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冈县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设计中的“和而不同”思想,是指在充分追求满足内在可用性与良好的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化、多领域化、多民族化的富有广度与深度的设计内涵与思想。“和”是指设计的基本原则要高度统一:设计的便捷性、可用性、易用性,设计所传递的美感,表达的人文关怀。这些作为设计所存在的普遍原则,都要作为任何一项设计的基本属性。强加中国元素、民族传统于作品之上,使设计泛于表面化、流于形式化,使文化与实际产生割裂感,这样的产品用户是不会买单的。
设计中的“不同”是指中国本土设计师在设计与借鉴外来设计的过程中,亦不能抛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中国人的基本心理特点、民族情感与文化传承,一味地追求与国际接轨,与国际齐平,追求去装饰化、简洁化。设计师作为产品的创造者与改进者,要起到引导作用,对大众的功能需求、精神体验和文化层面的审美都要一一满足,要负起责任,起到民族文化宣传与普及的传道者的作用,借由设计传播中国文化,发掘中国传统设计之美。
当下,一些中国品牌在设计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产品设计思路与表达,充分诠释了“和而不同”的设计思想。中国汽车品牌吉利旗下多款畅销车型都采用了回纹装饰作为家族式前脸设计的标志元素。这一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纹饰,是古人在观察池塘涟漪、回波荡漾时受到的启发,经过艺术抽象化描绘出的一种纹饰,非常具有中国古典韵律与美感。中国本土运动服饰品牌李宁,最新带来的一系列服饰产品大胆运用复古元素,引入怀旧气息,将中国传统领奖服的红黄二色融入其中,并采用宋体“中国制造”的方块字作为设计,点睛元素,搭配现代化的剪裁与板式设计,既彰显中国元素,又非常实用简洁,其品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这些品牌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灵活运用“和而不同”的设计思想,兼顾设计本身与中国文化,使二者有机结合,在做好设计的同时打造品牌文化,既获得了市场与消费者的认可,也拓宽了中国设计的思路与理念,非常值得参考与借鉴。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未来的中国产品设计,应该是既有鲜明特色的中国文化特征表达,又在世界环境下普遍实用、好用的:是一种创新设计,是设计思想与策略上的创新;亦是一种改良设计,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再表达;更是一种民族设计,旗帜鲜明地开拓属于中国的特色设计之路。
(摘编自朱勉《中国品牌设计的“和而不同”》)
材料二:
跨界融合,让不少品牌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消费品概念,融入了时尚元素,凸显了文化内涵。当报纸的墨印上服饰,“报款”服装成“爆款”;当故宫的美助力妆容,古典美与现代美交融碰撞……近年来,不少中国品牌拓宽品牌维度、提升融合能力,以全新面貌走进大众视野,翻开了“国潮”风尚新的一页。既独特又有价值、既实用又有创意的产品,赢得了新生代消费群体的青睐,实现了品牌口碑的提升,也有助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从这个意义上说,融合力也是品牌竞争力。
围绕融合发展的思路,很多中国品牌开启了探索之路。比如,一些品牌通过主题直播、线上带货、文创联名等方式,拓宽品牌营销场景;一些品牌致力于乡村振兴,推动生产销售资源下沉,在特色产业领域打造消费新品类;一些品牌擦亮文化底色,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博消费领域打开新蓝海。无论是拥抱直播经济、助力农民增收,还是增强文化赋能、加速品牌融合,只有更好满足人们多元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才能持续引领消费新潮流,与消费者一道激活品牌价值、共创美好生活。
融合是品牌的创新表达,品质是品牌的正身之本。品牌的价值,会直接呈现在商品质量上。融合发展,不能只在包装、营销上做表面功夫,也不能盲目追赶潮流粗制滥造,更不能罔顾知识产权“山寨”抄袭。产品质量好不好、性价比高不高,需要用品质说话。对品牌创新而言,既要找到符合产品定位和消费趋势的融合发展之路,又要以产品质量与市场反馈来检验融合效果。从制造到创造、从质量到品质、从融合到创新,中国品牌是精心培育出来的,最终要靠实力铸就。只有深度开掘品质的“金矿”,提供更好产品、更好服务、更好体验,才能不断拓展中国品牌的深度和广度。
中国品牌,应成为中国一张亮丽的名片。持续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不断擦亮中国品牌、点亮幸福生活,让“国货发光”、让美好发声,必能在中国品牌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摘编自梁言品《融合是品牌的创新表达 品质是品牌的立身之本》)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而不同”的理念应用于设计中,既要求设计遵循便捷性等基本原则,又不能不顾中国国情而过度追求设计的国际化。
