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马克思俄国十月革命1917 年11月(俄历十月)列宁领导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
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苏维埃俄国。 “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
——《全球通史》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1918-192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哪几方面的内容?实物配给制取消自由贸易全面国有化工业商业产品分配农业余粮收集制内容劳动方面劳动义务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哪些特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内容特点:(1)直接用军事和行政手段调整生产和产品分配,取消商品货币关系;2.背景:国家面临的局势-内忧外患3.目的:集中一切力量应对战争,保障军事胜利,巩固政权。实物配给制取消自由贸易全面国有化工业商业产品分配农业余粮收集制内容劳动方面劳动义务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哪些特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内容特点:(1)直接用军事和行政手段调整生产和产品分配,取消商品货币关系;(2)国家掌握一切生产、生活资料,消灭私有制,带有“共产主义”色彩。
2.客观背景:-内忧外患3.目的:集中一切力量应对战争,保障军事胜利,巩固政权;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苏维埃所面临的形势4.评价最大限度地集中了人力物力,为军事胜利提供了保障;存在许多弊病和错误;造成1920-1921年的经济危机证明: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不是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正确途径! 面对着农民的反抗和水兵的叛乱,列宁开始重新思考一条新的探索之路……是进?还是退?二、新经济政策1.历史背景经济危机、政治危机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后新情况 现实:国情:俄国经济文化落后 要对农民做让步,要允许农民能够个体地经营自己的经济,允许市场的存在,要利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来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准备条件。 ——北京大学 徐天新《大国崛起》新经济政策农业工业商业分配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实行自由贸易按劳分配 国家资本主义,就是我们能够加以限制 、能够规定其范围的资本主义,这种国家资本主义是同国家联系着的,而国家就是工人 ,就是工人的先进部分,就是先锋队,就是我们” ——《列宁全集》 特点: 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2.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这个政策之所以叫做新经济政策,是因为它在向后转。我们现在退却,好象是在向后退,但是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先后退几步,然后再起跑,更有力地向前跳。
——《列宁全集》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摘自岳麓版教材)新经济政策农业工业商业分配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实行自由贸易按劳分配特点: 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2.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1913年—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农业生产情况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马克思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重大发展。 苏俄两种政策的实施和调整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启示呢?①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要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②社会主义建设还必须符合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等。
③社会主义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与时俱进。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和推动生产力发展。局部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和推动生产力发展。实质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特点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救济……分配开放市场,允许自由贸易商业部分企业采取租让制、租赁/租借制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监督生产;国家干预、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工业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调控市场,减耕减产农业内
容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