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蒙古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4 07:2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内蒙古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
语文考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何谓“元宇宙”?简单说,就是通过人体感知技术和数字互联网的结合,让人们以身心融入的方式,沉浸在虚拟现实情境中的一种数字化空间。
未来,元宇宙有可能会在艺术活动的领域创生哪些美学景观?以前是接受者外在地观看或阅读艺术作品,现在是每个人都以身心沉浸的方式进入艺术活动之中;以前是艺术家执行自己的美学意志,现在是接受者行使自己的美学权力;以前是作品作用于人的视听器官,现在是感知技术令一个人的身体完全沉浸在艺术作品之中,乃至于不通过视觉和知觉也可以看到、不经由耳朵也可以听见——感知技术直接作用于大脑神经;以前的艺术文本鼓励接受者忘记身体,保持观察的视角,现在则要求每个人放弃观察视角,整个身心融入虚拟景观中。
元宇宙会给艺术创造出什么意义?波尔特提到,虚拟现实使用的是感知媒介而非符号媒介,所以,“感知逻辑”而不是“观照逻辑”才是元宇宙叙事的核心。显然,“元宇宙”可以颠倒艺术和人的传统关系,彻底改造艺术活动的旧的规则、形态、理论和评价方式。更有意思的是,元宇宙允许任何人在其中建立自己的人生,所以,“宏大故事”的时代将会逐渐终结,而“小故事”时代将会开启。元宇宙将会是各种人、各种欲望和各种故事自然交织形成的“虚拟现实叙事空间”。
元宇宙的发展,会给当前的艺术带来哪些可见的新变?
第一,“平行现实”型艺术的出现。“元宇宙”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科幻小说《雪崩》中。作者想象了这样一种情形:电脑通过激光识别人的大脑,从而构建或者说是呈现出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真实世界,也就是元宇宙。当前,诸如《盗梦空间》《头号玩家》等都展示了平行宇宙故事的魅力,但是,这些平行世界的故事都是作家臆造的。未来,元宇宙的开发和使用会创造出各种意想不到的真正的平行世界的故事:婚姻、死亡、重生、穿越、权力争夺与阴谋背叛……元宇宙的虚拟现实允许人们把单一的人生变成多次使用的故事,这不再是通过个人臆想实现的故事,而是真实的人类在“虚拟现实空间”里通过“遭遇”实现的故事。
第二,“元宇宙化创作”的自觉和繁盛。目前,元宇宙尚处在理念阶段,但是,通过自己的作品人物和社会生活的“创生”,创造一个元宇宙化的世界,开始成为艺术家的自觉。
第三,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开拓了一种“沉浸艺术”。如今,越来越多的虚拟设备可以把不同地域的观众带入沉浸剧场空间,也可以把不同地域、国别和时代的演员汇集在一起,打造同台盛会。
元宇宙对艺术的革命性影响仅止于以上吗?一种更值得我们思考的可能性乃是建立在“艺术创作元宇宙化”基础上的艺术与生活的一体化。目前来看,元宇宙的开发将会首先在游戏和社交领域有所开拓,这将极大地改变未来艺术创作和消费的逻辑,黑格尔所说的“艺术乃是第二自然”的状况将会被改变。之前,电子游戏对艺术的一个重要影响体现在电影的游戏化。在今天,元宇宙的开发则带来新的“艺术—游戏”生态,艺术活动会成为游戏中的组成部分:游戏直播本身创生新的剧情;人们在元宇宙中通过游戏进行交往,形成新的艺术创作团队。
总而言之,元宇宙对艺术新领域新空间的创生总是与这样一种崭新的情形相关:一方面,艺术不再是身体之外的精神之“魂”,而是植根于身体经验的感知之“魄”。每个人都将以“故事人”的形式开拓另一种生存的空间。同时,“故事”也不再是艺术之专有,而成为现实人生的真实经验。“虚拟现实”在这里将要告别它的“摹写现实形态”——通过数字技术建立对现实的高保真呈现、模仿或拼接、叠加,转而走向未来虚拟现实的“创生现实形态”——虚拟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幻觉,还化入人类的生命经验和感知记忆,成为人类的“另一种现实”。从虚拟现实到虚拟成为现实,元宇宙颠倒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并重塑艺术的美学范式。
