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侨育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侨育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04 08:1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侨育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考 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7 年 2 月 23 日,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在距离地球 40 光年
的一颗恒星(TRAPPIST-1)周围发现了 7 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类地行星,其中e、f、g 位于宜居带内。下图为“TRAPPKT-1 系统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两题。
与“TRAPPIST-1 系统”级别相同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推测位于“宜居带”内的行星“宜居”,最可能是因为
A.与 TRAPPIST-1 距离适中 B.天体表面平坦
C.有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气 D.有肥沃的土壤
读下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在太阳系八颗行星中, 美国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 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很相似, 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和地球的大气层厚度相当
②火星,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比地球平均气温更高
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进化的重要条件之一,与火星相比,地球上有液态水存在的条件是
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②地球自转周期比较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0 年 6 月 21 日下午,“日环食”天文景观现身天宇。本次“日环食”太阳整个圆面有超过 99%的面积被遮住,几乎接近全食、这样的“日环食”也被称为“金边日食”(下图)。环食带以外邻近地区的人们可以看到不同程度的偏食。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日环食”发生时所涉及到的天体系统有
①可观测宇宙 ②河外星系 ③太阳系 ④地月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目前人类还无法在月球上居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月球上没有昼夜更替 B.月球上没有液态水
C.月球上昼夜温差较小 D.月球上没有太阳辐射
突然迸发的巨大火舌掀起一场夹杂着电磁辐射,高能粒子流等剧烈变化的太阳风暴,转瞬间,人们的手机信号消失、电台里的歌声被噪声替代…… 这一幕科幻片里常见的情景,也许会在现实中上演。据此完或下列两题。
材料中的太阳活动主要发生在太阳的
A.光球层 B.太阳内部 C.日冕层 D.色球层
此太阳风暴强烈爆发, 对地球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产生磁暴现象, 导致全球变缓
北京地区可以在夜晚看到美丽的极光
干扰某些人造卫星的正常工作和电网的正常输电
人们网上冲浪会受到严重影响
极光是被公认为是地球上最壮观的三大天文奇观之一,受到全世界天文爱好者和摄影家的追捧。2013 年是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年,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极光活动也达到高峰。为让更多天文爱好者和公众有机会欣赏这一天文现象,中国科络委员会、上海天文台组织观测团赴加拿大黄刀
镇(北纬 62.3°)进行极光观测活动。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两题。
下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年可能出现在( )
A.2014 年 B.2019 年 C.2024 年 D.2037 年
中国天文爱好者到加拿大黄刀镇极光观测活动,主要是由于黄刀镇( ) A.观察技术先进 B.纬度高 C.黑夜灯光稀少 D.晴朗天气多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图中 ABC 分别代表的是( ) A.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光球层 日冕层 色球层
色球层 光球层 日冕层
色球层 日冕层 光球层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黑子现象发生在 A B.耀斑现象发生在 B
C.可以用肉眼观测到的是 C 层 D.ABC 亮度对比为 A>B>C
下图为地球某地质时期地理环境复原图,据此完成 13~14 题
该地质时期被称为
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海生脊椎动物时代
爬行动物时代
灵长哺乳动物时代
该地质时期
A.联合古陆形成 B.现代海陆位置形成
C.重要的成煤期 D.海洋脊椎动物灭绝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完成下列两题。
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④能通过固体、液体传播,
③只能通过液体传播
③和④传到②时, 波速突然下降
④和③在①中波速明显减小
①②之间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
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A.地幔和地壳 B.岩石圈和地壳 C.地幔和地核 D.地壳和地幔
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A B C D
2018 年 12 月 13 日,国外某公
司的“太空船 2 号”飞行器成
功飞至海拔约 80 千米的“太空边界”。这次成功试飞意味着亚轨道太空旅行成为可能。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8.飞船上升过程中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 A.递减→递增→递减 B.递增→递减→递增
C.递增→递减→不变 D.递减→不变→递增19.对图中各层大气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A.①层高度随着纬度增加而增高 B.①层复杂的天气利于航空飞行 C.②层含有绝大部分的水汽和尘埃 D.③层中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为了避免在切洋葱时眼睛流泪,人们在实践中想了很多办法,其中在砧板边放置点燃的蜡烛就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下图示意切洋葱的场景。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此生活技巧所体现的地理原理为( )
A.大气的保温作用 B.大气的热力环流
C.大气的削弱作用 D.大气的温室效应
下列四图中能够正确解释上述原理的是( )
为了增强切洋葱时的防护效果,人们还可以 ( ) A.将洋葱先进行加热 B.在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切 C.喷洒香水改善气味 D.在冰箱中冷却洋葱
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 23~24 题。
图示
时间为白天
山谷气温较高
山谷易降水
山坡气压较高
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热力环流有密切关系的是
A.山区气温低 B.山区气温高
C.山区多夜雨 D.山区降水多
读对流层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 25~26 题。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位置气压最低的是
A. ① B.②
C. ③ D.④
图中①② ③④四个位置气温最高的是
A. ① B.②
C. ③ D.④
读赤道附近海域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 27~28 题。
此时 O 点的风向更接近于(注:海上摩擦力忽略不 计 )( )
A.甲 B.乙
C.丙 D.丁
28.O 点附近等压面与下图中接近的是 ( )
A B C D
下图是东亚局部地区某日 8 时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图中①②两地的气压差最可能是( )
A.12 hPa B.13 hPa
C.14 hPa D.15 hPa
此时,台湾海峡的风向是(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31.(7 分)下图示意不同
地质历史年代的动植物演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甲乙丙表示的地质年代是:
甲: 代 ; 乙: 代 ; 丙: 代。
在地质历史时期重要的成煤期是 和 。(写年代名称)
丙这一时期,被子植物高度繁盛,草原面积扩大,图中 A: 动物快速发展。
甲期间地壳运动剧烈,海陆格局发生多次变迁,到了后期形成: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8 分)
图中 A、B 表示地震波,其中 A 表示____波,B 表示 波。(2 分)
图中 C~H 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 表示 界面,其判断依
据是 ;(2 分)
图中 F 处, 地震波 A 完全________,地震波 B 速度 并继续
往深处传播,F 面是 界面。3 分)
G 层叫 。(1 分)
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 分)
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
过程有关。(4 分)
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
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
丙中的 过程相关。(4 分)
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
过程有关。(4 分)
图一、图二分别为近地面和高空的风形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 分)
判断图一中箭头的含义。(4 分)
①___
_, ②____
__,③___
___,④___
____。
图一中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其方向是 。(2 分)
图一中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 或北)半球。(2 分)
判断图二中箭头的含义。(3 分)
__, 此图表示的地区位于
____(南
A ,
B ,
C 。
图二中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
此图表示的地区位于
________(南或北)半球。(2 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60 分)
1-30. BABDC BDCCB BACCD DCADB DDACA DABBA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31.(7 分)
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古生代;中生代
哺乳 (4)联合古陆32.(8 分)
横 纵
莫霍 横波和纵波在此处波速突然加快(3)消失 突然变小 古登堡
(4)外核33.(12 分)
(1)晴夜少云,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 丙(2)白天多云, 云层反射作用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甲(3)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乙
34.(13 分)
(1)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2)垂直 由高压指向低压
斜交 北
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5)平行 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