压强差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壶中的水将倒不出来,因而在壶盖上打一小孔,与空气相通.
【解答】阴阳壶两个容器各有一个孔与与空气相通,使壶内外的气体压强始终相同,若捂住甲孔,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甲液体不会流出,而乙孔未捂住与空气相通,使壶内外的气体压强始终相同,乙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可流出来.故答案为:乙;大气压.
13.【答案】(1)不要
(2)小
(3)减小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制作水气压计时,要往玻璃瓶内吹气,增大气压,使液柱升高;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气压计从一楼移到五楼过程中,外界的大气压减小,使得管内水位升高、水柱高度增大.
【解答】(1)制作时,瓶内的水不要装满,目的使瓶内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使玻璃管内的水面高于瓶内的水面;(2)瓶内的气压等于大气压加上细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当瓶内气压不变,水柱上升,水柱的压强增大,所以大气压减小;(3)由表中的数据可知,高度越高,管内与瓶内液面的高度差越大,大气压越小.故答案为:(1)不要;(2)小;(3)减小.
14.【答案】(1)排尽筒内的空气,密封注射器
(2)FL/V
(3)偏小
(4)甲;拉动乙注射器所需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实验中要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这样在拉动活塞时,注射器内部会接近于真空,这样才能测出大气的压力;(2)用注射器测量大气压时,用到的公式是P=FS所以要分别测大气压力F和活塞的横截面积S.利用二力平衡可通过弹簧测力计测出大气压力,利用几何知识可得出活塞的面积S,便可求出大气压的值了;(3)注射器筒内有空气会使拉力变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若实验中摩擦较大,则测得的拉力F变大,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大;(4)根据拉动甲、乙两个注射器的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计算出标准大气压所需要的拉力即可选择
【解答】(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排尽筒内的空气,密封注射器;(2)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的压力刚好平衡,因此需要记录此时的示数;注射器是一个圆柱体形状,因此,应量出其刻度部分的长度,再读出空积V,得出活塞的面积S=,将测量结果代入压强公式得:P===;(3)如果筒内空气没有排尽,拉力的测量值会偏小,根据公式P=可知,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小;相反,如果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较大,拉力的测量值会偏大,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大;(4)因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当大气压约为100000Pa,当面积为2cm2,即0.0002m2时,由P=,可得F=PS=100000Pa×0.0002m2=20N,因为已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超过了测力计的量程,所以实验时应选用甲注射器,故理由是拉动乙注射器所需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故答案为:(1)排尽筒内的空气,密封注射器;(2);(3)偏小;(4)甲;拉动乙注射器所需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1 / 1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2.3 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小(第1课时)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层,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大气压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值
B.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帕
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D.大气压的地区差异引起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一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05Pa;大气压的大小和高度有关,高度越高,气压越小;气流会从大气压高处向大气压低处运动,形成了风.
【解答】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值,故A错误;
B、一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Pa,故B错误;
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小,故C错误;
D、大气压的地区差异引起空气的流动,空气的流动形成风,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B.将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
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易拉罐变瘪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分析易拉罐变瘪的原因判断是否能体验大气压的存在而得出答案.
【解答】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与大气压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将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是因为受到水的压强很大,与大气压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地面给易拉罐一个很大的力,使易拉罐变形,与大气压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使里面的气压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变形,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火箭升空过程不断喷射高温燃气
B.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C.医生推动活塞给病人注射药液
D.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入口中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大气压的利用一般都是在某处使气压降低,然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了某种效果.
【解答】A、火箭升空过程不断喷射高温燃气,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才使火箭得到向前的动力,故A不符合题意;
B、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医生向病人体内注射药液是利用了人的推力,与大气压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入口中,利用了大气压,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一个杯子的口径为10厘米,装满水后用硬纸板盖好,然后倒过来,水并没有把纸板压下,其原因是( )
A.水对纸板的黏结作用力造成的
B.杯口对纸板的粘力造成的
C.大气对纸板的向上压力大于杯中水的重力
D.上面的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从分析纸片受到的压强情况入手,知道大气压托住了纸片以及杯中的水.
