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华师大版七上科学全效提优第0-8章综合测试卷B (原卷+解析卷+答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华师大版七上科学全效提优第0-8章综合测试卷B (原卷+解析卷+答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22 09:55:53

文档简介

2023华师大版七上科学全效提优 第0-8章综合测试卷B
一、单选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 .酵母菌 B .新型冠状病毒 C .草履虫 D .球菌
[解析]所有的生物中,病毒除外,其他生物都有细胞结构,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B
2、测量球形物体直径时,下列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析] A、刻度尺的零刻线没对准桌面,即没有与球形物体的下端对齐,故A错误;B、此方法不能确保所测位置是圆柱体的直径,即不能确保刻度尺的边缘通过圆心,故B错误;C、正确,虽然没有从零刻线量起,但是操作都是正确的,只是要注意,圆柱体的直径等于两三角板直角边对应刻度尺示数之差,故C正确;D、此方法既不能保证刻度尺边缘过圆心,又没有从刻度尺的零刻度开始;故D错误。
[答案]C
3、下列为四位同学所做的同样一道单位换算题,其中计算过程正确的是(  )
A.12.64cm=12.64cm×m=0.1264m B.12.64cm=12.64×cm=0.1264m
C.12.64cm=12.64×m=0.1264m D.12.64cm=12.64cm÷100m=0.1264m
[解析] A、“12.64cm×1m/100”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故A错误;B、“12.64×1cm/100”得到的单位不是m。故B错误;C、进率及过程正确。故C正确;D、“12.64cm÷100m”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故D错误。
[答案]C
4、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长度测量中,选用的刻度尺分度值越小越好
B.在长度测量中,只要避免了错误,也就避免了误差
C.测量课桌长度时,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
D.长度测量中只要选用精密仪器,测量方法科学,就一定能消除误差
[解析] A、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的分度值要根据所要求的精确程度选择,并不是选用的刻度尺分度值越小越好,故A错误;B、在长度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但是误差不能避免,故B错误;C、在测量过程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故C正确;D、长度测量中选用精密仪器,测量方法科学,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D错误。
[答案]C
5、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她发现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如图所示,这四个月她长高了(   )
A.5cm B.5.0cm C.5.00cm D.5.000cm
[解析]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c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左端示数167.0cm对齐,右端示数为172.0cm对齐,长高了172.0﹣cm﹣167.0cm=5.0cm。
[答案]B
6、依据图①~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生物①②③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
B. 图示生物②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组成
C. 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
D. 图示生物①②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
[解析] A、①蝴蝶属于昆虫,是有性生殖,蝴蝶有受精卵发育而来;②属于种子植物,属于有性生殖,依靠种子繁殖后代。受精后子房将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而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那部分,胚芽发育在茎和叶。故种子植物发育起点为受精卵。③蕨类植物孢子生殖,因此发育的起点是孢子不是受精卵。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动物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图示生物②是植物因此没有上皮组织。故不符合题意;C、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核内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因此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DNA. 故符合题意;D、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一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一组织-器官-植物体;图示生物①是动物蝴蝶、②是植物因此它们的结构层次不同,故不符合题意。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一组织-器官-植物体;图示生物①是动物蝴蝶、②是植物因此它们的结构层次不同。故不符合题意。
[答案]C
7、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要达到的目的和所采用的操作,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解析] A、物镜固定在转换器上,因此转动转换器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不是物镜,A不符合题意;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B符合题意;C、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要增加视野亮度,可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C不符合题意;D、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和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如果观察到物象较模糊,但视野亮度正常,要使物象更加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D不符合题意。
[答案]B
8、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兴趣小组调查发现校园有柳树、雪松、月季、蚂蚁、麻雀、蜜蜂、葫芦藓、蕨等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葫芦藓、雪松都利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
B. 葫芦藓具有根、茎、叶的分化,能够真正适应陆地生活
C. 月季与柳树的共同特征比月季与雪松的共同特征多
D. 按形态结构分,柳树、雪松、月季、葫芦藓、蘑菇属于植物
[解析] A、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蘑菇属于大型真菌,都是利用孢子繁殖,但是苔藓植物属于孢子植物,蘑菇属于真菌等微生物.不符合题意;B、葫芦藓具有茎叶的分化,无根,用孢子繁殖后代,生殖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不符合题意;C、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月季与柳树同属于双子叶植物纲,月季与雪松同属于种子植物门,纲比门小,因此月季与柳树的共同特征比月季与雪松的共同特征多.符合题意;D、按形态结构分,柳树、雪松、月季、葫芦藓属于植物,蘑菇属于真菌.不符合题意。
[答案]C
9、小亮在制作植物标本时,需要称量10克氢氧化钠固体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小亮在称量时发现天平指针略向右偏转,则应采取的措施 ( )
