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第一课时
“读书明智”
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
单元主题
核心要素
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
要点。
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突出重点。
说到读书,同学们一定积累了很多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你们能与大家分享一下吗?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 董 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董其昌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荀子》
孔子
课文的第一部分选自《论语》,《论语》是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言行的典籍,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他十分重视学习,论语中不止一处,讲到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朱 熹
朱熹谈读书,朱熹是中国南宋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继承二程,也就是程颢、程颐的思想,又独立发挥自成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他的著作很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等。
朱熹
同学们,请你们自由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zhì
同“智”,是智慧的意思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hào
喜好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zhì
huì
课文我们读正确,读流利了,那么关于文言文的学习,我们都曾经学习过哪些方法呢?
借助书中的注释、插图
联系上下文
结合生活经验
查找工具书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写的是要以诚实的态度对待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要聪敏勤学,不以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默默地记住知识,学习不知满足,教诲他人不知疲倦。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我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人,而是喜好古代的文化,靠勤勉求得知识的人。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学到了还怕会失去。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思考,发现这样并没有益处,不如学习。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理解了课文的大意,请你再来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孔子关于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孔子不是生来什么都知道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靠勤勉求得知识的人,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学到了,还怕会丢失。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作业:
1.背诵《古人谈读书》第一部分
2.默写《古人谈读书》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古人谈读书》。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论语的六句话,你们还记得我们的学习内容吗?谁来背一背?
这六句话写的是什么内容?
孔子关于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借助书中的注释、插图
联系上下文
结合生活经验
查找工具书
……
第一部分的六句话当中,哪句话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同桌合作读文,借助注释,互相说一说课文大意。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①谓:说。
②漫浪:随意。
③急:要紧,重要。
余:我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尝:
1.品尝,尝一尝 3.试一试,试探
2.表示经历 4.曾经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既:既然
岂:难道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你懂得了什么读书方法?
“心到、眼到、口到”这三者可以调换顺序吗?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1)结合本节课的学习经历,谈一谈,读文言文如何做到“三到”呢?
(2)你平时还有哪些良好的读书方法?推荐给大家。
作业:
1.阅读《论语》中的其他经典语句,进一步体会孔子的治学之道。
2.选择喜欢的读书名言抄写下来,制作小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