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鲁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3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期中复习含答案
鲁教版(五四学制)第3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海洋化学资源利用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B、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C、利用像海水或卤水中加入石灰乳的方法将海水中的Mg2+富集沉淀出来
D、利用海底蕴藏的大量“可燃冰”作燃料,因为它燃料不会加剧温室效应
2、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装有等质量CaCO3粉末的容器中,相同条件下测得两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0~300s内,两个容器内气体不断增多
B.0~100s内,反应Ⅰ、Ⅱ生成CO2的速率均先快后慢
C.在实验室可以将石灰石碎成粉末后与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D.反应Ⅱ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内的少2.2a mL
3、下列物质所对应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 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B. 干冰--人工降雨
C. 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D.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4、科学、规范的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的重要保证。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实验过程中酒精不慎洒落到桌面上并着火应立即用水扑灭
B. 闻气体时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C. 实验中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D. 制取蒸馏水时加热前应向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以防止暴沸
5、除去下列物质或溶液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合理可行的是( )
A. 氯酸钾﹙氯化钾﹚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加热
B.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 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C. 二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铁粉末
D. 硝酸钾溶液﹙硝酸钡﹚ 加入适量的硫酸钠溶液、过滤
6、烟台是座美丽的城市。下列对海洋化学资源利用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B.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言
C.利用像海水或卤水中加入石灰乳的方法将海水中的Mg2+富集沉淀出来
D.利用海底蕴藏的大量“可燃冰”作燃料,以它为燃料不会加剧温室效应
7、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用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得溶液pH变化情况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反应现象为有白色沉淀产生
B.BC段反应现象为有气泡冒出
C.CD段溶液中的溶质为碳酸钠
D.CD段溶液pH大于7是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8、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食品上常用小苏打作发酵粉
B. 工业上常用稀盐酸作除锈剂
C. 医疗上常用BaSO4做“钡餐”
D. 防腐上用甲醛溶液保存海鲜产品
9、关于过滤操作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边缘,玻璃棒作用有搅拌、引流
B. 液面可以高于滤纸边缘
C. 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不溶物堵塞滤纸
D. 漏斗下端的管口置于烧杯的中间
10、如图所示是过滤操作图,该图存在的错误是( )
A. 漏斗下端管口处于烧杯中间 B. 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C.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 D. 滤液烧杯紧靠在玻璃棒上
11、下列有关过滤与蒸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滤不能降低水的硬度,蒸馏能够降低水的硬度
B. 蒸馏时温度计有两个作用:一是测量温度,二是搅拌液体
C. 过滤时水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蒸馏时水变为蒸汽,是化学变化
D. 日常生活中的自来水是经过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多道工序净化制成的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常伴随能量变化
B.用过滤的方法可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C.碳酸钠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D.增大氧气的浓度可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13、由Na、S、O、H中的2种或3种元素组成4种化合物.甲能跟BaCl2反应生成另外两种盐;乙能跟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丙能跟HCl反应生成盐和水;丁呈中性,跟CaO或CO2化合生成碱或酸.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甲可能是Na2SO4 B. 乙一定是H2SO4
C. 丙可能是NaOH D. 丁一定是H2O
14、利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
A. 海水受热分解
B. 升高温度,降低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C. 温度升高,使食盐的溶解度增大
D. 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氯化钠成晶体析出
*15、下列有关玻璃棒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 )
A. 捣碎研细 B. 搅拌溶解 C. 引流浊液 D. 搅拌防溅
16、下面是粗盐提纯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A. 称量 B. 溶解
C. 过滤 D. 蒸发
二、填空题。
17、除去K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泥沙,所进行的实验操作次序为:
、 、 ,每步操作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18、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
(2)t3℃时,把30克a充分溶解在50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
(3)t3℃时,a、b、c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5)若a中混有少量b,要得到纯净的a,常用的提纯方法是 。
19、盐中含有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均显______色,因为它们都具有相同的阳离子;向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有相同的实验现象发生,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2)向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
(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某纯净物的溶液,能同时将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转变成沉淀,该纯净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20、分离和提纯混合物的方法很多如:①过滤;②蒸发;③蒸馏.分离出黄泥水中的泥沙采用的是________的方法(填序号,下同);把海水中的食盐和水分离采用的是________的方法。