A.减少砝码 B.将游码向左移动
C.取出一些氢氧化钠固体 D.再加一些氢氧化钠固体
[解析] 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右,说明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小于砝码的质量,故应添加氢氧化钠固体,直至天平平衡,故选D。
[答案]D
10、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失水时发现,植物细胞不如动物细胞收缩得那么显著,原因是( )
A.动、植物细胞膜的伸缩性不同 B.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C.动物细胞质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 D.植物细胞有液泡
[解析]细胞壁位于细胞表面,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外形,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提高细胞的机械强度,可保护细胞免受机械操作和渗透压等外力的破坏,脱水时,植物细胞膜外有细胞壁支持,所以不会明显收缩。
[答案]C
11、北半球夏至日,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
A.北半球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D.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解析] 选项A错,应为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选项B错,应为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选项C正确;选项D错,应为南半球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答案]C
12、有关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转和公转的中心都是地球,都是自西向东转动
B.地球自转时,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见日出
C.极昼极夜是由于地球绕日公转而产生的地理现象
D.从北极点上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
[解析] 地球有两种重要的运动方式: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从北极点上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南极点上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人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现象,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答案]C
13、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肯定大于15mL B.肯定小于15mL
C.肯定等于15mL D.可能大于也有可能小于15mL
[解析]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该学生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实际体积等于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小,那么实际体积应大于5mL.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15mL。
[答案]B
14、下图六种植物分成甲、乙两类的分类依据是( )
A .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 B .果实的有无 C .根的有无 D .种子的有无
[解析]植物学家对植物进行分类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从而比较它们的亲缘关系。葫芦藓、肾蕨、海带等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玉米、桃子、油松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因此它们分类依据是能否产生种子,D符合题意。
[答案]D
15、很多生物都能给人类带来经济效益或生态效益。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许多海藻是工业和医药提取碘的重要原料
B . 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水质污染的指示植物
C . 多数酵母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提取供医药用
D . 鹿茸、蟾酥、麝香等优质药材来自某些脊椎动物
[解析] A .许多海藻是工业和医药提取碘的重要原料,正确;B .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大气污染的指示植物,不正确;C .多数酵母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提取供医药用,正确;D .鹿茸、蟾酥、麝香等优质药材来自某些脊椎动物,正确。
[答案]B
16、实验室有一只读数不准确但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5℃;在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95℃。下列分别是温度计示数为41℃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时温度计的示数应分别是( )
A .41℃、60℃ B .35℃、55℃ C .40℃、59℃ D .35℃、40℃
[解析] 读数不准确但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5℃;在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95℃。则可知该温度度每小格表示的温度为100℃/90=10℃/9;所以温度计示数为41℃时对应的实际温度:(41-5)×10℃/9=40℃;实际温度为60℃时该温度计的示数:5℃+[60÷10℃/9]=59℃。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17、用天平称出某瓶子最多能装水的质量,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是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把水倒掉再称出空瓶的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方法二是先称出空瓶的质量,再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 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对这两种方法的看法正确的是( )
A. 随便用哪种方法都一样 B. 用第二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C. 用第一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 无法判断
[解析]第二次方法的误差较小,可以避免水倒出后烧杯中还残留少量水的现象。
[答案]B
18、细胞壁在显微镜下是一层透明的薄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功能。下列生物细胞中不具备细胞壁的是( )
A.叶表皮细胞 B. 酵母菌细胞 C. 肌肉细胞 D.大肠杆菌细胞
[解析]植物细胞、细菌和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表皮细胞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酵母菌是真菌,细胞有细胞壁,肌肉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大肠杆菌是细菌,有细胞壁,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19、用托盘天平测量某一物体的质量过程中,下列做法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
A. 使用生锈的砝码
B. 测量时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C. 使用磨损的砝码
D. 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就开始测量物体的质量
