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04 09:47:15

文档简介

2023 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十校联合体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C B A C C D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D B A C C C C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C C D A C C D B
31 32 33 34 35
A D B B D
二、非选择题
36
(1)流水侵蚀(1分);风力沉积/风力堆积(1分)
(2)低(1分);厚(1分);保温(作用)(1分);高于(1分);
(3)流经黄土高原/地表疏松物质多/地表碎屑物质多/土质疏松(1分);
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降水强度大(1分);
地表径流携带泥沙至甲地,地势变缓/地势平坦/坡度小/地势变缓(1分);
流速减慢/流速变慢/流速变小(1分),泥沙堆积。
37
(1)西北(1分)、东南(1分);(顺序可换)
气候干旱/降水少(1分),风力强劲/风力大/风速大/大风天数多(1分)
(2)散射(1分);沙尘暴/扬尘/扬沙/浮尘/风沙(1分);
海拔高/地势高(1分); 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1分)
(3)空气稀薄/空气密度小(1分) ; 水汽少,云量少/晴朗天气多;(1分)
光污染轻/大气污染轻(1分)(任答 2点给 2分,1点 1分)
38
(1)厚(1分);高(1分);
边坡加固/护坡工程/抗滑挡墙/削坡减载/分段开挖砌筑/排水/减重(1分)
(2)a(1分); 峡谷/V 形谷(1分); V形(1分); b(1分);
(3)截弯取直/裁弯取直(1分); 牛轭湖(1分); ③①④②(1分)
{#{QQABIYCEoggIQBBAAQgCQw0iCgAQkBECAKoGxBAIsAABQRFABAA=}#}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3 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十校联合体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据我国航天局消息,2023 年 8 月 13 日陆地探测四号 01 星成功发射进入距离地球近四万公里的
工作轨道,其运行将满足我国防灾减灾、地震监测、国土资源勘察等行业需求,完成 1-4 题。
1.陆地探测四号 01 星从发射到正常运行最远飞出了
A.地球 B.地月系 C.太阳系 D.银河系
2.在轨运行的陆地探测四号 01 星属于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3.与使用飞机进行遥感观测比,陆地探测四号 01 星的优点是
①探测范围广 ②探测精度高 ③受天气影响小 ④移动速度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陆地探测四号 01 星在监测地震灾害时能够
A.获取地震发生的原因 B.监测地震灾害的区域
C.分析地震救灾数据 D.控制地震的发生
我国将重点推动实施日地 L5 太阳探测工程,计划于 2026 年发射“羲和二号”卫星探索太阳活
动区磁场的起源、演化和研究太阳爆发对地球的影响,完成 5、6 题。
5.太阳活动频发的年份
A.磁暴现象增多 B.低纬出现极光 C.全球降水减少 D.全球农业倾向歉收
6.受太阳活动的影响,“羲和二号”可能面临的主要威胁是
①通讯中断 ②极光干扰 ③设备失灵 ④流星撞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0 年 12 月 3 日 23 时 10 分,嫦娥五号成功将携带样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这是我
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完成 7、8 题。
7.与地球相比,月球没有湛蓝天空的原因是缺乏
A.大气吸收 B.大气反射 C.大气散射 D.地面反射
8.与地球相比,月球夜晚温度低的原因是
A.地面反射弱 B.太阳辐射弱 C.大气削弱作用强 D.大气逆辐射弱
高一地理学科 试题 第 1页(共 8 页)
{#{QQABIYCEoggIQBBAAQgCQw0iCgAQkBECAKoGxBAIsAABQRFABAA=}#}
我国在青海共和盆地 3705 米深处钻获 236℃的高温干热岩体。这是我国首次钻获温度最高的干
热岩体,实现了我国干热岩勘查的重大突破。右图为某学生绘制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模式图。完成
第 9-11 题。
9.图中阴影应该是
A.硅铝层 B.硅镁层
C.软流层 D.岩石圈
10.该处干热岩位于
A.地壳 B.地幔
C.外核 D.内核
11.据推测主要由铁、镍组成的是
A.甲 B.乙
第 9-11 题图
C.丙 D.丁
2022 年 7 月 31 日,长征系列某型号运载火箭成功完成任务,部分残骸向地面坠落。下图为某
段大气的温度随高度变化图。完成 12、13 题。
12.火箭残骸掉落途中穿过①段范围时,依次经过
A.高层大气、平流层
B.对流层、平流层
C.平流层、对流层
D.平流层、高层大气
13.图中②范围内,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的变化特点及主
要的直接热源分别是
A.升高 太阳辐射
B.降低 短波辐射
C.升高 地面辐射
第 12、13 题图
D.降低 长波辐射
某中学生在山区研学旅行中发现一处山谷并绘制了示意图。完成 14、15 题。
第 14、15 题图
