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28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28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05 19:4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学习目标:
1.立足于历史观念,了解汉至隋唐选官制度的演变,多角度对科举制的作用作出历史解释;
2.了解三省六部制的发展脉络、运作方式及其特点,辨证评价三省六部制;
3.通过史料实证认识两税法相对于之前的赋税制度的创新之处,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实行两税法是国家根据当时的形势做出的决策。
选官制度
《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血缘关系
军功
品行才能
门第
商周时期
战国、秦
西汉初
汉武帝
魏晋南北朝
才能
隋至清
1905年
废除
世卿世禄制
军功爵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选官
标准
选官
制度
一、选官制度
①汉末社会动荡,察举制失去社会基础;
②地方士族干扰人才选拔;
③曹魏选拔人才、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1.九品中正制
⑴实行原因:
⑵选官标准:
初创时:重视家世、道德、才能;
西晋:主要看家世。
⑶评价:
◎ 九品中正制的优劣在哪?
材料一:首先,中正由中央任命···除品评人才外,不许中正干涉地方行政事务。同时,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了吏部等专管人事任免的机构,解除了原来属于各级地方行政长官的选人用权,防止了州郡长官私人势力的膨胀。
——摘编自刘文瑞:《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材料三:崔卢王谢子弟,生发未燥已拜列侯,身未离襁褓而业被冠带。
——屠隆:《鸿苞节录》
材料二:三国时期,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方针,后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 实行初期,品第人物能以才德为主要依据。西晋以后,“九品中正制”逐渐被势力庞大的门阀世族控制, 东晋时期,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薛林军、马晓霞《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变革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一、选官制度
①汉末社会动荡,察举制失去社会基础;
②地方士族干扰人才选拔;
③曹魏选拔人才、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1.九品中正制
⑴实行原因:
⑵选官标准:
初创时:重视家世、道德、才能;
西晋:主要看家世。
⑶评价:
①初期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后期沦为士族门阀统治的工具。
一、选官制度
2.科举制
⑴实行原因:
①门阀世族衰落,九品中正制不再适应社会需要;
②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积极要求参政;
③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权,重视选拔人才。
材料一:梁末之乱,为永嘉南渡后一大结局,南朝士族在经过数百年腐化之后,于梁末被全部消灭。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材料二: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 ——白寿彝《中国通史》
一、选官制度
2.科举制
⑴实行原因:
①门阀世族衰落,九品中正制不再适应社会需要;
②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积极要求参政;
③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权,重视选拔人才。
⑵含义: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⑶形成标志:
⑷发展:
隋炀帝始建进士科。
①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③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④武则天扩大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⑤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地位。
材料1: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3: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曹魏 西晋 东晋 隋 唐 北宋
26% 15% 4% 17.2% 24.5% 46.1%
材料4:《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思考】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有哪些进步之处?
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阶层流动,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
扩大了统治基础。
材料5:(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对后世和西方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2: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宋 汪洙《神童诗》
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促进文化教育的繁荣。
材料6:科举考试偏重文学、历史和学术问题,使得统治阶层产生一种讲求考证、沉溺文学或一味好古的倾向,这对培养求是致用的思想是很不利的。这种制度虽然使中国保持了上千年的稳定,但是它同样也阻碍了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局限性:束缚人思想、不利于自然科技的进步。
一、选官制度
2.科举制
⑴实行原因:
⑵含义:
⑶形成标志:
⑷发展:
积极:①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促进阶层流动,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②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③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促进文化教育的繁荣。④对后世和西方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⑸评价:
局限性:束缚人思想、不利于自然科技的进步。
标准落实
选拔方式
社会稳定
易受主观因素影响
考试选官,选官客观性强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评级的选拔方式相对随意
公平、客观,人为干预可能性降低;科目众多,利于选拔人才;利于规范化操作。
容易被世家豪族把控,社会分化明显,不利于社会稳定
社会各阶层均有入仕机会,打破原有的社会分层;官员素质的提高利于国家的统治
【问题探究】:从选官标准的落实、选拔方式、社会稳定方面思考科举制新在何处?
历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及趋势:
血缘关系
商周时期
世卿
世禄
军功
战国-秦朝
品行才能
汉代
门第
魏晋南北朝


趋势
①选官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演变为才学,趋向公开公平。
②选官方式:由举荐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趋向严密、科学。
③选官权力:从地方逐渐收归中央,体现中央集权的加强。
察举制
才学
隋唐至清
科举制
九品中正制
创新:官员选拔变得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军功
爵制
标准
方式
世袭
建立军功
推荐
中正品评推荐
考试
中央官制
三省六部制
二、三省六部制
1.历代中央官制的演变(秦至隋唐)
三省六部制
隋唐
三省制
魏晋南北朝
尚书台
东汉
中朝外朝制
汉武帝
三公九卿制
秦朝
三公
九卿
皇帝
皇帝
三公
九卿
皇帝
尚书台
三公
皇帝









