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三中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5《赵普》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三中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5《赵普》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3-16 10:4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赵普《宋史》学 科网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正确断句,熟练朗读课文。 2、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准确翻译全文,掌握重点字词和一些文言句型。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赵普:(922—992)北宋大臣。字则平。后周时为赵匡胤yìn的幕僚,任掌书记,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夺取政权。宋初任枢秘史,乾德二年起任宰相,太宗时又两次为相,淳化三年因病辞职,封魏国公,他少时为吏,读书不多。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赵普简介小故事半部论语
半部论语”这则成语常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性。来源于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赵普,原先是后周当节度使的赵匡胤手下的推官。公元960年,赵匡胤率军北上,部队到达陈桥时,赵普为赵匡胤出谋划策,发动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接着,赵普又辅佐宋太祖东征西讨,统一了全国。后来,宋太祖任命他为宰相。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赵普仍然担任宰相。
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宋太宗随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分。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天下太平。”后来赵普因为年老体衰病逝,家人打开他的书箧,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自学指导一 1、读准字音,正确断句。
2、根据注释,利用工具书,自读自译,划出不懂之处,向老师请教。
自学指导二一、通读全文,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寡学术( ) 阖户启箧( )( )
薨  ( )  龌龊( )( )
奏牍(  )   缀(  ) 卒(  )
二、借助书下注解,指出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1、寡( )学术,及( )为( )相
2、晚年手不释( )卷( )
3、虽( )多忌克
4、而能以( )天下事为( )己任
5、尝( )奏荐某人为( )某官
6、普明日复( )奏其人
7、普颜色( )不变
8、太祖乃( )悟,卒( )用其人
 
一、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寡学术( ) 阖户启箧( )( )
薨  ( )  龌龊( )( )
奏牍(  )  缀(  ) 卒(  )  guǎhōngdúwòhéchuòqièzúzhuì
1、寡( )学术,及( )为( )相
2、晚年手不释( )卷( )
3、虽( )多忌克
4、而能以( )天下事为( )己任
5、尝( )奏荐某人为( )某官
6、普明日复( )奏其人
7、普颜色( )不变
8、太祖乃( )悟,卒( )用其人少等到做放下书虽然把当作曾经任、做又、再脸色才终于二、指出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互 动 交 流 翻 译 全 文
赵 普 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劝他读书。
2、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他晚年读书勤奋, 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
3、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 二十篇也。
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人打开书箱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 4、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赵普性格深沉而严肃刚正有原则,虽然多嫉妒而好胜,但能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5、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宋代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拘谨顾小节而遇事沉默不言,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他曾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个人.
6、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用这人,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还是上报这人。太祖生气了,撕碎了赵普的奏章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碎奏章拾起来带回了家.
7、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过些日子把这些旧奏章补缀起来,重新象当初一样拿去上奏。太祖这才清醒过来,最终任用了这个人。
zxxkw课堂小结本文译文: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劝说他要读书。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的人打开书箱看到里面的书籍,原来是一部《论语》。
赵普性格深沉而严肃刚正有原则,虽然多嫉妒而好胜,但(他)能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拘谨顾小节而遇事沉默不言,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他曾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个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用这个人,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还是上报这个人。太祖生气了,撕碎了赵普的奏章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来带回了家。过些日子(赵普)把这些旧奏章修补缀起来,重新像当初一样拿去上奏。太祖这才清醒过来,最终任用了这个人。 1、读之竟日(      )
2、跪而拾之以归(      )
3、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
4、普又以其人奏(    )
5、及为相(    )
6、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虚词它,指《论语》它,指奏章把拿担任作为 当堂训练二、翻译下列句子。1、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2、而能以天下大事为己任。
3、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4、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他)但能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 过些日子把这些旧奏章补缀起来,重新象当初一样拿去上奏。三、古今词义辨析1.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古义:形容人过分谨慎
今义:形容不干净、肮脏。
(这乞丐衣衫褴褛,很龌龊。 )
2.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古义:脸色、面容颜色
今义:色彩
(这幅画的颜色很鲜。 )
3. 处决如流。
古义:处理决断。
今义:枪毙
(这个罪大恶极的杀人犯今天被处决了。)布置课后作业和预习作业 1、解释加点字和句子翻译。(教师出题,做在作业本子上)
2、背诵全文。
3、熟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体会其表达作用。
第 二 课 时 赵普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叙事简洁、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
2、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的魅力,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 
3、把握本文中心。
自学指导 1、 简要归纳文章主要介绍了赵普的哪两件事情?通过这两件事表现了怎样的中心。 
赵普刻苦读书。
赵普奏荐人才。
中心: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2、找出出自本文的一个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并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手不释卷
文中指赵普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现在往往用来形容读书勤奋或看书入迷。互动交流一:研读第一段1、宋太祖劝赵普要多读书的原因 ?