21、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用熟石灰粉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得高效环保农药“黑白粉”.使用时,选择在有露水的早晨,把“黑白粉”撒在植物茎叶上,可消除忌碱虫体。
(1)写出制取“黑白粉”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2)“黑白粉”还可提供植物必需的营养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三、简答题。
22、几位同学理化生实验考试中做了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实验,考完后对两者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的组成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甲同学猜想溶液中只含有氯化钠;乙同学猜想可能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
①两位同学中有位同学的猜想是不正确的,请你帮他分析原因。
②你再提出一个正确的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四、综合应用题。
23、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坚持海陆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海水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我们应予以合理开发及综合利用。
①海水淡化的常见方法有 (至少答一条)。
②海水制镁工艺中,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制取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会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去除,这些操作中都会用到玻璃棒,其中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在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时 停止加热。
④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领先掌握可燃冰试采核心技术的国家。可燃冰作为“未来能源”的理由是 。
(2)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侯氏制碱法以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若有不同质量的Na2CO3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则所得Na2CO3溶液质量分数 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无法确定”)。
②t2℃时,200g水中加入40g Na2CO3固体,经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③t2℃时,将相同质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碳酸钠 氯化钠(选填“大于”“等于”“小于”“无法判断”之一)。
④Na2C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Na2CO3的方法为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2023—2024学年鲁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3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期中复习含答案
鲁教版(五四学制)第3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一、选择题。(16题)
1、下列对海洋化学资源利用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B、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C、利用像海水或卤水中加入石灰乳的方法将海水中的Mg2+富集沉淀出来
D、利用海底蕴藏的大量“可燃冰”作燃料,因为它燃料不会加剧温室效应
【答案】D
2、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装有等质量CaCO3粉末的容器中,相同条件下测得两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0~300s内,两个容器内气体不断增多
B.0~100s内,反应Ⅰ、Ⅱ生成CO2的速率均先快后慢
C.在实验室可以将石灰石碎成粉末后与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D.反应Ⅱ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内的少2.2a mL
【答案】B
3、下列物质所对应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 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B. 干冰--人工降雨
C. 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D.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C
4、科学、规范的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的重要保证。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实验过程中酒精不慎洒落到桌面上并着火应立即用水扑灭
B. 闻气体时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C. 实验中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D. 制取蒸馏水时加热前应向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以防止暴沸
【答案】A
5、除去下列物质或溶液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合理可行的是( )
A. 氯酸钾﹙氯化钾﹚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加热
B.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 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C. 二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铁粉末
D. 硝酸钾溶液﹙硝酸钡﹚ 加入适量的硫酸钠溶液、过滤
【答案】C
6、烟台是座美丽的城市。下列对海洋化学资源利用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B.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言
C.利用像海水或卤水中加入石灰乳的方法将海水中的Mg2+富集沉淀出来
D.利用海底蕴藏的大量“可燃冰”作燃料,以它为燃料不会加剧温室效应
【答案】D
7、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用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得溶液pH变化情况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反应现象为有白色沉淀产生
B.BC段反应现象为有气泡冒出
C.CD段溶液中的溶质为碳酸钠
D.CD段溶液pH大于7是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答案】D
8、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食品上常用小苏打作发酵粉
B. 工业上常用稀盐酸作除锈剂
C. 医疗上常用BaSO4做“钡餐”
D. 防腐上用甲醛溶液保存海鲜产品
【答案】D
9、关于过滤操作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边缘,玻璃棒作用有搅拌、引流
B. 液面可以高于滤纸边缘
C. 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不溶物堵塞滤纸
D. 漏斗下端的管口置于烧杯的中间
【答案】C
10、如图所示是过滤操作图,该图存在的错误是( )
A. 漏斗下端管口处于烧杯中间 B. 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C.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 D. 滤液烧杯紧靠在玻璃棒上
【答案】A
11、下列有关过滤与蒸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滤不能降低水的硬度,蒸馏能够降低水的硬度
B. 蒸馏时温度计有两个作用:一是测量温度,二是搅拌液体
