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03 22:31:32

文档简介

大通县朔山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高二化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同种物质,液态的能量大于固态的,水凝结成冰的过程是放热过程,即△H<0;液态时的嫡大于固态时
的,水凝结成冰的过程是熵减小的过程,即△S0,D项正确
2.A工业生产中,要求反应速率快,转化率高,从反应速率方面考虑应选择高效催化剂,升高温度,从转化率
方面考虑应选择较高的压强,所以B、C、D都是工业生产氨气的适宜条件。
3.B溶液的导电性取决于电解质的强弱,电解质浓度的大小等因素,B项正确。
4D常温时K。=1×10,柠檬水pH=3,则c(H)=10mol·L,c(OH)=
c(H=1X
10-1mol·L1,D项正确。
5.C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A项错误;滴定管使用前要润洗,B项错误;滴定过程中眼睛观察锥形瓶中溶
液颜色的变化,D项错误。
6.A(H)=48×10-3×0.1mol=4.8×10-3mol,n(0H)=12×10-3×0.4mol=4.8×10-3mol,n(H)
=(OH),即HNO与KOH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A项正确。
7.BA是固体,反应过程浓度不变,不能作为表示反应速率的物质,A项错误: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
之比,B项正确:反应速率是指某一时段内的平均速率,不是某时刻的瞬时速率,C项错误:反应过程反应物
逐渐减少,所以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生成物逐渐增多,所以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D项错误。
8.C△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即一92.4kJ·mol1=EN-十3×436kJ·mol1一6×
391kJ·mol-1,解之得,EN=w=945.6kJ·mol1,C项正确。
9.BNH·HO二NH时十OH,向氨水中加入蒸馏水,该平衡正向移动,NH·HO的电离程度增大,
N的数目增多.A项.C项正确:加水稀释NH·0减小.B项错误配O指大,D项正确。
10.D将pH=2的CH COOH溶液稀释至原体积的10倍,pH<3,说明CH COOH未完全电离,能说明乙酸
是弱酸,A项不符合题意:常温下,测得0.01mol·L1的乙酸溶液的pH=4.6,c(H中)=10-t6mol·L1≠
0.01ol·L1,乙酸不完全电离,能说明乙酸是弱酸,B项不符合题意:相同条件下,等浓度的盐酸和乙酸
溶液的导电性:盐酸>乙酸溶液,自由离子浓度:盐酸>乙酸溶液,乙酸不完全电离,能说明乙酸是弱酸,
C项不符合题意:等体积,等pH的盐酸和乙酸溶液分别与同样大小的锌粒反应,因c(H+)相同,因此最初
产生氢气的速率相等,不能说明乙酸是弱酸,D项符合题意。
11.Cp1>p2,压强增大,平衡向生成NH的方向移动,NH的体积分数增大,A项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的转化率降低,B项错误;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
D项错误。
12.C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若平衡不移动,则M的浓度为1.0mol·L1,而实际M的浓度
为1.2mol·L1,说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a十bC项正确;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体积发生变化,密度也发生变化,D项错误。
【高二第二次阶段检测·化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42186Z大通县朔山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
高二化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鉴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題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
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固: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一第三章第二节。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钱塘江和钱江潮头是杭州2022年亚运会会徽的形象核心,冬季,江水凝结成冰的过程中,其
焓变和熵变正确的是
A.△H>0,△S0
B.△H0,△S>0
C.△H>0,△S>0
D.△H<0,△S0
2.工业生产氨气的适宜条件中不包括
A.用浓硫酸吸收产物
B.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C.温度为400-500℃
D.压强为1030MPa
3.下列溶液中,导电能力最强的是
A.1L0.1mol·L-1酷酸
B.0.1L0.1mol·L1H2SO4溶液
C.0.5L0.1mol·L1盐酸
D.2L0.1mol·L-1HPO4溶液
4.在常温下,柠檬水的pH=3,其中的c(OH)为
A.0.1mol·L1
B.1×10-3mol·L-1
C.1×10-3mol·L-1
D.1×10-1mol·L-
5.下列是关于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两次
B.直接向用蒸馏水洗净的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
C.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
D.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液面,直至滴定终点
【高二第二次阶段检测·化学第1页(共6页)】
242186Z
6.在48mL0.1mol·L-1HNO溶液中加入12mL0.4mol·L-1KOH溶液,所得溶液呈
A.中性
B.碱性
C.强酸性
D.弱酸性
7.已知在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A(s)十3B(g)三2C(g)十D(g),经2min,B的物质的量
减少0.6ol。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I.1·min1
B.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是3:2:1
C.在2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mol·L1·min1
D.前2min,vE(B)和v(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均逐渐增大
8.已知:N2(g)十3H2(g)-2NH(g)△H=-92.4kJ·mol-1。若断裂1molH-H、1mol
N一H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436kJ、391kJ,则断裂1molN=N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A.431 kJ
B.649 kJ
C.945.6kJ
D.869 kJ
9.向10L氨水中加入蒸馏水,将其稀释到1L后,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H·H2O的电离程度增大
B.c(NH·H2O)增大
C.NH的数目增多
c(NH)
D.cNi·,O增大
10.乙酸(CH COOH)是食醋的主要成分。下列实验事实不能证明CH COOH是弱酸的是
A.将pH=2的CH COOH溶液加水稀释至原体积的10倍,所得溶液的pH<3
B.常温下,测得0.01mol·L1的乙酸溶液的pH=4.6
C.相同条件下,等浓度的盐酸和乙酸溶液的导电性:盐酸>乙酸溶液
D.等体积、等H的盐酸和乙酸溶液分别与同样大小的锌粒反应,初始产生氢气的速率相等
11.对于可逆反应N2(g)+3H(g)一2NH(g)△H<0,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平衡体系增加
催化剂对平衡的
研究目的
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N2,对平衡的影响
影响
↑NH的体积分数
↑N:的转化率
个速率
↑混合气体总压强
P2
有催化剂
v正
图示
无催化剂
时间
温度
时间
时间
12.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aM(g)十bN(g)一cP(g)。平衡时测得M的浓
度为0.50mol·L11,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缩小到原来的2,再达平衡时,测得M的
浓度为1.2mol·L1。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a十b>c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N的转化率降低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高二第二次阶段检测·化学第2页(共6页)】
242186Z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