[解析] A.使用生锈的砝码,会使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符合题意;B.测量时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若没有使用游码则不影响测量结果,若使用了游码则测量值偏大,不符合题意;C.使用磨损的砝码,使测量值偏大;不符合题意;D.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就开始测量物体的质量,则测量值偏小,符合题意。
[答案]A
20、2021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我国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21年环境日主题:“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下列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如果土壤和水环境遭到了污染,人类将受到严重的危害
B. 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C. 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要科学合理、权衡利弊,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
D. 为了保护环境,应该提倡垃圾分类回收,如用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
[解析] A.如果土壤和水环境遭到了污染,人类将受到严重的危害,A正确;B.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若大力引进外来物种,会造成物种入侵,破坏当地生态,B不正确;C.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要科学合理、权衡利弊,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C正确;D.为了保护环境,应该提倡垃圾分类回收,如用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D正确。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21、小胜所在的学校有花园及劳动实践基地,里面有柑橘、玉米、水棉、葫芦藓、蕨和雪松等植物。小胜根据这些植物的特点,按右表的标准进行分类。其中②是上述六种植物中的 (   )
A. 玉米 B. 水绵 C. 蕨 D. 柑橘
[解析]种子植物有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它们都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裹,裸子植物的种子没果皮包裹,玉米是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子叶一枚,柑橘是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子叶二枚;水绵和蕨类是孢子植物,它们都没有种子,其中水绵是藻类植物,无根茎叶分化,蕨类有根茎叶分化,故②应该是柑橘。
[答案] D
22、将死亡的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水溶性染色剂(PI)中,细胞核会被着色;将活细胞浸泡其中,其细胞核不着色,但将PI注入活细胞中,细胞核会被着色,因此可将PI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其鉴别的基本原理是( )
A. 活细胞的细胞核能够分解PI B. 死细胞和活细胞内细胞核所含的物质不同
C. 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阻止PI的进入 D. 活细胞的细胞壁能够阻止PI的进入
[解析] 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可能是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进入,也可能是活细胞能分解PI,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不可能是活细胞能分解PI,综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进入,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23、显微镜是学习生物学需要用到的重要仪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可参照上图甲快速判断“污物”的位置,图中①②③分别是装片、目镜和物镜
B . 若要进一步观察图乙微藻A的内部结构,应立即转动物镜转换器,并微调丙图中②
C .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人血涂片时,为使观察效果更好,都需要进行染色步骤
D . 若在视野中看到草履虫逆时针游动,则玻片上草履虫实际游动方向为顺时针
[解析] A .可参照上图甲快速判断“污物”的位置,图中①②③分别是装片、目镜和物镜,A正确;B .若要进一步观察图乙微藻A的内部结构,应立即转动物镜转换器,并微调丙图中①而不是②,B不正确;C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为使观察效果更好,都需要进行染色步骤,而制作人血涂片时不需要染色,C不正确;D .若在视野中看到草履虫逆时针游动,则玻片上草履虫实际游动方向为逆时针,D不正确。
[答案]A
24、“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与二十四节气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春分这天昼夜平分 B. 夏至之后的节气是芒种
C. 秋分这天的月相一定是上弦月 D. 从冬至到夏至的时间间隔为一年
[解析]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 ;A、读图可知,春分这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此时全球昼夜平分,A符合题意; B、夏至日之后的节气是小暑,B不符合题意; C、不能确定秋分这天的农历日期,而月相主要随日历日期变化,故秋分这天的月相不确定,C不符合题意; D、从冬至到夏至的时间为半年,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25、如图所示为某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不是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
A. 1生物、 2动物、3植物、 4草履虫
B. 1孢子植物、 2苔藓植物、3蕨类植物、4紫菜
C. 1脊椎动物、 2爬行动物、3哺乳动物、4蜥蜴
D. 1无脊椎动物、2软体动物、3节肢动物、4蜗牛
[解析] 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植物根据生殖方式不同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 A、生物包括植物和动物,而草履虫属于动物,A不符合题意; B、紫菜不是苔藓植物,紫菜属于藻类植物,也是孢子植物,B符合题意; C、蜥蜴属于爬行动物,脊椎动物包括爬行动物、哺乳动物,C不符合题意; D、无脊椎动物包括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蜗牛属于软体动物,D不符合题意。
[答案]B
二、填空题(10题,每空1分;共32分)
26、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________,通常用________、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来减小误差。错误与误差的区别在于:________是可以消除的,________是不能消除的。
[解析] 所谓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通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错误是指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不按照规定测量而产生的结果,因此错误与误差的区别在于:错误是可以消除的,误差是不能消除的。
[答案] 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错误;误差
27、(1)科学研究、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是 和 ,以此更好地了解有关自然现象及其成因,也可以使自然现象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再现。
