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读“某地气温曲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表示的是( )
A.气温周变化 B.气温日变化
C.气温月变化 D.气温年变化
2.该地最热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和月份分别是( )
A.15℃;7月 B.15℃;8月
C.28℃;7月 D.28℃;8月
在风和日丽的某天,一地理兴趣小组,沿下图中箭头所示线路对大龙山进行野外考察。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
3.兴趣小组测得出发地甲地气温是25.5℃,据此推算大龙山山顶的气温约是( )
A.-21℃ B.21℃ C.30℃ D.15℃
4.在下列地点中,兴趣小组最有可能找到水源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测得学校某天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分别为6℃、16℃、14℃、4℃.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气温值为16℃的测得时间为
A.2时
B.8时
C.14时
D.20时
6.该日气温日较差为
A.8℃
B.10℃
C.12℃
D.14℃
7.该日的日平均气温为
A.8℃
B.10℃
C.12℃
D.14℃
郑州市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某天测的气温分别是:22℃、15℃、33℃、26℃,他们忘记了把测量结果记录在右表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 6时 12时 14时 18时
气温
8.15℃应该填在哪个时间栏内最恰当?( )
A.6时 B.12时 C.14时 D.18时
9.本市外校学生计划参观学习该校地理兴趣小组活动情况,由于对该校具体位置不熟,去该校应选择的地图是( )
A.世界地形图 B.中国交通图
C.郑州市地形图 D.手机导航电子地图
下图示意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关于图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
②同纬度范围内,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
③北极圈内的气温远低于南极圈内
④同纬度陆地上,海拔高处气温较周围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导致20℃等温线在甲地附近弯曲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人类活动 D.地形地势
小袁暑假到云南玉龙雪山旅游,登山前小袁测得海拔为2596米,登山后小袁所在山顶海拔为5596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约0.6℃。若山脚处气温为20℃,据此推测山顶气温大约是( )
A.2℃ B.18℃ C.18.2℃ D.38℃
13.小袁爬到山顶时可能用到的物品有( )
①短袖②风扇③棉袄④便携式氧气瓶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某地的等值线图,图中的数值关系为a14.若三条线为等高线,则甲、乙两地代表的地形部位是( )
A.甲、乙都是山脊 B.甲、乙都是山谷
C.甲是山脊、乙是山谷 D.甲是山谷、乙是山脊
15.若三条线为等温线,则甲、乙两地( )
A.均位于北半球 B.均位于南半球
C.甲地位于东半球,乙地位于西半球 D.甲地位于西半球,乙地位于东半球
16.如图为世界红树林海岸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等温线图中,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 。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 (大/小)。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异 (大/小)。
(2)读图可知,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 (递减/递增),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 (递减/递增)。
(3)①②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②③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4)没有红树林分布的大洲是 、 。
(5)图中红树林(单选)( )。
A.多分布在年均温20℃以上的海岸地区 B.集中分布于北半球的海岸地区
C.分布区域覆盖了所有大洲的海岸 D.主要分布于大陆东岸的海岸地区
(6)南半球的等温线较北半球平直,主要原因是( )。
A.南半球陆地和海洋面积一样大 B.南半球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较小
C.南半球大陆沿岸没有寒暖流经过 D.南半球大陆沿岸风平浪静
参考答案:
1.D 2.C
3.B 4.D
5.C 6.C 7.B
8.A 9.D
10.B 11.D
12.A 13.C
14.C 15.A
16.(1) 相等 大 小
(2) 递减 递增
(3) 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
(4) 欧洲 南极洲
(5)A
(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