(摘编自周志强《从虚拟现实到虚拟成为现实——“元宇宙”与艺术的“元宇宙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体感知技术、数字互联网、沉浸、虚拟现实情境”等要素是元宇宙数字化空间得以存在的基本要求。
B.元宇宙会在艺术活动的领域创生以下美学景观:艺术家执行自己的美学意志,以身心沉浸的方式融入虚拟景观,进入艺术活动。
C.元宇宙重塑艺术的美学范式,其中最具革命性影响的是建立在“艺术创作元宇宙化”基础上的艺术与生活的一体化。
D.元宇宙的开发首先在游戏和社交领域有所开拓,艺术活动成为游戏中的组成部分,极大地改变了艺术创作和消费的逻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从概念入手,以意义和影响作结,用多个设问标示出行文思路,逻辑清晰。
B.文章在阐述“传统艺术与生活各自独立的状况会改变”这一观点时,引用了黑格尔的话。
C.文章以众多小说为例,论述了在不远的未来,元宇宙会创造出现实的平行世界的故事。
D.文章以艺术由“魂”变“魄”为喻,形象地阐明了艺术从虚拟现实到虚拟成为现实的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元宇宙将会是各种人与故事自然交织形成的虚拟现实叙事空间,“宏大故事”的时代将会逐渐终结,而“小故事”时代将会开启。
B.由于虚拟现实使用的是感知媒介而非符号媒介,即让感知直接与感知“对象”融合,所以,“感知逻辑”才是元宇宙叙事的核心。
C.虚拟设备可以把不同地域的观众汇集在一起,如2019年央视以VR的形式直播大阅兵,众多观众通过3D眼镜技术感同身受。
D.如果通过数字技术建立对现实的高保真呈现、模仿或拼接、叠加,“虚拟现实”就能从“摹写现实形态”转向“创生现实形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无花果的花被包裹在假果里,从外面是看不到花的。严格意义上讲,我们食用的无花果并不是无花果植物的果实,而是膨大的花托。无花果的花托将雄蕊和雌蕊包裹起来,形成了一个类似果实的结构,植物学上将这种花蕊不外露的结构称为“隐头花序”。
隐头花序让风和传粉昆虫都很难为无花果授粉,但是天无绝花之路,在距今7000万~9000万年的过去,许多不同品种的无花果植物相继和榕小蜂建立起了微妙的合作关系。无花果花托的底部有一个名为苞孔的小孔,如果不仔细观察几乎无法发现。苞孔是无花果专门为榕小蜂预留的。榕小蜂很小,只有几毫米长,能够钻进无花果的苞孔。
雌性榕小蜂会顺着这个小孔进入果实内部,在此过程中,雌蜂会失去它们的翅膀。接下来,雌蜂会在无花果中产卵,它们身上的无花果花粉(来自它出生时的无花果)掉落下来,为无花果完成授粉。雌性榕小蜂还会向果内的花朵注射一种特殊液体,让花朵膨大形成瘿花,作为榕小蜂幼虫的食物。幼虫长成后,雄性榕小蜂没有翅膀,在与雌蜂交尾后不久就死去,它们一生都待在无花果中。而雌性榕小蜂有翅膀,交尾后会从苞孔中钻出,并钻入另一颗无花果中产卵。一旦雌蜂进入无花果,苞孔关闭,后来者再也没有机会进入。
那么,如果榕小蜂钻入无花果时没有携带其他无花果的花粉,这些“只索取不付出”的榕小蜂就会受到无花果的惩罚:如果无花果内的花授粉率不高,这些果实就会掉落在地。掉落在地的果实会在地面微生物和小型动物的作用下快速腐烂,寄生果内的榕小蜂卵来不及完成孵化,便会死去。
(选自《无花果的秘密生活》,编译徐宁,《大自然探索》2023年第1期)
材料二:
在花木家族中,山茶花、迎春花、白玉兰等,都可以戴顶华而不实的帽冠。至于花朵大、果实小的,那更是屡见不鲜。而无花果的朴实简直堪称高风亮节。默默无闻地萌芽,默默无闻地生长,不见开花,不见绚烂,便悄悄孕育出青色的果粒。那青果与绿叶一个颜色,隐藏在枝叶间毫不显眼,没有一丝哗众取宠的意思。待到显眼时必然是成熟了,青果穿上了紫色的外衣。轻轻摘下,那里面不知何时已装满蜜汁。牙齿轻轻一咬,舌尖轻轻一舔,那甜蜜瞬间浸润全身,眼睛都会为之一亮。