B.吉利采用古代回纹装饰,李宁使用方块字并融入红黄两色,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设计原则中的“不同”。
C.融合力也是品牌的竞争力,因为某一品牌在跨界融合后,其产品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都变得更大,其口碑也能得以提升。
D.品牌融合并非可以随意为之,需要考虑产品的定位和人们的消费发展趋势,还必须持续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的反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品牌设计时,设计者做到让中国元素、民族传统等自然地融人其中,提升该品牌设计的内涵,这样的品牌更能赢得市场。
B.“和而不同”的设计理念,以注重实用功能为基础,更适应国人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情感,这不属于中西方文化的对立。
C.无论是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还是走乡村振兴的路子,抑或是打文化牌,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都应是跨界融合的前提。
D.品牌的创新表达一要注重产品的内在质量,不粗制滥造,二要有自己的独立知识产权,不必在意产品外包装等形式上的工作。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国潮护肤品牌皙西子将独家联名敦煌艺术馆,将敦煌艺术馆的4700幅绝美壁画全部收录至品牌设计创作库当中,用作品牌包装和产品设计。
B.保兰德集团(内蒙古)从东方锦囊获取设计灵感,采用独特的方圆造型和留白设计,推出的系列女包,支撑起了国人对东方智慧的思考。
C.京东由以往“卖书”的角色,反常规变化为“买书”者,并联合著名作家余华等发起“回收一本‘买而不看’的书”的活动。
D.中华老字号“老舍茶馆”在深刻理解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挖掘老字号的文化内涵、品牌个性,设计新LOGO,全方位解读品牌核心价值。
4.中华老字号冠生园宣布携手知名国货品牌“美加净”,联名推出跨界新品——“大白兔奶糖味”润唇膏。产品注重品牌设计和质量,深受消费者青睐,而“冠生园”“美加净”两个老字号也得以创新发展,实现华丽转型。请结合材料二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5.从两则材料看,中国品牌应当怎样在国际上打造自己的亮丽名片?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生龙活虎
揭方晓
西柳镇在小县东北角,再走两步就出县境了。尽管这样,离县城其实也不算远,开车就一脚油门的事,40来分钟便可到达。不过,这西柳镇却有些怪怪的。
怪在哪里呢?西柳镇人兴嗦下午粉,一边大口嗦着新鲜的水粉,一边大口喝着浑浊的土制水酒。老陈头就是这嗦粉大军中最野性、最粗犷的那位。
别人嗦粉,用碗,或是用大碗,他却用盆。下午两点刚过,老陈头就端着饭盆来到街上水粉店,抢吃头锅水粉。他说,头锅水粉汤清粉筋道,是最好的下酒佐料。待大团水粉“哗”地倒入盆中,伴随着店家惊讶并且心疼的表情,他抖开硕大的调羹,狠狠地挖了三五勺鲜红的剁椒扔进盆里,又抡起那排瓶瓶罐罐调味品,挥挥洒洒、排山倒海般倾入盆里,一通犁田开浪般的搅拌,热腾腾、红通通、亮汪汪的凉拌水粉就大功告成。
一筷子下去,风卷残云,大半盆水粉顺着喉咙进入老陈头胃里。他又随手在腰间摸出一斑驳酒壶,拔出塞子,一抬手,一仰脖,水酒如流,激荡而出,银剑一般、水龙一般,冲着老陈头喉咙而去,好似全无阻碍,“哗啦啦”的声响还在,酒却已经涓滴不剩。老陈头一抹嘴,收筷、洗盆,方才心满意足而去。
小县是江南小县,百姓大多温润婉约,而同属一县的西柳镇,百姓却如此格格不入。对此,也多了些这样的对话。
“你酒量好?敢去西柳镇拼酒不?”问者不屑。
“这个,这个,委实不敢!”答者心虚。
“你莫这般好打斗,有本事去西柳镇耍耍!”问者拍案而起。
“我才不去咧,你管得着不?”答者撒赖。
“你这泼皮,敢去西柳镇横着走不?”问者简直是挑衅了。
“你莫吓我,我怕啥?”答者故作轻松。
当年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一支来自广西的太平军在西柳镇驻扎。后来太平天国兵败,这支部队并没做鸟兽散,而是脱下战袍,卸下盔甲,铸剑为犁成为农民,世代居住于此,耕作于此。当然,这只是民间考证,官方并没有认可。
那年,老陈头的儿子财运亨通,在县城买房定居,老陈头高兴了好久,有强烈的出人头地之感,水粉嗦得更顺溜了,水酒喝得更洒脱了。不几年,孙子出生,老陈头在神龛上那一溜列祖列宗面前终于挺起了胸,水粉嗦得更加大开大合,水酒喝得更加翻江倒海。孙子才几个月大,儿媳单位催着去上班,带小孩的重任自然落到老陈头肩上。没办法,老陈头来到县城儿子家里,担负起照看孙子的重任。