【解答】分析纸片的受力情况可知,水对纸片产生向下的压强,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强,大气对纸板的向上压力大于杯中水的重力,所以纸片不会落下.
故答案为C.
5.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手移开后塑料片不落下
B.小试管上升
C.去壳熟鸡蛋进入瓶内
D.杯口的纸片不下落
【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大气压强存在的证明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瓶吞鸡蛋实验、覆杯实验等.解答本题的关键要弄清楚大气压强和液体压强的联系和区别.
【解答】A、手移开后塑料片不下落,证明了液体压强的存在,与大气压无关,故A符合题意;
B、随着水的流出,小试管上升,是由于大气压作用的结果,与大气压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
C、去壳熟鸡蛋进入瓶内,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故C不符合题意;
D、杯口的纸片不下落,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水银曲管气压计的构造如下图所示,被封闭的一端是真空的,开口的一端与大气相通。根据图中所示的数据,这时大气压强为 厘米水银柱。
【答案】75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水银曲管气压计的原理是测水银柱到开口的一端液面的高度差,水银柱高85cm,液面高10cm,二者相减即可.
【解答】该气压计测得的大气压强为85cm-10cm=75cm.
7.用来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 ,常用的气压计有 和 两种。
【答案】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空盒气压计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气压计是用来测量大气压的,以及气压计的种类.
【解答】用来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常用的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空盒气压计.
二、中档题
8.如图所示,有甲、乙两支相同的试管。甲管装满水,乙管装一半水,用两张硬纸片分别盖住管口,用手轻轻地按住硬纸片,将两试管倒转过来,使管口向下,当放开按住纸片的手时,则( )
A.甲管内的水不流出,乙管内的水流出
B.甲管内的水流出,乙管内的水不流出
C.甲、乙两管内的水都不流出
D.甲、乙两管内的水都流出
【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一个标准大气压可支撑约10米高的水柱.
【解答】甲管装满水,倒过来后纸片受到向上的大气压大于向下的水对它的压强,故水不会流出;装一半水的乙试管,水面上方有空气,试管中空气的压强是一个大气压,倒过来后,纸片受到向上的一个大气压,向下的一个大气压和水柱产生的压强,向下的压强大于向上的压强,故纸片会掉落,水会流出.故答案为A.
9.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中,小柯认为:“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与大气压无关”。下列能帮助小柯改变这种想法的实验是( )
A.如图甲,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
B.如图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
C.如图丙,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
D.如图丁,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不管杯口朝哪个方向,纸片都不会掉下,硬纸片在大气压力作用下不会掉下来;比较空气被抽出前后纸片所受气压的变化,结合现象可做出分析.
【解答】A、图甲中,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都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不能反驳小柯的想法,A不符合题意;
B、图乙中,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可证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不能反驳小柯的想法,B不符合题意;
C、图丙中,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杯子内外都有空气,无法说明大气是否存在向上的压强,不能反驳小柯的想法,不合题意;
D、图丁中,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说明没有空气时,没有了气压,也就无法托住水和纸片,这说明实验中纸片不掉落是因为受到大气压的作用,而不是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可反驳小柯的想法,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在用注射器吸药水前,先将活塞向里推,将针头插入药液内,再向外拉活塞,这样管内气压比管外气压 , 使药水进入针管。
【答案】小;大气压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注射器吸药液是大气压的利用;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它的压强就增大,体积增大它的压强就减小.
【解答】在用注射器吸药水前,先将活塞向里推,将针头插入药液内,再向外拉活塞,这样管内的气体体积增大,气压减小,比管外气压小,大气压使药水进入针管.
11.如图所示,(a)将杯中装满水,(b)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c)用手按住纸片倒置过来,放手后纸片 掉下来,杯子里的水 流出来,这表明 。如果将杯口转到(d)、(e)所示的位置,纸片 掉下来,杯子里的水 流出来,说明大气 。
【答案】不会;不会;大气有向上的压强;不会;不会;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大气在各个方向上都会产生压强,不管杯口朝哪个方向,硬纸片在大气压力作用下不会掉下来.
