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一(上)质检联盟期中考试
地
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n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第一章至第二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铷
符合题目要求的。
火星探测是指人类对火星进行的科学探测活动。2023年7月13日,国际莱著名学术期刊
如
发表论文称,通过“毅力号”火星车在火星上的陨击坑,探测到多种有机分子的证据。图1示意
火星上“舂进”陨石坑西缘“不屈不挠峡谷”的景象。据此完成1一2题。
1.火星被认为是可能拥有生命的行星,主要是由于火星
A温度比地球高
B.与太阳距离适中
C.拥有大量淡水
敬
D.太阳光照稳定
2.火星表面遍布大小不等的陨石坑的主要原因是
图
福
A.风化作用弱,陨击坑保存完好
B.火星地表松软,容易被撞击成坑
控
C.邻近小行星带,受撞击的概率高
D.火星地表温度高,不断融化形成坑
中国地震网测定,2023年7月15日18时39分,新證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发生3.4级地震,
震源深度10k。此次地震发生之前,很多人的手机都接收到地震预报倒计时,时间多在一分
钟以内。图2示意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据此完成3一5题。
3.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图中的
深度km
A.①层
B.②层
1000
C.③层
D.④层
①
4.地震波在向下穿过①层与②层之间的界面时
3000
②
A.纵波、横波波速都急剧下降
外地核
5000
⑤
B.横波消失,纵波的波速下降
都
C.纵波消失,横波的波速下降
内地核
D.横波、纵波波速都迅速上升
图2
【高一地理第1页(共4页)】
·24-104A·
5.地震发生前的地震预报倒计时,利用的原理是
A地震波传播介质不同,速度不同
B.地震波性质不同,传播速度不同
C.地震波传播方向不同,速度不同
D.地震波能量不同,传播速度不同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著名的“恒河文明”。恒河被印度人民
草称为“圣河”和“印度的母亲河”。图3示意恒河水系,图4为恒河某河段景观图。据此完成
6~8题。
80P
90°
259
河
20P
炼山脉
印度洋
3河流
图3
6.图中景观最可能拍摄于
A.a
B.b
C.c
D.d
7,图中河滩分布有大大小小的石块,主要是由于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山坡滚落
D.流水堆积作用
8.该河谷两岸阶地有聚落分布,主要考虑的是
①地形较平坦②山顶落石较少③土层较深厚④植被较丰富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我国幅员辽阔,暴雨、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
产、生活,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产生威胁。图5为我国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据此完
成9-10题。
频次次
120
一滑坡
…泥石流
90
60
30
0L
10月份
图5
9.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生在
A城市
B.千旱区
C.平原区
D.乡村
【高一地理第2页(共4页)】
·24-104A·2023~2024学年高一(上)质检联盟期中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1.B2.C3.A4.D5.B6.A7.D8.A9.D10.B11.B12.C13.D14.C
15.C16.A
17.(1)整体分布不均;大体上东多西少;西北部最少,东北部相对丰富。(6分)
(2)地太阳辐射量小于b地。(2分)原因:b地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量大。(或
a地阴雨天气多,日照时间短,太阳辐射量小。)(2分)
(3)优点:太阳能为清洁可再生能源,而且分布范围广。(4分)直接影响:太阳辐射为地球
提供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为人类生活、
生产提供能量。(4分)
18.(1)时间先后:实线河道发育在先,虚线河道发育在后。(2分)理由:河流弯曲河段,由于河
流外力作用,弯曲程度会越来越大。(2分)
(2)未来一段时间河道会变得更加弯曲,河道呈“Ω”形,出现狭窄的曲流颈:随着河道的弯曲
程度加大,曲流颈会在某次洪水期被冲开,自然裁弯取直,弯曲河道被废弃;被废弃的弯曲河
道逐渐脱离主河道,形成牛轭湖;被冲开后的新河道又会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弯曲,重复上述
过程。(8分)
(3)地形区:平原区。(2分)原因:平原地区河流受到河岸的限制较少;可以侧向自由发
展。(4分)》
19.(1)风向:偏北风。(2分)理由:该地沙丘形态大致是南坡较陡,北坡较缓;沙丘迎风坡缓,
背风坡陡,故该地北坡为迎风坡,主导风向为偏北风。(4分)
(2)掩埋铁轨,造成列车偏离轨道;磨蚀列车车轮及铁轨,威胁列车运行安全等。(合理即可,
4分)
(3)通过前沿阻沙带、固沙带、乔灌木林带等,依次设防阻沙,减弱风沙对铁路的危害;不同地
段种植不同植被,既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又可以提高植被成活率;就地取材,使用当
地物种、砾石等作为治沙工程原料,节约成本。(6分)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
·24-10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