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春》

文档属性

名称 朱自清《春》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3-16 09:2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4张PPT。你知道古人笔下描写 春天的诗句吗? 赋得古草原离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不知细叶谁裁出,
万条垂下绿丝绦。
碧玉妆成一树高,
唐·贺知章
咏柳
清 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村 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
2.反复朗读,试有感情朗读展示。
3.感知课文中所表现的自然美。
4.了解写景散文的基本特点。
朱自清(1898
-1948)字佩弦,
号秋实,江苏扬
州人,现代著名
散文家、诗人、学者。
作者简介: 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品《背影》、《荷塘月色》、《绿》等。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曾任中学教师,后任清华大学
教授。
酝 酿 黄 晕 蓑 笠
嘹亮 应和 烘 托
宛转 欣欣然 静 默检测字词yùn niàngyùnsuō lìliáohè hōngwǎnxīnmò欣欣然:
朗润:
卖弄:
酝酿:
呼朋引伴:
舒活:
宛转:
花枝招展:
欢欢喜喜的样子。明朗润泽。有意显示、炫耀。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
的,越来越浓。舒展,活动。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同“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花枝迎风摆动,婀娜多姿。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听课文录音
1. 认真听课文录音,体会其中的情感,把握朗读的节奏。
2. 思考问题:
课文对“春”的描写可分成三个部分,请问是哪三个部分?
朗读节奏
解析: “∣”表示语意未尽而中途极短暂的停歇,“∣”表示略长些的停顿,“︵”表示前后语意连贯。
问题思考
课文对“春”的描写可分成三个部分,请问是哪三个部分?
理清线索
(一)盼春(总领全文,开启下文)(2)总绘春天(3)春草图(4)春花图(5)春风图(6)春雨图(7)迎春图(8)“新”(9)“美”(10)“力”(二)绘春(三)颂春结构严谨盼 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修辞手法和心情:
(1)反复——急切
(2)拟人——喜悦
一切景语皆情语
绘 春
(2)总绘春天(3)春草图(4)春花图(5)春风图(6)春雨图(7)迎春图 绘 春绘春—总汇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绘春 (第2-7段)  春草图  春花图绘春—春草图
文中的春草有什么特点呢?
嫩嫩的、绿绿的、满是的、软绵绵的
生机勃勃
春草之上的人有什么表现呢?
坐、躺、滚、踢、跑、捉
喜悦、高兴
绘春—春花图
品味一下课文描写春花的结构:
树上繁花 树中昆虫 树下野花 自上而下
眼前花儿争春 想象结果实 由实到虚
花的色彩 花的味道 色味结合
(红粉白)
全方位描绘春花的美
绘春—春风图
作者从哪些感觉来写春风?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触觉 和煦
泥土的气息、草味、花香 嗅觉 芳香
鸟鸣、流水、短笛 听觉 悦耳

运用各种感觉描绘春风和煦、芳香、悦耳
感觉: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
绘春—春雨图
作者抓住了春雨什么特点?
一下就是三两天 雨多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细密
(1)雨中的自然景物——树叶和小草;
(2)雨中的人间景象——行人和农民
渲染出“安静而和平”的气氛。
绘春—迎春图
人们迎春的特点:
多、忙、乐
由景及人,春到人欢,与开头呼应。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花草风雨人赞 春
像娃娃——“新”(万物复苏,新的生命的开始)像小姑娘——“美” (百花争艳,景色动人)像青年——“力”(春天充满活力)三个比喻依次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回顾线索
(一)盼春(总领全文,开启下文)(2)总绘春天(3)春草图(4)春花图(5)春风图(6)春雨图(7)迎春图(8)“新”(9)“美”(10)“力”(二)绘春(三)颂春小组讨论
(1)找出比喻句
(2)找出拟人句
(3)找出排比句
(4)找出叠词
(5) 找出其他修辞句
修辞分析:比喻句
1、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2、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3、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4、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修辞分析:拟人句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2、一切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3、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4、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5、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6、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修辞分析:拟人句7、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9、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8、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修辞分析:排比句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2、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4、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5、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叠 词
娃娃欣欣然偷偷嫩嫩绿绿轻悄悄软绵绵嗡嗡星星微微一点点慢慢稀稀疏疏渐渐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语言分析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偷偷地:生动形象地写出小草不知不觉生长的情态。钻:生动形象地表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突出春草的清新、可爱,表现作者对春天的热爱。“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写出了春花争春比美、竟相开放、互不相让的动态。“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 桃儿、杏儿、梨儿”想象,由实写到虚写,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实。 “甜”从味觉上写出了花的香味儿。 语言分析“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闹”字不仅有嗡嗡的声响,而且呈现出一派喧腾的景象。
侧面衬托出春花的竟相开放,万紫千红,香味 浓郁。 “野花遍地是:……还眨呀眨的。”比喻、拟人。不但 写出了野花之多,还描绘出野花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明丽色彩。语言分析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表现了春风轻柔、和煦的特点。
拟人化的手法,更增添了亲切、温馨的气氛。
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可见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深。“雨是最寻常的······可别恼。”
“可别恼”口语化,让人倍感亲切。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比喻、拟人,写出春雨的细、密、多的特点。“斜织”“薄烟”形象的写出了轻盈、迷蒙的特点。渲染了春雨的轻柔、湿润。“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写出雨中植物新而亮的特点,“逼你的眼”突出草之青,激发读者的想象。
“傍晚的时候······在雨里静默着。”
这三句将视线由植物转到人,从白天写到傍晚。动静结合,有动景,有静景。
“静默”一词最妙,运用拟人修辞,烘托出春雨中安静和平的气氛,营造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结构分析
一、观察细致,特征突出。要写好景物,就必须观察细致。结构分析
二、结构严谨,顺序明晰。 作者按照提示主题和抒情的需要,一共展现了五个画面,层次井然,思路清晰,安排有序。结构分析
三、语言生动,流畅优美。 大量运用精彩的比喻句、拟人句和排比句,形象生动地描绘景物特征,抒发内心感情。 遣词造句优雅和谐。大量运用短语、短句和叠词,结构整齐、匀称,音韵和谐、优美。节奏轻盈、活泼。写景散文的基本特点
1、抓住景物在特定季节、特定地点的特有现象进行描绘,使特征突出。4、“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感情。2、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3、写景散文的文笔优美精彩。特征突出顺序明晰语言优美情景交融写景散文的基本特点
一、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二、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听觉、
触觉等;三、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如从高到低、
从近到远等;四、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如何写景
春日
宋 ·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描绘春天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唐·杜甫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 ·谢灵运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 ·赵嘏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 ——唐·令狐楚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杜甫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宋·秦观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宋·黄庭坚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