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2课时《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教案
教材分析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是包拯审判陈世美时的一段西皮唱段,唱段开头的导板高亢有力,表现了公堂上的威严肃穆的气氛和包拯的刚直正义,随后四句用西皮原板演唱,表现的是包拯用平静缓和的情绪对陈世美的好言相劝。至“我料你在元郡定有前妻”这句时,速度缓慢,好像在观察试探陈世美的反应。随后,见陈世美态度恶劣,便在劝导中带有了训斥责问的口吻,唱腔的还原,句读缩短,节奏紧凑,好像包拯开始激动起来了。最后唱段在坚定地散板中结束,表现了包拯的愤怒、蔑视,除恶务尽的决心。
二、学情分析
我校6年级有艺术素养课,同学们对戏曲,尤其是京剧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学习京剧的四大行当中,不需要细讲,只需要引导同学回顾知识即可。但是在探索戏曲唱腔中各板式特点,净角声腔特点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较大难度的,学生在戏曲专业用词方面较为欠缺,积累较少。
三、教学目标
1、欣赏《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感受京剧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的热爱。
2、了解京剧唱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中的唱腔及特点,了解京剧中的服装、脸谱。
3、通过学习《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回顾四大行当,并进一步了解“净角”的特征、分类及声腔特点。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欣赏《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并了解净角的特征、分类及声腔特点。了解西皮、二黄的唱腔特点。
2、教学难点:探索《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各段板式特点。
五、教学过程
(1)、视频导入
师:欣赏视频,表演者采用了哪种戏剧形式?
生:京剧
师:同学们对京剧有什么了解吗?
生:又称平剧、京戏等,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京剧的诞生以安徽籍艺人为主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师: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便是京剧中一个经典唱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本首歌曲选自《铡美案》。
师:你知道“包龙图”是谁吗?
生:小说与戏剧中称呼包拯为“包青天”
师:请同学们谈谈你对《铡美案》的了解。
生:.............
初次聆听
师:聆听音乐思考包公的声音特点是什么?
生:声音特点音色宏亮宽阔!
师:结合声音特点思考包公属于四大行当的哪一类?
生:净角。
师:包公在京剧当中正是净角,代表着刚正不阿的性格。同学们在京剧当中分为两种唱腔,分别是西皮和二黄,西皮和二黄最显著的区别就在音律。西皮主要表现明快亮丽,二黄主要表现低沉悲婉。西皮是眼起板落,即敲鼓开唱,打板收音,二黄则是板起板落。而刚才所聆听的这首歌曲便是西皮,咱们来听一听西皮的导板与原板有什么区别?
再次聆听
生:原板:常用于叙事、抒情和景色描述,一板一眼,中速。导板:大唱段的起始句,常用于剧中人物激情奔放时。
欣赏视频
师:欣赏视频,观察人物的装扮有什么特点?
生:蟒纹、水袖
师:京剧服饰的分为四大类:一衣、二衣、三衣又称为靴箱以及云肩。
师:欣赏视频,观察人物的脸谱有什么特点?
生:勾画、黑白相间。
师:京剧脸谱的勾绘是以生活为依据,也是生活的概括京剧脸谱的色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揉脸、抹脸、勾脸。脸谱最初的作用,只是夸大剧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纹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剧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以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发展到后来,脸谱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表到里、由浅到深,本身就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的面部为表现手段的图案艺术了。
师:脸谱的代表有红脸的关公、白脸的尉迟恭、黑脸的包公、蓝脸的徐延昭等,同学们感兴趣的可以下来了解一下。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净角的声音演唱一下本首歌曲的导板部分。
生:............
小结
国粹京剧美名扬,生旦净末各方长,抑扬顿挫声貌聚,小小舞台现沧桑。中华戏曲一绝创,各地曲目更多样,人生犹如戏中人,你方唱罢我登场。
教学反思
本堂课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京剧的韵味和了解有关京剧的知识,但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够高,教师应该换一种有趣的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式。可以尝试带学生多唱多体会京剧的韵味。(共18张PPT)
欢迎来到音乐课堂
欣赏视频,表演者采用了哪种戏剧形式?
京剧
京剧
又称平剧、京戏等,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京剧的诞生以安徽籍艺人为主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6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2课时
执教人:
1、你知道“包龙图”是谁吗?
小说与戏剧中称呼包拯为“包龙图”
2、请同学们谈谈你对《铡美案》的了解。
1、聆听音乐思考包公的声音特点是什么?
声音特点音色宏亮宽阔
2、结合声音特点思考包公属于四大行当的哪一类?
净角
京剧的唱腔
主要表现低沉悲婉、板起板落。
二黄:
主要表现明快亮丽,眼起板落,即敲鼓开唱,打板收音。
西皮:
1、聆听音乐思考西皮导板和原板的区别。
原板:常用于叙事、抒情和景色描述,一板一眼,中速。
导板:大唱段的起始句,常用于剧中人物激情奔放时。
试着唱一唱本唱段最经典的一句!
难点解决
“料”与“哇”圆润饱满的唱,不能断开。
注意前倚音的演唱
欣赏视频,观察人物服饰纹路与衣袖有何特点?
蟒纹、水袖
京剧服饰的四大类别
大衣
二衣
三衣(靴箱)
云肩
欣赏视频,观察人物的脸谱有什么特点?
勾画、黑白相间
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的勾绘是以生活为依据,也是生活的概括京剧脸谱的色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揉脸、抹脸、勾脸。脸谱最初的作用,只是夸大剧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纹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剧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以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发展到后来,脸谱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表到里、由浅到深,本身就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的面部为表现手段的图案艺术了。
关羽
曹操
包青天
窦尔敦
脸谱代表
带着净角色的声音特点跟随音频尝试演唱导板部分
国粹京剧美名扬,生旦净末各方长,抑扬顿挫声貌聚,小小舞台现沧桑。中华戏曲一绝创,各地曲目更多样,人生犹如戏中人,你方唱罢我登场。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