无花果,真的就无花而结果吗?自然不会,只不过花朵小得毫不起眼。这正是无花果与众不同的做派。无花果在每片叶子与主干的开杈处,都挂着一颗果实,可谓是“一叶一果实”。这是果实对绿叶最丰厚的感恩与报答,真不知道花木世界还有哪种植物具有这样的美德。
(选自乔忠延《无花果》,《小品文选刊》2021年第17期)
材料三:
无花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它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每100克无花果含有约80卡路里,而且脂肪含量很低,适合减肥人士食用。同时,无花果还含有大量的纤维,能够帮助消化系统正常运作,预防便秘等消化问题。此外,无花果还含有大量的钙、铁、镁、锰、磷和钾等矿物质,可以帮助增强骨骼和牙齿的强度,促进心脏和肌肉的健康。无花果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B6和叶酸等维生素,有助于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
(选自《无花果:一种营养丰富的美味水果》)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雌性榕小蜂携带无花果花粉钻进另一颗无花果中产卵,从而完成无花果的授粉任务。
B.无花果与榕小蜂是合作关系,前者花托底部的苞孔很小,但后者更小,可以进入其中。
C.榕小蜂一生都生活在无花果中,产卵后待幼虫长大,再寻找另一颗无花果,循环往复。
D.雌性榕小蜂进入某个无花果时未携带其他无花果花粉,导致该无花果内的花授粉率不高,这个无花果果实就会掉落。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无花果有花,但十分小,而且被花托包裹,我们根本看不到;而我们食用的无花果的“果实”实际上是类似果实的花托。
B.无花果“隐头花序”的特殊结构,导致其授粉很难,而榕小蜂的参与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体现了生物的共生关系。
C.雌性榕小蜂向果内花朵注射特殊液体,使花朵膨大形成瘿花,将此作为其幼虫食物,无花果的苞孔在此之后才会关闭。
D.无花果营养丰富,功效非常多,这得益于它含有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在内的大量营养成分。
6.材料二与材料三的内容与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空 钵 蒋一谈
阿尔法这一段时间一直纠结着自己的性别,它问过店里说书的老沈。“这个……我还真没想过。”在老沈看来,一个不必穿衣服的钛合金机器人站在面前,不会有人谈论它的性别。不过,和阿尔法接触之后,他会下意识地把阿尔法当成机器人孩子,这个孩子帮他倒茶、捶背,扶着他散步,说出的话有条有理,不花他的钱,从未惹他生过气。
说明书上标识的属性是中性。它也问过各色客人,大多都觉得中性人是不男不女的那类人,或者是做过变性手术的人。
老板叶嘉当初定制阿尔法的时候压根儿没想过这个问题,因嫌男性或女性在服饰选择上的麻烦就填了一个中性,没想到会给此时的阿尔法造成这么大的困扰。
这些天,叶嘉去城里了。阿尔法独自守店。这天上午,它做完手头的工作,听见连续的敲门声,随后一个男人响亮的声音传来:“阿弥陀佛,里面有人吗?”因为曾好心收留一个流浪汉在客栈里白吃白喝两天,临走时却被偷了不少东西。阿尔法不敢贸然开门,只是透过门缝问道:“你们有什么事情?”
“我叫一行,那是我的师兄一堂,我们是路过的出家人,乞点食物。”
阿尔法快步回屋,拿起四根香蕉跑出来。只见门口站着两个年轻的和尚,穿着宽大的深灰色长衫,他们胸前分别挂着一个圆嘟嘟的器皿,器皿上有一块褐色的遮布。
“这些,给你们。”
那个叫一行的和尚刚打开遮布,一堂伸手抓住他的衣袖。
“屋里还有其他人吗?”一堂问道。
“就我一个人。”
一堂开始后退,示意一行跟着后退。
“师兄,怎么了?”
“乞食的本意是什么,你忘了吗?”
