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二节。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8日20:00,第19届杭州亚运会闭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隆重举行,至此,历时16天的杭州亚运会正式完美落幕。据此完成1~2题。
1.第19届杭州亚运会闭幕式开始时,纽约地区(74°W,41°N)地方时接近( )
A.7:00 B.10:00 C.12:00 D.16:00
2.第19届杭州亚运会举办期间,杭州( )
A.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B.日落时刻逐渐提前
C.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D.正午旗杆影子渐短
下图为我国东部平原某中学一栋六层教学楼的俯视图,阴影部分为三楼阳台,图中①②③④为该校地理兴趣小组设立的地理观测点。某晴天,该兴趣小组在图中④地观测到当天的日照时间约为5小时。据此完成3~4题。
3.该日,图中②地观测到的日照时间约为( )
A.8小时 B.10小时 C.12小时 D.14小时
4.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日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B.该日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
C.该日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9时 D.该日所处季节甘肃盛行西北风
苏门答腊岛西濒印度洋,东临南海,岛上火山、地震多发。下图示意苏门答腊岛及周边海域。据此完成5~7题。
5.苏门答腊岛位于( )
A.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消亡边界 B.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生长边界
C.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消亡边界 D.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生长边界
6.图示板块边界甲侧形成的宏观地形为( )
A.海沟 B.山脉 C.裂谷 D.海岭
7.苏门答腊岛上( )
A.多岩溶地貌 B.化学风化强烈 C.变质岩深厚 D.树叶多有蜡质层
某地质考察队对图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Y1、Y2、Y3、Y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在该水平面上Y2、Y3处取得相同的砂岩,Y1、Y4处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形成年代比砾岩晚。据此完成8~9题。
8.甲处属于( )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9.若在Y2处钻60m到达该水平面,则在Y4处钻至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 )
A.15m B.45m C.65m D.88m
新西兰南岛多山地,其中尖顶山和平顶山集中区有着明显的界线(见下图),尖顶山地势更高。在尖顶山范围内,西南部的山体形态更尖。据此完成10~11题。
10.目前,该岛平顶山一侧比尖顶山一侧( )
①相对高差小 ②侵蚀速率慢 ③抬升速率慢 ④地震频次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与该岛的西北部相比,该岛的西南部尖顶山形态更尖,主要取决于( )
A.流水侧蚀作用 B.冰川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流水下蚀作用
无风带是指无盛行风向、气流以垂直运动为主的地区。下图为某月无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所在地区此月盛行风向。据此完成12~14题。
12.该月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3.与甲无风带相比,乙无风带( )
A.对流运动更旺盛 B.多阴雨天气
C.由热力因素形成 D.多下沉气流
14.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丙地气温和降水状况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示意沿某经线所作的大气运动情况。据此完成15~16题。
15.下列四种气候类型中,其形成与P有关的是( )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 ②温带季风气候 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④地中海气候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6.在图示时段( )
A.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旱 B.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C.南极科考进入最佳时期 D.地中海地区高温多雨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图1为某日地球光照图,EDF是晨昏线,其中ED表示昏线。图2为某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图。
图1 图2
(1)此时,正值北半球的____________(节气),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2分)
(2)该日A地的昼长为____________小时,B地昼长为____________小时;此时与北京处在同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____________。(3分)
(3)图中C、D、E三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____;该日后一周内C地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如果在40°N一楼顶上安装如图2所示支架可调节的太阳能热水器,则该日集热板与楼顶的夹角α度数应是____________;若黄赤交角变成20°,则夹角α全年的调整幅度会变____________(填“大”或“小”)。(2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多奇峰峭壁。地质史上庐山曾经历过4次冰期,形成了一系列冰蚀地貌景观。庐山脚下的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其东岸甲地(见图)附近就有20多万亩沙丘,有“天漠”之称。下图为庐山、鄱阳湖区域图及地质剖面示意图。
(1)说出庐山的地貌名称,并分析其形成过程。(4分)
(2)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庐山多奇峰峭壁的原因。(4分)
(3)分析鄱阳湖东岸甲地“天漠”的成因。(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
(1)描述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形成过程。(4分)
(2)分析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6分)
(3)分析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4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纳拉伯平原地处澳大利亚南部,以亚热带草原植被为主,兼有稀疏灌木,石灰岩广布。纳拉伯平原大多数年份地表干燥,个别年份由于三圈环流异常,冬季降水量较大,地表湿润。尽管地表干燥、树木较少,但是纳拉伯平原很少出现沙尘暴。下图示意纳拉伯平原的位置。
(1)简述控制纳拉伯平原的气压带、风带的季节变化。(4分)
(2)分析纳拉伯平原地表干燥的主要原因。(6分)
