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 酸和碱 期中复习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 酸和碱 期中复习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04 17:2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3单元 酸和碱 期中复习附答案
人教版(五四学制)第3单元 酸和碱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称,指的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 熟石灰 B. 氢氧化钙 C. 石灰石 D. 消石灰
2、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
A 铜 导电性 制导线
B 一氧化碳 可燃性 冶炼生铁
C 干冰 升华时吸热 人工降雨
D 熟石灰 碱性 改良酸性土壤
A.A B.B C.C D.D
3、某生在化学晚会上表演如下魔术: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化学魔术”四字,然后再喷上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化学魔术”四字。该生先后所用的无色液体可能是( )
A. 石蕊溶液、稀硫酸 B. 酚酞溶液、“雪碧”饮料
C. NaOH溶液、酚酞溶液 D. NaCl溶液、NaOH溶液
4、如图所示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蒸发溶液
C. 称量固体质量 D. 测溶液的pH
5、通常人体胃液的pH大约为0.9~1.5.胃液的酸碱性为( )
A. 酸性 B. 碱性 C. 中性 D. 无法判断
6、盐酸、希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 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 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钠都含有OH-,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C.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该物质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8、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
A. 澄清石灰水 B. 氯化钠溶液 C. 硫酸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9、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点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碱的水溶液显碱性,但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②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3.2;
③用洗洁精清洗油污利用乳化功能;
④稀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有氢离子;
⑤打开浓盐酸瓶盖有白烟;
⑥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要用大量水冲洗,再 涂上硼酸溶液.
⑦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A. ①③④ B. ①③⑤⑥ C. ①③④⑦ D. ①②③④
10、春天是鲜花盛开的季节。某学习小组利用花瓣归纳了一些物质相互反应关系。每片花瓣表示一种物质,且相邻花瓣代表的两物质能相互反应。已知A~F六种物质分别是铁粉、二氧化碳、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中的一种,且A物质是黑色的,B物质是监色的,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C物质的俗名是熟石灰
B.A和B之间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C.E物质可以用来生产肥皂
D.B和F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1、人的胃液正常PH值在1.2﹣0.3之间,酸度再高就患胃酸过多症,下列物质不适宜用做治疗胃酸过多症药剂成分的是(  )
A. 氧化镁粉 B. 氢氧化镁粉 C. 氧化钙粉 D. 纯碳酸钙粉
12、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盐酸中存在的微粒有水分子和氯化氢分子
B.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
C.Na+和Cl-在该反应过程中没有被消耗
D.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
13、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许多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
A. 它们都是溶液 B. 它们都含有酸根离子
C. 它们都含有氢元素 D. 它们都电离出了氢离子
1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判断正确的是(  )
A.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碱溶液定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1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NaOH溶液中的OH-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
C.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D.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只有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才能灭火
*16、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 溶液中都含有氢元素
B 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C 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 碳原子结构不同
D 压缩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 乒乓球内每个分子的体积都增大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7、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若密封不严会使氢氧化钠部分变质为碳酸钠。
(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
(2)请你选择两种不同物质类别的试剂用实验的方法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只要求写出你选择的试剂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18、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农业生产中常用______改良土壤的酸性。
(2)工业上常用______来中和硫酸厂的污水。
(3)医疗上用胃舒平[含)等药物来中和过多的______。