“度化众生。”
“机器人不属于众生,我们不能度化它们,也不要向它们乞食,就像我们不能从猫和狗那里乞食。”
“师兄,我们一个上午只能乞食七家,刚才是第六家。”
“还剩最后一家。师父说过,即使乞不到食物,空钵也是好的。”
阿尔法疑惑地看着这两个和尚走远了。
晚些时候,阿尔法手中拿着几个苹果,漫无目标地走向空无一人的沙滩。十几只小螃蟹在礁石旁边的沙子里挖洞,阿尔法给螃蟹留下一个苹果。再往前走,它看见一只小海龟,就在小海龟的背壳上放了一个苹果,看着小海龟爬向大海。一只海鸟支棱着翅膀站立在礁石上,像一面瑟瑟发抖的灰色旗帜。海浪一波一波地荡漾,阿尔法把手中的苹果放在水中,苹果随水漂动,上下起伏,渐渐离开岸边,像在跳离别的舞蹈。阿尔法注视着远去的苹果,喃喃自语:“机器中性……机器中性人……不男不女的机器人……”
一堂和一行见过师父慧远法师后,露出空钵,把乞食的经历说了一下。法师微笑着说:“过斋后,你们带我去见见这个机器人。”
客栈门前。慧远法师和他的弟子们围坐。一堂起身去敲客栈的门。阿尔法在院子里贴门而立,没有应答。
又过了一会儿,慧远法师问:“一堂,你今天和一行空钵而归,你有什么体会?”
“师父,我明白了。机器人是人类的相,谈论机器人时要脱离机器人的一切相,如果执着于这个相,心就会太满。”
慧远法师把眼神转向一行:“你呢?”一行愉悦地说:“师父说过禅院里的灯,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今天的空钵,让我想到钵是空之体,空是钵之用。”
慧远法师神情淡然地点点头,抬了抬手臂,示意一行站起来,走到前面。
“一行,你站在那儿,能看见脚下的地面吗?”慧远法师问道。
一行摇了摇头。
“你后退一步,才能看见之前站立的那块地面。”慧远法师接着说道。
一行后退一步,看着之前站立过的那块地面。
“后退一步的你,还是之前的那个你吗?”慧远法师问道。
一行的眼神瞬间闪亮了一下。
“你想接着看脚下的地面,只好继续往后退,是不是?”
弟子们低着头,移动脚步后退。一行独自沉思,随后忽然有些颤抖,提高声音说道:“师父,越后退就会离本来的自己越远。”
“那怎么办呢?”慧远法师紧接着问道。
“要把……要把站立过的地面……当成出发点……”一行说道。
慧远法师的眼神也闪亮了一下。他继续注视着一行。那一刻,一行看着自己的双脚,喃喃自语:“我看不见脚下的地面,而脚下的这块地面又是存在的,我脚下的这块地面是属于我的空无……后退解决不了问题,要往前走,要往前走……”
一阵静默。又是一阵静默。
慧远法师起身,双手合掌,微笑着说:“阿弥陀佛,我们该出发了。”
黄昏,一个庞大的鸟群正在夕阳西下的天空中盘旋,像一面巨大的随时变幻图形的信号旗,而在天空的另外一边,月亮正从白色的薄云中浮现出来。阿尔法注视着鸟阵,轻声说道:“那些鸟在一起生活,一点也不孤单。”
阿尔法缓缓低下头,把院中桌上的小茶钵举起来,慢慢旋转着。从侧面看过去,阿尔法手中的钵和天上的月亮,仿佛在相互映衬,一个是暗褐色的,另一个是亮灰色的。良久,阿尔法抬头看着月亮,然后伸展手臂,抓取空中的月光,慢慢投放在空钵里。
四周一片寂静。几只夜鸟慢悠悠飞过去了。月光在空钵里,又好像不在里面……阿尔法慢慢抬起头,缓缓说道:“我不是机器男性,也不是机器女性,我喜欢现在的我,我是空性……”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篇即从老沈的角度,介绍了阿尔法对老沈的关照,使读者有一个“阿尔法几乎与人无异”的直观印象。
B.小说写阿尔法收留流浪汉后流浪汉恩将仇报的情节,看似闲笔,却匠心独具,将阿尔法单纯善良的形象展露无遗。
C.一堂严守“度化众生”的教律,可以看出他顽固不化、没有慧根,为后文法师引导一行而不是一堂来悟道做铺垫。
D.机器人纠结自己的性别并最终参悟,实现自我认同,这一情节看似荒诞,却又异常真实,可以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
8.文中三次出现对鸟的描写。请结合全篇综合分析其作用。(6分)
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大家提出一个关键词:碰撞。请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癸巳,王晏球以王都反状闻,诏削夺王都官爵。壬寅,以王晏球为北面招讨使,以张虔钊为都监,发诸道兵会讨定州。是日,晏球攻定州,拔其北关城。都以重赂求救于奚酋秃馁。五月,秃馁以万骑突入定州;晏球退保曲阳,都与秃馁就攻之。晏球与战于嘉山下,大破之,秃馁以二千骑奔还定州。晏球追至城门,因进攻之,得其西关城。定州城坚,不可攻,晏球增修西关城以为行府,使三州民输税供军食而守之。