起初倒还好,吃喝拉撒一切正常,还有丝丝新鲜感。没几天,老陈头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浑身不得劲,好似精气神都散去了,脊梁骨也塌了。有时坐那儿好好的,突然间就抓耳挠腮;有时走得好好的,突然间就捶胸顿足。儿子、儿媳带他到医院从头检查到脚,从皮检查到骨,都好好的,健康着呢,便小心翼翼、认认真真地问老陈头:“爹啊,您这到底是怎么了啊?吃穿没亏着您吧,莫吓着我们。”
老陈头嗫嚅了好久,说:“我,我想嗦粉。”
儿子乐了:“嗦呗,这大街小巷的,水粉店成百上千,哪容不下您啊。钱您也放开了花,咱不缺这个。”
“我,我,我想嗦西柳镇的水粉。”老陈头躲着儿子的眼睛,蚊蝇般低低地发着声。
儿子实在想不通,又担心老陈头憋坏了,开着车将他送回西柳镇。其时,正是下午两点,病恹恹的老陈头一下车,立马精神起来,抄起饭盆,精神抖擞地朝着水粉店跑去,凉拌水粉,嗦粉,喝水酒,生龙活虎着呢。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柳镇地处江南,当地百姓却酒量大、好打斗,这与江南温润婉约的民风格格不入,这不由让人感到好奇。
B.作为西柳镇嗦粉大军的一员,老陈用盆嗦粉,准时到街上水粉店抢吃头道水粉。看着他凉拌水粉,店家既惊讶又心疼。
C.儿子财运亨通、孙子呱呱坠地,都让老陈头心里倍感骄傲,因为孙子没人照料,老陈头只好搬到县城和儿子同住。
D.老陈头为了能回西柳镇嗦粉,故意装作举止怪异。儿子和儿媳带他去医院检查却没有任何问题,这引起了他们的怀疑。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略写老陈头在城里的情形,详写了他回到西柳镇后的嗦粉场景,情节安排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B.“犁田开浪般的搅拌”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老陈头凉拌水粉时大开大合的气势,极具感染力。
C.小说语言经过精心锤炼,生动形象、饱含热情,将老陈头嗦粉的场景描绘得生动逼真,仿佛能重现在读者的眼前。
D.小说结尾写老陈头回到西柳镇嗦粉后变得生龙活虎,与其在城里生活没有精气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丰富了小说的内涵。
8.小说插叙了太平天国时期的事,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9.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请列举两处并作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恢字弘达。幼聪颖,年七岁,能通《孝经》《论语》义,发擿无所遗。既长,美风表,涉猎史籍。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宣武之难,逃在京师。高祖义兵至,恢于新林奉迎,以为辅国将军。建康平,还为冠军将军、右卫将军。天监元年,为侍中、前将军。二年,出为使持节、征虏将军。四年,改授后将军、郢州刺史,持节如故。义兵初,郢城内疾疫死者甚多,不及藏殡,及恢下车,遽命埋掩。又遣四使巡行州部,境内大治。十三年,迁散骑常侍、益州刺史,使持节如故,便道之镇。成都去新城五百里,陆路往来,悉订私马,百姓患焉,累政不能改。恢乃市马千匹,以付所订之家,资其骑乘,有用则以次发之,百姓赖焉。普通五年,进号骠骑大将军。七年九月,薨,时年五十一。遣中书舍人刘显护丧事。恢有孝性,初镇蜀,所生费太妃犹停都,后于都下不豫,恢未之知,一夜忽梦还侍疾,既觉忧遑,便废寝食。俄而都信至,太妃已瘳。后又目有疾,久废视瞻,有北渡道人慧龙得治眼术,恢请之。既至,空中忽见圣僧,及慧龙下针,豁然开朗,咸谓精诚所致。恢性通恕,轻财好施,凡历四州,所得俸禄随而散之。在荆州,常从容问宾僚曰:“中山好酒,赵王好吏,二者孰愈?”众未有对者。顾谓长史萧琛曰:“汉时王侯,藩屏而已,视事亲民,自有其职。中山听乐,可得任性:彭祖代吏,近于侵官。今之王侯,不守藩国,当佐天予临民,清白其优乎!”坐宾咸服。
(节选自《梁书·萧恢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
B.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
C.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
D.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义兵,指起义的或为正义而战的军队,犹义师;也指以恢复被推翻的王朝为宗旨而组织起来的军队。
B.出,一般指京官正常外调,而《琵琶行(并序)》“予出官二年”中的“出”则是指因罪贬谪。
C.藩,有屏障的意思,古代封建王朝用诸侯国来保护王室,所以称诸侯的封国为“藩国”。
D.中书,当时所施行的三省六部制中“中书省”的简称,舍人是其主要官员的官职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恢聪颖好学,深受朝廷赏识。他童年就通晓一些儒家著作,并善于解说疑难,长大后又涉猎史书;后来遭逢乱世,走上仕途,得到了明帝和高祖的重用。
B.萧恢谈古论今,富有政治眼光。他在荆州时曾表示,汉朝的王侯应当帮助天子治理百姓;现在的王侯情况不同,更应当注重保持自身清白廉洁的品行。
C.萧恢倾心为民,治政卓有成效。他刚到郢州就命人及时埋葬病死者的尸体,并派使者巡察辖区;在益州又巧妙化解了官府与百姓在交通方面的矛盾,百姓因此得利。