【解答】如c图用手按住纸片倒置过来,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不会流出来,这说明了大气有向上的压强;而杯口转到d、e图纸片也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不会流出来,这说明了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故答案:不会;不会;大气有向上的压强;不会;不会;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12.图甲是一把阴阳壶,壶把上开有两孔,可同时盛装两种液体,图乙为该壶的结构示意图,使用时,若捂住甲孔,则倒出的是 液体,这是由于 的作用。
【答案】乙;大气压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壶中水倒掉一部分后,空间增大,气体压强减小,当壶内外的压强差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壶中的水将倒不出来,因而在壶盖上打一小孔,与空气相通.
【解答】阴阳壶两个容器各有一个孔与与空气相通,使壶内外的气体压强始终相同,若捂住甲孔,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甲液体不会流出,而乙孔未捂住与空气相通,使壶内外的气体压强始终相同,乙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可流出来.故答案为:乙;大气压.
13.如图是某同学自制的气压计,瓶内装的是红色的水。
(1)制作时,瓶内的水 (填“要”或“不要”)装满。
(2)观察气压计时,就看细玻璃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当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时说明大气压变 (填“大”或“小”)。
(3)该同学将气压计从1楼拿到5楼的过程中,观察到管内水柱发生了变化,记录如下表。
楼层 1 2 3 4 5
管内与瓶内液面的高度差(厘米) 5 5.3 5.7 6 6.3
从表中数据可以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高而 。
【答案】(1)不要
(2)小
(3)减小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制作水气压计时,要往玻璃瓶内吹气,增大气压,使液柱升高;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气压计从一楼移到五楼过程中,外界的大气压减小,使得管内水位升高、水柱高度增大.
【解答】(1)制作时,瓶内的水不要装满,目的使瓶内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使玻璃管内的水面高于瓶内的水面;(2)瓶内的气压等于大气压加上细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当瓶内气压不变,水柱上升,水柱的压强增大,所以大气压减小;(3)由表中的数据可知,高度越高,管内与瓶内液面的高度差越大,大气压越小.故答案为:(1)不要;(2)小;(3)减小.
三、拓展题
14.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p= 。
(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厘米2和2厘米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牛,实验时应选用 (填“甲”或“乙”)注射器,理由是 。
【答案】(1)排尽筒内的空气,密封注射器
(2)FL/V
(3)偏小
(4)甲;拉动乙注射器所需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实验中要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这样在拉动活塞时,注射器内部会接近于真空,这样才能测出大气的压力;(2)用注射器测量大气压时,用到的公式是P=FS所以要分别测大气压力F和活塞的横截面积S.利用二力平衡可通过弹簧测力计测出大气压力,利用几何知识可得出活塞的面积S,便可求出大气压的值了;(3)注射器筒内有空气会使拉力变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若实验中摩擦较大,则测得的拉力F变大,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大;(4)根据拉动甲、乙两个注射器的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计算出标准大气压所需要的拉力即可选择
【解答】(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排尽筒内的空气,密封注射器;(2)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的压力刚好平衡,因此需要记录此时的示数;注射器是一个圆柱体形状,因此,应量出其刻度部分的长度,再读出空积V,得出活塞的面积S=,将测量结果代入压强公式得:P===;(3)如果筒内空气没有排尽,拉力的测量值会偏小,根据公式P=可知,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小;相反,如果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较大,拉力的测量值会偏大,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大;(4)因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当大气压约为100000Pa,当面积为2cm2,即0.0002m2时,由P=,可得F=PS=100000Pa×0.0002m2=20N,因为已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超过了测力计的量程,所以实验时应选用甲注射器,故理由是拉动乙注射器所需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故答案为:(1)排尽筒内的空气,密封注射器;(2);(3)偏小;(4)甲;拉动乙注射器所需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