(2)图甲中,测得物体长度是 cm。纳米技术是高新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1nm=10-9m,若一个原子的直径为10-10m,把 个原子一个挨一个地排列,长度是1nm。
(3)哈尔滨市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城市,冬天的温度经常达到-20℃左右,当地某居民在秋、冬两季看到温度计上某两次的示数如图乙、丙;其中图乙的读数是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
[解析] (1)科学研究、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是观察和实验,以此更好地了解有关自然现象及其成因,也可以使自然现象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再现。(2)图甲中,测得物体的长度是1.30cm。纳米技术是高新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1nm=10-9m,若一个原子的直径为10-10m,把10个原子一个挨一个地排列,长度是1nm。
[答案](1)观察;实验 (2)1.30; 10 (3)16; 热胀冷缩
28、在脊椎动物中, 类动物的体温是恒定的,由于哺乳动物具备了 的生殖发育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解析] 在脊椎动物中,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体温是恒定的,由于哺乳动物具备了胎生和哺乳的生殖发育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答案]鸟类和哺乳;胎生哺乳
29、一位年轻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只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只是测甲前把体温计用力甩几下,测得的读数是37.2℃,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结果乙、丙的体温读数均为37.8℃,则:甲的体温真实值应为 ℃,乙的体温真实值应为 ℃,丙的体温真实值应为     ℃。
[解析] 用体温计测体温前,必须将水银甩回玻璃泡。測甲前水银被甩回玻璃泡,读数37.2℃是甲的真实体温,虽然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就开始测乙,但读数为37.8℃,高于37.2℃,所以测得的是乙的真实体温,接着不甩温度计测丙,读数为37.8℃,没有升高(不会降低),丙的体温有可能低于37.8℃也有可能等于37.8℃,所以丙的体温真实值为≤37.8℃。
[答案] 37.2 ; 37.8 ; ≤37.8
30、下面是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玻璃杯练习测量食用油的质量的测量过程及记录的数据: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观察到横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此时应向 旋动平衡螺母。
(2)如图甲所示,把适量食用油倒入玻璃杯中,用天平测出玻璃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再把玻璃杯中的 食用油倒入容器中。
(3)在测剩余食用油和玻璃杯的质量时,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指针指在如图乙位置,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又发现指针指在如图丙位置,则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天平再次恢复平衡时如图丁;则倒入容器中的食用油质量为 g。
[解析]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观察到横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此时应向右旋动平衡螺母。(2)如图甲所示,把适量食用油倒入玻璃杯中,用天平测出玻璃杯和食用油的质量。再把玻璃杯中的适量食用油倒入容器中。(3)在测剩余食用油和玻璃杯的质量时,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指针指在如图乙所示位置,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又发现指针指在如图丙所示位置,则他应进行的操作是取下最小砝码,向右调节游码。天平再次恢复平衡时如图丁所示;则倒入容器中的食用油质量为100g+10g+5g+0.2g=34.2g。
[答案](1)右 (2)适量 (3)取下最小砝码,向右调节游码; 34.2
31、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八月初九)在杭州开幕。
(1)如图1是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1)中的 。
(2)当晚的月相最接近于图(2)中的 。
(3)再过一个星期有可能出现的天文现象是 。
[解析](1)9月23日是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地球位于图1中的④位置;(2)初七、八的月相为上弦月,相当于图2中的B,故初九的月相最接近图2中的B;(3)再过一个星期为满月,故可能会出现的是月食现象。
[答案](1)④ (2)B (3)月食
32、读某村的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村的平面示意图中根据地图的三要素, 还缺少________。
(2)图中小河的流向是________。
[解析](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本图缺比例尺;(2)根据指向标,小河的流向为由北向南方向。
[答案] (1)比例尺 (2) 自北向南
3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以下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 (填字母)。
A .昼夜现象 B .昼夜交替现象 C .昼夜长短变化现象 D .四季变化
(2)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南极地区正处于 (填“极昼”或“极夜”)。
(3)当地球运行到C位置时,这一天正午时分,宁波某学校旗杆的影子与 (填字母)图最相似。
[解析](1)A .昼夜现象是因为地球不透明、不发光;B .昼夜交替现象是产生昼夜的基础上地球还在自转;C .昼夜长短变化现象是因为地球倾斜着绕太阳公转;D .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倾斜着绕太阳公转。故B符合题意;(2)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北半球正值夏至,南半球为冬季,南极地区正处于极夜;(3)当地球运行到C位置时,北半球处于冬至日,这一天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年中最小,影子也是最长的时候,且于北半球而言,太阳由南向北照射,影子朝北,所以这一天正午时分,宁波某学校旗杆的影子与A图所示最相似。
[答案] (1)B (2)极夜 (3)A
34、我国现在的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25000多公里,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二。某同学在比例尺为1:8000000的地图上,用一段细棉线与准南到某市的高铁路线重合,然后按如图方式用刻度尺测这段细棉线的长度为________cm,淮南到该市高铁路线的实际里程为________km。
[解析] 图示刻度尺1cm分为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0.1cm;细棉线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0.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4.50cm,细棉线长度为4.50cm;高铁路线的实际长度:L=4.50cm×8000000=3.6×107cm=3.6×107×10﹣5km=360km。
[答案] 4.50;360
(第34题图) (第35题图)
35、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坐落在我市泰顺县境内,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区内有种子植物1863种,蕨类植物287种,苔藓植物358种,脊椎动物342种,以鸟类最多,有昆虫1041种,是重要的天然“生物基因库”。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有水蕨、南方红豆杉,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有粗齿莎椤、金钱松、香樟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黄腹角雉、云豹等。