14.形成该山谷的主要作用为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海浪侵蚀
15.图中住宅集中的地点及相对优势是
①甲 ②乙 ③地势较高,洪涝影响小 ④临近河流,取水较便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高一地理学科 试题 第 2页(共 8 页)
{#{QQABIYCEoggIQBBAAQgCQw0iCgAQkBECAKoGxBAIsAABQRFABAA=}#}
2023 年 5 月科考人员在珠峰地区再次发现三叠纪海洋爬行动物喜马拉雅鱼龙的化石,为了解地
壳板块运动和生命演化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下图为地质年代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距今年
龄,单位:亿年)。完成第 16、17 题。
16.鱼龙存活的时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下列关于地球演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后期是地质史上形成煤炭的重要时期
B.②时期形成了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
C.③时期是地质史上爬行动物繁盛的时期
D.④末期发生了史上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 第 16、17 题图
风塔是伊朗一种用来通风降温的建筑物,塔顶超过屋顶,侧边四面镂空,室内部分是悬空的,
地面中央建有一个水池。下图为风塔景观图,完成第 18、19 题。
第 18、19 题图
18.与风塔白天起到降温作用相符的示意图是
19.以下选项与风塔工作原理相似的是
A.夏季居民楼使用遮阳帘降低地面温度 B.秋冬季节农田里燃烧秸秆来对地面保温
C.东南沿海地区白天盛行海风 D.城市较周边郊区更易起雾
我国某城市与周边山地间常形成较为稳定的山谷风转换,下表为该城市边缘某气象监测点测得
的全年山谷风随时间的变化。完成 20、21 题。
表 1:山谷风随时间的变化表
平均开始时刻 平均结束时刻 主导风向
18:00 8:00 正北
平均开始时刻 平均结束时刻 主导风向
9:00 17:00 正南
20.根据表中信息推测,该气象监测站的时段、风向组合正确的是
A.白天:山风 正北 B.夜晚:谷风 正北 C.夜晚:山风 正南 D.白天:谷风 正南
高一地理学科 试题 第 3页(共 8 页)
{#{QQABIYCEoggIQBBAAQgCQw0iCgAQkBECAKoGxBAIsAABQRFABAA=}#}
21.近年来该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据此推测该城市与周边山地
A.谷风增强,山风减弱 B.谷风增强,山风增强
C.谷风减弱,山风增强 D.谷风减弱,山风减弱
鲸背状雅丹是典型的风蚀地貌,是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一系列地质作用形成与
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图 1 为鲸背状雅丹,图 2 为新
月形沙丘,完成第 22、23 题。
第 22、23题图 1 第 22、23 题图 2
22.鲸背状雅丹形成过程可能为
A.流水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B.流水侵蚀,地壳抬升,风力侵蚀
C.风力沉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 D.流水沉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
23.图 1、图 2迎风坡分别位于
A.缓坡;缓坡 B.缓坡;陡坡 C.陡坡;缓坡 D.陡坡;陡坡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湖区冬、春季节多大风,东岸沙地多沙丘。近年来,环青海湖区
域风沙灾害逐年加重。图 1 为青海湖流域略图。图 2 为图 1 中甲区域沙地分布图,完成第 24、25 题。
. .
.. .
.
第 24、25 题图 2
.
..
.
...
.
... .
.
. . .
第 24、25题图 1
24.形成甲区域沙丘的外力作用为
A.流水侵蚀 B.海浪堆积 C.风力堆积 D.冰川侵蚀
25.该区域风沙灾害逐年加重的原因可能是
A.太阳活动增强 B.当地降水增多
C.大气削弱减弱 D.植被覆盖减少
高一地理学科 试题 第 4页(共 8 页)
{#{QQABIYCEoggIQBBAAQgCQw0iCgAQkBECAKoGxBAIsAABQRFABAA=}#}
为实现农作物增产增收,浙江地区部分农民在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用以降低
大棚内的温度,如图 1 所示。图 2 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 26、27 题。
第 26、27 题图 1 第 26、27题图 2
26.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图中黑色尼龙网影响图 2 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27.下列情况最可能在大棚顶部铺设黑色尼龙网的是
A.1 月晴朗夜间 B.3 月阴雨早晨 C.7 月晴朗午后 D.9 月台风傍晚
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的溶洞景观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下图为安纳托利亚高原的溶洞景观图。
完成 28、29 题。
28.图中 a、b、c、d 地貌类型及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a 为石笋 流水侵蚀作用