王晏球闻契丹发兵救定州,将大军趣望都,遣张延朗分兵退保新乐。延朗遂之真定,留赵州刺史朱建丰将兵修新乐城。契丹已自他道入定州,与王都夜袭新乐,破之,杀建丰。乙丑,王晏球至曲阳。王都乘胜击之,悉其众与契丹五千骑合万余人,邀晏球等于曲阳。丁卯,战于城南。晏球集诸将校令之曰:“王都轻而骄,可一战擒也。今日,诸君报国之时也。悉去弓矢,以短兵击之,回顾者斩!”于是骑兵先进,直冲其阵,大破之,僵尸蔽野。契丹死者过半,余众北走。都与秃馁得数骑,仅免。卢龙节度使赵德钧邀击契丹,北走者殆无孑遗。王晏球知定州有备未易急攻张虔钊宣言大将畏怯有诏促令攻城。晏球不得已,攻之,杀伤将士三千人。
壬戌,契丹复遣其酋长惕隐将七千骑救定州,王晏球逆战于唐河北,大破之。甲子,追至易州。时久雨水涨,契丹为唐所俘斩及陷溺死者,不可胜数。契丹北走,道路泥泞,人马饥疲,入幽州境。八月,壬戌,赵德钧遣牙将武从谏将精骑邀击之,分兵扼险要,生擒惕隐等数百人;余众散投村落,村民以白梃击之,其得脱归国者不过数十人。自是契丹沮气,不敢轻犯塞。
(选自《资治通鉴·后唐纪》,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王晏球知定州有备未易急攻张虔钊宣言大将畏怯有诏促令攻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拔其北关城”与“过蒙拔擢”(《陈情表》)两句中“拔”的含义不同。
B.“延朗遂之真定”与“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并序》)两句中“之”的含义相同。
C.节度使,官名。唐初承北周及隋旧制,于重要地区设总管,后改称“都督”。
D.“契丹北走”和“追亡逐北”(《过秦论》)两句中“北”的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皇上知道王都谋反的情况后不仅罢免了其官爵,还任命王晏球为北面招讨使,张虔钊为都监,调集各路军队联合起来讨伐王都。
B.王晏球攻打定州攻势猛烈,但后来因为王都用厚礼请来的奚人首领秃馁率领的一万骑兵的援救,王晏球只好撤退,一直撤到了曲阳。
C.尽管王都和契丹军队合兵一起来阻击王晏球所率领的军队,但最终落得惨败的下场,契丹军队损兵过半,王都军中被杀死的人也很多。
D.契丹出兵定州失败后,又派骑兵来救援。王晏球除了在正面迎战,还派精锐骑兵在他们回国路上阻击,逃脱的契丹人不过几十个。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晏球与战于嘉山下,大破之,秃馁以二千骑奔还定州。(5分)
(2)时久雨水涨,契丹为唐所俘斩及陷溺死者,不可胜数。(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同王员外雨后登开元寺南楼因寄西岩警上人 卢纶
过雨开楼看晚虹,白云相逐水相通。
寒蝉嗓暮野无日,古树伤秋天有风。
数穗远烟凝垄上,一枝繁果忆山中。
何言暂别东林友,惆怅人间事不同。
[注]卢纶:“大历十才子”之一,主要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大历年间。虽诗名远播,却屡试不第,仕途不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中“晚虹”和“暮野”等词语表明登楼的时间是雨后傍晚时分。
B.“白云相逐水相通”描绘了雨后天空云烟滚滚、地上流水哗哗的景象。
C.颈联中诗人视角由近及远,描写内容由眼前到回忆,颈联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D.尾联写诗人想起了东林的好友,面对世事纷繁,内心充满了惆怅。