19、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硫酸铜、硫酸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随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变化如图所示。
(1)OA 段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 。
(2)AB 段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 。
(3)BC 段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 。
20、小浩同学在整理“家庭化学日志”,请你帮助他完成:
(1)紫卷心菜的汁液有类似紫色石蕊试液的作用!将紫卷心菜汁滴入食醋中,可显出________色,证明食醋的pH________7(选填>、<或=)。
(2)桌上摆放的竹炭雕屏可以起到静化室内空气的作用,这是因为竹炭具有________性。
(3)妈妈给盆花施用了碳酸氢铵(NH4HCO3),这是一种________(选填氮肥,或磷肥,或复合肥),它属于________(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1、如图所示,挤压胶头滴管,使其中的无色液体与烧瓶中的固体接触反应,可观察到U型管a端液面下降b端液面上升,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分解反应 。
(2)化合反应 。
三、简答题。
22、氢氧化钠固体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四、推断题。
23、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关系如图。“—”表示相互之间可以反应,“→”表示可以转化生成。其中A是年产量最多的金属,C是一种常见的碱,B和C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品,D是一种气体,D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__,C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2)A放入B的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实验题。
24、化学小组在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后,从不同角度开展实验活动,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发生反应。
(1)通过溶液酸碱性的变化进行验证。
在实验1中,用滴管缓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观察到烧杯内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该现象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依据是______ ______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作用是______ 。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_______(不考虑酚酞)。
(2)利用中和反应放热进行验证。
在实验2中,将稀盐酸全部注入试管中,立即固定活塞。观察到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消失,U形管的液面左低右高,部分同学由此认为氧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但有的同学不赞同,理由是_______ (装置气密性良好,稀盐酸挥发忽略不计):他认为仍利用此装置,再补充一个实验才能达成实验2目的,实验需要的试剂及用量为________。
五、计算题。
25、将14g不纯的氢氧化钾样品(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90.8g水,充分溶解后,继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8.7%的硫酸钾溶液200g。
(1)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样品中氢氧化钾的质量 。
(3)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3单元 酸和碱 期中复习附答案
人教版(五四学制)第3单元 酸和碱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称,指的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 熟石灰 B. 氢氧化钙 C. 石灰石 D. 消石灰
【答案】C
2、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
A 铜 导电性 制导线
B 一氧化碳 可燃性 冶炼生铁
C 干冰 升华时吸热 人工降雨
D 熟石灰 碱性 改良酸性土壤
A.A B.B C.C D.D
【答案】B
3、某生在化学晚会上表演如下魔术: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化学魔术”四字,然后再喷上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化学魔术”四字。该生先后所用的无色液体可能是( )
A. 石蕊溶液、稀硫酸 B. 酚酞溶液、“雪碧”饮料
C. NaOH溶液、酚酞溶液 D. NaCl溶液、NaOH溶液
【答案】C
4、如图所示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蒸发溶液
C. 称量固体质量 D. 测溶液的pH
【答案】B
5、通常人体胃液的pH大约为0.9~1.5.胃液的酸碱性为( )
A. 酸性 B. 碱性 C. 中性 D. 无法判断
【答案】A
6、盐酸、希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 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 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
【答案】B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钠都含有OH-,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C.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该物质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B
8、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
A. 澄清石灰水 B. 氯化钠溶液 C. 硫酸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C
9、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点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碱的水溶液显碱性,但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②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3.2;
③用洗洁精清洗油污利用乳化功能;
④稀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有氢离子;
⑤打开浓盐酸瓶盖有白烟;
⑥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要用大量水冲洗,再 涂上硼酸溶液.