(1)以上资料可以体现出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2)为研究鸟类肠道消化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小徐进行了实验。实验记录如图[说明:原始种子是指果皮(肉)完整的种子];请用文字描述图中的结果 。
(3)食果鸟类可扩大种子的传播范围,且能促进其萌发。这项研究表明,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有些生态价值人类可能尚未知晓。下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禁止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B . 鸟类是农林害虫的天敌,还能传播种子,保护鸟类刻不容缓
C .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D . 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解析](1)题干中资料均可以体现出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多样性;(2)根据实验记录可知,鸟类肠道消化作用可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3)A . 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是禁止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是合理开发和利用,不正确;B . 鸟类是农林害虫的天敌,还能传播种子,保护鸟类刻不容缓,正确;C .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正确;D . 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不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否则可能引起生态失衡,不正确。
[答案] (1)物种 (2)鸟类肠道消化作用可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3)AD
三、实验探究题(3题,每空2分;共24分)
36、学习了“质量”后,小明有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用一块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记录数据于下表中。
橡皮泥形状 长方体 圆柱体 圆环形 碎块
橡皮泥质量m/克 28 28 28 28
(1)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的好处是: ;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小明所列的表格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然能由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  )
A. 类比法 B. 综合法 C. 归纳法 D. 等效法
[解析] (1)选用橡皮泥作为探究的材料,是因为橡皮泥容易发生形变;(2)由表中数据可知,将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其质量都是28g,所以可得出结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而改变;(3)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符合归纳法的定义,故C符合题意。
[答案] (1)橡皮泥的形状容易改变,便于研究物体质量与形状的关系;(2)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3)C
37、下列是某同学“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实验。
(1)图甲是该同学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D→ →B(用字母表示)。
(2)图甲的步骤B用碘液进行染色,其目的是 。
A . 防止装片出现气泡 B . 使临时装片保存更久
C . 使细胞核染成棕色,以便观察 D . 使整个细胞都染成棕色,以便观察
(3)要使图乙中的视野由B变换为C,图丙中一定不能调节的结构是 (选填序号)。
(4)将图乙中A直接转为高倍镜下观察,会产生的结果是 。
[解析]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的操作顺序:擦片、滴清水、取表皮、展平、盖玻片、染色等;故应该是D-C-A-B;(2)图甲的步骤B用碘液进行染色,其目的是使细胞核染成棕色,以便观察;(3)要使图乙中的视野由B变换为C,图丙中一定不能调节的结构是粗准焦螺旋;(4)将图乙中A直接转为高倍镜下观察,会产生的结果是观察对象处于更左侧的位置,会导致视野中看不到细胞。
[答案] (1)C→A (2)C (3)② (4)视野中看不到细胞
38、某些媒体报道“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不利”,也有专家说“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到底是否安全呢?语馨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器材:普通玉米,转基因玉米,小白鼠若干,两个规格一样且空间足够大的铁笼等。
(1)语馨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有影响实验过程:①将两个铁笼分别贴上甲组和乙组标签,选取两只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大小一致、性别相同的小白鼠,分别置于甲、乙铁笼中;②甲组饲喂适量普通玉米,乙组饲喂________(填“等量”或“过量”)转基因玉米;③饲喂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
(3)语馨设置甲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有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5)本实验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处不合理,应如何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提出的问题: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是否有影响?(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甲组饲喂适量普通玉米,乙组饲喂等量的转基因玉米。确保变量具有唯一性。(3)该同学设置甲组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实验。(4)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①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有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健康有影响。②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无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健康无影响。(5)该实验选取小白鼠的数目过少,会增大实验的偶然性,导致实验结论可信度不高。可改为每组10只。
[答案] (1)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有影响;(2) 等量;(3)形成对照实验;(4)有
(5)可改为每组10只
四、简答题(2题,共14分)
39、(6分)下图是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主要步骤。
(1)滴在洁净载玻片中央的液体a是________。
(2)未经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时,细胞结构不够清晰,需用稀碘液进行染色。染色后的细胞结构中,着色最深的是________,该结构与生物的________密切相关。
[解析] (1)口腔上皮细胞的生活环境是有一定浓度的,所以要滴生理盐水;(2)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比较容易被染成颜色,所以着色最深的是细胞核,其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答案] (1)生理盐水 (2)细胞核;遗传
