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单元复习题 (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单元复习题 (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1-04 20:1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单元复习题
一、选择题
1.菱形的周长为,一条对角线长为,则菱形的面积为(  ).
A. B. C. D.
2.菱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线相等 B.对角线互相垂直
C.对角相等 D.对边平行
3.要检验一个四边形画框是否为矩形,可行的测量方法是(  )
A.测量四边形画框的两个角是否为
B.测量四边形画框的对角线是否相等且互相平分
C.测量四边形画框的一组对边是否平行且相等
D.测量四边形画框的四边是否相等
4.如图,在矩形中,已知于,,,则的长为(  )
A.3 B.2 C. D.
5.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是(  )
A.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B.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
D.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
6.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不与点A,B重合),PE⊥OA于点E,PF⊥OB于点F,BD=12,则EF的最小值为(  )
A.8 B.6 C.4.8 D.2.4
7.如图,在菱形ABCD中, ,对角线AC,BD交于点O,E为CD的中点,连接OE,则 的度数是(  )
A.110° B.112° C.115° D.120°
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1,BC=4,CD=6,∠A=90°,∠B=∠C=120°,则AD的长度为(  )
A.5 B.6 C.7 D.2+3
9.如图,点E、F在矩形ABCD的对角线BD所在的直线上,BE=DF,则四边形AECF是(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菱形     D.正方形
10.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边BC,CD上的动点,且,连接BF,DE,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10 cm,则正方形的周长是   
12.如图,将四根长度相等的细木条首尾相连,用钉子钉成四边形ABCD,∠A=120°,则A   .
13.如图,在矩形中,是边上一点,,,是边的中点,,则   .
14. 如图,点是正方形的对角线上一点,,,垂足分别是,,,则    .
三、解答题
15.如图,在矩形中,,相交于点O,,.
(1)求证:四边形是菱形;
(2)若,,求的长及四边形的面积.
1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点,分别在,上,,.
(1)求证:四边形是矩形;
(2)若且,已知,求的长.
17.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CD上,且∠EAF=45°,分别连接EF、BD,BD与AF、AE分别相交于点M、N.
(1)求证:EF=BE+DF.为了证明“EF=BE+DF”,小明延长CB至点G,使BG=DF,连接AG,请画出辅助线并按小明的思路写出证明过程.
(2)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BE=2,求DF的长.
18.已知:如图,在 中, , 是 的角平分线, ,
,垂足分別为E、F.求证:四边形 是正方形.
四、综合题
19.如图,在中,,,是由绕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连接,相交于点.
(1)求证:;
(2)当四边形为菱形时,求的长.
20.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D作DE∥AC,且连接CE
(1)求证:四边形OCED为矩形;
(2)连接AE,若DB=6,AC=8,求AE的长.
21.已知正方形和正方形有一个公共点A,点G、E分别在线段、上.
(1)如图1, 连接、,若将正方形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判断∶“在旋转的过程中线段与的长始终相等.”是否正确,若正确请说明理由,若不正确请举反例说明;
(2)若将正方形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连结,在旋转的过程中,你能否找到一条线段的长与线段的长始终相等.并以图2为例说明理由.
22.综合与实践
在数学课上,王老师让同学们对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进行摆弄,如图1,,.
(1)如图2,将图1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AB、DE重合,得到“筝形ACBF”,连接CF交AB于点O,若,则   ;
(2)如图3,将图1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C与顶点F重合,,连接BE,AD,求证:四边形ADEB是矩形;
(3)如图4,将图1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的边AB、DE放到同一直线上,点C、F在AB的同侧,连接CE,AF,CF,若点E是AB的中点.请判断四边形CEA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解:∵菱形周长为20cm,
∴一条边的边长a=5cm,
又∵一条对角线长为,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另一条对角线长的一半,
∴另一条对角线长为6cm,
∴,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勾股定理,首先根据菱形的四边相等可知边长为5,又因为菱形的对角线垂直,所以结合一条已知的对角线求出另一条对角线的长度为6,两条对角线长度已知即可求出菱形的面积.
2.【答案】B
【解析】【解答】矩形的对角线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不一定相等,故A不符合题意;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不垂直,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故B符合题意;
因为矩形与菱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矩形与菱形的对角都相等,故C不符合题意;
因为矩形与菱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矩形与菱形的对边都平行,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菱形和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菱形特有: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一组对角,矩形特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据此逐一判断即可.
3.【答案】B
【解析】【解答】解:A、测量四边形画框的两个角是否为90°,不能判定为矩形,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测量四边形画框的对角线是否相等且互相平分,能判定为矩形,故选项B符合题意;
C、测量四边形画框的一组对边是否平行且相等,能判定为平行四边形,不能判定是否为矩形,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测量四边形画框的四边是否相等,能判断四边形是菱形,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据此一 一判断得出答案.
4.【答案】B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为矩形,,