(3)说明干燥的纳拉伯平原少有沙尘暴的条件。(4分)
酒泉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 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纽约位于西五区中央经线附近,其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13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原则,接近7:00。
2.B 由材料可知,第19届杭州亚运会举办时间为秋分日之后两周,此时,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位于南半球,杭州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昼短夜长且昼渐短,日落时刻逐渐提前,正午太阳高度减小,正午旗杆影子渐长。
3.B 该日,图中④地观测到当天的日照时间约为5小时,即从日出到正午时间是5小时,说明日出东南方向、昼长为10小时。故此时是冬半年,日落应是西南方向。图中②地位于南侧,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从日出到日落都能看到太阳,故观测到的日照时间约为10小时。
4.D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为冬半年,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地球在7月初时位于远日点附近;冬半年我国昼短夜长,日落时间早于北京时间18时,我国东部平原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无几;秋冬季节,甘肃地区盛行西北风。
5.C 结合六大板块的位置可知,苏门答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消亡边界。
6.A 图中板块边界为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消亡边界,甲侧为海洋板块一侧,形成的宏观地形为海沟;山脉位于大陆板块一侧;裂谷形成于大陆板块的生长边界;海岭形成于海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7.B 苏门答腊岛位于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多发,多火成岩,岩溶地貌即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石灰岩受溶蚀作用形成,故该岛岩溶地貌发育较少;苏门答腊岛位于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高温高湿,化学风化强烈;变质岩一般发育在岩石与岩浆接触的地方,厚度较小;热带雨林气候下多发育热带雨林,“树叶多有蜡质层”是地中海气候下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植被的主要特征。
8.A 由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甲地为河流,海拔低于160米,为山谷地形。根据材料信息“Y2、Y3处取得相同的砂岩,Y1、Y4处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形成年代比砾岩晚”,可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甲地为年代较晚的砂岩,两侧为年代较早的砾岩,为向斜构造。
9.D 由材料可知,Y1、Y2、Y3、Y4,钻孔至同一水平面,即Y2钻孔到达的海拔高度与Y4钻孔到达的海拔高度相同。Y2对应的地表高度为160~170m,Y2处该水平面的埋藏深度为60m,则Y2钻孔到达的海拔高度为100~110m,Y4钻孔到达的海拔高度也为100~110m,且Y4对应的地表高度为180~190m,计算可知,Y4处该水平面的埋藏深度为70~90m。
10.A 平顶山地势更低,山顶与山麓的相对高差更小,平均坡度更小,因此遭到侵蚀速率更慢,①②正确;平顶山地势更低不一定是因为目前抬升速率慢,可能是抬升开始晚,或者抬升次数少,③错误;该地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但地震频次与山的形态没有直接联系,④错误。
11.B 流水侧蚀作用一般指流水拓宽河床的作用,不会形成尖顶山;风力侵蚀多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强劲的地区;南岛西南部海岸线曲折深邃,推测为峡湾地貌。该地历史时期冰川广布,古冰川侵蚀作用强烈,导致山脉形成角峰、刃脊,尖顶山形态更尖;流水下蚀作用多塑造高山深谷,以V形谷为代表。
12.C 图中丙地位于南亚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此时盛行西南风,为北半球夏季,最可能是7月。
13.D 图中甲位于赤道附近,受热力因素影响形成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对流运动旺盛,多降水,形成赤道无风带;乙受动力因素影响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形成无风带。
14.D 丙地为热带季风气候,④气候类型全年高温,年降水量大,季节变化显著,为热带季风气候。
15.C 图中P气流为盛行西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地中海气候受盛行西风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所以与P气流有关,①④正确;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受季风环流影响,①③错误。
16.B 图中气压带、风带总体北移,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北半球夏季,我国东北地区高温多雨;南半球冬季,巴西高原进入早季,草木枯黄;南极地区科考进入最佳时期应该在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夏季,地中海地区炎热干燥。
17.(1)夏至(23°26′N,120°W)(2分)
(2)24 16 1/3(3分
(3)E、C、D 昼短夜长 昼渐长,夜渐短(3分)
(4)16°34′ 小(2分)
18.(1)块状山(断块山)。(2分)
形成过程:地壳运动使岩层断裂,形成断层,两侧岩块相对下降,中间岩块上升而形成庐山。(2分)
(2)庐山在地质史上经历了多次冰期,冰川对山体侵蚀作用强烈,且庐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充沛,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因而形成了奇峰峭壁。(4分)
(3)湖区周围多低山、丘陵,水土流失严重;雨季多暴雨,湖区大量泥沙堆积,枯水期湖内沙滩裸露;冬季风强劲,将湖盆内裸露的泥沙搬运至沿岸地区堆积,促成甲地沙丘的形成和发育。(6分)
19.(1)贺兰山东坡降水多,河流、沟谷发育众多,洪水期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经过多次洪水沉积,形成大片冲积扇。(4分)
(2)甲处山地相对高度较小,落差小,流速慢,河流搬运能力弱,搬运物质颗粒物较小;(3分)河流流程较长,颗粒物大的最先发生沉积,到达甲地沉积物颗粒较小。(3分)
(3)贺兰山东麓南坡地区山地相对高度大,河流流程短,流速快,侵蚀搬运能力强,导致该区域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部分土壤存留在砾石缝隙和下部,导致表层土层浅薄,耕地条件差,耕地较少。(4分,说法合理即可)
20.(1)当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每点2分,共4分)
(2)(多数时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夏季气温较高,蒸发旺盛;石灰岩广布,多岩溶裂隙,地表水易下渗。(每点2分,共6分)
(3)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石灰岩覆盖,土层浅薄,风蚀物源少;草原和灌木具有固沙作用,起沙阻力较大。(每点2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