D.萧恢恪守孝道,乐于救济他人。人们都认为,正是因为他的真诚感动上天,其母亲的眼疾才得以治好;他担任过四州刺史,所得的俸禄常常用于行善施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陆路往来,悉订私马,百姓患焉,累政不能改。
(2)既觉忧遑,便废寝食。俄而都信至,太妃已瘳。
14.萧恢是如何解决官府肆意征用百姓马匹的问题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6题。
雁门胡人歌
崔颢
高山代郡①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②猎秋田。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注】①代郡,这里指雁门。②代马,骏马的名称,产于古代漠北。
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不仅交代了雁门郡内山势的高峻,还写出了雁门胡人居住地与燕国相接,靠近边地的位置特点。
B.颔联生动摹写了雁门胡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形象再现了边地少数民族好勇尚武,粗犷豪迈的精神面貌。
C.全诗运用虚实相生的写法,既有“野火烧山”和“雨湿孤峰”的自然之景,也有“时时醉向酒家眠”的想象之景。
D.作者在诗中既写出了边地民族飞鹰走马、游猎塞上的独特生活场景,又写出了他们好酒安时的生活习惯。
16.诗歌的尾联传递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内容做简要评价。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 , ”。
(2)白居易《琵琶行》中,由琵琶声想到珠玉声,写出了乐声的浊重与清脆的两句是“ , ”。
(3)杜甫在《登高》中的“ , ”,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传统艺术包含着____________的民族精神密码,并以高度审美化的方式呈现,成为吸引当代年轻人的重要原因。年轻人爱上传统艺术,_________________出时代的文化风貌。与“国风”“国潮”的兴起一样,传统艺术在青年群体中走红,体现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东方美学”不但激发出青少年心中强烈的爱国情绪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使他们产生了更强烈的文化自信,成为引人注目的时尚符号。同时,欣赏______________的传统艺术是有门槛的,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和审美水平,这也促使青少年更加注重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不少孩子从小就接受艺术熏陶。相关部门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也非常重视,不断加大投入,比如持续推进“戏曲进校园”等项目,引导他们走进传统文化,__________________传统艺术之精、之美。在这一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 )。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源远流长 反射 巧妙绝伦 领会
B.源远流长 折射 精妙绝伦 领略
C.渊源流长 反射 精妙绝伦 领会
D.渊源流长 折射 巧妙绝伦 领略
19.在文中括号处补写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能够总结上文,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不超过30个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二月里一个平淡宁静的早晨,春寒料峭,街巷里了山起卖罐罐儿馍的梆子声。马驹和骡驹听见梆子声就欢叫起来,拽着奶奶的衣襟从上房里屋走出立 白赵氏被两个孙子拽得赳赳趄趄,脸上却洋溢着慈祥温厚的笑容。两只手在衣襟下掏着铜子和底钱。嘉轩跷出厦屋门槛,在院庭里挡住了婆孙三人的去路:“妈,从今日往后,给他俩的偏食断了去。”白赵氏慈和的脸顿时沉阴下来,瞅着儿子,显然是意料不及而愣住了。嘉轩解释说:“不该再吆偏食了,他俩大了。人说‘财东家惯骤马,穷汉家惯娃娃’。咱们家是骡马、娃娃都不兴娇惯。”白叔氏似有所悟,脸上泛出活色来,低头看看偎贴在腰上的两颗可爱的脑袋,扬起脸对儿子说:“今儿个算是尾巴巴一回。”嘉轩仍然不改口:“当断就断。算了,就从今儿个断起。”白赵氏把已经码到手心的铜子和麻钱又塞进大襟底下的口袋,愠怒地转过身去:“①你的心真硬!”马驹和骡驹窝火委屈得哭丧着脸,被奶奶拽着手怏怏地往上房里屋走去。
街巷里的梆子声更加频繁地敲响,干散清脆的吆喝声也愈加洪亮:“罐罐儿馍——兔儿馍——石榴儿馍——卖咧——”仙草从织布机上转过头说:“你去把那个卖馍客撵走,甭叫他对着门楼子吆喝了,引逗得娃们尽哭。”嘉轩反而笑说:“人家在街巷里吆喝,又没有钻到咱们院子里来吆喝,凭啥撵人家?吆喝着好,吆喝得马驹骡驹听见卖馍卖糖的梆子铃鼓响,就跟听见卖辣子的吆喝一样就好了。”仙草咬着嘴唇重复一遍婆婆的话:“②你真心硬!”