故答案为:B.
【分析】由矩形的性质求出∠ABD=90°,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求出∠BAE=30°,再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5.【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 是正方形,一一判断可得答案.
6.【答案】C
7.【答案】C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CDO= ∠ADC= ∠ABC=25°,
∴∠DOC=90°,
∵点E是CD的中点,
∴OE=DE= CD,
∴∠DOE=∠CDO=25°,
∴∠AOE=∠AOD+∠DOE=90°+25°=115°,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AC⊥BD,∠CDO=25°,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求出OE=DE,则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OE=25°,最后根据角的和差关系求∠AOE的度数即可.
8.【答案】A
【解析】【解答】解:延长DC、AB,DC、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
∵∠ABC=∠BCD=120°,
∴∠EBC=∠ECB=60°,
∴△BCE是等边三角形,
∵BC=4,∴EC=BE=BC=4,
∵AB=1,CD=6,
∴AE=1+4=5,DE=CD+CE=4+6=10,
∵∠A=90°,
∴AD=.
故答案为:.
【分析】延长DC、AB,DC、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结合已知易得△BCE是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C=BE=BC,由线段的构成可求出AE、DE的值,然后在直角三角形ADE中,用勾股定理可求得AD的值.
9.【答案】A
【解析】【解答】ABCD是矩形
AO=CO BO=DO
又BE=DF
BO+BE=DO+DF
即EO=FO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故选:A
【分析】根据矩形性质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
10.【答案】D
11.【答案】 cm
【解析】【解答】解:设正方形的边长是xcm,
x2+x2=102
解得,x=5 .
周长为:4×5 =20 cm.
故答案为:20 cm.
【分析】正方形的对角线和正方形的边长构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设正方形的边长是xcm,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x,进而求出周长.
12.【答案】2
13.【答案】3
【解析】【解答】解:∵矩形ABCD,
∴∠B=90°,AD∥BC,
∴∠AEB=∠DAE=30°,
∵∠AED=90°,点F是AD的中点,
∴AD=2EF=2×2=4,
∵∠EAD=30°,
∴DE=AD=2,
∴,
∴,
∴.
故答案为:3
【分析】 利用矩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B=90°,∠AEB=∠DAE=30°,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出AD的长,利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出DE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的长;然后利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出AB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E的长.
14.【答案】3
15.【答案】(1)证明:∵,,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是矩形,
∴,,,
∴,
∴四边形是菱形;
(2)解:∵四边形是矩形,
∴,,
∵,,
∴,
由勾股定理得:,
连接交与,如图所示,
由(1)知四边形是菱形,
∴,,,
∴,
由勾股定理得:,
∴,
∴.
【解析】【分析】(1)利用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证得四边形AEBO是平行四边形,再利用矩形的性质可证得AO=BO,利用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证得结论.
(2)利用矩形的性质可得到BD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D的长;连接OE交AB于点M,利用菱形的性质可知OE⊥AB,同时可证得AM=BM,EM=OM,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M的长,可得到OE的长,然后利用菱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出菱形AEBO的面积.
16.【答案】(1)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即,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解:四边形是矩形,