寡学术
2、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赵普读书非常勤奋 ?
晚年手不释卷(成语),每归私第,阖户启箧(qiè)取书,读之竟日。 3、读书给赵普带来了什么好处 ?可见其什么精神?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可见其学以致用的精神。
4、“阖户启箧取书”中的“阖”与“阖家”的“阖”是否相同?这个“阖”字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不同。“阖户”中的“阖”指关上,“阖家”中的“阖”指全、总共。文中的“阖”字,表明了赵普闭门谢客,暂停一切社交活动,排除一切干扰,可见他为国而刻苦读书的决心之大。
5、赵普到了晚年还手不释卷,这给你什么启示?
活到老学到老,先天不足后天补。赵普的例子告诉我们,只要下定决心努力学习,什么都可以做得很精彩。
6、赵普晚年“手不释卷”,其实这样刻苦学习的故事还很多。请你试举一例。
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时,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第一段中有哪些品质可学习?“晚年手不释卷”“阖户启箧”“读之竟日” ——勤奋学习
“处决如流”——学以致用(读书有效)
1、第二段首句与下文是什么样的关系?
总分的关系。此句为全段中心句 。
2、请找出第二段中的细节描写?并说说其作用是什么?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补缀旧纸” 。
表现出赵普为国荐贤临危不惧的精神和不怕挫折的执著与倔强,突出其“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品格。互动交流二:研读第二段3、赵普面对“太祖怒”,四奏某人为官,而能“颜色不变”,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原文回答)。
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4、赵普一再推荐的“其人”,你觉得他是人才还是庸才?为什么?
是人才,从赵普的“以天下事为己任”可以看出。
5、语段结尾处所言“太祖乃悟”,请你设想一下,太祖悟到了什么?
悟到了这样一个道理:“只有真心为国家社稷,才能不惜性命.赵普这样坚持,肯定有赵普的道理,肯定是对国家有好处,而绝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
6、你还知道哪些像赵普一样敢于直言劝谏
和不畏生死的大臣?
屈原、魏征。商朝的大臣比干,他力谏纣王不要虐待人民,被纣王剖心而死。春秋时吴国的大臣伍子胥,他劝吴王夫差杀死越王勾践,以免后患,吴王不听,他坚决同吴王争论,最后被迫自杀。 第二段中有哪些品质可学习?沉着、超人的毅力
不怕挫折的执著
为国荐才的临危不惧
以天下事为己任 尝奏荐 不用复奏其人 亦不用又以其人奏怒,碎裂奏牍掷地复奏如初 乃悟,卒用其人说明:赵普不畏皇威,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推荐人才的精神! 互动交流三赵普如何向太祖奏荐人才?太祖反应如何?从中可以看出赵普具有什么样的精神?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叙述赵普刻苦读书和奏荐人才这两件事,表现了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的中心。课文结构复习赵普刻苦读书勤奋学以致用奏荐人才沉着、坚定临危不惧有超人的毅力以天下事为己任当堂训练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赵普到了晚年还手不释卷,这给你什么启迪?你还能举一、两个古代勤奋学习的读书人的事迹?事   ?????????????????????????????????????????????????????????????????????????????????????????????????????????????????????????????????????????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赵普“以天下为己任”?(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 ?????????????????????????????????????????? ???????????????????????????????????????????????   ???????????????? ?????????????????????????????????????????? ????????????????????????????????????????????????????????????????????????????   
3、“太祖乃悟”中太祖“悟”的是什么?“卒用其人”说明太祖是个什么样的人?  
悟到了这样一个道理:“只有真心为国家社稷,才能不惜性命.赵普这样坚持,肯定有赵普的道理,肯定是对国家有好处,而绝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第二小问题略???)??????????????????????????????????????????????????????   
??????????????????????????????????????????????????????????????????????  
4、文章并未详细写赵普举荐的是何人,也未写为什么举荐此人,这是作者的疏忽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布置课后作业和预习作业 1、完成同步探究第13-14页,1-10题。
2、复习巩固加点字词的解释和句子翻译。
3、预习古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