⑦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A. ①③④ B. ①③⑤⑥ C. ①③④⑦ D. ①②③④
【答案】A
10、春天是鲜花盛开的季节。某学习小组利用花瓣归纳了一些物质相互反应关系。每片花瓣表示一种物质,且相邻花瓣代表的两物质能相互反应。已知A~F六种物质分别是铁粉、二氧化碳、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中的一种,且A物质是黑色的,B物质是监色的,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C物质的俗名是熟石灰
B.A和B之间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C.E物质可以用来生产肥皂
D.B和F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答案】D
11、人的胃液正常PH值在1.2﹣0.3之间,酸度再高就患胃酸过多症,下列物质不适宜用做治疗胃酸过多症药剂成分的是(  )
A. 氧化镁粉 B. 氢氧化镁粉 C. 氧化钙粉 D. 纯碳酸钙粉
【答案】C
12、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盐酸中存在的微粒有水分子和氯化氢分子
B.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
C.Na+和Cl-在该反应过程中没有被消耗
D.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
【答案】A
13、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许多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
A. 它们都是溶液 B. 它们都含有酸根离子
C. 它们都含有氢元素 D. 它们都电离出了氢离子
【答案】D
1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判断正确的是(  )
A.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碱溶液定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答案】A
1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NaOH溶液中的OH-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
C.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D.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只有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才能灭火
【答案】B
*16、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 溶液中都含有氢元素
B 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C 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 碳原子结构不同
D 压缩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 乒乓球内每个分子的体积都增大
A.A B.B C.C D.D
【答案】B
二、填空题。
17、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若密封不严会使氢氧化钠部分变质为碳酸钠。
(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
(2)请你选择两种不同物质类别的试剂用实验的方法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只要求写出你选择的试剂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NaOH+CO2=Na2CO3+H2O
(2)盐酸(或稀硫酸等) ;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等)
18、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农业生产中常用______改良土壤的酸性。
(2)工业上常用______来中和硫酸厂的污水。
(3)医疗上用胃舒平[含)等药物来中和过多的______。
【答案】(1)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
(2)氨水或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 (3)胃酸
19、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硫酸铜、硫酸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随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变化如图所示。
(1)OA 段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 。
(2)AB 段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 。
(3)BC 段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 。
【答案】(1)Na2SO4、CuSO4、H2SO4
(2)Na2SO4、CuSO4 (3)Na2SO4、NaOH
20、小浩同学在整理“家庭化学日志”,请你帮助他完成:
(1)紫卷心菜的汁液有类似紫色石蕊试液的作用!将紫卷心菜汁滴入食醋中,可显出________色,证明食醋的pH________7(选填>、<或=)。
(2)桌上摆放的竹炭雕屏可以起到静化室内空气的作用,这是因为竹炭具有________性。
(3)妈妈给盆花施用了碳酸氢铵(NH4HCO3),这是一种________(选填氮肥,或磷肥,或复合肥),它属于________(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答案】 红  ;<;吸附;氮肥 ;盐
21、如图所示,挤压胶头滴管,使其中的无色液体与烧瓶中的固体接触反应,可观察到U型管a端液面下降b端液面上升,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分解反应 。
(2)化合反应 。
【答案】(1) (2)
三、简答题。
22、氢氧化钠固体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答案】氢氧化钠既能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又能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而变质
四、推断题。
23、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关系如图。“—”表示相互之间可以反应,“→”表示可以转化生成。其中A是年产量最多的金属,C是一种常见的碱,B和C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品,D是一种气体,D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__,C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2)A放入B的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 NaOH NaOH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且能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2) 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3)
五、实验题。
24、化学小组在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后,从不同角度开展实验活动,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发生反应。
(1)通过溶液酸碱性的变化进行验证。
在实验1中,用滴管缓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观察到烧杯内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该现象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依据是______ ______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作用是______ 。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_______(不考虑酚酞)。
(2)利用中和反应放热进行验证。
在实验2中,将稀盐酸全部注入试管中,立即固定活塞。观察到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消失,U形管的液面左低右高,部分同学由此认为氧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但有的同学不赞同,理由是_______ (装置气密性良好,稀盐酸挥发忽略不计):他认为仍利用此装置,再补充一个实验才能达成实验2目的,实验需要的试剂及用量为________。
【答案】(1) 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消失,即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加速反应速率
Na+、Cl-、H2O
(2)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也能使U形管的液面左低右高
5mL水
五、计算题。
25、将14g不纯的氢氧化钾样品(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90.8g水,充分溶解后,继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8.7%的硫酸钾溶液200g。
(1)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样品中氢氧化钾的质量 。
(3)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答案】(1)
(2)反应生成硫酸钾的质量为:200g×8.7%=17.4g
解:设样品中氢氧化钾的质量为x
x=11.2g
y=9.8g
答:样品中氢氧化钾的质量为11.2g
(3)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