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小熊购物》(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小熊购物》(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1-04 18:4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小熊购物》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第1节《小熊购物》,通过问题情境引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应用。通过购物问题的解决过程,引导学生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并应用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解决问题。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对于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还需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到购物的情景,对于问题情境能够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但在运算顺序上可能存在困惑。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导入新课:
1. 引导学生回忆购物的情景,例如去超市购买食品等。可以问学生他们在购物时会遇到哪些计算问题,例如计算商品的价格、计算购买的数量等。
- 教师:大家有没有去超市购物的经历呢?在购物时,我们通常需要做哪些计算呢?
- 学生回答:计算总价、计算数量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在购物时我们需要做哪些计算?可以让学生列举出一些购物中常见的计算问题,例如计算总价、计算优惠折扣等。
- 教师:除了计算总价,还有哪些计算问题需要我们注意呢?
- 学生回答:计算打折后的价格、计算每个商品的价格等。
第二环节:呈现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呈现问题:
1. 出示问题情境:“小熊去商店买了2盒苹果,每盒5个,又买了3盒橘子,每盒4个。小熊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
- 教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个购物问题,请大家仔细听题。
- 教师出示问题情境并读题。
2. 让学生自由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教师:请大家自由讨论一下,你们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 学生自由讨论并交流解决方法。
第三环节:引导解题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引导学生解题:
1. 引导学生思考先乘法,后加法的运算顺序。可以提醒学生乘法表示相同数量的苹果或橘子的总数,加法表示将两种水果的数量相加得到总数。
- 教师:我们可以先计算苹果的总数,再计算橘子的总数,最后将两者相加得到小熊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你们觉得这个思路怎么样?
- 学生回答:好的,我们可以试试这个思路。
2. 通过解答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计算。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回答:“2盒苹果共有多少个?”“3盒橘子共有多少个?”然后让学生将两个结果相加,得出小熊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
- 教师:那我们先计算苹果的数量。2盒苹果每盒有5个,那么2盒苹果一共有多少个呢?
- 学生回答:2盒苹果一共有10个。
- 教师:很好,接下来我们计算橘子的数量。3盒橘子每盒有4个,那么3盒橘子一共有多少个呢?
- 学生回答:3盒橘子一共有12个。
- 教师:非常好,现在我们将苹果的数量和橘子的数量相加,得到小熊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
- 学生回答:小熊一共买了22个水果。
3. 让学生逐步解决问题,并进行反思和讨论。可以鼓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考和解释他们的思路,以及他们是如何进行计算的。
- 教师: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是如何计算小熊买了多少个水果的呢?你们觉得这个问题有哪些解决方法?
- 学生回答:我们可以先计算每种水果的数量,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到总数。
第四环节:巩固练习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巩固练习:
1. 出示类似的计算题目,例如:“小明买了4本书,每本书10元,又买了2个文具盒,每个文具盒8元。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
- 教师:现在请大家独立思考并计算一下,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
- 教师出示题目并给学生时间进行计算。
2. 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相互交流答案。可以鼓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互相讨论并交流解决方法和答案。
- 教师:请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答案,看看是否一致。
- 学生互相交流答案并讨论解题方法。
3.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同时纠正他们可能出现的错误,并解答他们的疑惑。
- 教师:非常好,大家的答案都很接近。请注意在计算过程中是否有遗漏或错误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
先乘法,后加减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问题情境引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应用。通过购物问题的解决过程,引导学生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合作性。对于理解和应用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可能存在困难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实际问题情境,加强练习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