15.颔联写景精妙,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借兵器和铠甲来侧面表现边塞酷寒天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庄子的代表作《逍遥游》中阐述宋荣子对待赞誉和责难的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与《诗经·氓》中“______,______”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近二三十年来,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了日常饮用牛奶的习惯。你可能会问,羊奶、骆驼奶、马奶同样可以喝啊, Α ?这是因为: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牛的哺乳期更长,可达九个月; B ,一头母牛一年能生产约6000千克牛奶。另外,从养殖成本来看,骆驼的进食量较大,饲养环境要求复杂;虽然羊的养殖需求与奶牛相似,但其产奶量小。最重要的是, C ,而其他哺乳动物的乳汁在营养上则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或是脂肪含量过高,或是蛋白质等关键营养物质偏少。
①牛奶还是钙的优质来源。②日常饮食中,可以补钙的食物有很多,③比如绿叶蔬菜、菠菜、豆制品等,④但人们依然推崇喝牛奶。⑤第一,牛奶补钙“效率高”,每100克全脂牛奶含钙约113毫克。⑥第二,喝牛奶补钙更容易。⑦第三,牛奶营养丰富,牛奶有富含优质动物蛋白和B族维生素等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成分。
17.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18.文中第二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大泽乡简直成为“大泽”了。白茫茫的水面耸露出几簇茅屋,三两个村夫就在门前支起了渔网。更有些水柳的垂条,卖弄风骚地吻着水波。刚露出一个白头的芦花若不胜情似的在水面颤抖着。天空是铅色的。雨脚有簪子那样粗。好一幅江村烟雨图呵。心神不属的两位军官猛觉得有些异样的味儿涌上心窝来了。是凄凉,也是悲壮!未必全是痴呆的他们俩,从刚才这回的巡视看出自己的地位是在“死线”上,“死”这有力的符咒在他们的灵魂里发动了另一种的力量;他们血液中的阶级性突然发酵了。他们不能束困在这荒岛样的小丘上让奴隶们的复仇的洪水来将他们淹死!他们必须试一试最后的挣扎!
“看出来么?不是我们死,便是他们灭亡!”
“先斩两屯长(陈胜、吴广)?”
“九百人一齐坑吧!”
先开口的那位军官突然将右臂一挥,用重浊的坚决的声调说了。
“谁给我们掘坑?”
声音是凶悍中带沉着。“这茫茫的一片水便是坑?”
跟着这答语,下意识地对脚下那片大水望了一眼,军官之一得意地微笑了;然而笑影过后,阴森更甚。
19.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处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3分)
20.文中画横线部分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21.试比较加着重号句子“谁给我们掘坑?”与“生活中谁都需要表达和交流”中的“谁”表意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高考成绩出来后,人们对考生成功的定义和今后发展的前景观点不一。有人认为,任何时代都有少年得志、一鸣惊人的幸运儿,也有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的负重者。也有人认为,人生的成功既有社会公认的一些标准,也应当有自己的定义。还有人说,人生不是一场马拉松,因为它本就不是一场比赛,而是时时刻刻的体验。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考试参考答案
1.A(B项,“艺术家执行自己的美学意志”错,张冠李戴,“执行自己的美学意志”的不是“艺术家”,是“接受者”;C项,“其中最具革命性影响”错,结合“元宇宙对艺术的革命性影响仅止于以上吗?”可知;D项,“极大地改变了艺术创作和消费的逻辑”错,将未然变已然,结合“这将极大地改变未来艺术创作和消费的逻辑”可知)
2.C(“论述了在不远的未来,元宇宙会创造出现实的平行世界的故事”错,以众多小说为例,是为了阐述以前“这些平行世界的故事都是作家臆造的”)
