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王安石伤 仲 永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简介作者韩 愈 柳宗元
苏 洵 苏 轼
苏 辙 欧阳修
曾 巩 王安石唐宋八大家掌握下列字的读音隶 扳 环谒 邑 称泯然lipānmǐnyèchènyì欣赏朗读录音一、划分下列句子朗读节奏1.金 溪 民 方 仲 永2.借 旁 近 与 之3.自 是 指 物 作 诗 立 就4.日 扳 仲 永 环 谒 于 邑 人朗读检查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父利其然也。3.不能称前时之闻。4.泯然众人矣。——愤怒语气——惊叹语气——遗憾语气——痛心语气二、揣摩下列句子的朗读语气。朗读检查第一段重点字词未尝 父异焉 一乡秀才自是 立就 文理 邑人奇之不曾 对此(感到)诧异 全从此 完成 文采和道理 对……感到惊奇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 稍稍 ……日扳仲永以宾客之礼相待 有的人 求取以为……有利可图 渐渐 通“攀”,牵,引这贤于 材人 受于人不至 彼其 且为众人 固众人胜过超过 有才能的人 后天所受的教育达到 他 尚且 本来称chèn前时之闻 复到舅家 泯然众人矣通悟 受之天 卒之 为 众人 相当 名声 再次 完全如同常人了通达聪慧 先天的禀赋 最终 成为第二、三段重点字词幼年 天资过人少年 大不如先前成年 才能泯灭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仲永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其原因是什么不使学“受于人者不至也”思路结构第一部分:(1-2)
简叙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以叙事为主)
思路结构第二部分:(3)
讲了两层意思
第一层:从“王子曰”到“不至也”
第二层:从“彼其”到文末
揭示了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
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
不“受之人”,结局将更可悲。
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努力学习,
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本段以议论为主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叹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释题1.即书诗四句: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3.邑人奇之:
4.稍稍宾客其父:
5.父利其然也:意 动 用 法写 名词活用为动词每天 名词活用为状语对… …感到惊奇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把… …当作宾客 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 …有利可图 名词活用为动词几个用法特殊的词1.不使学
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
2.令作诗
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令(其)作诗”
3.还自扬州
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4.受之天
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
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天资几个特殊句式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译文1.课文的两部分有什么联系?重点在哪一部 分?2.叙事部分有详有略,为什么对仲永的才能初 露写的这样详细?3.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找出相关内容加以 说明。精读研讨你得什么启示? 才能有赖于后天的学习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1.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关键
2.天赋是成才的关键
3.天赋有利于成才
4.天赋不足,后天可以补偿
5.没有天赋,不能成才……学习论坛:成才的关键总 结 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正确认识自己: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习,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反之,即使天资再好,如不学习,同样会碌碌无为。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差的人,如勤奋学习,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人们把我的成功,归因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罢了。 ——爱因斯坦
有十分天资的人,加以十分勤学苦练,才可能使他的十分天资充分发展。 ——郭沫若名 言练习巩固1、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的句子:———— , ——————
2、最能表现仲永幼时天资过人的句子:——————— ,——————
————3、最能表现仲永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的句子:————— ,———
———
4、又七年后的结局:—————
5、刻画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的句子:
——————————
金溪民方仲永 , 世隶耕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练习巩固6、说明仲永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的句子:————— ,
—————, ——————。7、为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的句子:
————————
8、第一、二段的过渡句:——————
9、仲永变化的原因:—————— , —————,
—————— 。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学。
其受于人者不至。
--------。将叙事部分改编成故事,题目为《仲永才尽》
要求:
1.保持原有情节线索,通过联想和想象,
2.大胆地进行创作,内容生动有趣,
3.并表现鲜明的主题。
4.500字左右。练 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