40、(8分)读世界火山、地震带示意图(图1)和板块运动示意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位于亚欧大陆的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二是世界最大的火山地震带      火山地震带。
(2)2023年以来,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多次地震,如4月3日,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7.0级地震,4月10日其附近海域又发生6.0级地震,10月7日发生6.7级地震,10月31日12时又发生4.9级地震。结合图2分析该国地震频繁的原因:              。与该地距离较近的澳大利亚却是一个火山、地震很少的国家,据图分析原因:                 。
(3)读图2所示的板块运动示意图: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根据图中信息你可以归纳出关于板块运动学说的 内容有                                                (至少归纳出两点)。
(4)结合板块运动图可推测,喜马拉雅山脉可能会发生的变化是       ,原因是                      ;红海面积在不断的    ,原因是                    。
[解析] (1)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位于亚欧大陆的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二是世界最大的火山地震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2)巴布亚新几内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该国家多火山和地震。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板块的内部,地壳稳定,少火山和地震。(3)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4)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其海拔高度逐渐升高;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拉伸处,其面积逐渐扩大。
[答案] (1)环太平洋;(2)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位于印度洋板块的内部,地壳稳定;(3)太平洋板块;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4)海拔升高;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拉伸处。
40、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华师大版七上科学全效提优 第0-8章综合测试B
答 题 卷
一、单选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填空题(10题,每空1分;共32分)
26、 ; ; ; ;
27、(1) ; ;(2) ; ;
(3) ; ;
28、 ; ;
29、 ; ; ;
30、(1) ;(2) ;
(3) ; ;
31、(1) ;(2) ;(3) ;
32、 ; ;
33、(1) ;(2) ;(3) ;
34、 ; ;
35、(1) ;
(2) ;
(3) 。
三、实验探究题(3题,每空2分;共24分)
36、(1) ;
(2) ;
(3) ;
37、(1) ;(2) ;(3) ;
(4) ;
38、(1) ;
(2) ;(3) ;(4) ;
(5) 。
四、简答题(2题,共14分)
39、(1) ;(2) ; ;
40、(1) ;
(2) ;
(3) ;
(4)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2023华师大版七上科学全效提优 第0-8章综合测试卷B
一、单选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 .酵母菌 B .新型冠状病毒 C .草履虫 D .球菌
2、测量球形物体直径时,下列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下列为四位同学所做的同样一道单位换算题,其中计算过程正确的是(  )
A.12.64cm=12.64cm×m=0.1264m B.12.64cm=12.64×cm=0.1264m
C.12.64cm=12.64×m=0.1264m D.12.64cm=12.64cm÷100m=0.1264m
4、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长度测量中,选用的刻度尺分度值越小越好
B.在长度测量中,只要避免了错误,也就避免了误差
C.测量课桌长度时,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
D.长度测量中只要选用精密仪器,测量方法科学,就一定能消除误差
5、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她发现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如图所示,这四个月她长高了(   )
A.5cm B.5.0cm C.5.00cm D.5.000cm
6、依据图①~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生物①②③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
B. 图示生物②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组成
C. 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
D. 图示生物①②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
7、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要达到的目的和所采用的操作,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8、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兴趣小组调查发现校园有柳树、雪松、月季、蚂蚁、麻雀、蜜蜂、葫芦藓、蕨等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葫芦藓、雪松都利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
B. 葫芦藓具有根、茎、叶的分化,能够真正适应陆地生活
C. 月季与柳树的共同特征比月季与雪松的共同特征多
D. 按形态结构分,柳树、雪松、月季、葫芦藓、蘑菇属于植物
9、小亮在制作植物标本时,需要称量10克氢氧化钠固体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小亮在称量时发现天平指针略向右偏转,则应采取的措施 ( )
A.减少砝码 B.将游码向左移动
C.取出一些氢氧化钠固体 D.再加一些氢氧化钠固体
10、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失水时发现,植物细胞不如动物细胞收缩得那么显著,原因是( )
A.动、植物细胞膜的伸缩性不同 B.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C.动物细胞质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 D.植物细胞有液泡
11、北半球夏至日,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
A.北半球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D.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12、有关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转和公转的中心都是地球,都是自西向东转动
B.地球自转时,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见日出
C.极昼极夜是由于地球绕日公转而产生的地理现象
D.从北极点上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
13、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肯定大于15mL B.肯定小于15mL
C.肯定等于15mL D.可能大于也有可能小于15mL
14、下图六种植物分成甲、乙两类的分类依据是( )
A .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 B .果实的有无 C .根的有无 D .种子的有无
