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桥
穷人
金色的鱼钩
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13
桥
狞笑 搀扶 祭奠 咆哮 惊慌 嗓子 拥戴 沙哑 呻吟 废话 吞没 猛然 蹿上来 跌跌撞撞 势不可当
níng
chān
diàn
xiào
yǎ
fèi
sǎng
cuān
mò
diē
shēn
dāng
我会读
了解故事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山洪爆发,老支书指挥群众从木桥撤离,自己和儿子却牺牲了宝贵的生命。
感受洪水
1.自由读文,把文读通,把文中能带你害怕感受的句子多读几遍。
2.哪处让你最害怕,就读那一处。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洪水中的人们是怎样的反应,从哪里体会到?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陷入绝境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意想不到的是:
村民慌不择路——老汉如山般站在桥前
冲突
文中一共有四次冲突,请你找出来。
四次冲突:
6-8:村民慌不择路——老汉如山般站在桥前
10—13:个别人抱怨——老汉坚持原则
15:一个党员小伙子排在前面——老汉揪出小伙子
16、20:老汉与小伙子相互推让,希望对方先过桥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他像一座山。
四次冲突:
6-8:村民慌不择路——老汉如山般站在桥前
10—13:个别人抱怨——老汉坚持原则
15:一个党员小伙子排在前面——老汉揪出小伙子
16、20:老汉与小伙子相互推让,希望对方先过桥
1.圈画出其他冲突中,能凸显老汉形象的字句。
2.做旁批,感受人物形象。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板。
一吼:是因为党员身份的铁面无私
二吼:是人性面前,让儿子先走,把危险留给自己
我们看见了一个威信极高,临危不乱,心系村民,不徇私情的老汉。
描写人物形象,还可以通过什么来表现?
环境
这篇小说以“桥”为题,为什么不用“老支书”或“一位老汉”来命名?
希望
桥
生命
责任
党员
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