中朝掌决策,外朝掌执行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中朝
二、三省六部制
1.历代中央官制的演变(秦至隋唐)
2.三省六部制
(1)演变:魏晋南北朝,三省出现。隋文帝时正式确立。唐朝完备,以后历朝基本沿袭。
(2)运行程序
皇 帝
提交上奏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封驳
通过审议
草拟诏令
审核诏令
负责 执行
加中书门下平章事
等名衔
政事堂
(中书门下)












一体化:三省长官合议
下达执行
同意后交审
特点:
分工明确,互相牵制,三分相权,节制君权
意义:
①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
②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
③有利于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
二、三省六部制
1.历代中央官制的演变(秦至隋唐)
2.三省六部制
⑴演变:魏晋南北朝,三省雏形出现,隋朝正式确立,唐朝完备,以后历朝基本沿袭。
⑵运行程序:
中书省:草拟诏令;
门下省:审核诏令;
尚书省:执行诏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⑶特点:
⑷影响:
分工明确,互相牵制;三分相权,节制君权;出现一体化趋势。
①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
②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
③有利于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
材料 唐代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政府的最高机构,则在政事堂。凡皇帝命令,在“敕”字下,须加盖中枢、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认为是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历代中央官制的演变趋势:
三省六部制
隋唐
三省制
魏晋南北朝
尚书台
东汉
中朝外朝制
汉武帝
三公九卿制
秦朝
三公
九卿
皇帝
皇帝
三公
九卿
皇帝
尚书台
三公
皇帝









中朝掌决策,外朝掌执行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中朝






政事堂
皇帝









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赋税制度
租庸调制
两税法
三、赋税制度
1.魏晋时期:
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租调制
在封建社会中,国家以土地和人口数为依据,向人们征收一定量的田赋、人头税,征伐兵役、徭役等,形成的基本政治制度叫做赋税制度(也叫赋役制度)。
北魏太和九年(485),颁布了均田制,规定男子年15岁以上,受种植谷物的露田40亩,妇女20亩,如果是二年休耕一次的地,则加倍受田,三年休耕一次的加两倍受田。奴婢和平民一样受露田。……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次年颁布实行了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夫一妇为纳税单位,租额相对减轻,即一对夫妇年纳粟2石,帛1匹…以后相继建立的北齐、北周、隋、唐都曾颁布过此令,唯办法略有变更。
——吕建中:《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述略》
2.北魏时期:
存在的基础:均田制。
赋税种类:
租(粮食)、调(帛或者布)、成年男子服徭役。
三、赋税制度
1.魏晋时期:
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租调制(均田制为基础,粮食、帛或者布、成年男子服徭役)。
变化:
影响:
2.北魏时期:
3.唐朝初年:
租庸调制
①征税对象:21-59岁的成年男子
②可以纳绢或者布代役——庸。
政府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保障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国朝著令,赋役之法有三: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庸……其取法也远,其立意也深,其敛财也均,其域人也固,其裁规也简,其备虑也周。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以之成赋,则下不困而上用足。
——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
三、赋税制度
①原因:
②目的:
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4.唐朝后期:
两税法(780年,唐德宗、杨炎)
③内容:
解决财政困难。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财政原则:
征税主体:
征税标准:
缴税时间:
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
——《旧唐书·杨炎传》
量出制入。
以户籍为准。商人也要交税。
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
每年分夏秋两季征收。
缴税形式:
货币。
三、赋税制度
①原因:
②目的:
4.唐朝后期:
两税法(780年,唐德宗、杨炎)
③内容:
④影响:
积 极:①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②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政府对人民的人身控制。
③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国家定两税,本意在爱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缲丝未盈斤。吏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白居易《重赋》
消极:后期两税法成为官吏贪腐的工具。
项目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征税标准
征税项目
征税对象
征税次数
人丁
财产
田租、户调、力役、杂税等
户税、地税
受田农民
主客农商,一律纳税
一次
夏、秋两次
放松了人身控制
简化了税收名目
交税形式
实物
货币
扩大了收税对象
固定了征税时间
创新之处(特点):
比较租庸调制与两税法,概括两税法的创新之处:
实物税向货币税过渡
选官制度
中枢制度
赋税制度
西周:世卿世禄制
秦朝:军功爵制
汉朝: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唐朝:科举制
汉武帝前:三公九卿制
汉武帝后:中外朝制度
东汉:三公和尚书台
魏晋南北朝:三省制
唐朝:三省六部制
魏晋时期:租调制
唐前期:租庸调制
唐中后期:两税法
本课小结
制无美恶,期于适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