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杨慎 制作:钱库一中 JMF 2007/9隆 中 对陈 寿故事背景公元207 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这篇《隆中对》,就是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
1.读准字音
梁父吟 乐毅
度德量力
欲信大义于天下
北据汉沔
东连吴会二、旧知回顾,夯实基础yuèmiǎnkuàifǔduóshēn2、掌握词义,翻译句子①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
否胜人,想在天下伸张大义。②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百姓谁敢不用箪盛饭用壶装浆来欢迎将军呢?3、分角色朗读(注意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和态度)①读徐庶与刘备的对话(见下页幻灯片)
提示:徐庶——欣赏、委婉建议
刘备——不以为然君与俱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徐庶刘备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②读刘备与诸葛亮的对话(见课文)
提示:刘 备——谦虚、恭敬、真诚
诸葛亮——沉稳、睿智 三、融入文本,透析人物
1、明确
《隆中对》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体裁——人物传记
重点——写诸葛亮这个人,刻画其形象 2、 品读第一段:
①找出正面描写诸葛亮的句子,
并读 一读。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②这些句子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诸葛亮的?从中塑造了诸葛亮怎样的形象?抱负不凡 3、“隆中对策”一段可谓是集中笔墨重点
刻画了诸葛亮的形象,请仔细品读:
① 结合地图,看看诸葛亮是怎样分析
天下形势的。 新野益州荆州天下基本形势
曹操 占据北方 不可争
孙权 据有江东 不可图
荆州 其主不能守 可争
益州 刘璋暗弱 可图
刘备 屯兵新野 有自身优势②根据此番分析,
诸葛亮制订的应对策略是怎样的?
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 3、等待时机,兵分两路,进攻中原1、夺取荆益——建立根据地2、西和、南抚、外结、内修
——积蓄力量对策:③那么本段集中笔墨写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
制订应对策略,刻画了诸葛亮怎样的形象?分析天下形势制订应对策略4、本文还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
法,烘托了诸葛亮的形象,
文中哪些内容是从侧面描写
诸葛亮的?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卓越不凡的诸葛亮
(政治家、军事家)胸怀天下
抱负不凡
高瞻远瞩
见识不凡
腹有良谋
才智不凡5、总结四、穿越历史,神交古人 假设老师现在是CCTV人物访谈节目的主持人,你就是当年的诸葛亮,今天你穿越时空来到了节目现场,将接受如下采访:
当年出于什么原因,你接受了刘备的问计并为他定下了三分天下的计策?
五、活学活用,写作演练
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写一个人物片段。(50字左右)六、课堂延伸,拓展迁移 1、千秋诸葛我评说:课外搜集与诸葛亮相关的资料,结合自己的认识,说说“我眼中的诸葛亮”。
2、经典故事我导演:课后与同学合作,尝试着把隆中对的故事设计成情景剧演一演。七、寄语未来
同学们,《隆中对》是篇传诵千古的名文,仅靠课堂阅读远远不够。虽然我们的课堂有限,但阅读无极限。希望同学们今后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能回头读读《隆中对》,并能常读常新。从不断的阅读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汲取中国史学文化的精髓,做一个有文学素养的人,不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