(节选自陈忠实《白鹿原》)
20.“今儿个算是尾巴巴一回”的意思与“今儿个算是最后一回”的意思相同,文中的说法好在哪里?试作分析。
21.请结合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效果。
22.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意思类似而又有细微的差别,请结合其中加点的“真”字分析两个句子表意的不同。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黄河犹如一条脊背穹起、天马行空的巨龙,从世界屋脊腾起,途经巴颜喀拉山、祁连山、太行山、华山等大山的阻拦,却奔流不息,创作出沿岸无数的名胜古迹;黄河经过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等9个省的漫长历程,经九曲十八弯,流入渤海,却汇聚百川,孕育出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标准答案
1.C 2.D 3.C 4.①这一现象是中华老字号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消费品概念,紧跟时代步伐,融入时尚元素,提升品牌竞争力的具体表现。
②融合过程中注重品牌的设计和产品质量,才能让消费者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能不断拓展中国品牌的深度和广度。 5.①品牌设计时要遵循中国传统的“和而不同”设计理念,表达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
②满足世界环境下大众的功能需求和审美需要,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之美。
③拓宽品牌维度,加强跨界融合,不断满足人们多元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
④以实力铸就品牌的品质,持续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及体验。
6.D 7.A 8.①交代了西柳镇祖先的由来,解释西柳镇为何有着与江南当地格格不入的彪悍民风。②丰富了小说内容,增加了西柳镇的传奇色彩。 9.①写老陈头嗦粉,运用动作描写,通过“抖”“挖”“扔”“抡”“倾”等动作,写出了老陈头拌粉时的豪放与麻利。②写老陈头喝酒, “摸出”“拔出”“抬手”“仰脖”及“抹”“收”“洗”的一系列动作,同样是运用动作的细节描写,将陈老头喝酒动作的熟练与潇洒生动的展现出来,将这位太平军后代的豪放性格特点展现无疑。
10.A 11.D 12.B 13.(1)陆路往返,(官府)全部征用私人马匹,百姓视为祸害,历任刺史不能改变。(2)醒后感到忧愁惶恐,于是寝食难安。不久都城使者到了,说是太妃已经痊愈。 14.①购买一千匹马,交付所征用的人家,平时由百姓骑乘、管理。②官府可以随时征用,既解决了官府的交通问题,又让百姓得利。
15.C 16.①表达了对饱受战争之苦的边地百姓的关切和同情。②表达了民族间相安无事,百姓尽情享受安宁生活的向往和赞美。③借边地安宁,民族和睦,百姓生活安闲从容等内容,含蓄地表达了凝重的反战主题。④体现出对胡人的关注,表达了不能因为战争把胡人与汉人对立起来的民族观,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17.(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2)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18.B 19.不仅有着更高的艺术素养,而且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0.①“尾巴巴”体现比喻的修辞,表达更为生动形象。
②“尾巴巴”运用叠词,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格外亲切,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21.①句中破折号所起的作用是“表示语音的延长”。
②几个破折号连用,生动地再现了生意人悠扬婉转的吆喝声,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22.①第①句中的“真”修饰“硬”,表示“的确、实在”,突出“硬”的情况与程度。
②第②句中的“真”修饰“心硬”,表示“确实”,突出“你心硬”的事实,认可并强调了之前婆婆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