B.b 为石钟乳 流水溶蚀作用
C.c 为石柱 流水沉积作用
D.d 为孤峰 风力侵蚀作用
29.该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
A.地表水不易渗漏,利于当地农业生产
B.地质条件稳定,利于交通建设
C.冬凉夏暖,不利于居住
D.作为旅游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第 28、29题图
图 1 为某校地理社团研究大气热力作用所采用的辐射表及安装示意图,辐射表可利用传感器测
量电磁波辐射的强度,遮光盘可使其测量免受方向辐射的干扰。图 2为苏州市 2023 年 10 月 11 日至
16 日天气预报图,完成 30、31 题。
第 30、31 题图 1 第 30、31 题图 2
30.图中四个辐射表的功能各不相同,正确的是
A.甲-测量大气辐射 B.乙-测量地面反射
C.丙-测量太阳辐射 D.丁-测量大气逆辐射
31.13 日到 15 日期间不同时段各辐射表测得的辐射量变化情况是
A.白天 甲-增加 B.夜晚 乙-减少 C.白天 丙-减少 D.夜晚 丁-增加
高一地理学科 试题 第 5页(共 8 页)
{#{QQABIYCEoggIQBBAAQgCQw0iCgAQkBECAKoGxBAIsAABQRFABAA=}#}
位于青岛海岸、距岸百米的“石老人”是当地著名的旅游景观,其岩石表面有大片烧焦样蜂窝
状石孔。2022 年 10 月 3 日清晨人们发现“石老人”上半部分已经坍塌。下图为“石老人”景观图,
完成 32、33 题。
第 32、33 题图
32.与现在比,“石老人”形成初期与海蚀崖之间距离
A.无法比较 B.基本不变 C.较远 D.较近
33.造成“石老人”坍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冰川侵蚀 B.海浪侵蚀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下图反映了 9 月份 30°S~80°S 平流层臭氧总
量多年变化状况。完成 34、35 题。
第 34、35 题图
34.随着年份的推移平流层臭氧总量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B.在高纬度地区递减明显
C.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 D.随大气 CO2 浓度升高而增加
35.臭氧总量减少将直接导致
A.酸雨区面积缩小 B.平流层气温升高
C.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D.对流层紫外线辐射增加
高一地理学科 试题 第 6页(共 8 页)
{#{QQABIYCEoggIQBBAAQgCQw0iCgAQkBECAKoGxBAIsAABQRFABAA=}#}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30 分)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 分)
材料一:下图为黄河流域局部及黄土高原示意图。甲地为黄土高原地区的汾河谷地。
第 36 题图
(1)黄河上游多分布峡谷,其成因为 (填外力作用),汾河谷地所在的黄土高原地区分布有
深厚的黄土层,其成因为 (填外力作用)。(2分)
(2)甲地河谷海拔较周边山地 (填“高”或“低”),大气厚度更 (填“薄”或“厚”),
大气对地面的 作用更强,使甲地河谷平均气温 (填“高于”或“低于”)周边山地。(4分)
(3)描述甲地流水堆积物的形成过程。(4 分)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 分)
材料一:柴达木盆地大部分地区多荒漠景观,盛行西北风、最高风速可达 40m/s,雅丹地貌分
布面积大。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冷湖地区广泛分布着垄岗和沟槽整齐排列的垄岗状雅丹地貌。
材料二:青海省北部海拔 4200 多米的赛什腾山区(下图),其天文观测条件与世界一流天文观
测台相媲美,成为天文爱好者观测星空的理想之地。天文学意义上的夜晚,是从太阳落到地平线以
下 18°开始计算的,此时太阳的暮光消失,夜晚真正来临,这才是开始观测星空的正确时间。
第 37 题图
(1)冷湖地区雅丹地貌的垄岗的两端分别指向_______和______方向,当地荒漠景观面积大的原因
为 、 。(4分)
高一地理学科 试题 第 7页(共 8 页)
{#{QQABIYCEoggIQBBAAQgCQw0iCgAQkBECAKoGxBAIsAABQRFABAA=}#}
(2)太阳落下地平线一段时间内天空依然明亮,其原理是大气削弱作用中的 作用。冷湖地
区对天文观测影响最大的灾害性天气是 ,相较于冷湖镇,赛什腾山受其影响较小,其原因
为 。为防治该灾害,可采取 等工程措施。(4 分)
(3)与东部地区相比,简述赛什腾山天文观测的有利大气环境条件。(2分)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 分)
材料一:图 1 为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略图,图 2 为图中甲、乙两地拍摄的景观图。
第 38 题图 1
第 37题图 2
(1)根据图 1 信息推测,甲地的地壳厚度可能比乙地 (填“厚”或“薄”),甲地滑坡发生频
率较乙地 (填“高”或“低”)。滑坡灾害可通过 等工程措施预防。(3分)
(2)图 2 两图中,在甲地拍摄的可能为 ,其名称为 ,其河谷形态呈 ;在乙地拍
摄的可能为 。(4 分)
(3)图b中景观为河流经过 过程,河道被废弃,形成的 。按其形成过程,下图所示
四个阶段的先后顺序为 。(3 分)
高一地理学科 试题 第 8页(共 8 页)
{#{QQABIYCEoggIQBBAAQgCQw0iCgAQkBECAKoGxBAIsAABQR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