15、很多生物都能给人类带来经济效益或生态效益。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许多海藻是工业和医药提取碘的重要原料
B . 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水质污染的指示植物
C . 多数酵母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提取供医药用
D . 鹿茸、蟾酥、麝香等优质药材来自某些脊椎动物
16、实验室有一只读数不准确但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5℃;在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95℃。下列分别是温度计示数为41℃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时温度计的示数应分别是( )
A .41℃、60℃ B .35℃、55℃ C .40℃、59℃ D .35℃、40℃
17、用天平称出某瓶子最多能装水的质量,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是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把水倒掉再称出空瓶的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方法二是先称出空瓶的质量,再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 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对这两种方法的看法正确的是( )
A. 随便用哪种方法都一样 B. 用第二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C. 用第一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 无法判断
18、细胞壁在显微镜下是一层透明的薄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功能。下列生物细胞中不具备细胞壁的是( )
A.叶表皮细胞 B. 酵母菌细胞 C. 肌肉细胞 D.大肠杆菌细胞
19、用托盘天平测量某一物体的质量过程中,下列做法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
A. 使用生锈的砝码
B. 测量时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C. 使用磨损的砝码
D. 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就开始测量物体的质量
20、2021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我国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21年环境日主题:“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下列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如果土壤和水环境遭到了污染,人类将受到严重的危害
B. 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C. 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要科学合理、权衡利弊,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
D. 为了保护环境,应该提倡垃圾分类回收,如用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
21、小胜所在的学校有花园及劳动实践基地,里面有柑橘、玉米、水棉、葫芦藓、蕨和雪松等植物。小胜根据这些植物的特点,按右表的标准进行分类。其中②是上述六种植物中的 (   )
A. 玉米 B. 水绵 C. 蕨 D. 柑橘
22、将死亡的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水溶性染色剂(PI)中,细胞核会被着色;将活细胞浸泡其中,其细胞核不着色,但将PI注入活细胞中,细胞核会被着色,因此可将PI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其鉴别的基本原理是( )
A. 活细胞的细胞核能够分解PI
B. 死细胞和活细胞内细胞核所含的物质不同
C. 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阻止PI的进入
D. 活细胞的细胞壁能够阻止PI的进入
23、显微镜是学习生物学需要用到的重要仪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可参照上图甲快速判断“污物”的位置,图中①②③分别是装片、目镜和物镜
B . 若要进一步观察图乙微藻A的内部结构,应立即转动物镜转换器,并微调丙图中②
C .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人血涂片时,为使观察效果更好,都需要进行染色步骤
D . 若在视野中看到草履虫逆时针游动,则玻片上草履虫实际游动方向为顺时针
24、“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与二十四节气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春分这天昼夜平分
B. 夏至之后的节气是芒种
C. 秋分这天的月相一定是上弦月
D. 从冬至到夏至的时间间隔为一年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25、如图所示为某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不是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
A. 1生物、 2动物、3植物、 4草履虫
B. 1孢子植物、 2苔藓植物、3蕨类植物、4紫菜
C. 1脊椎动物、 2爬行动物、3哺乳动物、4蜥蜴
D. 1无脊椎动物、2软体动物、3节肢动物、4蜗牛
二、填空题(10题,每空1分;共32分)
26、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________,通常用________、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来减小误差。错误与误差的区别在于:________是可以消除的,________是不能消除的。
27、(1)科学研究、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是 和 ,以此更好地了解有关自然现象及其成因,也可以使自然现象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再现。
(2)图甲中,测得物体长度是 cm。纳米技术是高新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1nm=10-9m,若一个原子的直径为10-10m,把 个原子一个挨一个地排列,长度是1nm。
(3)哈尔滨市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城市,冬天的温度经常达到-20℃左右,当地某居民在秋、冬两季看到温度计上某两次的示数如图乙、丙;其中图乙的读数是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
28、在脊椎动物中, 类动物的体温是恒定的,由于哺乳动物具备了 的生殖发育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29、一位年轻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只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只是测甲前把体温计用力甩几下,测得的读数是37.2℃,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结果乙、丙的体温读数均为37.8℃,则:甲的体温真实值应为 ℃,乙的体温真实值应为 ℃,丙的体温真实值应为     ℃。
30、下面是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玻璃杯练习测量食用油的质量的测量过程及记录的数据: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观察到横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此时应向 旋动平衡螺母。
(2)如图甲所示,把适量食用油倒入玻璃杯中,用天平测出玻璃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再把玻璃杯中的 食用油倒入容器中。