C. 过滤时水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蒸馏时水变为蒸汽,是化学变化
D. 日常生活中的自来水是经过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多道工序净化制成的
【答案】A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常伴随能量变化
B.用过滤的方法可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C.碳酸钠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D.增大氧气的浓度可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答案】B
13、由Na、S、O、H中的2种或3种元素组成4种化合物.甲能跟BaCl2反应生成另外两种盐;乙能跟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丙能跟HCl反应生成盐和水;丁呈中性,跟CaO或CO2化合生成碱或酸.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甲可能是Na2SO4 B. 乙一定是H2SO4
C. 丙可能是NaOH D. 丁一定是H2O
【答案】B
14、利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
A. 海水受热分解
B. 升高温度,降低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C. 温度升高,使食盐的溶解度增大
D. 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氯化钠成晶体析出
【答案】D
*15、下列有关玻璃棒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 )
A. 捣碎研细 B. 搅拌溶解 C. 引流浊液 D. 搅拌防溅
【答案】A
16、下面是粗盐提纯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A. 称量 B. 溶解
C. 过滤 D. 蒸发
【答案】D
二、填空题。
17、除去K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泥沙,所进行的实验操作次序为:
、 、 ,每步操作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答案】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玻璃棒
18、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
(2)t3℃时,把30克a充分溶解在50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
(3)t3℃时,a、b、c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5)若a中混有少量b,要得到纯净的a,常用的提纯方法是 。
【答案】(1)在t1℃,a和c的溶解度相等,都是20g;
(2)33.33%; (3)c>b>a; (4)b>a>c; (5)降温结晶。
19、盐中含有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均显______色,因为它们都具有相同的阳离子;向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有相同的实验现象发生,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2)向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
(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某纯净物的溶液,能同时将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转变成沉淀,该纯净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答案】(1)蓝 CuSO4+2NaOH=Cu(OH)2↓+Na2SO4
(2)CuSO4+BaCl2=CuCl2+BaSO4↓ Ba(OH)2
20、分离和提纯混合物的方法很多如:①过滤;②蒸发;③蒸馏.分离出黄泥水中的泥沙采用的是________的方法(填序号,下同);把海水中的食盐和水分离采用的是________的方法。
【答案】①;②
21、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用熟石灰粉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得高效环保农药“黑白粉”.使用时,选择在有露水的早晨,把“黑白粉”撒在植物茎叶上,可消除忌碱虫体。
(1)写出制取“黑白粉”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2)“黑白粉”还可提供植物必需的营养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答案】(1)K2CO3+Ca(OH)2=CaCO3↓+2KOH (2)K
三、简答题。
22、几位同学理化生实验考试中做了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实验,考完后对两者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的组成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甲同学猜想溶液中只含有氯化钠;乙同学猜想可能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
①两位同学中有位同学的猜想是不正确的,请你帮他分析原因。
②你再提出一个正确的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答案】①我们可以做出三种猜想:猜想一,溶液中可能只含有氯化钠;猜想二,可能是NaCl和HCl;猜想三,也可能是NaCl和NaOH;但是不可能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因为NaOH和HCl会发生反应,不可能共存。故答案为:乙同学猜想不合理; 因为NaOH和HCl会发生反应,不可能共存。
②验证猜想二的方法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石蕊试液,若试液变红,证明猜想成立。验证猜想三的方法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若试液变红,证明猜想成立。故答案为:可能是NaCl和HCl(也可能是NaCl和NaOH);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石蕊试液,若试液变红,证明猜想成立(或即证明溶液呈酸性)
四、综合应用题。
23、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坚持海陆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海水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我们应予以合理开发及综合利用。
①海水淡化的常见方法有 (至少答一条)。
②海水制镁工艺中,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制取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会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去除,这些操作中都会用到玻璃棒,其中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在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时 停止加热。
④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领先掌握可燃冰试采核心技术的国家。可燃冰作为“未来能源”的理由是 。
(2)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侯氏制碱法以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若有不同质量的Na2CO3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则所得Na2CO3溶液质量分数 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无法确定”)。
②t2℃时,200g水中加入40g Na2CO3固体,经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③t2℃时,将相同质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碳酸钠 氯化钠(选填“大于”“等于”“小于”“无法判断”之一)。
④Na2C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Na2CO3的方法为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答案】(1)①蒸馏法、膜法。
②MgCl2Mg+Cl2↑。
③不变;引流;出现较多固体时。
④可燃冰储量大,燃烧产物污染小。
(2)①小于。 ②1:5。 ③大于。 ④降温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