,,



17.【答案】(1)解:证明:画出辅助线如图,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B=AD,∠BAD=∠ADF=∠ABE=∠ABG=90°,
在△ABG和△ADF中,
∴△ABG≌△ADF(SAS),
∴∠DAF=∠BAG,AF=AG,
∴∠GAE=∠BAG+∠BAE=∠DAF+∠BAE=90°-45°=45°=∠EAF,
在△AEF和△AEG中,
∴△AEF≌△AEG(SAS),∴EF=EG,
∵EG=BE+BG,∴EF=BE+DF.
(2)解:∵BC=6,BE=2,∴EC=4,
由(1)得EF=BE+DF=2+DF,
在Rt△CEF中,EF2=CE2+CF2,
∴(2+DF)2=42+(6-DF)2,解得DF=3.
【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求出 AB=AD,∠BAD=∠ADF=∠ABE=∠ABG=90°, 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求解即可;
(2)根据题意先求出 EC=4, 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2+DF)2=42+(6-DF)2, 最后解方程求解即可。
18.【答案】证明:∵ 平分 , , ,
∴ , , ,
又∵ ,
∴四边形 是矩形,
∵ ,
∴矩形 是正方形.
【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E=DF,根据垂直的概念可得∠DFC=90°,∠DEC=90°,推出四边形DECF为矩形,然后结合DE=DF以及正方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
19.【答案】(1)证明:如图,∵ 是由 绕点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
∴ , .
∴ ,即 .
在 和 中,
∴ .
∴ .
(2)解:如图,∵四边形 为菱形,
∴ , .
∴ .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
【解析】【分析】(1)在△ABE和△ACF中,通过SA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CD=CF-DF。四边形ABDF为菱形,则四条边相等,所以DF=AB=2;四边形ABDF为菱形,所以AB∥DF,内错角相等,则∠ACF=∠BAC=45°,在△ACF中,AC=AF,可推出△AC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CF=AC。
20.【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DE=OC,DE∥OC,
∴四边形OCED是平行四边形,
∵AC⊥BD,
∴∠DOC=90°,
∴四边形OCED是矩形
(2)解:∵菱形ABCD,
∴DO=OB=BD=3,
CE=OD=3,∠OCE=90°,
在Rt△ACE中,
【解析】【分析】(1)利用菱形的性质可证得AC⊥BD,AO=CO=AC,可推出DE=OC,利用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证得四边形OCED是平行四边形,再利用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证得结论.
(2)利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求出OD的长,利用矩形的性质可求出CE的长,在Rt△ACE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的长.
21.【答案】(1)解:不正确.
若在正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这时点F落在线段或的延长线上.(或将正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使得点F落在线段或的延长线上).如图:
设,,
则,

∴,即此时;
(2)解:连接BE,可得,则.
如图,
∵四边形是正方形,
∴,,
∵四边形是正方形,
∴,,
∴,,
∴,
∴,
∴.
【解析】【分析】(1)若在正方形GAEF绕点A顺时针旋转45°时,画出图形,设AD=a,AG=b,利用勾股定理可表示出DF的长,同时可知DF>a,再表示出BF的长,可知BF<a,由此可证得DF>BF,即可作出判断.
(2)连接BE,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DG=BE,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到AD=AB,∠DAB=90°,利用余角的性质可证得∠DAG=∠BAE,利用SAS可证得△ADG≌△ABE,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证得结论.
22.【答案】(1)1:4
(2)证明:∵,,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
∴,即,
∵,
∴,
∴,
∴四边形是矩形;
(3)解:四边形是菱形,理由如下:
证明:∵,
∴,,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点E是的中点,,
∴,
∵,
∴,
∴,
∴,
∴四边形是菱形.
【解析】【解答】解:(1)∵,,
∴,,
∴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
∵,即,
设,则,,

∴,即,
∴,,
∴;
故答案为:1:4;
【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C=EF,AC=DF,则AB是线段CF的垂直平分线,设BF=a,则AF=2a,由勾股定理可得AB=a,根据等面积法可得OC,由勾股定理可得OB,根据OA=AB-OB可得OA,接下来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解答;
(2)由题意可得四边形ADEB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C=∠DEC,BC=EC,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BE=∠CEB,由角的和差关系可得∠ABE=∠DE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BE+∠DEB=180°,推出∠ABE=90°,然后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
(3)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DEF,BC=EF,则BC∥EF,推出四边形BEFC为平行四边形,得到CF=BE,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可得CE=BE=AE,结合AB=DE可得AF=AE,然后根据菱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