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初中语文《故 乡》
教学目标
1.分析行文线索,梳理情节结构。
2.分析闰土和杨二嫂的变化及原因。
3.学习环境描写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诗人表达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多用明月。上周刚学过的有:露从今夜白, 。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古诗对对碰。
,疑是地上霜。
,低头思故乡。
海上生明月, 。
?把酒问青天。
游子离家思故乡, 。
,随君直到夜郎西。
过渡:大家的速度堪比诗词大会现场啊。掌声鼓励。
这是一组托月怀乡的诗题,鲁迅先生在《故乡》中也描绘了皎洁的明月,写出了对故乡的思念并迫切地回到故乡,但内心更多的是感到悲凉、害怕......为什么呢?我们一起走进《故乡》,去寻找答案。
1.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 家、 家和 家。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代表作有 、 、 等。他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背景资料
过渡:了解本文的背景资料,有助于我们理解这篇小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篇小说在什么背景下写的。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日益贫困化。
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他目睹了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这次回到乡间,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章闰水年纪刚过30,已是满脸皱纹,形容樵悴,向鲁迅讲述了农村人的悲惨处境,引起了鲁迅深切的同情。
3. 文体知识
过渡:七八年级的学习大家都接触过小说这一文体,我们一起回顾下相关知识。
(1)概念: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分类:长篇、中篇、短篇(按篇幅长短)。
(3)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4)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
(5)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6)小说的环境描写包括两方面: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理情节
过渡:打好基础,才好筑高楼。接下来我们先从情节入手,梳理故事情节。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可以沿着作品提供的线索较为轻松地欣赏鉴别作品。
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全文依据这个线索,分为几部分?
教师点拨:记叙文线索大致分以下六类:
(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如《台阶》以“台阶”为线索贯串全文。
(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散步》题目即中心事件,也是线索。
(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如《秋天的怀念》,以作者对母亲的深沉怀念与感激为线索组织材料。
(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
(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如《最后一课》以小弗朗士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来展开全文。
(学生讨论,寻找线索,划分层次。)
预设: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过渡:用一个动词梳理概括故事情节。
“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过渡:按照上面的情节梳理,文章分为几部分?
预设:
第一部分(1-5):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6-77):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第三部分(78-88):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
析人物
过渡:小说除了情节,必不可少的还有人物。
1.作者在本文中都写了哪些人呢?
预设:闰土、杨二嫂 。母亲、水生、宏儿。“我”。
主要人物是:闰土、杨二嫂 、“我”。
过渡:辞别20余年,他们有什么变化?作者用什么方式体现的?
2. 闰土之变
过渡:分组朗读课文段落,完成下面表格。一组齐读第12、15自然段,二组齐读第18、21、23自然段,三组齐读55-58自然段。全班齐读59-73自然段。
2-1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教师点拨:我们可以从表层和深层两个方面去分析。
预设:表面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深层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封建社会制度。
教师总结:
闰土:在生活的重压下,艰难的挣扎着的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表。
作者对其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塑造其目的:揭示帝国主义、封建社会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
3.杨二嫂之变
过渡:细读课文第39-52段,找出描写杨二嫂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关键词语,看看二十年来,杨二嫂发生了哪些变化?填写下列表格。
3-1.同学们,请思考杨二嫂为什么也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教师提示:同学们要结合文章内容和写作背景来思考回答。
预设:农村经济衰败、生活的贫困、小市民势利贪婪(或市侩)的恶习使她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塑造其目的:以她的自私、刻薄衬托闰土的善良、朴实。另一方面展示了当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说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统治下,故乡的日趋破产和城市小市民的日趋贫困。
小结:
小说通过 手法的运用,表现闰土和杨二嫂在二十多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说明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经济衰败,农民和小市民生活的贫困,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人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炽热感情。
4.“我”之变
浏览课文,找出描写“我”的心情的句子,勾画出“我”的心情变化脉络。
预设:“我”的心情变化: 回故乡——急切
见故乡——悲凉
忆故乡——沉重、忧愤
忆闰土——高兴、佩服、依依不舍
见杨二嫂——惊吓、困窘
见闰土——兴奋、惊异
离故乡——茫然、气闷、悲哀、希望
品环境
过渡:“我”单纯是因为闰土、杨二嫂的变化而心情产生变化吗?
预设:还有故乡的环境变化
小说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典型的人物形象吸引读者,往往借助环境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
1.“我”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在的故乡有什么不同?跳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故乡环境的句子,完成下面关于“故乡”之变的表格。
预设:
第2、6、12段分别对眼前的故乡景色和记忆中的故乡景色做了描写。
第78、84、88段中又再现了故乡的神异景色。
师明确:88段中的环境描写是作者理想中的故乡。
2. 结合小说情节想一想,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方法指导---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交代环境背景;
③渲染气氛,营造氛围,奠定基调;
④衬托人物形象,烘托人物心情;
⑤暗示人物命运;
⑥为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
⑦暗示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⑧暗示、深化主题。
预设:
(第2、6段):反映农村的衰败和“我”的悲凉心情。
(第12段):创造明朗愉快的气氛,烘托“我”对少年闰土的喜爱。
(第78、84):创造静谧气氛,形成情景交融的深远意境。
(第88段):暗示主题,作者对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生活的强烈愿望。
齐探究
自读课文最后五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1.“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中的“高墙”指什么?
2.“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中的“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
3.课文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表现了什么?
4.(1)“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为什么“害怕”?
(2)为什么说“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
5.“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生小组讨论,师点拨
预设:
1.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淡隔膜。
2.“新的生活”指的是我们未经生活过的,不同于“我”的辛苦辗转、闰土的辛苦麻木、杨二嫂辛苦恣睢的生活。实质上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消除封建剥削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的生活。
3.海边奇异的图画是“我”对美好希望的想象和憧憬。
4.(1)因为“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新生活,但愿望能否实现是未知数,“我”不知道,所以想到希望的能否实现,自然便害怕起来。
(2)闰土的愿望只是希望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茫远。
5.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结尾充满了哲理。
它告诉人们: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逾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向着希望之路奔跑,就会迎来新生活。
学写法
1.运用对比,突出主题。小说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表现闰土和杨二嫂在二十多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
2.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如开头的景物描写,反映了农村的衰败和“我”悲凉的心情等。
3.塑造人物,手法多样。作者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个性特征。如对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对杨二嫂的语言描写,再如文中对闰土、杨二嫂的神态、动作等的描写也很精彩。
明主题
通过学习请同学们概括本课的主题吧。
预设: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为线索,通过闰土、杨二嫂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生活的强烈愿望。
做作业
结合课后积累拓展五,发挥想象,续写宏儿和水生长大后见面的情景。(300字左右)