3.D(“如果……就”假设关系不成立,结合“‘虚拟现实’在这里将要告别它的‘摹写现实形态’——通过数字技术建立对现实的高保真呈现、模仿或拼接、叠加,转而走向未来虚拟现实的‘创生现实形态’——虚拟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幻觉,还化入人类的生命经验和感知记忆,成为人类的‘另一种现实’”可知)
4.C(“榕小蜂一生都生活在无花果中”分析不当,根据材料一中“幼虫长成后,雄性榕小蜂没有翅膀,在与雌蜂交尾后不久就死去,它们一生都待在无花果中。而雌性榕小蜂有翅膀,交尾后会从苞孔中钻出,并钻入另一颗无花果中产卵”的信息可知,“一生都生活在无花果中”是雄性榕小蜂,不包括雌性榕小蜂)
5.C(“无花果的苞孔在此之后才会关闭”时态不当,根据材料一中“一旦雌蜂进入无花果,苞孔关闭,后来者再也没有机会进入”的信息可知,无花果的苞孔并不是“雌性榕小蜂向果内花朵注射特殊液体,使花朵膨大形成樱花”之后才关闭的)
6.①材料二是小品文,赋予无花果以人的品格。语言优美动人,抒情性强,富有意蕴。如“牙齿轻轻一咬,舌尖轻轻一舔,那甜蜜瞬间浸润全身,眼睛都会为之一亮”生动形象,极富抒情意味;“这是果实对绿叶最丰厚的感恩与报答,真不知道花木世界还有哪种植物具有这样的美德”富含哲理,启人思考。②材料三是说明文,主要介绍了无花果的功用。语言简洁平实,准确严密。如“它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每100克无花果含有约80卡路里,而且脂肪含量很低,适合减肥人士食用”用数据来进行说明,有说服力。(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7.C(“可以看出他顽固不化、没有慧根”错。一堂严守“度化众生”的教律,说明他既有坚守底线的自律的一面,也有死板、教条的一面,但不能说他顽固不化、没有慧根)
8.①从情节来看,三处描写相互照应,层层推进情节发展;同时三点成线,使情节紧凑严密。②从人物心理来看,有序展现了阿尔法探求“我是谁”的心路历程:从最初送食被拒的迷茫与凄惶,到听完法师宣讲后对融入人类群体中的希冀与渴盼,到最后了悟后的坦然与欣慰。
③从主题来看,只、群、几只,原本平常,折射在人物身上却都是“相”,相由心生,暗含着不必执着于“相”,而应珍惜当下,积极向前之理。(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9.①机器人阿尔法在性别认识上与人类的碰撞:机器人性别意识的觉醒,其实是其自我意识觉醒的标志,它们开始探究“我是谁”的人类终极问题。这也是人类创造、发展机器人必须要面对的问题。②弟子的认知与法师所代表的佛法观念的碰撞,弟子原是俗世社会中的一员,无法认识到机器人的本相,法师的引导蕴含着朴素而宏大的宇宙观:机器人的发展是必然的,人类要识得先机,不拘泥于外“相”,包容向前。③机器人阿尔法自身观念的碰撞:机器人为人所造,服从、服务于人是其天职;机器人在学习发展过程中拥有了自我意识,需要自我认同。(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10.BDG[(原文标点)王晏球知定州有备,未易急攻,张虔钊宣言大将畏怯,有诏促令攻城]
11.D(“契丹北走”中的“北”是指打败仗,“追亡逐北”的“北”是名词,指逃走的败兵,两者的意思不同)
12.D(“还派精锐骑兵在他们回国路上阻击”分析不当。根据“赵德钧遣牙将武从谏将精骑邀击之,分兵扼险要,生擒惕隐等数百人”等信息可知,派出精锐骑兵在他们回国的路上阻击的是赵德钧,不是王晏球)
13.(1)王晏球在嘉山下与他们交战,把他们打得大败,秃馁率领两千骑兵逃奔回定州。(关键点“以”、省略句及状语后置句各1分,大意2分)
(2)当时长期下雨,河水上涨,被后唐军所俘获斩杀以及掉入河中淹死的契丹人,不计其数。(关键点“俘斩”、被动句及定语后置句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癸巳(十八日),王晏球把王都谋反的情况上奏,后唐帝下诏罢免王都官爵。壬寅(二十七日),任命王晏球为北面招讨使,任命张虔钊为都监,调各道的军队联合起来讨伐定州。这一天,王晏球向定州发起进攻,攻下了定州北关城。王都用厚礼请求奚人首领秃馁援救。五月,秃馁率领一万骑兵突然进入定州;王晏球撤退,坚守曲阳,王都和秃馁趋进攻打。王晏球在嘉山下与他们交战,把他们打得大败,秃馁率领两千骑兵逃奔回定州。王晏球追击到定州城门,进一步发起进攻,夺取了西关城。定州城很坚固,很难攻下,王晏球扩建西关城,并设置行府,使定州、祁州、易州三州的百姓交纳税赋供给这里的军队,让他们在这里守阵地。