(3)在测剩余食用油和玻璃杯的质量时,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指针指在如图乙位置,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又发现指针指在如图丙位置,则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天平再次恢复平衡时如图丁;则倒入容器中的食用油质量为 g。
31、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八月初九)在杭州开幕。
(1)如图1是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1)中的 。
(2)当晚的月相最接近于图(2)中的 。
(3)再过一个星期有可能出现的天文现象是 。
32、读某村的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村的平面示意图中根据地图的三要素, 还缺少________。
(2)图中小河的流向是________。
3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以下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 (填字母)。
A .昼夜现象 B .昼夜交替现象 C .昼夜长短变化现象 D .四季变化
(2)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南极地区正处于 (填“极昼”或“极夜”)。
(3)当地球运行到C位置时,这一天正午时分,宁波某学校旗杆的影子与 (填字母)图最相似。
34、我国现在的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25000多公里,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二。某同学在比例尺为1:8000000的地图上,用一段细棉线与准南到某市的高铁路线重合,然后按如图方式用刻度尺测这段细棉线的长度为________cm,淮南到该市高铁路线的实际里程为________km。
(第34题图) (第35题图)
35、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坐落在我市泰顺县境内,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区内有种子植物1863种,蕨类植物287种,苔藓植物358种,脊椎动物342种,以鸟类最多,有昆虫1041种,是重要的天然“生物基因库”。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有水蕨、南方红豆杉,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有粗齿莎椤、金钱松、香樟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黄腹角雉、云豹等。
(1)以上资料可以体现出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2)为研究鸟类肠道消化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小徐进行了实验。实验记录如图[说明:原始种子是指果皮(肉)完整的种子];请用文字描述图中的结果 。
(3)食果鸟类可扩大种子的传播范围,且能促进其萌发。这项研究表明,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有些生态价值人类可能尚未知晓。下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禁止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B . 鸟类是农林害虫的天敌,还能传播种子,保护鸟类刻不容缓
C .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D . 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三、实验探究题(3题,每空2分;共24分)
36、学习了“质量”后,小明有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用一块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记录数据于下表中。
橡皮泥形状 长方体 圆柱体 圆环形 碎块
橡皮泥质量m/克 28 28 28 28
(1)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的好处是: ;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小明所列的表格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然能由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  )
A. 类比法 B. 综合法 C. 归纳法 D. 等效法
37、下列是某同学“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实验。
(1)图甲是该同学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D→ →B(用字母表示)。
(2)图甲的步骤B用碘液进行染色,其目的是 。
A . 防止装片出现气泡 B . 使临时装片保存更久
C . 使细胞核染成棕色,以便观察 D . 使整个细胞都染成棕色,以便观察
(3)要使图乙中的视野由B变换为C,图丙中一定不能调节的结构是 (选填序号)。
(4)将图乙中A直接转为高倍镜下观察,会产生的结果是 。
38、某些媒体报道“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不利”,也有专家说“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到底是否安全呢?语馨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器材:普通玉米,转基因玉米,小白鼠若干,两个规格一样且空间足够大的铁笼等。
(1)语馨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有影响实验过程:①将两个铁笼分别贴上甲组和乙组标签,选取两只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大小一致、性别相同的小白鼠,分别置于甲、乙铁笼中;②甲组饲喂适量普通玉米,乙组饲喂________(填“等量”或“过量”)转基因玉米;③饲喂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
(3)语馨设置甲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有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5)本实验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处不合理,应如何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2题,共14分)
39、(6分)下图是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主要步骤。
(1)滴在洁净载玻片中央的液体a是________。
(2)未经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时,细胞结构不够清晰,需用稀碘液进行染色。染色后的细胞结构中,着色最深的是________,该结构与生物的________密切相关。
40、(8分)读世界火山、地震带示意图(图1)和板块运动示意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位于亚欧大陆的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二是世界最大的火山地震带      火山地震带。
(2)2023年以来,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多次地震,如4月3日,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7.0级地震,4月10日其附近海域又发生6.0级地震,10月7日发生6.7级地震,10月31日12时又发生4.9级地震。结合图2分析该国地震频繁的原因:              。与该地距离较近的澳大利亚却是一个火山、地震很少的国家,据图分析原因:                 。
(3)读图2所示的板块运动示意图: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根据图中信息你可以归纳出关于板块运动学说的 内容有                                                (至少归纳出两点)。
(4)结合板块运动图可推测,喜马拉雅山脉可能会发生的变化是       ,原因是                      ;红海面积在不断的    ,原因是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