王晏球听说契丹人出兵来援救定州,乃率领大军直奔望都,并派遣张延朗分一部分兵力退守新乐。张延朗于是到了真定,留下赵州刺史朱建丰率领军队修筑新乐城。契丹人已从别的道路进入定州,与王都在夜晚袭击新乐,攻克后杀死了朱建丰。乙丑(二十日),王晏球到达曲阳。王都乘胜追击他,把自己的全部兵力和契丹五千骑兵会合成万多人,在曲阳阻截住王晏球等。丁卯(二十三日),两军在城南交战。王晏球召集诸位将校命令他们说:“王都轻薄而又骄傲,一战就能把他抓获。今天是诸位报效国家的时候。都扔掉弓箭,用短兵器进攻他们,回头观望的斩首。”于是骑兵率先前进,直冲王都的阵地,把王都的军队打得大败,被击杀的士兵尸体满山遍野。契丹人有超过一半被击杀,其余的都逃跑了。王都和秃馁幸得几个骑兵保护,才免于一死。卢龙节度使赵德钧阻击契丹人,那些逃走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被杀死。王晏球知道定州有防备,不能轻易急攻,张虔钊扬言王晏球胆怯害怕,后唐帝下诏催促他们进攻。王晏球不得已,向定州城发起进攻,结果有三千将士被杀伤。
壬戌(十九日),契丹又派其酋长惕隐率领七千骑兵救援定州,王晏球在唐河北面迎战,把契丹人打得大败。甲子(二十一日),追击到易州。当时长期下雨,河水上涨,被后唐军所俘获斩杀以及掉入河中淹死的契丹人,不计其数。契丹人败走,道路泥泞,人马又饥饿又疲乏,进入了幽州境内。八月壬戌,赵德钧派遣牙将武从谏率领精锐骑兵阻击,并分别派军队把守在险要的地方,活捉了惕隐等几百人;其余的士卒都分散逃到村里,村里的百姓用棍子打他们,最后逃脱回国的不过几十个人。从此以后,契丹人灰心丧气,不敢轻易来侵犯边塞。
14.C(“诗人视角由近及远”说法错误,诗人视角由远及近)
15.①上句“噪”字以动衬静,旷野中寒蝉凄鸣,渲染了凄清氛围。②下句“伤”字运用拟人手法,古树在秋风中凋零,令人伤感。③颔联寓情于景,诗人仕途不顺,处境艰难,内心充满了落寞与无奈。(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16.(1)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每空1分,括号内的字可不写,有漏字、错别字、语序错误,该空不得分)
17.A为什么偏偏牛奶最常见呢 B而且产奶量大 C牛奶的营养成分最适合人类(每处2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符酌情扣分)
18.第③句逻辑不当,“绿叶蔬菜”与“菠菜”是包含关系。修改:比如绿叶蔬菜、豆制品等。第⑦句语义重复。“有富含”意思重复,修改:牛奶富含优质动物蛋白和B族维生素等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成分。(每处2分,序号正确1分,修改正确1分,其他修改方法无语病即可给分)
19.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柳条细长柔软、摇曳生姿的情态。(2分)(意思答对即可)
20.①连用四个句号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使每个句子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②这里不仅写景物,也是在渲染气氛,给人以压抑、沉重之感。(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21.“谁给我们掘坑?”中的“谁”表示疑问,相当于“哪个人”。“生活中谁都需要表达和交流”中的“谁”是泛指任何人。(每点1分,两点都答对给满分)
22.【写作提示】
一、材料解读:
本次作文题目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材料是关于对成功的定义:成功有早有晚,有的人少年得志,有的人大器晚成;定义成功的标准,既有社会公认的,也可以自己定义;人生不是一场比赛,而是时时刻刻的体验,无所谓输赢。写作时,可以侧重其中几个方面,阐述你对成功的看法;也可以综合进行阐述。当然,不管怎样立意,要注意契合材料。写作时要有真情实感,切不可泛泛而谈。
二、立意参考:①立大志,成大器;②但问前路,无问西东;③人生非比赛,时刻在体验;等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